掌声是自信的源泉(外一篇)
作者:高拥军
人生,就像开放在郊外的野花,万紫千红,芳香四溢;而掌声便犹如那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片花瓣。
人生,就像颠簸在海上的小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而掌声就犹如那远方的灯塔,引领你直挂云帆,横渡沧海。
人在失落时,需要有掌声给予鼓励;人在胆怯时,需要有掌声给予自信;人在精神穷困时,需要有掌声给予力量;人在成功时,需要有掌声给予喝彩。
人生需要掌声,因为掌声能让人感受到别人的支持,使其更勇敢地面向未来。
人生需要掌声,因为掌声能让人感受到别人的肯定,使其更努力地向前奋进。
人生需要掌声,因为掌声能让人感受到自身努力后的满足与喜悦。
没有掌声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谁能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静;
没有掌声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谁能愿意在那压抑中生存;
没有掌声的人生是苍白的,只剩下英雄垂泪的悲歌与结局。
人生缺少了掌声,试想一个人的一生没有掌声,那他活着有何意义,最终将会坠落,像一颗流星,眨眼间就消失了,而流星在最后的瞬间还能够发出光亮,而他没有掌声的人生却只能默默地离开,连一丝光亮也没有,有的只是黑暗与孤寂。
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能得到喝彩?因为掌声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肯定与喝彩。
当你失落丧气时,你希望有人给你热烈的掌声。是的,我们在不断的等待着,祈求着爱心的降临,但我们更在时时刻刻寻找着知音,寻找着精神世界的同路人。
人生路漫漫,节节有掌声。
掌声是自信的源泉;掌声是进步的动力;掌声是成功路上的明灯。
有这么一个故事:
回家的路上,一个小女孩边走边抹泪,她很伤心。
小女孩是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老师是她的班主任。
在市区组织的小学生歌唱比赛中,小女孩因紧张唱的声音很小,伴奏带的音乐声里,几乎听不到小女孩的声音。
小女孩在抹泪,她哭得很伤心。
老师安慰她:“你歌唱得真的很棒,要是不紧张,肯定是会得奖的。”
“我怎么没听到掌声呢?”
“那是你在台上没听到,我鼓掌了的呀,很多同学都为你鼓掌的呀。”
小女孩不说话了,老师的话使小女孩得到了安慰。这时,有一阵风吹过,一树绿叶,哗哗哗地响。
老师说:“你听,还有一树掌声!”说着老师也鼓起了掌,同学们也都鼓起了掌。
小女孩破涕为笑……
十几年后,这个当初的小女孩儿已成为国内享有盛名的歌唱家了。
我们永远都不要怀疑自己是多么的失败;我们永远都要相信总是会有人在支持你、欣赏你,就像那个小女孩有她的老师,有她身后的同学,还有,那一树掌声……
是的,当现代文明的机器轰鸣声淹没了人类良知的呐喊,当一道道心灵上的防卫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社会变得越来越冷酷人们越来越不敢相信彼此的时候,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自己和别人的掌声,终日提防身边的人,有时甚至连睡觉时的表情都变得狰狞而可怕。
因此,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信任,是肯定,是掌声!
挥起你们的双手,共同拍打出勇气,斗志与肯定,沿着小溪,穿过森林,共同分享那无际的蓝天。
掌声是甘露,滋润着久旱的大地,使奄奄一息的植物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它从乐观主义的精神高昂地对待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掌声是知音,从古代到现代曾有多少人就因为那一声叫好的掌声而成为永生的知音,然而,又有多少人因为没有掌声而结束了自己的人生之旅,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其中又隐藏着多少令人为之唾弃的悲惨故事。
人生不能没有掌声!掌声永不能停息,它永远激励着人追求灵魂的高尚与完善,掌声比爱心比金钱更为重要。可见,人生的掌声永不能停息,它永远激励着人追求灵魂的高尚与完善,掌声在一定睥时刻比爱心及金钱更重要。
让掌声响起来,人生需要掌声。鼓掌吧,为自己的成功,为别人的精彩。让掌声响遍我们的人生历程!
人生何处不唯美
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因为致力于追求的东西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只是忙忙碌碌地追求而无视身边的美好,那么,幸福也会远离我们。
人生就好比爬山,当你爬到一个高度的时候,发现在这个高度中原来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但你觉得或许高处还有更好的风景,然后你继续挣扎,再爬,再挣扎,如此反复,到自己爬不动了为止。
然后,忽然回头,却发现山下的人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山顶却一片荒凉和单调,而这时,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油然而生……
每个人都会努力追求一些自己以为很重要的东西,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放弃了快乐、健康、爱情、友情。而等到真正获得它的时候,却发现它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有个年轻人不踏实,做什么事都安不下心来。
有一次他与情人约会,由于他来得早,而性子又急,在树下坐立不安,转来转去。
这时候,一位白眉垂肩的老道士来到他身边。
老道士拿出一枚纽扣对年轻人说:“你要是不想等待,只消将纽扣向右—转,你就能跳过时间,要多远有多远。”
年轻人想我该不会真遇到罗汉大仙子吧?他试着将纽扣—转,情人出现了,正向他频送秋波。他心里想要是现在能进行婚礼,那就更好了。他又转了一下:隆重的婚礼,丰盛的酒席他和情人并肩而坐,周围管乐齐鸣,悠扬醉人。他抬起头,盯着妻子的双眸,又想现在要是只有我俩该有多好。他悄悄地转动了一下纽扣:立刻夜阑人静……
他飞速地转动纽扣,他有了儿子,后来又有了孙子,转眼间已是儿孙满堂。
然后,又四处为官,到处受人吹捧,年轻人真是喜上心来!
纽扣转到最后,年轻人已是老态龙钟,衰卧病榻,几个不孝子把家产挥霍一空,还狠心地把他扔到荒郊野外。又饿又累的老人终于仰面跌倒,被乌鸦老鼠咬成一堆破烂……
年轻人看得头皮发麻,心底直冒冷汗。“怎么样?”
老道士问:“年轻人,你还想不想让时间再快些?”
“我都死了,还快个啥呢!”年轻人像泄了气的皮球。
正当他万念俱灰的时候,老道士收回了纽扣,于是,年轻人又回到了那棵生机勃勃的树下,继续等待着他可爱的情人。
这个时候,年轻人觉得沐浴在和暖的阳光下,听着鸟鸣,看着草际间蝴蝶在飞舞,等着自己的情人,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一场虚惊使这个急躁的年轻人明白了:人生其实是一个很幸福的过程。一味追求结果,忽视过程的人,怎么会领略到人生的那种复杂、彷徨、甜美的滋味呢?
还有一个富翁,在临死之前,看见窗外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于是,就对他的三个未成年的儿子说,我很久没有见过蜻蜓了,你们给我捉几只回来吧。
很快,大儿子就带了一只蜻蜓回来了。富翁问,怎么这么快就捉到了一只啊?大儿子说,我用玩具和其他的小孩换的。富翁点点头。
接着,二儿子也回来了,他带回了三只蜻蜓。富翁很奇怪,你怎么这么快就捉到三只了?二儿子说,我用钱买的,5毛一只。富翁笑着点点头。
最后到的是老三,他满头大汗,但两手空空,衣服也弄脏了。富翁问,孩子,你怎么搞的?小儿子说,我捉了半天,也没有捉到一只,怕你着急,我就赶回来了。富翁摸着小儿子的头,把他搂进了怀里。
富翁语重心长地对儿子们说:“孩子,其实我并不需要蜻蜓,我需要的是你们捉蜻蜓的乐趣。”
用钱或者东西,当然可以买到蜻蜓,但买不到的却是捉蜻蜓的乐趣。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
人生的美,有如风雨;风雨的美,美在凄迷。这种凄迷带着我们进入多层次的想象空间,进入润泽的、飘飞的、充满音乐与幻象色彩的人生世界。
在人生的历程中,让自己的心永远向正,才能感悟到别人内心的善意与需求,才能总在失败中看见契机与转机,也才能在顺境或逆境中都保持着奋斗的姿态。正如,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想在生命中求得坦荡的人,首先应将己心塑起,历经一些人生的苦痛,因为人生中有苦痛是必要的。有益于苦痛的人,人生必有所发展。一个完全没有经历过失败和苦痛的人生,不见得就是好的人生。人生虽然满目疮痍,但只要心存善念,终会拥有好的明天。
美是要用心去创造的,美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亮丽风景。如果我们将生命中的一切不愉快的琐事都看成是一种美!如果我们将自己昨日悠长的沉迷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都看成是一种美!如果我们以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那么,人生何处不唯美!
作者简介:高拥军,男,1959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期刊编辑,石家庄人,大学文化(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笔名:高军、高仁。(网名:高山大海)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
散文集《美丽的回忆》,书信体散文集《羽高家书》,散文集《笑对人生》,游记散文集《足行山河》及诗集,词集《梦歌畅吟》,科普集《龟舟搏楫》等。
曾任报刊社编辑,期刊主编,国企宣教处长,学院国学教研员等职。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