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中秋节回家的路

中秋节回家的路

 

作者:贠靖

 

今年秋季的雨水较多,中秋节前连着十几天断断续续的都在下雨。中间曾有过一两日晴天,秋高气爽,着实令人心旷神怡。但很快又迎来一轮降雨。

据说这个假期岀行的人不少,各大城市的高铁票大概提前一个礼拜左右就开始发售了,特别是去往一些热点城市的车票甚是紧张,市区的酒店也早早地就预订满了。

临近过节我却一点兴致都没有,心里反倒有些郁郁寡欢。

天总是阴沉沉的,绵绵细雨中,院子里的一树桂花散发岀阵阵清香。去年的桂花酱尚未吃完,节前妻又去回坊街买了新上市的干桂花回来,说是要做桂花糕,煲桂花粥吃。

在人们都忙着准备过节的时候,我又想起了那些已经逝去的亲人。去年的中秋节,我的父亲尚且健在,只是患了老年痴呆,也就是阿尔兹海默症。清醒的时候,他曾和弟弟妹妹提起过,想要回河南老家去看看,找找那里的亲人。记不清这是父亲多少次提起想回河南老家看看,其实他也就只是说说而已,一直未能成行。

因为父亲根本就不知道家在河南什么地方。在父亲很小的时候,祖父就去世了,父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亲长什么样子。

后来经人撮合,我的祖母带着年幼的父亲和姑姑,跟着从山西中条山战场上下来的我的养祖父来到了陕西。那时姑姑也就六七岁,父亲只有两三岁。

养祖父脾气有些急躁,因生活困顿,经常对祖母发脾气,但他对父亲和姑姑却视如己岀。记得我的两个表哥,还有我,都是在养祖父的肩头上长大的,彼此间是比亲祖孙还要亲的。

说起来,父亲和姑姑算是幸运的。父亲成年后招工进了邮电局工作,后来又遇到了母亲,俩人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姑姑也嫁给了当干部的姑父,他待姑姑很好。开始姑父在公社当书记,后来调到县政府大院当了农业局长,一家人便都搬到了县城居住。

姑姑对河南老家的一些情形是约略记得的,但出于对养祖父的惧怕,她一直未敢提起过回想河南老家去看看的事情。

有一次我去县城看望姑姑,交谈中她喃喃自语道,等将来老了,她想回河南老家去。十几年前姑姑因病去世了,她埋藏在心底的想回河南老家的念想始终未能如愿。

姑姑去世后父亲回老家的愿望就更为渺茫了。

河南陕西,山水相依,现在又通了高铁,从西安到郑州只需两个多小时,但对父亲来说,回家的路却十分遥远,因为河南那么大,他不知家在何方。

今年春节父亲去逝了。弥留之际,他紧紧抓着我的手,一遍遍地喊着:“妈,我想你,我想回老家……”

我听了,泪如泉涌。

我十分清楚,父亲在走到他人生的尽头,在生命之灯行将息灭之际心里想着什么,而我却无能为力,帮不了他。

中秋节这天,天居然放晴了。

一轮满月下,湖边传来阵阵悠扬的琴声。那是曲江池畔游园的演出开始了,随之传入耳膜的,还有阵阵欢声笑语和祝福声。

在这份欢愉中,我默默地念叨着那些逝去的亲人。不知他们在那边是否安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如果有神灵,但愿我的父亲,他能够在这个中秋节,借着一轮月光,找到回家的路,与那边的亲人一起团聚。

我也想他们了。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