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者:罗祖文(贵州)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党的初心使命,激励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首老歌《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世世代代不忘本!” 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深层含义为懂得知恩图报,饮水思源,常怀感恩的心。
位于贵州省南部的都匀市,是“全球绿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庆长假,笔者在旅游中,巡访了都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学习其中奋斗精神和红色精神。
据了解,多年来都匀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党教育深入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积极利用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网上祭英烈”“我和国旗合个影”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述和听取革命英雄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为国家命运、人民未来前仆后继、赴汤蹈火的历史故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文化的热心学习者、忠诚践行者、坚定捍卫者、积极传播者。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家乡解放的历程与艰辛,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当下新时代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精彩,让爱国基因不断传承,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大课堂”,在全社会形成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的浓厚氛围。
记住历史,留住根脉。
都匀文峰园、西山公园、烈士陵园、三线建设博物馆,是很多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是市民家门口的休闲胜地,拥有鲜明的红色基因。在修缮革命旧址、打造红色景观的同时,深挖红色历史,弘扬光荣传统,创新展示形式,多维度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让基地(公园)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让爱国主义成为全体市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罗祖文 摄)
都匀文峰园位于城南龙潭西岸,剑江三面环绕,以清代石塔文峰塔为主体设计布置而成,是一座开放式休闲公园。南面与南沙洲绿地公园相连接。1999年2月11日破土动工建设,同年9月24日(中秋节之夜)竣工。2009年都匀市人民政府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文峰园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近70万元对园内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栽植了200多株花木,铺设了400多平方米草坪,重新安装了健身步道等相关设施。2016年,州、市政府启动对文峰公园的提升改造工程,同年7月完成提质升级改造。园区内种植大小植物几十万株,品种几十种,四季的景观变化,美不胜收。有青少年官、综艺池、健身步道、茶艺表演厅等附属设施,以及“身边好人”积德榜、都匀市市民文明公约、时势政策等专栏。文峰园还收集老一辈抗战英雄水壶、军装、勋章等物品120件。近年,开展了“查官僚主义、看我担当”广场问政活动、文艺晚会、清明诗歌朗诵会、主题教育等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2008年文峰园获国家“AAA”景区称号。2014年8月18日文峰园管理处被州文明委授予2012-2013年度黔南州文明单位,2015年4月9日日文峰园管理处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12-2014年度全省文明单位,2018年9月29日文峰园被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命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省级示范点”,2020年12月18日都匀市公园维养中心被省文明委授予2018-2020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改制后新申报)。
园内文峰塔,最初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都匀总兵主持修建,当时是一座五层木塔,名“文笔塔”。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甘肃按察使的陶廷杰接到家乡报灾的书信,捐资一千两银子,并写了一封“告匀城同胞书”,遣人快马加鞭送到都匀,当地官员和民众无不为之感动,很快又从民间募捐两千两白银,第二年就重建为七层六面的楼阁式实心石塔,号称“贵州第一塔”。1908年,洪水冲坏东、西、北三面塔基,1921年修复。1983年,都匀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文峰塔,成为今天高33米,坐北朝南的一座七层六面的楼阁式实心石塔,塔底直径9.5米,塔基为正方形,高3.8米,宽17米。塔身占地面积217.8平方米。塔东北脚并立几块石碑,第一块碑就是陶廷杰手书的《重修文峰塔记》,其中的诗为:“水抱全城万象涵,到头关键岂空谈。千夫建石方圆合,七级凌霄日月参。故址立成新雁塔,中锋长镇老龙潭。一枝健笔钟灵秀,振起人文冠斗南。”从此“文笔塔”正式改名为“文峰塔”。现在,以文峰塔为核心区域的文峰园风景区,成为都匀城市景区名片之一。供举办爱国主义活动,市民和外地游客参观。2016年11月2日被黔南州文明委命名为黔南州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3月20日被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命名“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罗祖文 摄)
都匀市文峰园是全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设置“身边好人”积德榜、都匀市市民文明公约、时势政策专栏、未成年人公益广告,开展广场问政以及举行文艺汇活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罗祖文 摄)
都匀西山公园“解放黔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59年,工程总投资约50500元,占地3000多平方米,于1964年竣工,纪念碑正面有原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周林同志题词并书“解放黔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设施由烈士纪念碑和小型纪念广场构成,1997年被省批准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百子桥、东山烈士陵园被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山公园因其小巧玲珑,又被称为袖珍喀斯特公园。园内山石嶙峋,树木繁茂,有松石喜,望江喜,星曦喜,半山亭,后山九龙寺。属国家3A级景区。动物园拥有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特别是白孔雀最为抢眼。儿童乐园的游乐项目也丰富多彩,非常适合小朋友游玩。广大市民朋友按照都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温馨提示和《烈士褒扬条例》,做到不在西山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保护管理范围内进行直播、跳广场舞、打太极拳、嬉戏打闹、大声喧哗等与纪念烈士无关的活动,共同营造烈士纪念设施庄严肃穆的环境。每年清明、“七·一”、烈士公祭日等时间节点,单位、学校开展祭奠烈士活动,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感,共没看过营造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英雄的价值导向和良好氛围。
都匀市烈士陵园位于广惠街道西园村(原凤凰村)凤凰坝都(匀)丹(寨)公路南侧、市北郊马鞍山国有林场内。建于2011年初,总规模为72214.7平方米,用地总规模18000平方米。2012年将原东山烈士陵园内安葬的123座烈士墓整体迁移至都匀市烈士陵园内,后将都匀市原沙包堡、杨柳街、绿茵湖、摆忙乡、平浪镇、凯口镇、石龙乡、良亩乡、沙寨乡等9个乡镇(办事处)共45名零散葬烈士墓迁移保护至都匀市烈士陵园内,2016年安葬烈士1名,2019年,将匀东镇王司和坝固片区12座零散葬烈士墓迁入保护,外地迁入烈士墓3座。目前,都匀市烈士陵园共安葬烈士184名。据统计:红军时期牺牲都匀籍烈士1名,抗日战争中都匀籍阵亡将士40名,解放初期剿匪及因公牺牲的都匀籍烈士48名,抗美援朝战争中都匀籍牺牲烈士32名,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自卫还击战中都匀籍牺牲烈士33名,其它30名。都匀市烈士陵园秉承“褒扬革命先烈、激励教育后人”的宗旨,强化文物保护,充分发挥了烈士陵园红色教育阵地作用,不断规范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2015年1月,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文明优抚事业单位”,2016年11月2日,被黔南州文明委命名为黔南州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9月5日,被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8年4月4日,被省人民政府公布贵州省第四批省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铭记历史,勇担使命”,每年都匀地区各单位、中小学在都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团市委的指导下,到烈士陵园开展“国家公祭日”以及“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扫活动。通过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鞠躬敬礼,重温入队、入团、入党誓词,聆听革命事迹,参观文物展陈,让英雄精神渗入人心。
(罗祖文 摄)
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位于都匀市北郊东方机床厂原址,属都匀三线文化创意园区(亦称“东方记忆园区”)主要文创单元。2016年12月启动建设,2017年12月开馆使用。馆外总面积236501㎡,其中绿化面积7975㎡,铺装面积15676㎡,停车位97个。博物馆占地面积32000㎡,布展面积7000㎡,分别设置主展厅和副厅两部分。主展厅内面积6000㎡,功能分区包括历史记忆区、军民融合区、互动体验区、地方工业区、兵器科普区、办公服务区、藏品仓库区、卫生服务区、物业(监控、消防、供电、送风)用房服务区。副厅为临时展厅,面积1000㎡。布展构思:宣传三线建设文化、弘扬和传承三线精神,内容涵盖都匀三线文化和工业遗产、遗址研究基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和兵器常识科普基地;公益性爱国教育基地以及社会文化生活宣传基地。该馆主要以图文、模型、实物和场景再现的形式展示,使其展示真实、生动、形象的重现三线建设这场伟大的历史话剧场景。是目前都匀各个单位干部职工,各大院校,以及各中小学的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博物馆还和黔南师院、黔南职院等院校开展合作。同时也吸引了中国振华电子集团(083基地)、广州黄埔党校、各大院校学生、以及省内外游客到馆参观。博物馆目前已经获得“国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贵州省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黔南州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黔南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都匀市历史建筑”等多项荣誉;三线建设的历史成就和伟大的三线精神,激起了广大游客者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开馆以来得到了中国社科院、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省州各级部门的认可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好评。
据了解,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申报中,特别是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评审会,黔南州文明办创建科负责人龙国禹认真指导创建和资料建设,与都匀市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部门领导同志,即都匀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委主任,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资料组组长姚雁,都匀市民政局工作员、都匀市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徐朝俊,都匀市机关管理事务局公务车管理平台驾驶员马英于2018年11月28日下午14:00省委办公大楼1134会议室;与都匀市文物管理所所长陈金燕、都匀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蒙富春、都匀市文旅局驾驶员张忠禄于2019年1月24日下午13:30 省委办公大楼1133会议室,先后参加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培育单位评审会,使得都匀市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报高效一次性通关,获得授牌。
深访革命基地,重忆红色历史。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为国立言,为民发声”,激励大家为事业繁荣和发展发挥自身价值,作出应有贡献,是我们每个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的责任。
笔者旅游都匀文峰公园东面青云湖森林公园生活照 (周泽强 摄)
笔者旅游气势恢宏的仿古建筑都匀望江楼 (周泽强 摄)
作者简介:罗祖文(又名彭应文),布依族,60后,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组栗木寨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中文师范专科)。曾供职于墨冲镇墨阳完小、墨冲镇教育辅导站、都匀市第三小学、都匀市创建办。期间,借调于墨冲镇人民政府、都匀市教育局、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中共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曾任政协都匀市第七届会员会委员、贵州省中等师范函授学校墨冲区中函班主任、墨冲镇教育辅导站语文教研员、墨冲镇教育工会主席、都匀市教育工会宣传委员、都匀市教师阅读写作协会副秘书长、都匀晚报通讯员、都匀市创建办信息科科长、贵州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营部书记(预备役中尉军衔)。有作品散见国内公开纸媒和网络平台。于2021年2月贵州省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退休。现为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作者单位: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