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声音(外三篇)
作者:高拥军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
商场如战场,如果没有过人的机智和实力,你很难在商业圈中找到立锥之地。如今在商业市场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在商场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利润,那你就是竞争中的胜利者。
在商人的心目中都希望得到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源源不断的利润。
画家说:“最宝贵的是绚烂丰富的色彩。”
每一幅画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只要是在生活中能捕捉到的色彩,都会被画家用画笔涂在它们的生命中。正因为有了这些绚烂丰富的色彩,每一幅画才会变得更加生动迷人。就像活泼的花草,笑盈盈的绿树陶醉了我们的眼睛,挽留了我们急促的脚步,促使我们不得不停下来,饱览它们溢出来的美丽,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在画家的心目中,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当然是绚烂丰富的色彩。
小孩说:“最宝贵的东西的好多好多的玩具。”
小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玩具就是他们的好伙伴。正因为拥有了这些好伙伴,才让他们在朦胧的意识中,看到更神奇的世界。玩具是给予小孩子童年快乐的天使,引导好奇的他们看见精彩的世界,它使幼稚的孩童能够把周围的一切都联结了起来,编织了一个色彩绚烂的童年。
玩具是小孩内心世界里最宝贵的东西。
病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健康强壮的体魄。”
有了健康强壮的体魄,你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去享受,在百花中,在云雾间,春天的彩蝶在你身旁缤纷地飞舞,阳光穿透枝叶,一束一束地投射在你的身上,幻化成七色虹光。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你只能在痛苦中使劲挣扎。
在病人的心里,能够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就等于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政客无论拥有多大的权力,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更多的权力,因此政客最热衷的是升官、揽权、贪污、享受!
乞丐说:“是色味俱佳的美食。”肚子饿的乞丐最想要的就是一顿可口的饭菜。所以,在乞丐眼中,最重要的就是一顿可口的饭菜。
囚犯说:“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囚犯最渴望见到窗外的蓝天,能像鸟一般地在天空悠游飞翔。所以,对于囚犯来说:最宝贵的东西是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却认为: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因为生命属于人的只有一次。没有生命,何谈宝贵。在人的生命长河中,最宝贵的东西是拥有幸福的家。我爱我的家,因为那是最美丽、最温暖、最幸福的地方。在家里有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在家里有最温暖的声音,那就是父亲的鼓励;在家里有最幸福的声音,那就是一家人的欢歌笑语。
有了家,便有了故事:
有一个人一心想寻找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问遍了每一个遇到的人:“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黄金、美女、钻石、权力、知识……众说纷纭。
因为不知道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个人便决定走遍全世界去寻找。
许多年过去了,这个人走遍了全世界,却一无所获。这时候他穷了,老了,病了,只好失望地回家。
一天傍晚,远远地,他就望见了家里窗户透出温暖柔和的灯光,走近向窗里看,饭桌上有热腾腾的饭菜,家人围坐,却空着留给他的位子。
这个走遍全世界的人流泪了,他终于发现,原来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便是自己的家。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天早晨,一个夫人一开门就看到三个陌生的老者坐在她的门前,好像很饿的样子。夫人便请他们进屋吃东西。
“我们不能一同进屋。”老人说。
“那是为什么?”夫人问。
一个老人指着同伴说:“她叫财富,她叫成功,我是爱。你现在进去和家人商量商量,看看你们需要我们那一个。”
夫人回去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把爱请进屋里。谁知,爱起身朝屋里走去,另外两位也跟在后面。
夫人很惊讶,问财富和成功:“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
老人们一同回答:“哪里有爱,哪里就有财富和成功。”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最宝贵的东西不是财富和成功,而是一个充满亲情真爱的家。只要心中有爱,你就有了财富并一定能够成功;只要心中有爱,你的生活和工作才会有激情,才会有意义;只要心中有了爱,你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像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情感
世界上的情感很多,但是只有一种爱的付出是本能的、是不讲回报的,是心甘情愿的,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这是一种最执著,最真诚,最持久的爱,这种爱可以深深地植根于生命之中,是上天赋予的。
父母对子女的爱并不是人类所特有,虎毒不食子,飞禽走兽也都同样爱护自己的子女。她是有情世界一切众生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是世界上最圣洁、最广博、最深厚的爱。当然,人类却由此而产生了一个善念,那就是孝心。孝心经过不断地培养、成长、扩展,还会产生许多的美好情感,形成了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想到父母含辛茹苦的把自己拉扯大,付出了无限的心血和爱意,人们就会产生一种回报的心理,这种回报的心理就是“孝道”的精髓。
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他自然就会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疾恶如仇,由此而产生正义的情感,有了这种正义的情感,做事就自然会用心,只有做事用心,才能产生优良的品德,才能做到“百善孝为先”。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意思是说做事要不愧天、不愧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凭自己的良知,不欺天,不欺地,不欺人;对人要开诚布公,不隐瞒,不欺骗。
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老母亲,因年老体衰而日渐丧失工作能力,其儿便千方百计想遗弃她。于是,狠心地背着她往深山里走去。
途中,儿子一路上都听到老母亲折断树枝的声音,他心想,一定是老母亲怕被遗弃后无法识路下山,因此在沿路做上记号。
他不以为然地继续往深山里走。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荒弃的山角,把老母亲放下,并毫无感情地对老母亲说:“我们就此分别吧!”
这时,他的母亲却慈祥地对他说:“上山的时候,沿途都有我折断树枝的记号,你只要顺着记号下山,就可以安然回家了。”
这位老母亲并不责怪儿子的大逆不道,反而沿途帮他做了记号,以使他在返家的路上不会迷路。
这种无比慈祥的伟大胸襟,终于唤醒了儿子的良知,他赶紧向母亲赔罪,并将母亲背回了家,善尽了人子孝养之道……
还有一个女青年,因与父母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所以很少回家,后来有一次回家,发现年老的母亲走路一跛一跛的,不经意地发现母亲的脚指甲太长而长到肉里面造成流血,流脓,这时,她认真的看着已经很久没有正眼看过的母亲,发现母亲已经老了许多,老到已经没有办法弯下身来自己剪指甲,所以才会让双脚的指甲伤到肉,她哭了!从此她便每个礼拜回家,用一盆温水先帮母亲泡脚再帮她剪指甲,泡温水是让脚指甲变软,才不会因为这样不好剪而伤到母亲的脚。
孝顺父母不一定要有钱给父母才是孝心,而最重要的是做子女的要有孝道、要真心爱父母、让他们欢悦、心喜、享受天伦之乐。
学习《二十四孝》,不是非要去按“孝感动天”、“埋儿得金”、“怀橘遗亲”、“哭竹生笋”去做,更不是去“尝粪心忧”、“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扇枕温衾”、“闻雷泣墓”、“卧冰求鲤”、“恣蚊饱血”、“亲涤溺器”,只是想说天下第一快乐事,就是父母的健康与俱存。要知道父母恩深终有别,父母之年,日日减少、年年不多、渐至衰老,近在眼前。
然而,有的人宁可花上千、上元侍候一个宠物,也不愿对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这是天理不容的事情。人都有老的时候,如若父母百年之后,想尽孝道都来不及、后悔都太迟了。所以,做儿女的应该在父母有生之年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孝顺父母,从物质上、从精神上、从生活上、从心底深处去关爱自己的父母。
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父母为儿女所付出的心血、付出的千辛万苦、难以用语言表达,做子女的又怎能不尽孝道呢?看天下的父母,又有几个是看在钱财份上对待子女的呢?
著名歌星陈红的那首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哪怕是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是替爸爸揉揉后背捶捶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只图个平平安安……
根
我虽生于石家庄,但我的祖籍是景县的。
那年我还在杂志社做主编时,在一次会议上,我认识了衡水市的农工部长,当他得知我是景县人时,约我一定要回去看看。那年的秋天我真的去了衡水去了景县,去景县当然要看景州塔了。
景州塔是一座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物,位于景县城内,原名“释迦文舍利宝塔”,简称舍利塔,因景县为原景州所在地,所以人们通常称为景州塔。
舍利,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焚烧之后结成珠状的东西,后来也指德行较高的和尚死后烧剩的骨头,也叫舍利子。相传释迦牟尼火化后,一些国家的国王分取舍利,建塔供奉。此塔既名“释迦文舍利宝塔”,想必与供奉佛舍利有关,可惜没有文字东西可供考察。
古人曾用“孑然一柱把天擎”来形容景州塔之高大,或站在塔下仰视,或站在塔外远观,此塔真如一尊巨柱拔地而起,直插云天,极其宏伟壮观。
传说建造此塔时,采用土屯法,塔垒多高,土堆多高,塔建成后,再将屯土运走。
据介绍:景州塔高13层,外形为八面棱锥体,通高63.85米,底层周长50.5米,是一座由砖石结构而成的密檐楼阁式的古塔。塔基由坚固的巨形清石铺成,塔基下有一深井,实际是地宫,供藏佛骨、佛经、佛像及金银珠宝之用。
塔体由青砖砌成,塔内自下而上,砌有螺形阶梯数百阶,登阶盘旋而上,可达极顶。塔内各层东西南北均有洞户向外,且有拱形走廊,绕行于廊内,可通过洞户远眺四方。塔顶成葫芦形,由铜铸就,高2.05米,葫芦下有铁丝网罩,高3.3米。铁丝网罩与洞户被天风鼓荡,作水涛声,故有“古塔风涛”之称。须晴日,登至塔顶四望,近在脚下的县城全貌,远在三四十里的郊野村庄,均历历在目。前人曾有诗说,“绝顶静观真景象,却也身疑在蓬瀛”。
景州塔究竟创建于何时,没有确切的文字参考。据《景县志》分析,古塔上曾悬有铁匾,匾内铸有齐、隋重修字样,重修既在齐、隋,其创建年代应早于此,当在北魏时代。按北魏永平年间为公元508—512年的话,此塔大约始建于公元508—512年,距今几近1500多年。
经历了千年之久的景州古塔,由于饱经风雨侵蚀,墙檐剥损严重,历代曾数次重修,可见此塔历史位置之重,文物价值之高。也正由于重修次数繁多,今日高耸之塔,已非当初之貌。从现存的建筑特点、艺术造型及砖石结构等情况分析,此塔应为北宋时代建筑。
景州塔在国内享有盛名,与沧州铁狮子、赵州大石桥、正定县隆兴寺大铜菩萨齐名,被誉为河北古代四宝之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蓦然回首……
中国有句古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其实,在很多时候,眼见也未必为实,因为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现象。也就是说,我们很可能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脏东西掉进锅里去了,连忙用汤匙捞起,正想倒掉,但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几句……
后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
有位小学老师,课间休息时,发现一个学生在爬教室的门,当即就批评了他,但学生很委屈……
仔细一了解,才知道他是帮同学去捡一个落在门框上的毽子……
所以,非但不应该批评,反而应该表扬。有些时候,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它实际的样子。
还有一个故事:
一位夫人打电话给建筑师,说每当火车经过时,她的睡床就会摇动。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建筑师回答说:“我来看看。”
建筑师到达后,夫人建议他躺在床上,体会一下火车经过时的感觉。
建筑师刚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就回来了。他见此情形,便厉声喝问:“你躺在我妻子的床上干什么?”
建筑师战战兢兢地回答:“我说是在等火车,你会相信吗?”……
还有:
一位老师夹着教案回到办公室后才想起水杯落在教室了,等他赶回去拿时,看见班里的“调皮学生”先他一步拿着他的水杯到水房把水倒掉了。
老师很生气,就当场斥责“调皮学生”。
那学生半天没吭声,在老师的一再追问下才憋出了一句:“我看见一只小飞虫飞到了水杯里,害怕老师喝了拉肚子,才把水倒掉的……”
老师听了孩子的话,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感叹道:“眼见未必为实呀……”
再有: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
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房过夜,而是把他们安置在冰冷的地下室的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道:“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
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
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
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与人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那样……”
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早上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各自的工作,他们约定,早上谁先醒来就叫对方起床。
很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却下了地狱!
和尚十分愤怒,就向阎王喊冤。
阎王说:“屠夫早起的第一件事是叫你念经;而你早起的第一件事则是叫屠夫杀生。其实,杀猪、念经是你们两个这一辈子的职业,是命中就注定的。屠夫天天做善事,叫你起来念经;相反,你却天天做坏事,叫屠夫起来杀生!而教化人是屠夫的修为,念经是行善,教化人是行大善啊。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和尚顿时哑口无言……
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
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门前。
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
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又不知道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能不能让我来决定谁?去天堂呢?”
天使鄙视地看了这个主人一样,皱起了眉头,她想了想,说:“很抱歉,先生,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你们要通过比赛决定由谁上天堂。”
主人失望地问:“哦,什么比赛呢?”
天使说:“这个比赛很简单,就是赛跑,从这里跑到天堂的大门,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可以上天堂。不过,你也别担心,因为你已经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灵魂的速度跟肉体无关,越单纯善良的人速度越快。”
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天使让主人和狗准备好,就宣布赛跑开始。她满心以为主人为了进天堂,会拼命往前奔,谁知道主人一点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着。更令天使吃惊的是,那条导盲犬也没有奔跑,它配合着主人的步调在旁边慢慢跟着,一步都不肯离开主人。天使恍然大悟:原来,多年来这条导盲犬已经养成了习惯,永远跟着主人行动,在主人的前方守护着他。可恶的主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他只要在天堂门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轻轻松松赢得比赛。
天使看着这条忠心耿耿的狗,心里很难过,她大声对狗说:“你已经为主人献出了生命,现在,你这个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领着他走路了,你快跑进天堂吧!”
可是,无论是主人还是他的狗,都像是没有听到天使的话一样,仍然慢吞吞地往前走,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离终点还有几步的时候,主人发出一声口令,狗听话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主人。
这时,主人笑了,他扭过头对天使说:“我终于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帮它决定,请你照顾好它:”
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恋地看着自己的狗,又说:“能够用比赛的方式决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让它往前走几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过它陪伴了我那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永远看着它走下去。不过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该去的地方,请你照顾好它……”
说完这些话,主人向狗发出了前进的命令,就在狗到达终点的一刹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狱的方向。他的狗见了,急忙掉转头,追着主人狂奔。满心懊悔的天使张开翅膀追过去,想要抓住导盲犬,不过那是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灵魂,速度远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所以导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狱,导盲犬也永远守护着它的主人。
天使久久地站在那里,喃喃说道:“我一开始就错了,这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分开”……
的确,世界上有很多事你认为是对的,有时甚至是你亲眼所见的,却不一定是真的对,其实,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向的那样,有时候,我们往往会被自己的主观思想所误导。
作者简介:高拥军(雍钧),1959年2月出生,(笔名:高产、高仁、高军),中共党员,男,石家庄市人,大专文化,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散文集《美丽的回忆》内蒙古远方出版社出版、书信体散文集《羽高家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游记散文集《足行山河》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龟舟搏楫》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等多部书籍。
曾在报刊社担任过摄影记者、责任编辑、期刊副主编、国企宣教处处长等职。
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发表各类作品300多万字。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