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辉腾锡勒黄花沟

辉腾锡勒黄花沟

 

作者:高拥军

 

盛夏之季,应朋友之邀,我们一家人开车去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察哈尔右翼中旗……

我们是早上7点从石家庄出发的,沿高速公路,途经山西太原,然后北上至大同,再经集宁到察哈尔右翼中旗已是下午近5点了……

第二天,按传统风俗,朋友给我们作了蒙族大餐……

我这已不是第一次到内蒙古了,前几次全是因公来的。纯粹的来玩,这可是第一次,别样的地域风情深深地吸引了我,一切是那样的新鲜……

第三天,在朋友的陪同下,我们一同去了位于辉腾锡勒草原西端的黄花沟……

黄花沟,是腾锡勒草一道蜿蜒的山谷,这道山谷是远古冰川遗迹。

据资料显示,腾锡勒山谷是在地壳运动中,由于地表的扭曲、断裂而形成的。

山谷长达10多公里,沟深约300米,宽100—200米……

因而,黄花沟具有独特的地形风貌和秀美的自然景观。

走进黄花沟,那山脉上的石头全然不像其它山上的“土石”,而是尽都裸露,圆钝纯朴,斑斑驳驳,纹理纵横,显得十分老道、苍劲。

两侧悬崖峭壁、层峦叠嶂、奇石林立,有的像剑门,有的像金龟,有的像石人。石缝间长满了倔强的绿树、青草。

举目远望,沟下是一片坡梁地,种有开蓝花的葫麻,开黄花的菜籽,还有绿绿的小麦和筱麦,块块相隔,层层尽染,背后衬托着一片片贴在沟壁上的松林,构成一副绚丽多彩的画卷……

神葱岭顶端,生长着神逢草绿花红、百鸟争翔的盛夏,神葱一片翠绿四溢……

沟底,一股泉水潺潺流过,水边一派葱绿。清水绕着卵,绿草伴着黄花,果然别有洞天。

那仙气袭人的一镜天和高达十几米的佛手山;那由驮水神驼形成的骆驼峰;那喝了圣母水、天长地久蹲在山巅上的哈蟆峰;那石神制做成的园形石桌,供上古先人下棋的洞穴—贤人轩;那想吃神葱但难以如愿的双羊峰;那似经书的经卷夕阳崖;那水绕石流、形似木鱼的巨石木鱼台等等,游人进入这里,会被这不加雕饰的自然风光所陶醉……

传说:王母娘娘曾派神农种植的神葱就长在神葱岭的顶端。每逢草绿花红、百鸟争翔的盛夏,神葱一片翠绿、葱香四溢。

在三年一度的蟠桃盛会上神葱作为一道佳肴佐菜被王母点上宴席。

因为神葱有防病治病的独特功效王母担心被人盗人凡间,特命两个神童看管,后来邻近的百姓发现了人闻神葱、百病不生的神奇功效,便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烧香许愿神葱,多降吉祥、普度众生……

进入神葱岭风景区,首先映人眼帘的是圣母泉。

相传:圣母泉是西天王母派水神从天上运下来的水,所以叫圣水。

只见一股清粼粼的泉水从巨大的绝壁深处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一流三叠,在巨石下面形成了一个滴水潭,仿佛一个圆圆的梳妆镜。

这儿的泉水冬暖夏凉,绵甜爽口,喝上一口清脑提神,常年饮用,益寿延年。

顺着涂涂泉水往下走,便是鬼斧神工的“脱凡洞”……

从岩洞向东走小白点,向西走一段,有一天窗象一圆镜,看天像一字,天则犹如一丝线,故名“一镜天”。

顺着软梯向上爬几十米,可由沟底人洞并在峰顶出现。让人感受您神出鬼没,飘然若仙……

紧依在神葱岭一边的是骆驼峰,即神驼峰。

相传这是当年王母派出驮水的神驼,因为神童卸水太猛,搬去一只后驼峰,后来成了一只单峰驼。

也许是天上人间跑了一趟,它十分劳累,一卧下来就再也没有站起,终年这样昂首天外,气宇不凡,在这里,可以领略它忍辱负重的无限风采。

与骆驼峰遥遥相对的是蛤蟆峰,在绵延起伏的山峦尽头的最高点象似蹲着一只巨大的蛤蟆,样子十分专注。

传说这原是一只旱蛤蟆,那年从沟底喝了神驼运来的圣母水,竟一下子成了仙,它对神葱早已垂涎欲滴,于是沿着绵延起伏的山峦三蹦两跳想跃上神葱岭。

可惜站在峰峦的尽头一看,两山相距太远,怎么也跳不过去,于是天长地久,一直蹲在山巅上。

离蛤蟆峰一剑之遥,有一洞穴叫贤人轩,依山而进,十分宽敞,洞内有相传王母派石神制做的圆形石桌,是供上古先人下棋的地方……

民国初年,还有道人在此修行,故又名养性洞。

过了贤人轩,便是鹰咀岩。

夕阳下,若似老鹰回首眺望神葱岭。

相传有只神鹰在外面把守山口,以防天外飞禽偷吃神葱。

年长日久,变成了石鹰,假如它能飞起来,恐怕整个神葱岭难见天日。

鹰咀岩有两座奇山,翘首独倚,人称“双羊峰”。

由于神鹰看守着神葱,这两只羊一直难以如愿以偿,每逢夜晚,神葱的香味随风从岭上飘出来,融融月色下,人们还听见哗哗的羊叫声。

夕阳崖,又叫径卷山,层层叠叠,纹路明朗,恰似一本平放的经书,在夕阳的照耀下,一片金黄,象镶金的佛典放出万道辉煌。

经卷高数十米,宽数百米,方方正正,矗立山间,好象千年古卷,单等人来翻阅。可除了神龟岭上的神龟,谁也驮不动它,神龟石就在佛卷的下面……

木鱼台上能坐十个人,有花有草,水绕石流,下面流水哗哗,上面听起来清脆悦耳,仿佛有节奏的木鱼敲击声。

相传,常有佛家道人到此修行……

辉腾锡勒是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平均海拔2100多米,面积600平方公里,植物覆盖率80%—95%。辉腾锡勒草原上天然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十九”泉之称。

辉腾锡勒风能稳定性强,持续性好,品质高,是建设风电场最理想的场所。

辉腾锡勒草场是世界少有且保持完好的天然草甸型草场,并确认十八种草种为珍稀草种。

辉腾锡勒气候多变,有时西边浓云密布,大雨傍沱,而东边却晴空朗朗、光华熠熠。

有时阴晴雨降就在一山之间、一沟之隔。多变的天气,带来奇特的温差,忽儿凉爽如秋,忽儿温馨如春,有时炎热如夏,偶尔这里还会有轻盈的雪飘,故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之说。

但是由于夏季特别凉爽,被人们称为草原的最佳避暑胜地。

这里有原汁原味的特色餐饮,充分体现了蒙古族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神。

有:炒米、奶茶、手把肉、烤羊腿、烤全羊、奶酪、奶皮子、奶豆腐、马奶酒等,全部为当地自产的无污染绿色食品。

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堪称于世。特别是蒙古民族的人们,在接待客人时,不分贫富一律是盛情款待,先是摆上奶食、炒米和糕点等茶食,斟上新熬的奶茶,让客人解渴压饥。

然后,又是敬酒,又是奏乐、唱歌,为客人助兴。酒后用饭,用整羊宴、羊背子宴、手把肉宴招待客人……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风电厂不仅能缓解京、津等地用电不足的局面,而且形成最具观赏性的风电景观,虽为盛夏,风机仍高速运转,倘若秋冬,草原强劲之风力可想而之。

风力发电场为草原新景,它使众多的游客驻足相观,留连忘返……

 

附:

内蒙古地名小释

初来乍到到内蒙古的人都会对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名目繁多的地名感到新奇和困惑。

我到内蒙古多次了,先后到过赤峰市、宁城县、克什克腾旗等地,对内蒙古的地名先是困惑,后产生了兴趣……

内蒙古自治区面积11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000多万……

由于内蒙古自治区为蒙古族同胞聚居的地区,全区的各个盟市旗县的地名也大都取名于蒙语,不懂蒙语的人都不能从字面上了解名称的确切含义。而且,各个地方大都拥有两个名字,即地图上标明的正式名称和民间流行或通用的名字,这更使得我们这些对蒙语一窍不通的汉人感到极大困惑。

每当跟当地人交谈时提到某某地方时,他们大都会用民间的名称来称呼它,我们在面面相觑之余赶紧要在地图册上正式名称的下面括号内寻找相应的地方,同时也会禁不住询问这些名称的含义。

近期又一次去了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察哈尔右翼中旗、呼和浩特市等地,为此,想作一点总结,即为充实自己,也可为初去内蒙古的朋友提供一些便利……

 

1、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在蒙语中意为“青色的城市”,所以呼和浩特又被成为“青城”。

2、土默特左旗:

土默是蒙语“万”的意思,特是“万”的复数,取名于蒙古族部落名,简称土左旗。

3、包头市: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因此又被成为“鹿城”。

4、呼伦贝尔盟:

呼伦贝尔盟取名于盟内主要的两个湖泊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是突厥语“湖”的意思。“达赉”则是蒙古语“海”的意思。

海拉尔区,旧称呼伦,蒙语的意思为“流下来的水”。

5、牙克石市:

满语“雅克萨”的音转,意为“涮坍的河湾子”,因北部有河湾洲沙而得名;阿荣旗,又称那吉。

6、莫里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达斡尔语意为“只有骑马才能翻越的山岭”通称尼尔基。

7、根河市:

旧称额尔古纳左旗,根河蒙古语为“葛根高乐”,意为“清澈见底的大河”。

8、额尔古纳市:

旧称额尔古纳右旗,额尔古纳再蒙语中有两种含义:“弯弯曲曲的河流”和“呈递、奉献”,通名拉布达林。

9、鄂伦春:

鄂伦春的意思为“山岭上的人们或驯鹿的人们”,通名阿里河。

10、新巴尔虎左旗:

通名阿穆古郎。新巴尔虎右旗:通名阿拉坦额莫勒。陈巴尔虎旗,通名巴彦库仁。

11、鄂温克族自治旗: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里的人们”,大概来源于鄂温克族生存的地方。

12、满洲里市:

地名出现于1901年,以前被成为“布鲁给雅宝拉格”,意为“喷泉”。而满洲里是俄语对满洲(满族)的音译,以为满洲(族)的地方,满洲里是我国对俄、蒙的重要进出口口岸。

13、兴安盟:

兴安为满语“丘陵”的意思。

14、乌兰浩特市:

乌兰,蒙语意为“红色”;浩特,蒙语意为“城市”;乌兰浩特又称“红城”。

15、科尔沁右翼前旗:

科尔沁蒙语意为“带弓箭”,是成吉思汗时期近卫军的代名词。

16、扎赉特旗:

扎赉特为蒙古部落名称,通称音德尔;科尔沁右翼中旗,通称白音胡硕。

17、库仑旗:

库仑,蒙语意为“家园或占有领域”。

18、赤峰市:

赤峰在蒙语为“乌兰哈达”,是“红色山峰”的意思。

19、阿鲁科尔沁旗:

阿鲁,蒙语意为“山北”,科尔沁意为“弓箭手”。

20、巴林左旗、巴林右旗:

巴林蒙语意为“军寨”。

21、克什克腾旗:

克什克腾为成吉思汗近卫军名称,简称克旗。

22、翁牛特旗:

翁牛特,蒙语意为“神圣”。

23、喀喇沁旗:

喀喇沁,蒙语意为“守卫者”。

24、敖汉旗:

敖汉,蒙语意为“长子”。

25、锡林郭勒盟:

锡林,意为“高原上的平野”;郭勒,意为“河流”,锡林郭勒意为“高原上的河流”。

26、东乌珠穆沁旗:

乌珠穆沁,蒙语意为“葡萄山之人”。

27、阿巴嘎旗:

阿巴嘎,蒙语意为“叔叔”。

28、多伦县:

多伦,为蒙语“多伦诺尔”简称,意为“七个小水包”。

29、二连浩特市:

二连,为蒙语“额仁”音转,意为“幻景、斑斓”。

30、乌兰察布盟:

乌兰,意为“红色”,察布意为“崖口”,乌兰察布意为“红色崖口”。

31、商都县:

商都,满语意为“水流”之意,因境内不冻河水流湍急,回旋成纹而得名。

32、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在蒙语有两种含义:蒙语斡尔朵即宫帐的复数和蒙语乌日多斯即黄河南岸。

33、巴彦淖尔盟:

巴彦,意为“富饶”,淖尔意为“湖泊”,巴彦淖尔意为“富饶的湖泊”。

34、乌海市:

乌海是蒙语“乌梁素海”简称,意为“杨树之海”。

35、阿拉善盟:

阿拉善,是蒙语“阿拉喜”的音转,意为“屠宰”。也有说为贺兰山谐音;还有一说意为野骏马。

36、西拉木伦河:

蒙语意为“黄沙”。

37、哲里木盟:

哲里木,意为“马鞍肚带”,因在成吉思汗时期盛产马鞍肚带故名。

38、昭乌达盟:

昭,意为“百”;乌达,意为“柳树”。昭乌达,意为“百柳高原”。

39、伊克昭盟:

伊克昭,意为“大庙”。

40、托克托县:

托克托,由蒙语脱脱转化而来,脱脱为明时西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的义子名。简称托县。

41、四子王旗:

蒙古族阿禄额尔喀率部于此驻牧,分为四子,故称部落。

42、和林格尔县:

和林格尔系蒙古语,意为20间房子,因清初新设驿站有20间房子而得名。

43、苏尼特左旗:

苏尼特为蒙古语,成吉思汗后裔人名,后形成部落名。

44、根河:

蒙古语译为“葛根高乐”,含意为清澈见底之河。

45、额尔古纳:

蒙古语,意思为弯弯曲曲的河流,又意为“呈递”、“奉献”。

46、巴彦浩特:

蒙古语,意思是美丽的城。

47、海拉尔:

旧称呼伦,蒙语的含意是流下来的水。

48、阿拉坦额莫勒:

蒙古语“金鞍子”的意思。

49、察哈尔:

察哈尔为蒙古语,是边的意思,因地处边外而得名。

50、辉腾锡勒:

为蒙古语,意为寒冷的山梁。

 

作者简介:高拥军,男,1959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期刊编辑,石家庄人,大学文化(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笔名:高军、高仁。(网名:高山大海)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

散文集《美丽的回忆》,书信体散文集《羽高家书》,散文集《笑对人生》,游记散文集《足行山河》及诗集,词集《梦歌畅吟》,科普集《龟舟搏楫》等。

曾任报刊社编辑,期刊主编,国企宣教处长,学院国学教研员等职。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