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人生的考验(外一篇)
作者:高拥军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
读过这样的一则小故事:
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
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
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
这个小故事也说明了一个人生的道理,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炼,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人生千差万别,各自选择的道路和在生活中的收获千姿百态,有的人一生辉煌,有的人平凡普通;有的人先甜后苦,有的人先苦后甜,如此等等……
然而,千差万别的人生历程却有着某种共同的可能性,即都可能在一定阶段上身处逆境当中,要经受人生的挫折。
我们都祈求能处于顺境之中,自己的愿望和目标可以得到满足和实现。不过,正如人们所说的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生与死等构成了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实际生活当中,这两个方面总是相对而言才有意义。
而在这两个方面中,后者都是某个层面、某个角度、某种程度上的人生挫折,如何认识、对待人生的挫折,如何与挫折进行百折不挠的斗争,直接影响到人一生的成败与发展。
如何应对挫折呢?
一只在水中行驶的船,其自身行驶速度是一定的,可是由于气候条件和驾驶者的原因,这只船到达目的地的行程就会受到影响……
人生也是如此。
人们都愿意在顺境中发挥才能、实现目标,然而,身处逆境、遭遇挫折对人来说未必都只是具有消极的意义。俗话说“吃一墅,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
古人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说法,意在对身处逆境中的人加以鼓励;孟子更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的话似乎有点绝对,事实上,并非所有成大事业者都必须经过一个艰难困苦的逆境。但是,人能够在逆境中有所成就,却说明一个道理,逆境、顺境不能成为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关键是如何应对它们。
一是要敢于正视挫折。一般而言,每个人遇到挫折的可能性不可避免,而具体来看,什么时候遇到挫折、遇到什么挫折却无法选择。因此,正视挫折是排除挫折的心理基础和思想前提。所谓正视,就是要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它,既不要简单地怨天尤人,归之命运,因为这实际上等于放弃争取转机的努力,屈从于困难;也不要消极地逃避退缩,为其寻找遁词,这对扭转挫折是毫无意义的,或者说只能是自欺欺人。
二是要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从理论上阐述产生挫折的原因往往是清楚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要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天灾人祸的意外引起的挫折外,其他的原因常常都不是单向的因果联系。譬如,环境条件不好,给人生带来挫折的例子很多,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有的人却能较好地把握自己呢?青年期是自我意识确立的敏感期,思维方式的两极波动性常常使青年人容易冲动、偏激,甚至是逆向选择,即从简单肯定走向简单否定。因此,冷静地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不仅需要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武器,还要善于和自身的不良个性作斗争。
三是要积极地寻求恰当的方式方法战胜自我。如果说认识自我是极其困难的事情的话,那么战胜自我则更需加倍的毅力和勇气。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尤其是当人陷入某种困境之时,理性的迷失或降低是常见的情形。因此,要走出认识、心理上的某种误区,重新确立目标体系,这不仅需要和自卑、自欺、自弃的倾向进行不懈的斗争,同时还需要以科学的精神来寻求排困解惑的方法……
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是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也无论你退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你都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必须为之长期不懈地努力奋斗,这样人生的命运将会还报给你以幸福的微笑。
人生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失败相连。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善待人生,向往追求成功,但丝毫也不惧怕失败。我们不一定能拥有一个个美丽的风景,但完全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心境,以此去努力和追求,那么,在我们的前方将会有坦荡的旷野和蔚蓝的天空。
挫折是人生的垫脚石
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工作,那他便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并自觉地以苦为乐。
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
对成长中的人来说,困难和挫折是最好的大学。
困难和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品尝到过饥与渴的味道,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食物和水的甜美,不懂得生活到底是什么滋味;一个人,如果他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味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苦难,就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幸福。
良好的承受能力和百折不挠、不向挫折屈服的精神,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上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一帆风顺长大的孩子,很难创造出生命的辉煌。
承受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一个人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未来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的。
大凡成功的人,都经历过失败,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是因为他们经历了比我们更多的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一步步地成功的。
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当我们真正地明白了,理解了失败的伟大意义,我们便也懂得了: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失败。
失败,是一块调色板,它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绚丽灿烂,如果没有失败,就没有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就少了那份执著,少了那份激情,如果没有失败,生活便过于平淡,也就显得苍白无力,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没有了大苦大乐,没有了欢歌笑语,生活也就如一潭死水,失去了应有的风采、光华和生机。
失败是一个熔炉,它可以把人身上的杂质都熔化掉,使人成为一块纯净的好钢,只有经历的失败,我们才能从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吸取经验教训,为成功积蓄力量,孕育希望的种子,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我们身上的污点清也会一点点的消失,成为一块晶莹剔透的无暇之璧。
失败是一块试验石,它可以锻炼人的毅志和能力,使我们更加坚强,更加坚韧,在经历了大风大雨的洗礼之后,我们原本脆弱的心,经过在失败中淬火以后,会变得坚强,我们的毅志也会在无数次的挫折中磨炼得更加顽强,我们的信心了也会随着那份执著更加坚定,更加磅礴。
失败是一所好大学,我们可以学到不少知识,来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使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充电,适应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
我们要想辉煌,就必然要经受失败的洗礼,我们要想成功,就必然要经过失败的熔炼,我们要想得到玫瑰,就必然要接受失败的磨炼,我们要想使自己伟大,就必然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失败不足畏,我们既然向往辉煌,憧憬成功,那么就勇敢地拥抱失败,真诚地感谢失败
作者简介:高拥军,男,1959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期刊编辑,石家庄人,大学文化(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笔名:高军、高仁。(网名:高山大海)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
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作品:
散文集《美丽的回忆》,书信体散文集《羽高家书》,散文集《笑对人生》,游记散文集《足行山河》及诗集,词集《梦歌畅吟》,科普集《龟舟搏楫》等。
曾任报刊社编辑,期刊主编,国企宣教处长,学院国学教研员等职。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