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革命样板戏中的英雄人物

革命样板戏中的英雄人物

 

作者:罗里宁

 

革命样板戏,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留下的一个特殊的历史产物,这样一个历史产物,我们最好不要用当代人的眼光去评判它。

我从小就看革命样板戏,那是我们那一代人所能享受得到的比较吸引人文艺节目,因为文化生活单调,反反复复看地,就这几个东西,看的如痴如醉。为了写这篇小文,我又在网上把自己最喜欢的几个戏看了几遍。重温这几部戏,所受到的震憾也还是不小。革命样板戏主要的看点,是它的革命故事和它的英雄人物,还有它的唱腔设计,如《智取威虎山》里,解放军小分队为了消灭座山雕这股顽匪,深入夹皮沟发动群众同仇敌忾,“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终于攻下威虎山,全歼以座山雕为首的山上的这帮匪徒。如《沙家浜》里,新四军伤病员顶住敌人的封锁和扫荡,像“那泰山顶上一青松”,克服重重困难,突破日寇伪军的封锁线,“飞奔袭击沙家浜”,消灭驻扎在沙家浜祸害中国人民的日伪敌军。如《杜鹃山》里,党代表“等闲看惊涛骇浪”,带领农民自卫军消灭当地的恶霸土匪,奔向井冈山加入毛委员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这些战斗英雄的故事,我们从小就熟悉,很受他们的感动。

对比以后看过的不少革命战争题材和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对英雄人物的描写,说实在话,不够高大,不够鲜活,有的还不如革命样板戏里的英雄人物那么鲜明,那么突出。

我们对英雄人物的了解,主要是通过看小人书和通过看电影。对英雄人物的认识,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争取更大的胜利。侦察排长杨子荣,深入虎穴,像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那种压倒一切敌人的英勇气概;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带领伤病员在芦苇荡与敌人周旋,不畏艰难,坚持斗争,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那种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党代表柯湘,受党委派进深山寻找农民自卫军,途中不幸被捕,身陷囹圄仍牢记使命,那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这些,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革命样板戏多以现代京剧为主,现代京剧是在传统京剧的基础上改良而成,以现代人物为塑造对象,唱腔设计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容易让普通观众接受,过来的人都能哼唱几句。我个人就特别喜欢《智取威虎山》里的《共产党员时刻听从党召唤》《打虎上山》,《沙家浜》里的《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智斗》,《杜鹃山》里的《无产者等闲看惊涛骇浪》《乱云飞》等曲目。

说到革命样板戏,有个人不能不提一下,这个人就是汪曾祺先生。汪先生是《沙家浜》的编剧,《杜鹃山》的编剧之一,现在大家都说汪先生文笔好,文章漂亮,并不是偶然的。那时候他写东西就已经很好,只是在他的小说里,很少看到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倒是在革命现代京剧里,他为我们留下了郭建光和柯湘这两个经典的英雄人物形象。这是题外话了。

革命样板戏是一段过往的历史,是历史的一个存在,它们无所谓好与不好,不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它们在那一段历史里,曾经产生过一些影响,现在也还有剧团在演出,并且也还有人在看。这是一个事实。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