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张炜文集》札记(二)
作者:安玉琦
06《大清的人》,“他脑后果然有一根细细的小辫子。我差点叫出来。太怪了,这小辫子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像一拇指那么细,又干又涩像一绺枯草。”
俺庄也有个留长辫子的男人,都叫他闫老大,接连“乡试”不少回,就是考不中,连成家也耽误了,一直是条光棍汉,但背后有人说他是“二日子”(两性人),意思是说他不男不女。但他不介意,经常甩着长辫子——足有黑犍子尾巴那么粗,油亮油亮的,随着他的脚步摆来摆去,很自豪的样子。
有一次,我悄悄地跟在他身后,出其不意揪住他的长辫子,就像拽着黑犍子尾巴那样使劲往后拉了一下,不知怎的,他那么没有脚跟定力,一腚坐在地上,吓得我撒腿跑了。我拐进墙角偷望过去,他一个劲地抚弄着长辫子,就像爱惜他的生命一样……
白胡子三爷爷知道我惹了祸,便带我去向“闫大爷”赔不是。闫老大见白胡子三爷爷亲自登门拜访,高兴地不得了,又是倒水又是端出炒花生,还抚摸着我的头说:“不怪孩子!那个朝代是该亡啊!根基有病了。”
是看在白胡子三爷爷的面子呢,还是因为他的长辫子丝毫未损?我不但没有受到责怪,还得了一捧炒花生。
07《有了家口》里面说:“不记得是十五岁还是十六岁,我有了家口。”什么是“家口?简单点说就是媳妇,海边人都是这样说的。这是多么让人害羞和暗自高兴的事啊,可惜我受不了。我后来甚至害怕了。”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庄里人谁要是有了“家口”,那可是天大的喜事!一来从此成家立业了;二来能够传宗接代;三来证明家境不错。如果家里穷,兄弟再多,总会有几个打光棍的,即便娶个“破花”(二婚)也算“好运”了。
不过,如果你是贫雇农出身,家里穷点也不要紧,只要身体没毛病,能验上兵,那么娶个媳妇也就不难了。因为那是个“崇拜兵”的年代。
可是,“我后来甚至害怕了”,是害怕挨不着去当兵,因为我出身于中农家庭,尽管革命口号是“依靠贫农下中农,团结中农”,但也得排在老三位置,除非征兵名额足够多——很幸运,我被应征入伍了。
08《老贫管》里面说,在“后来的日子,老贫管又来过班里几次,在大家的要求下再次给我们‘上课’。这一回讲了农田知识,具体的是‘西瓜的种植’。”
俺庄白胡子三爷爷是种西瓜能手,其他人都种甜瓜、香瓜、稍瓜、面瓜什么的,就是不敢种西瓜。因为西瓜“娇稚”,难以“理种”。为此,白胡子三爷爷特地到潍县去取经,头一年西瓜收成不咋的,次年好一些,到第三年,生产队才拨出十亩地让他种西瓜。这一年,西瓜长得又圆又大,像小碌碡一样满地一片,喜煞个人呀!
白胡子三爷爷有眯午觉的习惯,我们便偷偷潜入西瓜地(有次我看见,白胡子三爷爷转身背向我们,他是有意喂我们这些馋猫啊),专拣大个又熟透的摘取,猫着腰抱着西瓜,扑腾跳进南大汪里,一边洗澡一边吃西瓜,那种幸福感——往后我怎么也找不着了……
无限怀念白胡子三爷爷!
09《游泳日》,“到了这一天,校长和老师带队,全校都要去海里游泳。因为这一天是为纪念伟大领袖畅游长江,是全国的游泳日,谁都得游。”
“7·26”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畅游长江纪念日。记得我刚当兵那年,为了纪念“7·26”这个伟大的日子,像我这样“只会狗爬样游泳”的战士,每天下午,都得趴在长条凳子上“学蛙泳”。我们营区就在东钱湖岸边——初见此湖,都认为是大海的一部分,浩淼无边,水天一色,方圆几百里——到了“7·26”这天,便是将士们“方显英雄本色”的战场——徒手万米游、武装泅渡万米游,那就是“凯旋而归”的目标啊!直到当兵第三年,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歹游出5000米,还呛了个半死……
10《粉房》,是我们儿时最诱人的地方,也是最神奇的地方。“一口大锅,里面是沸滚的水;锅的上方立了高高的木架,上面坐了一个挥拳的大汉,他不停地呼叫,一边叫一边狠狠击打一个有无数洞眼的铁桶,里面就流出细细的粉丝,它们缓缓落进热腾腾的锅里——一个人伸出长长的大竹筷子,不停地将粉丝拨到一旁的冷水缸里——几个姑娘飞快地用竹竿串起缸里的粉丝,唰唰地挂到木架上……”
俺庄下粉条是在饲养院里,这里有口“十八印”的大锅,那是“吃食堂”时候留下的。俺庄下粉条一般是在冬闲的时候,而且大多数是在晚上,白胡子三爷爷说,夜深人静,粉条下起来顺溜均匀,吃起来才有嚼头也更筋道。其实,他是为自己找借口,因为白天他得铡草喂牛,煮食喂猪,只有伺候好了畜牲们,晚上他才有闲空。因为操控粉条“漏瓢”很有门道,只有他游刃有余;他下出的粉条不仅粗细适中,而且像瀑布顺流而下那样好看。
我们最爱看白胡子三爷爷下粉条了。他光着膀子,站在锅台上,将连接漏瓢粗粗的麻绳套在左胳膊肘上,将10斤重的漏瓢端在手里,朝着滚烫的开水,用右手均匀敲打着瓢沿,一条条雪白的钢丝样浆液潜入锅中,另一人见够一架了,便用长筷子割断,如此反复来往,一瓢粉团大约能下十架左右的粉条——到了最后那瓢,白胡子三爷爷总会留下一些粉团,用手圆出团圆,丢进锅里,熟了亲自用笊篱捞出来,分给躲在门口看热闹的我们,一人一个,不多也不少——其实,白胡子三爷爷在下粉条的劳作中,早就瞄好人头了……
我们来时就商量好了,今晚都跟白胡子三爷爷睏在一盘炕上。
2023.10.20-21读记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