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浅释
作者:柳国隆
“心地”一词,始不知出自何典,《辞源》对它的诠释是:“犹心田也,道德之根于心,犹禾苗之长于地也。”并举《宋史》:“何基师事黄干,干告以有真实地,刻苦功夫而后可” 为证。这一诠一证不但阐明了“心地”一词义项的依据,而且道出了保持一颗纯朴、率直的心地于人的重大意义。
依汉语造词法,“心地”一词,是在本义的基础上,依打比方产生的义项。以地喻心,不仅十分恰切,且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地容万物。以地之广博深厚,山川平原,江河湖海无所不容,甚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人心虽小,倘以谦恭、大度为根,真诚、自律为怀,则不仅能包容万物,亦能助自己解除心灵的桎梏,做到外离诸扰,内不动心,自利利他,旷达不羁。如齐桓公不计射钩之怨,以管仲为相,而能使自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霸主中原。唐太宗忘却宣武门之变,重用魏征,亦为自己保全了一块足以“明得失”的人鉴。司马迁、李白赞扬屈原的心地“堪与日月争光”;人称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至于释迦摩尼之心地,更是匪夷所思。他在被忉利王(一称歌利王)无故割截肢体时,非但不起嗔恨,反而发宏誓愿,“我若成佛,先度此人。”忉利王最终被感化,实出必然。这种无比慈悲、旷达的心地岂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窥其万一!同样的事例,亦见于曾被毛泽东推称的慧能祖师身上。当神秀上座的属下张行昌(法号志彻)不服达摩衣钵南传,去追杀慧能时,预知其事的慧能不但没通知属下加害志彻,还赠送银两让其速速离开。这位仅因为“不服”而欲加害慧能的杀手,后来竟成慧能的高徒。
法国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又说“心地无私天地宽”。一个坦诚无私、不受外物役使的心地,能像大地母亲一样接纳万物,正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种“能容”,正是修道德、干事业所必备的条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里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能明其德者,在给人类和其他物类创造了最大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解放了自己的心地,使之获得无上的自由。有一副趣联“自在观,观自在,无人在,无我在,问此时自家安在,知所在自然自在;如来佛,佛如来,有将来,有未来,究这生如何得来,已过来如见如来。”诠释了观音,如来的法号,可谓道出了人生自在如意的真谛。
地育万物。作为万物之母的大地,不但孕育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且以其丰厚润泽,于稻麻竹苇,飞禽走兽,无所不生,妍媸美丑,无所不容,这种利万物而不争的平等施与,使人很容易想到中国文化一直倡导的仁慈博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想到古往今来一切有着这种精神和思想的人。诸如倡导“仁者爱人”并反对“涸泽而渔”的孔子;反对战争,主张人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老子;进而想到深受中国民间敬仰,申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并发誓众生度尽方成佛的地藏王菩萨,而他的名字“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也正是对大地这种利益众生、无私奉献的最好注释。人心虽小,倘以慈悲喜舍为根,勤劳智慧为本,则不仅于地之金银珠宝应有尽有,且可酿造出真正适合于人自身生存的优美环境,又何至为了一己私利,巧取豪夺、暴殄天物,造成如今日之嗅不到花香、听不到鸟鸣,甚至连一方明净的天空都难见到,连一口新鲜的空气都难吸到,连片刻的心灵宁静都难找到的可悲境地呢?
地化万物。以地之兼收并蓄,可以藏珠玉,亦可以蕴沙碛;可以生香花,亦可以长毒草;可以容净土,亦可以存垃圾;可以……但据实而论,凡存于大地上的一切,从时空变换的角度看,没有一样是绝对的有用或是无用,有害或是无害的,正如为人所不屑的顽石沙砾,倒是建筑高楼大厦不可或缺的材料,而令人作呕的垃圾,经过腐熟尚可以作为沃土,既可植楠木,又可育花卉,而作为真善美象征的莲花,竟出于为世人所不齿的污泥。蛇毒、蜂毒、蝎毒,令人望而生畏,却俱为治疗恶疾的良药,正所谓“木屑竹头,皆为有用之物;牛溲马渤,可备药石之资。”大地这种“万物并育而不相离”,且每每化拙为宝,化害为利,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则更足以让我们想起心可以俱道德、亦可以成邪鄙,可以造天堂,亦可以成地狱。一念回光,可以化烦恼为菩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智者笑口常开,而庸人不仅自忧,且亦扰人。推而广之,我们又何尝不可以说人生苦乐、成败、天堂、地狱俱在一念之间。
佛教说:“命由心造”。即是强调命运的可操作性,亦即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纵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生存环境、智商等,但我们有选择自己思维、动机、立身行事的自由,且不说事业的成败多数取决于后天的努力,小到一梦一觉,大到生老病死,几乎无一例外的受到我们心地的支配。同是睡觉,有人头一落枕便会睡得酣畅淋漓,成为健康最有效的保证,有人则往往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纵然睡着了,也是噩梦连翩,睡着比醒着还痛苦,何者?盖因我们平时充斥心地的贪心利欲所致,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庄子》曰“至人无梦。至人无欲,故无梦也。世人私欲无穷,故感而成梦,百怪千状,世无未有。輙梦见之。”病亦由心造,祖国医学早表明:“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现代医学研究亦表明:消化性溃疡、食道癌、肺癌,尤其是肝癌、精神病等严重病变,大都与情绪焦躁、愤怒有关。日本一位医学家研究发现,人在盛怒时,大脑会产生一种仅次于蛇毒的荷尔蒙,这种剧毒物质会导致多种疾病并加速人的衰老。世界上最长寿的教授,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家,被誉为“中国抗衰理论研究奠基人”“中国营养学之父”的郑集教授曾有诗云:“有生即有死,生死自然律。彭古八百秋,蜉蝣仅朝夕。寿夭虽各殊,其死则为一。造物巧安排,人无能为力。勿求长生草,世无不死药。只应慎保健,摄生戒偏激。欲寡神自舒,心宽体常适。劳逸应适度,尤宜慎饮食。小病早求医,大病少焦急。来之即安之,自强应勿息。皈依自然律,天年当可必。”他用至今110岁的高龄和仍在著书立说的智慧,印证了自己“欲寡神自舒,心宽体常适”的延年益寿理论。
魔亦由心造。有一则故事说:有位小沙弥每次入定时都遇到一只大蜘蛛跟他捣乱,这使他十分恐惧,于是去请教师傅,师傅告诉他,“下次你入定时,拿一支笔,如果蜘蛛再来,你就在它的肚子上画一个圈。”小沙弥照做了,待出定一看,发现那个圈正好圈在自己的肚皮上。这也许能解释一些邪功练习者会出现种种幻觉的原因。我们平时说:“肚子无冷病,哪怕吃西瓜?”、“不做亏心事,哪怕鬼敲门?”陈毅将军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若要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必然要报。”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我们,人生的很多苦乐,大都是我们的心地制造出来的。
一个人的肖像更是与心地有直接关系,所谓“人心之不同,其如面焉”“肖像是凝固了的表情,表情是瞬间的肖像”“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虽然每一个人的长相都与一代代的遗传有关,可谁有能否认这由遗传所造就的肖像中没有打上人心地或善良、坦诚、温顺、乐观,或邪恶、虚伪、促狭、愁苦的烙印呢?林肯说:“40岁以前的相貌(美与丑、年轻与衰老)上帝负责,40岁以后自己负责。”我们又何尝不能说:“40岁以前的相貌由你祖上的心地负责,40岁以后的相貌由你自己的心地负责呢?”
古语云:“譬如淤泥中,而观于莲花,智者观莲花,勿睹于淤泥”。《维摩诘所说经》云: “唯其心净,则佛土净。”又《弘忍最上乘论》云:“我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住真心(佛性),妄念云尽,慧日即现……譬如磨镜,尘尽明月现。”请保护好你原本纯洁、善良的心地,用道德之水滋润之,切实做好“回光”(弃恶从善)的工作,必会使我们自身的环境,也使我们周匝的环境有个彻底的改变,我们也便获得了真正的幸福、快乐。
作者简介:
柳国隆: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一中语文高(特)级教师,已退休。曾在全国“华夏杯”“圣陶杯”写作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作品曾入选《全国中小学生读写丛书》《中国教育二十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以及作家网、凤凰网等文学平台。
本文由史映红推荐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