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生日
作者:杨远新
作者父亲杨先德50岁留影
近十年来,每逢农历十月初七这个日子,我的心就像涨潮的大海,涌动的全是对父亲的愧疚之情。按我老家西洞庭湖三千年形成的规矩,父母年满50、60、70岁的生日,做子女的都要举行热热闹闹的庆祝仪式,张灯结彩,大宴宾朋。除此,还有一个特别的讲究,那就是祝七,不祝八。即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十岁生日,必须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但是八十岁生日则不能。那是要折寿的。其原因也没有人能说得清。过了八十岁,每一个生日都必须庆祝。那些年,无论我家的经济状况,还是父亲在本地的人脉,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然而,每次提出给父亲举办庆寿活动,他都坚决不同意,总是说:“只要家里日子和顺,天天都是过生日。”家里人都不赞同他的观点,唯有我站出来,做了他的同盟军。这样,他的每个生日都过得平淡无奇。唯有他的儿女和他的兄弟姐妹、连襟,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生日饭。连左邻右舍也不惊动。而我和妻子,还很少到场,因为其中有个特殊情况。我岳父是十月初四的生日。我们受上班制约,每次请两天假,十月初四先给岳父祝贺生日,十月初五再行几十里,给父亲提前行过生日礼,就得赶回单位上班。数年均是如此。
唯有一次不同。那年,我下派宁乡县任职,刚进入农历十月,霜冻比往年严重。我便购买了400斤优质木炭,这在洞庭湖边是很难买到的,而在有着煤炭和木炭之乡美誉的宁乡,则是比较容易的。农历十月初四岳父生日,我请了一天假,从宁乡出发,这与从长沙出发,路程近了45公里。那天,平日里塞车十分严重的319国道,破例如流云一般畅通。我十点多就到了老渡口老家,父亲正独自在院子里忙碌。母亲进县城给两个弟弟带孩子去了,管理竹园、果园、菜园、鱼池和几亩责任田的任务,全部压在了父亲肩上。我觉得他的日子过得很孤苦,再想到他三天之后独自过生日,于是就安慰他:“姐姐姐夫要抢收晚稻,两个弟弟弟媳都要上班,母亲也不能放下孙子不管,都不能回来与你一起过生日。你就自己做点好吃的吧!”他笑着说:“你们工作好,身体好,比我吃什么都要好。”我把200斤木炭搬下车,对他说:“伯伯,这是我和双娥、一萌给你的生日礼物。”他没有像往年那样,看到花钱买的生日礼品就责怪我,而是乐呵呵地说:“有了这个就好,今年手脚就不得生冻窝子了。”他问:“给你仗人老买了吗?”我指了指车上,对他说:“你俩都一样,谁也不多,谁也不少。”他说:“一碗水端平。这样就好。”我塞给他1000块钱,他高低不肯接收,说:“你的孝心到了。我不收,比收了更高兴。”他对我催促道:“看样子,你今天是要回宁乡的。我这里莫停久了,赶快进县城,陪你仗人老吃中饭。”
父亲历来对自己的生日看得很平淡,而对家里人的生日,无不放在心上。他有一个专用的小红本,上面记载着他的父母、岳父母,他的弟弟妹妹、弟媳妹夫、他的三个姨妹和三个连襟等人的生日。无论其中谁过生日,他都会及时送上祝福。这些人中,他还有突出的重点。我的大叔叔杨先权于1986年患晚期血吸虫病,不幸英年早逝,留下婶婶和堂弟远忠、堂妹远枝、远喜。每当他们过生日,我父亲不是上门送祝福,就是电话送祝福。那年婶婶60岁生日,父亲提前打电话到长沙,叮嘱我们再忙也要挤出时间,赶到常德,给婶婶庆贺60大寿。
作者与父母和妻儿在老家合影
这点,我堂弟远忠感触最为深切。我父亲去世之际,我俩一起守孝时,他眼含热泪对我说:“我每年过生日,接到的第一个祝福电话就是伯伯的。自我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这二十多年里,年年如此。这是任何人都难以做到的。伯伯走了,我以后过生日,再也享受不到这个特殊待遇了。”
父亲不仅对亲人的生日十分看重,对生产队里孤寡老人和五保户的生日,无一不是放在心上。他担任生产队长时如此,他担任生产队保管员时亦如此,他上了年纪,什么职务都不担任了,只是人民公社的一名普通社员时,仍然如此。队上有一位被大家称之为“大社员”的人,向来不服从管理,曾给父亲出过很多难题,全队社员都对他敬而远之,用众人的话说:“捡螺蛳都隔他三坵田。”他也明白这一点,自嘲:“我自己喜欢自己还有多的。”他与亲生父亲碰破脸,也不打个招呼,视同陌生人。那是因为他年轻时,一次父母发生争执,这本是平常事,他却偏向母亲,从父亲的木工箱里拔出一把锋利的斧头,对准父亲的右肩,手起斧落,不仅险些要了父亲的性命,还把父亲赶出了家门。后来,他把任劳任怨的堂客赶走了,把三个标标致致的儿子赶走了。他家那栋五柱五骑、四缝三间加横屋的木板瓦房,就剩下他一人独自享用。他索性把主屋卖掉,只留下横屋,换来的钱存进农村信用社,凭利息收入过快活日子。俗话说坐吃山空,他步入老年,本钱和利息所剩无几,日子过得很凄苦。我父亲一直把他的生日放在心上,每到那天,天刚睁眼,他就会采了自家菜园的蔬菜,摘了自家果园的水果,捞了自家鱼池的鱼儿,抢在早饭前送上门,祝福他生日快乐。
父亲离世后的这十一年间,我每每想到这些,总觉惭愧万分。这种时候,我也宽慰自己,正因为父亲从不看重自己的生日,而把他人的生日看得很重,年轻时身体多病的他,步入老年,身体反倒越来越结实,活到了86岁高龄。他的长寿,是他用德,用善,用无私换来的。
父亲如果能活到今天,那该多好啊!今天是他96岁生日!
2023年11月16日于18195号
作者简介:杨远新,湖南汉寿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湖南省公安厅高级一级警长、三级警监。出版有18卷本《杨远新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春柳湖》(全四部)《爱海恨涯》《红颜贪官》《百变神探》,儿童长篇小说《欢笑的碧莲河》《险走洞庭湖》《雾过洞庭湖》《孤胆邱克》,长篇报告文学《内地刑警与香港警方联合大行动》《创造奇迹的人们》《奇人帅孟奇》《县委书记的15个日日夜夜》,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湖南首届文艺创作奖、湖南首届儿童文学奖等。散文《我的祖母》被编入大学教材。《春柳湖》(全四部)入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