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毛泽东与“一分为二”

毛泽东与“一分为二”

——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作者:郭伟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是对立统一的,有正反两面,有积极消极两面,还有主次两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一、日本军国主义的“一分为二”

 

《中共改造日军战俘》一文载:1937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指出:“我们仍然把被俘的日本士兵和某些被迫作战的下级干部给以宽大待遇,不加侮辱,不施责骂,向他们说明两国人民利益的一致,释放他们回去。有些不愿回去的,可在八路军服务。将来抗日战场上如果出现国际纵队,他们即可加入这个军队,手执武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同日,八路军总部发出《对日军俘虏政策问题》的命令”。

抗日战争伊始,毛泽东同志大智大慧,高瞻远瞩,认为日本人民却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日本军国主义是极端反人类的,日本军国主义注入了西斯主义灵魂,更加疯狂。但日本军国主义也可以分化为左中右,右是极端反动的,残酷的,基本不可动摇;中间派是可以分化;而左派在不同程度上是同情被侵略的中国人民的,是反战的。

即使铁板一块,其边缘,裂缝处是最先生锈的。日本军国主义掌权并发动的侵华战争,代表国家意志,加入战争的人员构成中,有自愿的,也有抓壮丁,被迫强征入伍,还有懵懂无知的学生新兵。中共军队一开始对日宣战,便将红军时期制定下来对待俘虏的宽大政策,运用到抗日战争之中,加强统战工作。

优待俘虏就是分化瓦解敌人的利器和嶊化剂。事实上确实如此,日本的部分侵华战士、家属、在华工作人员,都逐渐分离出来,站队到反战行列之中。

在侵华战争前前后后,日本国内民众多次发起反战罢工罢课。左翼作家、日本《朝日新闻》记者尾崎秀实,他常把日本军队在华战况秘密的送给共产国际,还把有些重要情报提前转告中共党组织。1944年,日本将包括尾崎秀实在内的佐尔格小组共三十九人秘密绞死。

左翼作家绿川英子,本名长谷川照子,被日本京都新闻称为“娇声卖国贼”,因为她在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用自己的声音宣传反战,贡献突出,1941年受到周恩来接待,后来绿川英子果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坂本寅吉是日本反战同盟会会员,曾协助坚勇大队里应外合抓获并枪决刚上任的日本采伐队队长。第一个加入华东野战军,后加入新四军浙东游击队,抗战胜利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坂本寅吉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一纵一师的炮兵教官。参战淮海战役之后,在安徽萧县战斗中不幸牺牲,中国政府追认他为烈士,在义乌树立了纪念碑。

石川次郎与庆应大学刚毕业就被强征入伍,来到上海仅几个月,在一次激战中,石川次郎带着一个小分队在接近游击队的阵地上,高呼反战口号,并且弃械投降。

福间一夫原本是一名隧道工程工人,在抗日联军袭击该工程工地时,他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在反战中英勇牺牲。

野坂在中国的使命是领导由日本战俘组成的“反战同盟”,做日本战俘的洗脑工作,他还将中国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中的一句歌词改成“向着天皇制度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东西死亡!”

1933年初春,抗日救国游击军在吉林汪清县大梨树沟马家屯嘎呀河边的松林里,发现一辆满载子弹等军用物资的日本军车,在一具日本士兵的尸体身上,找到一张日语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

我看到你们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共产党的游击队。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我很想和你们会面,同去打倒共同的敌人;但我被法西斯恶兽们包围着,走投无路。我决心自杀了。

我把我运来的10万发子弹赠送贵军,它藏在北面的松林里,请你们瞄准日本法西斯军射击。我虽身死,但革命精神永存,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

关东军间岛日本辎重队 共产党员 伊田助男”

驻扎在东北最早觉醒并予反战的日本共产人伊田助男,被派遣到在日本关东军鳖冈村一旅团间岛辎重队服役。他同七八位日本士兵逃出军队准备投诚东北抗日义勇军,因走漏消息被日军宪兵逮捕枪杀。

1939年11月7日,日军被俘士兵杉本一夫被我军政策感化,立志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暴行,他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建立了在华日本士兵第一个反战同盟——觉醒联盟。朱德总司令专门表示祝贺。“觉醒联盟”发展很快,到1942年已在山东、太行、冀南、冀鲁豫、太岳、华中、苏北、苏中、淮南、淮北等地建立了支部。到1945年8月,共建立了多个协会20个支部,盟员达1000余人。这些人抛却自己的国籍、种族、出身,献身于国际主义的宏大理想,值得永远铭记。

他们大都受日本军国主义毒害,裹挟成为暴力冷血的战争机器。觉醒的日本军人而没能加入反战组织日本士兵选择了其它消极反抗方式。缴获一封日军军官的家信中说:“山里边每日都有激战,粮食感到不足,因为战事很久了,病人非常之多,敌人之勇敢,亦复可怕,战争不知到哪年为止”。

蒙城日军一中队长在一寺庙内剖腹自杀,遗书陈述道:“自伊被征来华后,父母均忧死,近接家报,知妻子很穷困无以为生,以故思乡厌战,遂决心自杀”。

晋西北岱山的日军警备队长林铣,一次在慰安妓院中竟然遇到自己的弟媳,才得知自己弟弟早已战死,自己寄回家的钱款被日本政府截留,家中困苦不堪,弟媳只能走上这条屈辱的路。这让林铣痛不欲生,当天晚上就召集下属部队,对他们宣布战争的罪恶后,举枪自杀。

驻侯马日军 20 师团的一位中队长绢川贞夫,接到国内来信,得知自己的老母亲和妻子都因为冻饿交加而死,他大哭一场,他大骂军阀,当晚就自缢身亡。

当初,以“海外扩张”为目的的军国主义集团,与法西斯一拍即合,如注射鸡血一样,十分残暴疯狂。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及后期,侵华日军中不断出现士兵厌战、装病、自杀、哗变、逃亡以及携枪投降的事件。很多日本军人眼看归国无望,心灰意冷,选择剖腹、饮弹、自焚等方式自杀。

抓捕并已觉醒的日军俘虏,不再愿日本军国主义卖命,有的弃暗投明,大规模地反抗、起义,投诚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战俘林弥一郎,经过改造成为我国首任空军教员,前后帮中国修复40架战机。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我军在东北抓捕了想要遣逃回日本的航空兵少佐——林弥一郎,见了于中国人民以德报怨,友好相待,感动不已,主动向我军提出“谋求一份职业”。我军当即任命林弥一郎为空军老师,此后,他率队陆续帮中国修复了40架战机,培养了大量的空军技术人才,为我国的空军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战期间,日本著名的反战人士还有圆谷一夫、金城哲夫、田中角荣、真夏龙等。粗略统一,八路军和新四军共俘虏日军官兵7000余人,通过教育改造,均加入了抗日工作。战场之外的和平爱好者和友好人士;在战斗中转变的和由俘虏改造的反战人士,从不同角度支持正义的抗日战争。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也是千古难出的一个军事奇才。早在他还是湖南第一师范身为学生时,便在没有一支真枪的情况下,组织带领二百学生,缴获三千溃败桂军的枪械。在大军压境的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中取得辉煌胜利。在围追堵截、密如蛛网的敌态中往返纡回,纵横穿插,四渡赤水,智存千古。这不仅是他聪明好学,博古通今,谙熟军事的结果,更是他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发挥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还说:“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的民族败类。”以上这些案例足以说明毛泽东同志远大的预见力,英明伟大的决策力,最大限度地孤立日本军国主义,最大限度争取和壮大了抗日力量,加强中国人民抗日救亡,为抵御外侮,保家卫国,争取民族独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二、国民党反动派的“一分为二”

 

日伪军的形成,其原因、成分也很复杂。在日本亡我中华的狼子野心驱使下,因兵力不足而采用以夷制夷的手段,千方百计拉拢一批臭味相投的汉奸、买国贼;也有涂炭生灵的敌占区饿殍遍野而求生的;也有军伐混战的国统区民不潦生而求存的;还有国民党部队被日军包围缴械,山穷水尽,被迫加入日伪军的。

因而日伪军也分左中右派。我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在1944年初进一步加强了对伪军的争取工作,曾抽调3000多名干部充实各级党委、敌工部门。经过艰苦的工作,渤海军区在夏季攻势中争取到伪“灭共建国军第八团”团长王道率部1600余人反正;滨海军区在冬季攻势中,争取到伪“莒县保安大队”大队长莫正民率部3500余人反正;滨海军区在1945年春季攻势中,争取了伪“诸城保安大队”大队长张希贤率部1300余人反正;鲁中军区在1945年又争取了伪“鲁东和平建国军独立第十团”团长韩寿臣率部1800余人反正。此外,千人以下反正者尚有150余股,计7000余人。党中央决定,对起义伪军“不缴械,不编散,帮助其抗日”,这4大股起义伪军先后编为山东军区独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旅。伪军起义不仅给日寇“以华制华”的阴谋以沉重打击,而且给伪军和国民党投敌部队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壮大了抗日力量。经宣传教育,有不少主动反正,条件成熟明确反正;也有不得已而暗中相助抗日,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救国大业。

国军中更有左中右,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逐步认清了国民党上层人物的构成分类,以信仰、立场予以分化瓦解,清浊自现;也有地下暗中为共产主义解放事业作贡献的,国人早已熟知。

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不表。单说在整个解放战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军投诚达9批次之多。包括高树勋、吴化文、曾泽生、何基沣和张克侠、傅作义、陈明仁、陶峙岳、卢汉等蒋军军官部分或整体战场起义,共带领180多万官兵弃暗投明,回到人民的怀抱,大步推动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进程。

一石击起千层浪。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公布了43名国民党战犯名单,各首恶分子人心惶惶,有信仰崩溃坍塌,意志薄弱,缩头缩尾的;有趋利避害,见风使舵的;有堪破红尘,绝处求生,选择光明的……牛皮三寸厚,各找眼子钻,各寻生路,对国民党党、政、军集团,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强烈的分化瓦解作用。

我军对所有起义军政人员的政策是争取、教育、改造和使用,一切补给和军饷都由解放军提供,保证对每一个人的工作和前途负责到底。同时要求所有起义军政人员必须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安心供职,诚心为新中国建设服务。

当然,中国共产党除了有崇高的信仰之外,还有博大的胸怀和人文精神,光明磊落,言而有信,才广泛吸引了凡有良知的敌阵中国军人,放下武器,回到人民的怀抱。

 

三、三个世界中的“一分为二”

 

“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是毛泽东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新态势提出的战略思想。那是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会见赞比亚总统时,首次提出了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问题。他说:“谁是第一世界?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有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第三世界人口多啊!”。

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发展国际反霸权统一战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问题的战略思想,邓小平于1974年4月在联合国大会上进行了公开的宣示。他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妄图称霸世界。它们用不同的方式都想把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置于它们的控制之下,同时还要欺负那些实力不如它们的发达国家。”他强调,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决支持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斗争,这是我们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

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是撬动世界向序化发展,并进一步凝聚革命力量、同盟互助、促进建设发展的重大举措。全世界所有国家都自觉排队,立即孤立了帝国主义,明确了谁是朋友,谁是可以争取的朋友,谁是我们可以团结、依靠的朋友。这也给中间派——第二世界指明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两条道路,它们是不可能长期独立“善中”的,不是被帝国主义者拉去当帮凶、走狗,就是作第三世界人民的朋友,走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路。这一理论,为世界和平格局奠定了持久、坚实的基础。尤其是众多弱小,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压迫、欺凌的第三世界国家,欢欣鼓舞,从此找到了可以依赖的合作伙伴。

 

四、从古到今的“一分为二”

 

1938年3月29日,毛泽东在延安陕北公学操场上向第十一队至第二十队的学员讲话时说:“……还有人说,中国亡了,我说没亡。不是全亡,城市亡了,乡村未亡;大路亡了,小路未亡;白天亡了,夜里未亡。你们陕北公学的学员,毕业之后要做什么呀?就是到乡村,去小路,在夜里做打鬼子的文章。”这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方法最精彩部分,从地域上抢占“点和线”的有利位置,到抓住时间上“闲和散”的有利时机,强化抗日工作,以强大的逻辑力量批判亡国论调,否定速胜论调,对鼓舞全民抗日士气,争取最后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分为二”是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分为二”,古已有之。

《易经》有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观属于儒家、道家思想观点之一。阴阳概念源自中国先民的自然观,从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中,归纳出“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包括阴阳一体,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五个方面的含义。

阳主动为开,阴主静为合。《黄帝内经》有言“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无论宏观世界或微观世界,阴阳是可以无限划分的,万事万物,无穷无尽。

《庄子·杂篇·天下》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假说,对阴阳观描述更加具象。物质是可以无限划分下去——其大有外,其小有内。

最早明确提出“一分为二”概念的是隋末唐初医学家、道学家杨上善,他在注释《黄帝内经·太素》时说:“一分为二,谓天地也。”在这里,“一分为二”仅仅把自然界分成“天”和“地”;他首次把适用于天相与人体具象的阴阳观理论,归纳、符号化为“一分为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含阴阳,阳中含阴阳,条分缕析,深入细化。

第一个阐述“一分为二”理论的哲学家是北宋邵雍。他在《皇极经世绪言》卷七说:“太极既分,两仪立矣……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邵雍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一分为二,即阴和阳,任何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统一、矛盾的两个方面。抽象化的“一分为二”,已经在不经意间升级为哲学用语。

第一个既阐述“一分为二”又诠释“合二而一”的哲学家是北宋的张载他在《正蒙·太和》认为:一个整体,既“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愚以为,老子言“为道日损”、“大道至简”就是“合二为一”的意思,只是那时的人们没有体味和总结出来。越是大道,越是高屋建瓴、简明扼要,统揽全局。就如……宇宙、银河系、太阳系、九大行星……它们仅用几个十分简单的高级规则就形成了宇宙永恒、铁定的秩序。

北宋思想家程颢、程颐、王安石,南宋朱熹、明末清初王夫之分别对“一分为二”给予肯定并进行了论述。

简言之,阴阳学说就是“一分为二”哲学思想的源头。 “一分为二”是矛盾或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为道日损”,“合二而一”是统一。

泱泱华夏,五千余年,卓越文化,何其多也,而毛泽东同志偏能抓住几个关键词,就成为注入共产党思想方法中的核心灵魂。

1957年11月18,毛泽东在苏联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一分为二”。毛泽东主席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这个讲话被收入《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一文。

1963年在《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一文中,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必须具备对于成绩与缺点,真理与错误这个两分法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

20世纪50年代,科学界普遍认为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物质单元。毛泽东不以为然。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请钱三强等科学家讲科学技术时,毛泽东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这一问把钱三强难住了。毛泽东微笑着说:“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原子,中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你们信不信?”1955年之后,物理学家果然发现了比质子、中子、电子更小的微粒——质子由夸克组成。科学发展的事实映证了毛泽东根据哲学原理作出的科学论断。

“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和思想方法,一到毛泽东同志手中,从不同问题、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等不同维度,加以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立即熠熠生辉。

正如毛泽东还盘活了“实事求是”一词一样,东汉班固在《汉书·河间献王传》有言:“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时近二千年来,并不为人们所重,“实事求是”一到毛泽东之手,立即化腐朽为神奇,闪耀着伟大的哲学思想光芒,成为我党重要的思想路线。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任何统一体,“一分为二”是普遍的、绝对的、贯穿始终的;“合二而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毛主席曾说:“政治就是要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联合多数、孤立少数”才能使我们的队伍更加壮大,事业更加牢固,更加兴旺。

毛泽东同志熟练掌握“一分为二”这一思想方法的精髓,他在《湖南农民的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矛盾论》、《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等光辉著作中,都有精彩的运用和描述。光明的、积极的一面要坚持,要发展;黑暗的、消极的东西要抑制,可转化。“一分为二”如一座伟大的、正确的思想灯塔,指引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向共产主义方向发展。

 

(2023-12-16)


郭伟,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