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杜尔伯特草原的玫瑰

1 辽阔大地 封面图


杜尔伯特草原的玫瑰

——蒋雨含新作《辽阔大地》读后感

 

作者:荷荷


首先这部作品是现实题材作品,是报告文学。作者蒋雨含女士以倒叙的手法娓娓道来,主人公是杜尔伯特草原上普通的牧民,写法也很朴实,让人觉得很真实,贴近生活。同时作者又以女性细腻的笔触描写草原风景,刻画人物内心,让人产生通感,很舒服的同时又很感动。在蒋雨涵女士的描述下,一位平凡温暖善良淳朴的老妈妈就在身边一般。


主人公都贵玛是杜尔伯特草原上普通的牧民,虽然如今获得很大的荣誉,接受纷至沓来的采访与探访,家喻户晓。可是当初她不会想到60年后能亲自受到习主席的接见,能获得“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给她的颁奖词是:都贵玛,人民楷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代表,主动收养28名孤儿,精心研习医术,挽救40多位年轻母亲生命,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人间大爱。


对于荣誉她自己强调的是感念国家,她是幸运的。只不过是特别尽力的完成任务,尽了自己一个普通牧民的本分。她想表达感谢国家,牧民的生活现在好了,国家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她实实在在地做好了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在时代的洪流中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在苦难中如玫瑰般绽放并吐露芬芳。


都贵玛1942年出生于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本来是独生女儿,可是三岁丧父,七岁丧母,成了孤儿,试想一个7岁的小女孩,失去双亲,每天每夜是怎么过的?书中写道,那是都贵玛生命中最寒冷最孤单的一年,每个夜晚都成了醒着的噩梦,无风的夜晚,寂静像会吐丝的虫子,一根一根地围拢他,缠绕他,她害怕极了,眼泪噗噗噗的流,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漆黑寂静的夜晚,任何一点响声都会被放大1000倍1万倍,有风的夜晚,狂野的风声就像一头怪兽在破旧的蒙古包外四处奔突,她守着炉火静静的听着草叶摇摆的声音,云朵匆匆走过的声音。远处,偶尔飘来的犬吠的声音,门外帘子随风摆动的声音,夜太长了。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少年时上初一由于离家远,独自居住一阶段,尤其有风的夜晚内心也是兵荒马乱的。一个7岁的小女孩,内心的慌乱,更可想而知。


都贵玛靠乡亲和邻居的接济,饥一顿饱一顿的活着,她心里只有一个盼望,就是哪一天舅舅知道她成了孤儿接他回家,终于公社帮她找到舅舅舅妈,又给了她一个家,送她上学,读书的6年是珍贵又快乐的时光,像一颗沙漠中的小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泉水,滋养着她的心灵,可是6年后家里出了变故,舅妈病倒了,她就主动辍学回家了,十五六岁年纪和哥哥一起帮助舅舅支撑着这个家。“一个女孩子很早就失去了父母的爱,失去了在亲人面前撒娇的权利,怎么会不要强呢?不愿意让别人看不起,处处事事都做在前面〞。她是多么珍惜所有的机会,当初大队推选她去做28个上海娃娃的保育员,也是因为她念过书又是大队的共青团员,觉悟高,干活利落,所以就跟她说,他们都是孤儿,到咱们这里奔生路来了,而且是党交给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周总理和乌兰夫主席都特别重视,不敢有一点闪失。她痛快答应了。认真参加那20多天的培训学习怎么给小孩子喂奶喂饭怎么安排孩子的起居,发现孩子生病如何进行简单的医护,笔记本上记得满满当当。她义无反顾,再苦再累也咬紧牙关,当是她才19岁,而且她是打心底里真心喜欢每个孩子,因为她跟他们是同样的苦命人,都贵玛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那28个孤儿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在1960年那一年相遇以后,上海娃娃改变了命运,她也由此改变了人生的走向。


半年时间里,她和托娅两个人照顾28个孩子,喂奶喂饭,洗衣,每天都洗一大盆衣服尿布,几乎都是需要把屎把尿的孩子,哄睡觉,平时病了还得特殊照顾。尤其是刚到草原来的孩子,每个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水土不服,喝奶吃肉身体不适应,她就慢慢调整。孤儿香菊大半夜发烧,她急着带香菊看病,大冬天大晚上,大雪天,过荒无人烟有狼出没的地方。克服一切困难,终于让孩子转危为安。这一切都缘于她暗下的决心,一定不辜负党组织交给她的这项光荣艰巨的任务,把孩子们都照看好,要养的壮壮的,再送到牧民的毡房,让孩子们在父母的怀抱里,在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里,享受家庭和亲情的幸福。


这半年的养育就是一世的亲情。这些孩子们一个个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飞走,在不同的地方生根发芽。长大成人后,又念及恩情,经常团聚在一起。


那28个孤儿,曾经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孤儿,非常幸运的,随着北上的列车来到内蒙古,来到都贵玛额吉身边,来到这片草原上,体会到了亲情,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在孩子们找到自己合适的养父母后,都贵玛一直和扎拉嘎木吉和阿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所以她老说自己有三个孩子,后来又收留两个老乡的孩子就是5个孩子。


她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去学医,上妇产科医生培训班,跟随四子王旗医院医生斯日吉玛学习,最忙的时候身兼数职,既做大队的妇联工作,又做妇产科医生,还放着大队的牛和羊。还不忘孩子们。一个瘦小的身体,大大的能量,放羊,比别人养的好,产羔率高。就如大队看中她的思想进步,工作积极,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来不提任何条件。


内蒙古的好多优秀的歌曲书中都提到过,例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嘎达梅林》《鸿雁》等,其中有一首歌在蒋雨含女士笔下多次出现,就如同诗歌中的回环往复一般,这首歌是都贵玛的额吉生前唱给她的,小时候她自己经常唱起排解思念和寂寞,也会在轻松愉快时唱起它。她接收到上海娃娃后,她又唱给国家的孩子听,并且后来一个国家孩子小时候叫小梅,草原上的百灵鸟莎仁其其格也于潜移默化中经常唱起,就让我用这首歌作为结尾吧。


歌词是:


请珍惜那清澈的蓝天

总会被缭绕的雾气遮掩

请怜爱你年高的父母

总会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

请珍惜那皎洁的银月

总会收起它散发的光亮


请安抚和劝慰那悲伤的心

请擦拭和怜爱那落泪的眼睛

人生在世只有一次

请拥抱生活,珍爱这个世界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