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我家的龙年春节

我家的龙年春节

 

作者:梁耀鲜

 

腊月廿八,我家的龙年春节从那天开始。

早晨7点多,我在微信群给女儿女婿留言:出发了没有?

从深圳到广西田东,小车自驾需十多个小时,春节期间人多车多,早出来早到家,这是我最挂心的。

他们没有回信息,也许正在收拾东西,也许已经在路上了。我想。

按照原先计划,我跟侄子阿松,还带上他的二宝星星,没到8点,就从县城出发,走高速,心急火燎,要用最短的时间,赶到老家东汾杀年猪。

刚到村头,女儿电话来了,“爸爸,我们到家了!”她说为了不让我们担心没有提前说,她们昨晚就从深圳出发,两个人轮流开车,连夜赶路,已经安全到达。

接着,她在微信群里晒出了我家门前那棵郁郁葱葱的桂花树。那个时候才是上午9点多。

我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突然间感到了一股轻松的氛围,心情变得明媚舒畅,格外愉悦。龙年春节,在我们的热切期盼中,真的来了,风风火火地赶到了。

我们到老家东汾时,平常加工牲畜的小晒场已经一派忙碌。桌面上一头大猪已经开膛破肚,新鲜的猪肝猪肺还在冒着热气,弯弯曲曲的猪肠正在清洗之中。权叔把猪放在案板上,换了另外一把斧头刀,把猪一分为二割开,砍掉头,还有四条腿,又熟练地把肉分为几大块,然后分放到不同的面盆里。

他说,下一头!

旁边的兄弟们听到口令后立即开始解开猪笼,又拉又扯,第二头猪又被抬了出来。

权叔是我们屯的大厨,会杀会切会煮,是全能型大师傅,他把锅碗瓢盆当作金戈铁马,日月调训,练就了一身硬功夫,是我们屯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不可缺少的厨房大将。有他在,后厨稳了。

总指挥阿前指着已经杀好的那头猪对我说, 这头是你家的,知道你忙,今天排在第一个了。昨天我们已经杀了几头,接下来还有两三头,任务没那么重了。他的声音散发着轻松和喜悦。

要知道,我们那里过春节,家家户户都是要杀猪的。

按照我们那里杀年猪的习俗,杀到哪家的猪,哪家就得做东请客,那一餐叫做“杀猪宴”。开餐大吉,顺顺利利。见大家都忙着,阿松就直接在现场搞了一个火锅,把那手摸都还留有余温的新鲜肉切好放进去,再配上一些堂弟们自己种的蒜苗,也不放其他高级配料,水一开,那些半肥瘦的肉片就慢慢腾腾地浮了上来。我挟来一块,哎呀,吃起来真香真甜,很地道的家乡味!

他们好像事先安排好一样,轮流下来陪我喝点小酒,做工吃饭两不误。大家心照不宣,算是完成了一个重要仪式。

过年忙,主要是忙吃饭。我割了几斤新鲜猪肉,匆匆赶回县城,晚上我还要请客。为了远道赶回的女儿女婿,为了我的第一次回外婆家的小外孙。

请客其实就是两桌人,在县城的几兄弟姐妹围在一起,说说笑笑,热热闹闹,当作拉开龙年春节的序幕。

小外孙刚刚九个多月,由他的外婆和爸爸妈妈轮流抱着,沿着桌边慢慢转悠。他咕噜咕噜地转着大眼睛,在好奇地打量着这些陌生的人群,见识这个没有见过的世界。听说昨晚他表现得特别棒,一夜在车上睡觉,不哭也不闹。车下了高速,到田东大桥中间,他突然醒来,展露笑脸,挥舞着那双小手,专注地看着车窗外的右江河,那一片芒果林,还有那一轮初升的红太阳。他在以他的方式,感受着这个对他来说有着特别意义的地方,感受着属于他的第一个新春佳节的来临。

晚宴的酒是限量版原浆红德胜,色黄味甘,口感很好。我们先是“拇指杯”,后来“小钢炮”,喝了一轮又一轮,转了一圈又一圈。酒的醇厚犹如世界般浩渺无边,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春节的意义在于团圆。我家是一个大家庭,人员分散在田东、百色、南宁、深圳等几个地方工作生活,平常很难有机会聚在一起。特别是疫情三年,每个地方的管控措施不同,出入往来都各有约束,每到过年,大家虽然都有那份心,但能回老家东汾的大多只有我们几个父辈的。

但今年春节不同,不管远近,能回来的都回来了。

像往常一样,我们的父母不在了之后,大年三十、初一,我们都各自在自己的小家过,大年初二才集中会合到老家东汾。所以我们家的春节,真正意义上来说,是在初二的晚上才达到高潮的。初二一早,我们各路人马导航的目的地都是老家东汾。过了中午,人员基本到齐。我们的主要精力,就是准备晚餐。晚餐是我们家的晚餐,也是全屯人的晚餐。我们屯有梁、黄、陆三个姓氏,十几户人家,但追根溯源,都是同祖同宗,都是梁家人。所以,每年初二晚上,我们都用心策划,提前通知,让其他人家熄火休锅,我们家搞十桌八桌,把全屯老少都请来,一个不落。特别是我们屯几个年纪最大的堂叔堂婶,都成为我们家晚宴的座上宾。

没有优美的音乐,只有嘈杂的人声,在温暖亲切的氛围中,攒动的人头和丰盛的美食共同构筑了一幅隆重而热烈的家和万事兴的美好图卷。

晚饭后,二哥三哥就会拿出他们特地在城里买回来的衣服鞋子之类的礼品,送给乡亲们。现在村里的经济条件已经大为好转,城乡差别逐步拉小,他们并不像以前那样缺衣少食,日子也过得相当滋润了。那些礼品也不值几个钱,但那是一份惦记,一份感情。感情的来往是无价的。

我女儿女婿今年送给我的几个哥哥的礼品是每人两瓶酒,以此感谢家人的养育之恩。一餐饭,一本书,一声鼓励,一分叮咛,家人的细微关爱,都是前行的加油站,更可能是改变方向的分水岭,所以要永记心头。有一颗感恩的心,多一份温暖的情。这是我们的家风。

春节就是感恩之旅。

去外婆家是人们过春节雷打不动的节目。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它的实际意义就是,从小就强化我们知道自己的妈妈从哪里来,也就是知道自己的来路。那里有养育妈妈的山山水水,有关心我们、牵挂我们的骨肉亲人。每逢佳节倍思亲,里面有很重要的成分说着这个道理。

我的妻子是同村十吉人,与我家相距不到十分钟路程。平常大事小事我们都有来往,但并不能代替春节的活动,何况今年女儿女婿小外孙回来。女儿女婿早就准备好礼物,有的甚至从深圳提前快递到家,也是很用心了。那天,舅舅们虽有其他急事要处理,但还是整了几桌十分丰盛、十分有地方特色的菜肴接待我们。家族里的所有人员都在。妻子有一位嫁出去的姑妈,虽年过七十,也都赶回来了,跟我们共度这一难得的美好时光。

我们在那里足有两三个小时。准备返程时,女儿的外婆,还有外婆的妯娌(小孩都统称为外婆),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在众人的陪伴下颤悠悠地走到我们的车窗前,嘴巴嗫嚅着,似乎有话要说,但好像什么也没说出来,就已经被她们的几个儿媳妇搀扶着回去了。

我们知道,她们虽然什么都没有说出来,但是,她们都为我们好,她们都希望我们好。

 

2024年3月15日


123 

作者简介

梁耀鲜,壮族,广西田东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写给小城》等。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