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鸿福与自求多福
作者:姜兴乾
“福”字源远流长,可能是我们听到和看到特频繁的一个字,我们还会时常听到身边人说,那人真有福,上的大学也不怎么好呀,但学了一个比较吃香的专业,找了一份那么好的工作,娶了一位那么贤淑的老婆,运气还特别的好,啥事都特别顺利,都没用怎么操过心,一切问题好像到跟前就迎刃而解啦,就是那么巧,当然前提也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也许是上天眷顾,特别有福的人吧;也有人虽然前半生比较顺利,可谓是含着“金钥匙”长大,但中年乃至晚年后,却饱受辛酸和坎坷,在生活中遭受很多挫折和苦痛,可能面临了家庭不幸、感情不顺、或者事业发展瓶颈等不同境遇,也正如《增广贤文》所言:无福之人跑断肠,有福之人不用忙。还有的人在这种顺境逆境中反反复复,并不平稳规律,有的最终结果还不错,有的也许就以遗憾唏嘘而告终;走过人生一段旅程,有了一些经历后,我们留心留意,也会发现有的人中年以前生活很困苦,伴侣之间还时常产生矛盾,家庭看似不太和谐,让外人看来也是一地鸡毛,但其中一方特别能容忍,对生活和身边人没有抱怨,为了孩子和后代,笑对人生,一直积极努力生活,到中年以后,孩子自身勤奋突然发达,一家人生活由困境转为其乐融融,日子也就随之苦尽甘来,正印照一句古语:年轻有福不算福,老来有福才是福。这也许就是很多人捉摸不定的“命运”吧。
从古至今,也许正是有了人生的无常 ,人们经历过这些福祸的转换,没人想遭遇祸患和困境,应该都期盼趋吉避凶、转祸为福、天降鸿福等,所以人们对“福”的追求和向往更为强烈,也对“福”赋予了更多神奇色彩和含义。大家应该都赞同一个观念,古人的智慧难以超越,“福”字其实早已在甲骨文中出现,其意义是双手捧着酒樽敬献给神明或祖先,以祈求神明的保佑和赐福,那时候的人们已经有了向神明和祖先祈求保佑和赐福的意识。望古观今,很多有信仰甚至没有严格意义信仰的人们也一直在延续这种思维和习惯,通过上香祈福、祭祀祖先等仪式祈求上天和祖宗保佑,我们还会在家或者车中放置一些“福”、“蝙蝠”、“葫芦”等相关装饰挂件,寓意福进家门、吉祥平安、招财进宝。中华上下五前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和富有生机的顽强生命力经久不衰,想必一定有它的道理。再到后来,逢年过节时,人们常以五福临门作为祝福语向对方传递美好的愿望,其中“五福”最早出自于《尚书·洪范》,当时记载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其实也就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的意思,这些都被我们所熟知。提起我小时候对“福”字的印象,那就是家里过年时街坊邻居贴的“福”字和对联,要说对“福”字最初的理解,我第一时间回忆起初中时候一篇古代寓言典故,里面的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被广为流传,后来甚至成为我们的口头语,寓言成语深刻阐释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说明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里面包含的智慧思想可以上升到哲学角度,也告诫人们不要过喜过悲,遇到任何事物和境遇,要平常心去面对,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任何时候都不能过于自满自负,也不能萎靡不振,从而陷入死胡同,不能处于两个极端,要积极乐观泰然处之。福祸相依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如今四通八达的网络上,我们也会时常看到类似消息,比如一个富贵人家,天天吃的都是鲍鱼海参、山珍海味,天天享受,也懒得去养生锻炼,也许会有人说真有口福和清福,但是最后却得了富贵病,吃出了问题,甚至得了不可逆转的疾病,病从口入,又不去积极健身,这难道还是福吗?没有掌握好生活的尺和度,很遗憾错入到“祸”门。现实中,也许有人会对一个家庭的孩子被国外著名高校录取就读而兴奋不已,毕业后留在了国外工作,认为这确也光宗耀祖,但对于本就是独身子女的家庭,家长与孩子相隔遥远,可能很久都见不了一面,家长逐渐意识到这也许不是福气,连自己培养的孩子最后都不在身边,更是指望不上,等到真是父母需要和想念孩子那一瞬间,却也只有无助与叹息。还记得有一则真实消息,一位小伙买了一张机票,然后再通过转程去目的地,他接到了因为天气原因取消当天航班的消息,所以只能退票,就这样没有搭乘需要转程的航班,他开始还很沮丧,还认为耽误了自己的大事,直到关注到转程航班失事的消息后,他才猛然发现自己躲过了生死一劫,他很幸运没有登上那个航班,这也许才是最大的幸运和福气吧,福大命大的他一时间得到众多网友的祝福和评论,都直呼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再看看一些伟人和知名人士,早年可能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挫折和磨难,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人生除了生死,都是擦伤,他们从磨难和失败经历中汲取力量,总结了很多成功经验,悟出来很多“道”和“理”,继而登上人生的巅峰。还记得高中时候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文中也提到: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不得不说看似开始是微祸,但最终得到的却是后福,祸福相依的力量的确微妙。
中国传统“福”文化很独特,我们还会常听到与“福”有关的词语或成语,比如祝福、福气、福报、惜福、积福、天降鸿福、天官赐福、福从天降、福祸相依、福祸无门、福禄双全、洪福齐天、福慧双修、福星高照、福慧康宁等等。见到一个老者,我们会祝福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见到一个感觉很有福气的小孩,我们会称呼他为“福娃”;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团结和睦、平稳幸福、无病无灾、家人倍受别人尊敬的家庭,我们会被认为是有福之人,“祥瑞”终会降临;碰到一个常遇到好事的人,我们会认为他的福运昌盛;遇到一个官员,人们都期盼他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生活在一个和平富饶、没有战乱的国家,这是国家和党造的福;遥想伟人、革命先烈、参加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的所有英雄前辈,因为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我们的岁月静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享受前人种的福。孩童时候,听着爷爷讲述他参加抗美援朝的故事,像是耳旁风,又像是在听童话,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家族永久的骄傲。我们都在聊“福”、说“福”、享“福”,那我们个人的“福”到底从哪里来?以前懵懂少年的我真不知道,只晓得都在祖先和父母的庇佑下快乐成长,甚至有些人活到终老,也不知道“福气”是咋回事,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些睿智和通透圣贤之士,接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秦东魁老师,还有一些长者的点拨和教诲,再回顾祖先、长辈、家庭和个人的经历,逐渐才晓得了“福气”的深层含义。难道烧香拜佛,上天和佛就会降福于我们吗?完完全全把命运交给了上天、神和佛,把“人的命、天注定”牢牢刻在了脑海和心灵最深处,大部分人会认为从父母给我们生命那一刻起,从呱呱坠地那一时起,我们的命运都已注定,任由其发展吧,反正又改变不了。也有很多人热衷于算命和求神拜佛,在没有深入了解命运和福气蕴含的道理之前,包括我自己,也找过算命大师,甚至还买过风水摆件,愚痴的认为只要自己的生辰八字特别好,把祖坟风水和房屋布局安排到位,另外还有风水摆件的无敌外力作用,就会保佑自己洪福齐天、大吉大利、鸿运当头、事事顺利,还好祖宗保佑,另外我自己还算努力,在大学努力学习,尝试各种考试,最终如愿以偿进入地市局属事业单位编制之列,要是完全相信八字和外界力量,自己没有一点上进,只是啃老和虚度光阴,哪怕祖先和上天给予我再好的命运,想必我也会流落街头吧。世间有很多富贵之人,他们的命运比我们都好,但并不是上天白白降福于他们,按规律和道理来说,无疑是人家祖先和父母前期做出很多努力,积累了厚德,上天才降福,赋予他们子孙富贵命运,他们有的当圣贤人士,有的成为官员,有的成为富豪,有的成为科学家,成为行业的翘楚,我们且看孔子家族、范仲淹家族、曾国藩家族、梁启超家族等等。再看现今人间百态,高官突然被查,富豪一夜破产,企业遭遇查封,明星锒铛入狱,他们也许会求神拜佛,他们的风水摆件比我们还多,想必价值也是不菲,他们的命运难道不好,是因为偏离了自己原有的富贵命运轨道,没有小心谨慎驾驶人生这艘船,作出了违法乱纪和大恶之事,天地神佛都保佑不了,只会降灾,自己把自己推入万丈深渊,自作自受,富贵尽失、由贵转贱。更有甚者让大师算出命运不好,破罐子破摔的也大有人在,在固有印象中,命运是固定的,认为没法改变,自己又不努力,就这样浑浑噩噩度过一生,人生毫无出彩之处。也有人正是由于儿时命运悲惨,但没有向原有的生辰八字和苦难遭遇低头,反而是汲取力量和营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更加上进,做好本位,用心行孝、积德行善,因为做了大善之事,超脱了原有命运的枷锁,改变了自己的风水命运,成为了一道万人瞩目的霞光,照亮了前行的路,自己成为了自己的贵人,也成为了他人的贵人。唯有自求多福,才会天降鸿福,也正如《太上感应篇》太上曰: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云谷禅师和了凡先生的精彩对话,“命由己造,福自己求。”这句话时常回荡在自己的耳边,《了凡四训》这部劝善“宝”书至今仍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挖掘之处。据了解,《了凡四训》不仅流传于中国各地,而且对日本政经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深挖“福”的源头和获得,我向父母长辈求证了祖先几代人曾经所作的努力,父母长辈深情回忆了太爷爷、爷爷这两代人的生平经历,提起祖先,能感觉到父母也是满满的敬佩和自豪,在世时,太爷爷、爷爷家人们都是孝心可嘉、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积德行善、厚爱家人邻里、以和为贵、忍字当头等,太爷爷非常勤劳能干,也很聪慧,干什么像什么成什么,听父亲说,太爷爷那一代,我们是村里第一大户人家,现在还保留着太爷爷买的缝纫机,再到后来,爷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太爷爷也是强烈支持鼓励,战争胜利后,爷爷福大命大,完完整整凯旋回归到多年未触摸的故土,每逢佳节,县乡领导还常去看望慰问。还记得小时候,到了傍晚,村里老少爷们会常来我们家看电视,有段时间,正在热播《西游记》,家里面很热闹,我爷爷、父母和姐姐们也很好客。每逢麦收、秋收季节,或者其他事情,家人亲戚也都相互帮忙,能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情谊,父母也一直延续和效仿着太爷爷、爷爷、奶奶那几代人的为人处世和生活态度,所以我们家人也倍受他人尊重。2010年,爷爷得了一场病,再也没有睁开双眼,不过爷爷走的很安详,没有感觉出一丝的痛苦,走完了他光辉而又安稳的一生,享寿84岁,他那慈眉善目的形象永久屹立在我们后人心中,我们会把先人代代相传的家风家教传承下去,回顾过往,我认为太爷爷、爷爷就是家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五福”的典型代表,先是祖先积福,才有了“福从天降”。
回忆我个人经历和过往,现在终于懂得,正是由于祖德的护佑和引导,我有幸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秦东魁老师智慧正能量,首先晓得了微笑的独特魅力,更加明白了“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的古语真谛,“孝”为德之根本,是万福之源,孝顺好自己的父母是尽阳孝,祭祀去世的祖先是尽阴孝,只有孝亲祭祖,至诚地与祖先、父母连根养根,我们才会得福,孝亲祭祖是风水命运的源头,它是我们自身及子孙枝繁叶茂、兴旺发达的“始发站”,孝亲尊师是我们得福报、得富贵、有智慧、留人脉、得财运、得机遇、保平安、遇吉祥、守健康的命运密码。“淫”却是损福和糟蹋福最厉害的祸首,色字头上一把刀,乱搞男女关系可以削掉我们所有的功名利禄,这种恶果会累及自身及子子孙孙,甚至把自己及后代的福气和时运提前消耗殆尽,那么夫妻就要恩恩爱爱和谐相处,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最后才能享夫妻双方和自己的福。因为孝顺父母、夫妻恩爱,厚爱手足,后代也会上所行,下所效,不用苦口婆心去教导,再去学文,就会自自然然成为贤达子孙,想必不想成为德才兼备之士都难吧,长辈期望子孙成为有用良才的愿景就能实现,不用费心劳心,在这种正能量循环里,父母长辈又可以享受子孙的后福,世世代代把福运传递下去。我们多帮助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多关注乡村振兴和助学扶贫,力所能及助力公益慈善事业,弘扬和传播圣贤智慧,这也是厚福。摒弃怒恨怨恼烦就是福,勤俭节约不浪费是真福,不急不躁不生气,以平和的心态处世待人,无病无灾、平平安安、快乐无忧、遵纪守法、坚守道德、常存慈悲善念便是福。我们要学习弥勒菩萨的胸怀和境界,一句“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被广大老百姓所熟知,只要能容忍众人,就能享众人之福。我们修身齐家,多种“福种子”和“福树”,静待开花结果,先积聚好个人和家庭的福,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继而治国平天下,造福更多的人群,来荣耀这世间,才能把“福”音调到最大。
作者简介:姜兴乾,男,河南台前人,供职于河南三门峡市,出生于1990年,中共党员,本科工科学士,在河南大河网、三门峡日报等媒体网站发表过作品。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