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绿水青山、尽展生态画卷的都匀“母亲河”
走进都匀“母亲河”
作者:罗祖文(贵州)
2024年5月12日早上正值母亲节,我漫步在谷濛河、文德河、木表河、邦水河、柳党河、高基河、桐舟河、尧林河、海腰河等“九溪归一”的剑江河畔,豪情满怀,心中不禁开启很多调侃。
作为县级市的都匀,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府所在地,以河为伴、山水交融的“山水桥城”“一桥一景”大大小小、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上百余座的桥梁随处可见,并横跨在剑江河上,素有“高原桥城”和“桥梁博物馆”之美誉。
早在都匀市2004年第二届国际摄影博览会,通过征集,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理论科科长张仁远投稿“山水桥城,魅力都匀”主题8个字,获得认定,定位为城市形象。
下面,摘录“母亲河”几个景点分享吧。
剑江河发源于斗篷山,不但浪漫,而且英俊。不是从高到低直接往下滑,不是猛地跳下,猛地冲下,而是它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蜿蜒曲折地流经都匀市区,悠然地拐一个弯,呈现多样特点:象慈母的手臂亲怩地将半个都匀城搂在自己的怀里。像布依族姑娘在花围腰上系着的彩带那样,横贯都匀境地。像《水浒传》里的鲁智深一样,具有粗中有细,刚里怀柔的性格。像京剧里的诸葛亮一样,迈着四方步,心平气和,温文尔雅。像一位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的运动员,依然保持着都匀人的传统特征,穿着朴素。像一位美女,苗条的身材,翠绿色的“沙衣”,显得格外清秀,鸟娜多姿,“女大十八变”,越变越美丽!也许正因为征途不险,所以剑江河显得格外刚毅顽强,豪放潇洒。
剑江河誉为都匀之母亲,犹如母亲之乳汁,源于市境两面岸北部雄奇峻伟的斗篷山,青山长在,碧水长流,赋予都匀勃勃生机,造就了都匀锦绣风光,哺育世代苍生、都匀豪杰,它又如纯净的甘露,浇灌着都匀一方沃土,给都匀带来繁荣昌盛。古时曾有:“两岸畴阡陌,金波绿浪翻滚”“岸边垂柳飘荡,一江碧水粼粼”“轻舟随江上下,商贾往来不迭”“农舍炊烟袅袅”“房头蜜桔红橙”“剑江春水碧粼粼,夹岸人家绕绿云;三月鲥鱼九月菊”,江南风景要平分等诗赞誉。
剑江河本来就是美的。河岸有如冲天玉笋,蔚为壮观,33米高的文峰塔,再经过建设和治理后的剑江更美。从文峰桥到彩虹桥的河段,河床上建有多段拦河活动水坎,河两岸各建有一道封闭的排污沟,犹如一位含情脉脉的姑娘,清流澈透亮,玩波逐浪,水止娱乐、龙舟比赛等吸引着省内省外众多游人。
文峰塔、文峰园、文峰桥、月亮桥、云宫桥、百子桥、斜桥、西山大桥、彩虹桥、石板街、东山公园、西山公园、青云湖森林公园、烈士陵园以及都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雕塑——马踏飞燕等元明时期至现代的建造的风格各异,吸引着每一位邂逅过它的人的好奇心。
剑江河是匀城的一条风景带,你沿着蜿蜒流淌的剑江漫步,每隔不远便可看到一座桥,大桥、小桥、古桥、新桥、石拱桥、玉雕桥、铁索桥等,形态各异,构思奇巧,各展风采。龙潭桥和文峰桥,桥下的翻水闸,两岸的排污水道。近10年来旧景添上的新貌。其中,百子桥乐园,S形的匀南立交桥,攻箭式的彩虹桥,中承式的剑江大桥,以及高大建筑,无不展现剑江的风采,已成为人们观光游览的胜景。绿博园里的桥,有梦遇桥、雁序桥、乐善桥、永济桥、谪仙桥、涟溪桥、迎恩桥,也在群山环绕之中绽放光芒,也为“桥城都匀”的名片。桥景与河景相辉映,轻风徐来,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水波不兴,泛舟垂钓,顿增雅兴。
剑江河心岛体育公园,原都匀市水上体育中心,位于剑江河中心,被称“水上明珠”。不但盛况空前,而且增进民族团结,是开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一重要场所。1986年7月24日至30日,全国旱冰速滑、花样滑锦标赛在这里举行,是全国有明的运动会“滑冰场”,中国西南首屈一指,它像是一艘巨大的、即将远航的就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舰”上有跳台、泳池、溜冰场、篮球场、足球场等。“舰”左右两边两座桥联通剑江河东、河西两岸。两岸每逢节日临时安置上灯龙,象征民族繁荣昌盛,以示康乐吉祥,举目见喜。
文峰桥,又称“风雨桥”文峰桥。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后迅速成为都匀市民钓鱼、休闲的好去处。1999年,黔南州、都匀市在文峰塔周围征地85亩,建文峰园,文峰桥成为北连商业区、南接文峰园的纽带,每天行人如织。2008年,都匀市将文峰桥改建为独具民族特色的风雨桥,该桥全长110米,宽4米,整座建筑用杉木建造,不用一钉一铆,桥上均雕刻着独具地方特色的图案和文字。文峰桥终于成为了著名的、真正的风雨桥。问到年岁大一点的都匀人,都说印象中的都匀文峰桥是现在这样,可挡雨雪,可观风景的风雨桥。上游是百子桥、斜桥、彩虹桥、黑桥,下游是龙潭、月亮桥、南沙洲绿地公园、青云湖森林公园。桥下绿水照映,桥上遮风避日。左边是文峰园和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峰塔,右边是老城区,大十字、小十字和人民广场热闹非凡。文峰桥丰富都匀“山水桥城”文化内涵,增添都匀“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魅力,促进文旅产业提速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它与剑江河影趣生辉,日夜光芒。文化景观独具地方特色,是都匀桥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现已成为都匀市旅游的一大亮点。2016年,为迎接建州60年大庆,文峰桥进行了一次大修。2020年,都匀拟将10座桥(文峰桥、百子桥、斜桥、西山大桥、胜利路桥、西苑大桥、彩虹桥、黑桥、风啭路桥、华馨湾桥)提升建设,打造“云上桥城”升级版,文峰桥在修缮原桥基础上,沿原桥向西方向,新扩建两座文商旅景观廊桥。
文峰园,位于城南龙潭西岸,剑江三面环绕,以清代石塔文峰塔为主体设计布置而成,是一座开放式休闲公园。南面与南沙洲绿地公园相连接。1999年2月11日破土动工建设,同年9月24日(中秋节之夜)竣工。2009年都匀市人民政府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文峰园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投入近70万元对园内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栽植了200多株花木,铺设了400多平方米草坪,重新安装了健身步道等相关设施。2016年,州、市政府启动对文峰公园的提升改造工程,同年7月完成提质升级改造。园区内种植大小植物几十万株,品种几十种,四季的景观变化,美不胜收。有青少年官、综艺池、健身步道、茶艺表演厅等附属设施,以及“身边好人”积德榜、都匀市市民文明公约、时势政策等专栏。文峰园还收集老一辈抗战英雄水壶、军装、勋章等物品120件。园内文峰塔凝聚了都匀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它不怕千难万险,风吹雨打,永远屹立在青山绿水间,是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让山清水秀永驻都匀,更是都匀人的福气。那里便因地灵而人杰,更因人杰而地灵,充满神秘色彩。
位于文峰园东面的青云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建于2000年2月,2005年12月23日被国家林业局批准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一个集森林景观、水体景观和民族风情等景观资源于一体的城市后花园,珍稀植物、古木名树点缀其间,山花野卉争奇斗艳,很早以前被人们称为“森林的王国”,2006年荣升国家级森林公园——青云湖森林公园。
百子桥,因唐氏建桥积德求子的缘由名为“百子桥”。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今已有230年的历史,用“青石”建成“七孔”石拱桥,长140米,宽8米,为郡人唐文生捐资所建,当年唐氏已过半百,膝下无子,欲架桥以求继嗣,唐家祖上以耕作为本但却认为“积田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耕,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积德以遗子孙,子孙长享太平之福”。唐文生持“家训”独资建桥历时五载,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建成。后来唐文升的后代在桥上添建“耸翠亭”。民国初年贵州省长题“唐家桥”三字刻于桥头,故此名为唐家桥。1944年底,日寇进犯黔南,守军炸桥溃逃。其后进行维修,一直用作可通车的公路桥用,并增建了人行道和护栏。1986年改建为风景游览桥,1983年被都匀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大桥,最早建设于1966年,在2018年进行了改造,成为了一座别具特色的风雨桥。2020年,中国第四届绿博会在都匀举办,通过打造绿博园,增加了一个新的景点。电影《无名之辈》2018年在全国公映,曾在西山大桥、文峰桥等取景拍摄作为该片宣传照出现在各个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都想到都匀看看。每到夜晚,这里华灯璀璨,流光溢彩。人们可在西山大桥两岸感受都匀独特的烧烤夜宵和不断欢乐的唱歌音乐会。
位于西山大桥西桥头、西山公园门口、剑江河畔,有一处引人向往的地方名叫“都匀冒沙进”,是承载都匀市民乡愁记忆的百年老井,是游(冬)泳爱好者青睐和周边居民提供饮用水的好地方,水池放生各类鱼及各种水生动物,让冒沙井充盈着鲜活的灵气。正面雕刻着视为祥瑞的四条蛟龙,圆瞪双眼,张开大口喷涌出的水,小池注满溋出大池,水质清澈透明。井上钢筋混凝土井亭设置有一块天然石假山,阴刻着“冒沙井”三个楷体字,祈求风调雨顺。在没有自来水之前,冒沙井是周边人群的主要饮用水源。而今,匀城每天早晨在剑江游泳的男女老少到那里冲凉、洗澡,热闹非凡。
都匀大桥(又称“都匀斜桥”),位于都匀市剑江中路,建于1978年,是依照两面岸地型设计修建。原桥梁总长145.05米,桥宽14米,行车道10米,3个车道,角度偏斜45度,3孔净跨径40米,经鉴定为全国大中型桥梁中斜度最大的斜拉式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曾获1981年贵州省优秀设计奖,是全国罕见的车水马龙的新桥。2015年,都匀市桥梁改造建设,将结合原桥型,用现在的桥梁施工技术拓宽加固后,桥梁布置为斜杆式桁架拱桥,桥面宽度40米,行车道29.5米,双向6车道,解决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步法,提升城市形象。
大桥与百子桥相望,交汇南岸,造成都匀有名的“大桥头”,过去,乘火车或乘汽车来都匀,都要在大桥头那里圈圈或转转,成为人多聚集地,自然而然有不少故事,其中广为流传耳熟能详的绕口令:“我家住在都匀大桥头,汽车打转转,火车打转转”“碾死一条老蛇,版谈版谈的”。而今,大桥头与百子桥交汇处,标立“世界环境日主题词”碑柱的花园,以及百子桥头、剑江河岸上文化长廊,成为都匀市民白天、晚上休闲、唱山歌、下象棋、跳广场舞、看露天电影等聚集的好去处。
都匀剑江河“母亲河”集自然山水、园林、桥梁、文物古迹、民族风情为一体。丰富都匀“山、水、桥、园林”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内涵,促进文旅产业提速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都匀的桥,和你我一样,都在慢慢变老!
让我们一起隆重的说一声:母亲节快乐!
(文/图罗祖文)
2024年5月13日晚上 都匀
作者在剑江河岸文峰园拍照留影
【作者简介】罗祖文(又名彭应文),布依族,60后,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组栗木寨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中文师范专科)。曾供职于墨冲镇墨阳完小、墨冲镇中学、墨冲镇教育辅导站、都匀市第三小学、都匀市创建办。期间,借调于墨冲镇人民政府、都匀市教育局、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中共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曾是政协都匀市第七届会员会委员、墨冲镇教育辅导站语文教研员、墨冲镇教育工会主席、都匀市教育工会宣传委员、都匀市教师阅读写作协会副秘书长、都匀晚报通讯员、都匀市创建办信息科科长、贵州省中等师范函授学校墨冲区中函班主任、贵州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营部书记(预备役中尉军衔)、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在中国民族教育、国家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贵州日报、贵州工人报、贵州教工、贵州省散文微刊、贵州文化网、作家网、书香神州、广州文艺、今日头条、搜狐网以及黔南日报、都匀晚报、今日都匀等国内公开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文章达两千余篇。于2021年2月贵州省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退休。现为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2024年1月28日被贵州省都匀市作家协会授予“2020一2023年年度优秀会员”称号(唯一获奖者)。现居都匀金麒麟财富华庭。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