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花似梦(外十五篇)

花似梦(外十五篇)

 

作者:徐业君

 

世间万物,皆有定数,而花之绽放,如梦似幻。花开一瞬,如梦初醒;花落无声,似梦终散。观花之人,常因花之美丽而沉醉,犹如置身梦境,忘却尘世烦忧。

 

春日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桃花灼灼,似少女初妆;梨花如雪,洁白无瑕。那花儿,或红或白,或粉或紫,宛如天边之彩云,飘落凡间。花影摇曳,香气袭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境之中。

 

夏日炎炎,荷花独放。碧叶连天,红花映日。那荷花,宛如仙子凌波,翩翩起舞。清风徐来,荷叶翻滚,荷花随风摇曳,似梦似醒。观荷之人,或乘船荡漾于湖上,或倚栏静赏于岸边,皆因荷花之美而陶醉。

 

秋日来临,菊花盛开。那菊花,千姿百态,或含苞待放,或怒放争艳。金黄、雪白、墨绿……五彩斑斓,美不胜收。秋风送爽,菊花飘香,人们漫步于花海之中,宛如走进了一个秋天的梦境。

 

冬日寒冷,梅花傲雪。那梅花,不畏严寒,独自绽放。枝头点点红梅,宛如雪中之火,照亮了整个冬天。踏雪寻梅,赏梅之人,皆因梅花之坚韧与美丽而感动。

 

花开花落,如梦如幻。人们常说,花无百日红。的确,花儿虽美,却终究会凋零。然而,正是这短暂而美丽的绽放,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花似梦,人生亦如梦。我们在花开花落之间,感悟生命的短暂与美好。或许,我们无法留住花儿的美丽,但我们可以珍惜眼前的每一刻,让生命如花般绽放。

 

让我们在花的梦境中,寻找生命的意义,感悟人生的真谛。让花似梦的美好,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动力与慰藉。

 

花似梦,梦似花。愿我们都能在生命的旅途中,如花儿般绽放自己的美丽,如梦般追寻自己的理想与幸福。

 

江南梦影:月映残歌

 

江南之地,乃人间胜景也。烟雨朦胧,碧波荡漾,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吾尝闻江南之音,如仙乐飘飘,似梦似幻,心驰神往。今观倒影映月,梦残歌罢,且听江南音,不胜感慨。

 

月华如水,洒满江南。夜色朦胧,水面波光粼粼。观水中倒影,仿佛见江南之景尽收眼底。桥上行人如织,灯火辉煌;舟中渔歌互答,悠然自得。此景如画,美不胜收。

 

梦残歌罢,思绪万千。江南之音,婉转动听,似清泉流淌,沁人心脾。或悠扬,或激昂,或缠绵,或豪放。一曲终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闻者陶醉,恍若置身仙境,忘却尘世烦恼。

 

且听江南音,心随乐舞。那丝竹之声,清脆悦耳,如泉水击石,如珠落玉盘。那歌声之韵,悠扬绵长,如春风拂面,如夏雨润物。那戏曲之腔,抑扬顿挫,如金戈铁马,如锦绣文章。江南之音,实乃天籁之音,令人陶醉不已。

 

江南之地,人才辈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皆以江南为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皆源于江南之韵。江南之音,既承载了历史之厚重,又展现了人文之魅力。听江南之音,如读一部千古传奇,如游一处人间仙境。

 

然江南之梦,亦非虚幻。梦中有江南之景,有江南之音,有江南之情。梦醒时分,仍觉余音绕耳,美景在心。江南之梦,乃心之所向,情之所系。愿吾辈皆能追寻江南之梦,感受江南之美,领悟江南之韵。

 

夫江南之地,实乃人间瑰宝。倒影映月,梦残歌罢,且听江南音。吾愿以千字文言文,述江南之美景,绘江南之风情,传江南之佳话。愿天下之人,皆能共赏江南之美,共听江南之音,共品江南之韵。

 

江南梦影,月映残歌。此梦非梦,此情非情。乃心之所感,情之所系。愿吾辈皆能追寻此梦,品味此情,共赏江南之美景,共听江南之音,共度人生之美好时光。

 

撑伞人亦是一雨中人

 

噫吁嚱!夫天地之间,雨乃常事,然人之于雨,各有所感。或曰:“撑伞者,避雨者也。”然吾观之,撑伞人亦雨中之行者也,岂独避雨哉?

 

昔人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疾风骤雨之际,众生皆忙寻蔽身之所,而撑伞者则挺身而出,以伞为盾,庇佑身侧之人。彼伞虽小,却能遮风挡雨,使行人安然前行。然撑伞者自身,亦身处雨中,衣裳尽湿,又何尝得免乎?

 

撑伞者之心,犹如春雨润物,默默无声。彼不求回报,但求他人安好。此乃大善也!然世人往往只见其伞下之人,而忽视了撑伞者本身。彼亦雨中行,亦需关爱与呵护。

 

夫撑伞者,或友或亲,或陌路之人。彼等皆以伞为媒,传递温暖与关爱。然吾思之,人生亦如雨中行,吾等皆为撑伞者,亦为雨中人。有时为他人撑伞,有时则依赖他人之伞。彼此相扶,方能共度风雨。

 

吾尝见一老翁,于雨中为幼童撑伞。那幼童欢笑嬉戏,全然不知雨之存在。老翁虽衣衫尽湿,却面露微笑,心满意足。此情此景,令吾感慨良多。撑伞者之善举,虽微不足道,却能温暖人心,使人倍感亲切。

 

又思古人之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乃天地之恩泽,滋润万物。而撑伞者,亦如春雨般润物无声,默默奉献。彼之善行,虽不为世人所知,却足以感动天地。

 

嗟夫!撑伞人亦是雨中人,彼之善举,值得吾等铭记与颂扬。愿世人皆能心怀善意,为他人撑伞,亦能享受他人之伞下温暖。如此,则人间有爱,风雨亦无惧也。

 

吾愿诸君皆能明了此理,于人生路上,互为撑伞人,亦为雨中人。相扶相助,共度风雨,此乃人生之大幸也。

 

天门晨日曦:旅途中的稻香荷韵

 

天门南站,晨曦初露,清浅的光晕洒落在站台上,仿佛给这座忙碌的交通枢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站在窗前,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仿佛被这片熟悉的土地深深吸引。

 

旅途中的我,时常匆匆而过,却难得有机会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家乡的美景。这次,我选择了依窗而坐,让双眼尽情捕捉那摇曳的稻苗、那池塘中盛开的荷花,还有那江汉平原独有的夏日风情。

 

稻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片绿油油的海洋在眼前铺展开来。那是家乡的田野,是儿时嬉戏的乐园,也是父辈们辛勤劳作的见证。每一株稻苗都承载着他们的汗水和希望,也寄托着我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艳,粉红的花瓣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蜻蜓在水面上轻盈地点水,小鱼在荷叶间穿梭嬉戏。这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

 

江汉平原的夏日,总是那么热烈而奔放。阳光洒在大地上,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每一寸土地。田野里,稻香四溢,那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我深吸一口气,仿佛能闻到那熟悉的稻香,感受到那份来自家乡的温暖。

 

人在旅途,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景。但在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始终是家乡的那片田野、那个池塘、还有那份深深的乡愁。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怀念那片熟悉的土地,怀念那些陪伴我成长的点点滴滴。

 

天门南站的晨曦中,我仿佛看到了家乡的过去和未来。那些辛勤耕耘的身影、那些欢声笑语的日子、还有那些关于家乡的传说和故事,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家乡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旅途中的我,将带着这份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继续前行。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记得那片绿油油的田野、那个荷花盛开的池塘、还有那份属于江汉平原的夏日风情。因为,那是我的家乡,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天门晨曦,旅途中的稻香荷韵,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每当我想起那个清晨,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温暖和感动。因为,那里有我最深的根、最真的情、还有最美的风景。

 

万花仙舞阡陌颂

 

万花争艳,千红竞放,花团锦簇,似海茫茫。遥看芳菲,万紫千红,美不胜收,宛如仙境降凡乡。风吹流苏,天帘轻启,仙乐飘飘,令人心旷神怡。

 

仙子翩跹,慢舞阡陌,衣袂飘飘,宛若流云。舞姿曼妙,宛若惊鸿,引来百鸟齐鸣,百兽共赏。凡心八方,皆为此景所动,驻足观赏,陶醉其中。

 

花间蝶舞,蜂鸣鸟语,生机盎然,一片祥和。香气袭人,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忘却尘世烦忧。仙子笑颜如花,顾盼生辉,令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

 

此景如画,此情如诗,宛如天上人间,令人叹为观止。仙子舞动,万花盛开,共同演绎一曲天地间最美的乐章。凡心所向,皆为此景所引,共赏此间美景,同享此刻欢愉。

 

万紫千红,花似海,风吹流苏,天帘开。仙子舞阡陌,凡心八方来,共赏此间美景,同庆此刻良辰。愿此景长存,此情永驻,人间处处皆仙境,世间时时皆欢愉。

 

夏荷之盛

 

夫前阵绣球蓝楹,栀子争艳;今又荷花怒放,盛夏之景,何其盛哉!余观之,心有所感,遂作斯文,以咏其美。

 

绣球簇簇,如锦似绣,蓝花楹楹,似梦似幻。栀子洁白,香飘四溢,三者交相辉映,宛若仙子降临凡间,令人叹为观止。然此花虽美,终有凋零之时,不若荷花之持久,盛夏之怒放。

 

荷花者,盛夏之花魁也。绿叶如盘,托起娇艳之花;花瓣似玉,绽放清丽之姿。微风拂过,荷叶轻摇,荷花随风起舞,宛如凌波仙子,飘逸出尘。雨打荷叶,声声入耳,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此情此景,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夫荷花之美,非徒在于其色其形,更在于其气其韵。荷花生于淤泥之中,却能保持纯净之质,不染尘埃。其品格之高尚,可见一斑。吾人当效法荷花,身处尘世而不染,保持一颗纯净之心。

 

夏荷之盛,乃天地之造化,自然之奇观。余观之赏之,心旷神怡,感悟良多。愿诸君皆能静心赏荷,领略自然之美,领悟人生之道。

 

夫夏荷之盛者,美之极致也。其美在于形,更在于神;在于色,更在于韵。余愿长留此心,与荷共舞,与夏同歌,直至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夏荷之盛之美,将永存于天地之间,成为千古之佳话。

 

田园幽居赋

 

余尝远离喧嚣之城,投身农村之怀,欲寻一方净土,以安吾心。遂至乡村,感受大地之脉动,体会田园之宁静与悠然,颇有所得,遂作斯赋,以歌田园之幽居也。

 

夫城市之喧嚣,如波涛之汹涌,令人心神不宁。车马之喧嚣,人声之鼎沸,皆为尘世之纷扰,使人心烦意乱。余欲远离此境,觅一清幽之地,以养吾性。

 

遂至乡村,投入田园之怀抱。但见绿野千里,稻麦飘香。田野之间,农夫劳作,耕牛慢步,一派和谐景象。清风徐来,拂过麦田,麦浪翻滚,如海浪之起伏,令人心旷神怡。

 

乡间小径,曲径通幽。余漫步其中,感受大地之脉动。脚下泥土,松软而厚实,每一步都踏出了深深的印记。耳畔传来鸟鸣虫唱,宛如天籁之音,令人陶醉。

 

乡村之宁静,非言语所能尽述。无车马之喧嚣,无人声之鼎沸,唯有自然之声响,伴我左右。余静坐檐下,品一杯清茶,赏一池荷花,心静如水,神游物外。

 

田园之悠然,亦非尘世所能比拟。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节奏悠然自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情同手足。余身处其中,亦被感染,心境愈发宁静。

 

夫田园幽居者,乃人生之佳境也。远离尘世之纷扰,投入自然之怀抱,感受大地之脉动,体会乡村之宁静与悠然。余愿长留此境,与田园共舞,与自然同歌,直至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田园幽居之美,非外人所能领悟。唯亲身经历者,方能体会其中之奥妙。愿诸君皆能远离喧嚣,投身农村,感受大地之脉动,领悟人生之真谛。

 

雨落荷香赋

 

骄阳半遮,乌云漫卷,天象异变,似有神灵挥毫。千条丝,万缕线,自九霄坠落,伴以雷霆之威,电闪之光。此乃天地之合奏,宇宙之交响也。

 

风乍起时,百鸟惊散,纷纷藏匿于林间深处,不敢露头。青纱帐随风起伏,若隐若现,仿佛有仙子在其中舞动红袖。红荷亭亭玉立,摇曳生姿,缨枪般的花瓣赛过世间一切娇艳之物。

 

甘霖洒落,宛如天女散花,点点滴滴,尽皆落在碧玉盘中。荷叶倾斜,水珠滑落,恰似珍珠断线,散落一地。此时,惊蛙齐鸣,鱼儿欢窜,生机勃勃,尽展自然之趣。

 

烟雨朦胧之中,景象如梦如幻,令人心驰神往。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与世隔绝,忘却尘世之忧。余观此景,心旷神怡,感慨万分,遂作斯赋,以歌雨落荷香之美也。

 

夫雨落荷香者,乃天地之精华,自然之杰作。其美在于形,更在于神;在于色,更在于韵。吾人当怀敬畏之心,赏其美,悟其道,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命运。

 

愿诸君皆能静心赏雨,品味荷香,领悟自然之道,体悟人生之真谛。如此,则心灵得以净化,精神得以升华,人生亦将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雨荷之韵

 

夫雨打荷叶,滚珍珠之景,实为天地之奇观,人生之佳境也。余观之,心旷神怡,遂作斯文,以歌其美。

 

雨打荷叶,声声入耳,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雨珠滚落,似珍珠之流动,晶莹剔透,熠熠生辉。荷叶承露,盈盈欲滴,宛如翡翠之盘,盛满天地之精华。此景之美,非言语所能尽述,唯亲临其境,方能领略其妙。

 

荷花出泥而不染,其品性之高洁,令人赞叹不已。淤泥之中,荷花独放,娇艳欲滴,芬芳四溢。其色如霞光万道,其形如舞袖翩翩。含苞待放之际,花蕾紧闭,似少女之羞涩;一旦怒放,则花瓣舒展,如仙子之降临。风雨吹过,荷花屹立不倒,状丽非凡,更显其坚韧之性。

 

余思荷花之美,非徒在于其色其形,更在于其气其韵。荷花生于污浊之地,却能保持纯净之质,不染尘埃。其品格之高尚,可见一斑。吾人当效法荷花,身处尘世而不染,保持一颗纯净之心。

 

雨打荷韵,乃天地之造化,自然之奇观。余观之赏之,心旷神怡,感悟良多。愿诸君皆能静心赏荷,领略自然之美,领悟人生之道。

 

夫雨打荷韵者,美之极致也。其美在于形,更在于神;在于色,更在于韵。余愿长留此心,与荷共舞,与雨同歌,直至天荒地老,海枯石烂。雨打荷韵之美,将永存于天地之间,成为千古之佳话。

 

荷雨玲珑赋

 

夫纯净者,莫若天上之雨;青美者,莫过于荷满枝。余观万绿丛中,点点红妆,玲珑剔透,花之精神,谁可比拟?遂作斯赋,以歌荷雨之玲珑也。

 

天上之雨,纯净无暇,洒落人间,润物无声。或细雨绵绵,如丝如缕,轻柔飘渺;或暴雨倾盆,如珠如玉,铿锵有力。其纯净之质,洗涤尘埃,荡涤心灵。余立于檐下,静听雨声,心随雨动,神游物外。

 

荷塘之中,荷满枝桠,青翠欲滴,娇艳欲滴。绿叶如盖,托起朵朵荷花,或含苞待放,或怒放争艳。其青美之姿,宛若仙子,飘逸出尘。余漫步其间,赏荷品香,心旷神怡,忘却尘世之忧。

 

万绿丛中,点点红妆,乃是荷花之蕊,娇艳欲滴。其色如霞,其形如碗,玲珑剔透,美不胜收。花之精神,在于其形其色,更在于其气其韵。荷花之精神,清高淡雅,不染尘埃,余赏之,叹其高洁,慕其品性。

 

玲珑剔透者,莫过于花之精神。花之精神,在于其生命力之旺盛,更在于其品格之高尚。荷花生于淤泥之中,却能保持纯净之质,不染尘埃。其品格之高尚,可见一斑。余赏荷之时,亦思人生之道,当如荷花般,保持纯净之心,追求高尚之品。

 

夫荷雨玲珑者,乃天地之造化,自然之奇观。余观之赏之,心旷神怡,感慨良多。愿诸君皆能静心赏荷,品味自然之美,领悟人生之道。

 

嗟乎!纯净之雨,青美之荷,皆天地之精华,人生之珍宝。余愿长留此心,与荷雨共舞,与玲珑同歌,直至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幽径相思赋

 

夫小径幽幽者,绿映红也;秀木成荫者,静无声也。其曲径通幽,乃隐逸之所,亦相思之地。余漫步其间,心旷神怡,遂作斯赋,以寄幽情。

 

小径幽幽,藏于深林之中,隐于翠微之下。初入其境,但见绿叶扶疏,红花点缀,芳草萋萋,香飘四溢。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如琴瑟和鸣,令人心旷神怡。步履所及,或见蝶舞花间,或闻鸟鸣枝头,清幽雅致,恍若隔世。

 

秀木成荫,遮天蔽日,静谧无声。树下光影斑驳,斑驳陆离,如梦似幻。余坐于树下,闭目凝神,但闻虫鸣鸟啼,声声入耳,宛如天籁之音。心随境转,神游物外,不觉时光之流逝。

 

目及尽处,多悠远也。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小径蜿蜒,不知其所终,但见绿意盎然,连绵不绝。其景之悠远,令人遐思无限,心驰神往。

 

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或忆往昔之欢娱,或思来日之重逢。梦中相逢,伊人倩影,浮现在眼前,犹如昨日之事。金步摇于发间,熠熠生辉,婉约动人。然梦醒时分,唯余相思之苦,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余叹曰:“小径幽幽,秀木成荫,乃相思之所也。吾愿留此相思于梦中,与伊人共赏此间美景。”遂作诗云:“小径幽幽绿映红,秀木成荫静无声。目及尽处多悠远,好留相思梦里逢。”

 

嗟乎!人生苦短,聚散无常。愿诸君珍惜眼前之人,勿使相思成空。小径幽幽,绿映红,愿此情此景,长留人间,成为千古之佳话。

 

游仙境记

 

夫斑斓景色,实乃人间之仙境也。余慕其名,遂涉足其间,以探其幽深之美。时维春日,风和景明,草木欣欣,万物皆春。余漫步于幽径之中,但见绿荫蔽日,金铺满地,斑驳陆离,恍若梦中。

 

初入其境,即闻鸟语花香,沁人心脾。举目四望,青山叠翠,碧水环流。山间云雾缭绕,如梦似幻;水中鱼跃鸟飞,生机勃勃。此等景致,宛如画中游,令人心旷神怡,忘乎所以。

 

径之两侧,古树参天,藤蔓缠绕。其叶翠绿如玉,其花绚烂如锦。微风拂过,树叶婆娑作响,花瓣随风飘落,宛如天女散花,美不胜收。余行于其中,不觉心旷神怡,飘然欲仙。

 

忽见伊人倩影,若隐若现于林间。其貌若仙子,其姿若柳条。金步摇于发间,随风摇曳,熠熠生辉。余睹之,心旌荡漾,恍若隔世。遂趋前问之,乃知其名婉儿,居于此境,修炼仙道。

 

婉儿笑语盈盈,与余共游仙境。她指点江山,述说此地之种种奇景。余闻之,如痴如醉,恍若置身仙境之中。我们或攀山越岭,或涉水穿林,遍览仙境之美景。时而登高望远,见云海茫茫,群山连绵;时而俯瞰深谷,见流水潺潺,百花争艳。

 

日暮时分,余与婉儿坐于山巅之上,共赏落日余晖。但见夕阳如火,染红了半边天;云霞似锦,绚烂夺目。婉儿轻抚金步摇,低声吟咏:“斑斓景色人仙境,幽径阴里金铺面。若似伊人浮眼前,絮乱丝繁金步摇。”余闻之,心中感慨万千,遂与婉儿相约,待来年春日再游此境。

 

归途中,余思忖良久,乃悟仙境之美非在景也,而在人心之境。夫人生在世,或为名利所累,或为情感所困。若能如婉儿般超脱世俗,心无挂碍,则何处非仙境乎?

 

故余作斯文以记游仙境之经历,愿诸君皆能放下俗务,寻觅心中之仙境。若能得此境界,则人生何处不逍遥,何处不自在哉!

 

此文既毕,余心犹自陶醉于仙境之美景中。遂收拾行囊,准备来年春日再游此境。愿届时能与诸君共赏仙境之美景,共悟人生之真谛。

 

意韵悠扬

 

意何为乎?吾思之再三,乃知意在心,心随意转。曲调婉转,似轻风拂过杨柳,柔和而绵长。翠绿遥飞,若青云之上,仙鹤翩然起舞。此情此景,使人陶醉,心旷神怡。

 

夫曲调者,音乐之精髓也。其声如珠落玉盘,清脆悦耳;又如泉水击石,泠泠作响。曲中有高山流水之意境,亦有阳春白雪之清雅。吾闻之,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仙境,与世隔绝。

 

翠绿远飞,乃自然之色彩也。远望群山,层峦叠嶂,满目苍翠。近观草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此绿非他绿,乃天地之精华,自然之馈赠。吾见之,心生欢喜,宛如得见佳人,眉目传情。

 

情悠扬者,人之情感也。先有霓裳羽衣之妙舞,后有六幺清歌之雅韵。舞之翩跹,歌之悠扬,皆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吾感之,情愫涌动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

 

静谧犹然者,环境之氛围也。当此之时,四周寂静无声,唯有曲调与风声相伴。此静非死寂,乃心灵之宁静,思绪之清晰。吾处之,心境平和,如入无人之境,与世无争。

 

嗟乎!意何为乎?意在心也,心随意转。吾当以此意,赏此曲,观此绿,感此情,享此静。如此,则人生之美妙,尽在其中矣。

 

山高泉涌,净土自由

 

山高入云,泉水倾盆而下,势如破竹,声若雷鸣。青山环抱,满目翠绿,石头裸露,晶莹剔透。此间景致,宛如人间净土,远离红尘喧嚣,尽享自由之趣。

 

夫此山也,巍峨耸立,气势磅礴。泉水自山顶倾泻而下,如银河倒挂,蔚为壮观。水势汹涌,奔腾不息,冲刷着山石,发出潺潺之声,宛如天籁之音,令人陶醉。

 

青山之间,翠绿欲滴,草木欣欣向荣。石头裸露于外,形态各异,有的圆润如玉,有的嶙峋如骨。阳光洒落其上,熠熠生辉,美不胜收。

 

此间人间净土也,无车马之喧,无尘嚣之扰。人们在此,或耕田而食,或垂钓而乐,或读书而悟,皆得自由之趣。心无挂碍,神游物外,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与万物共呼吸,同命运。

 

嗟乎!此山高泉涌之景,实乃人间胜境也。愿诸君皆能远离红尘,来此净土,享受自由之趣,领悟人生之道。

 

乃作斯文,以记山高泉涌之净土自由。愿诸君共赏之,共悟之,共乐之。

 

高山流水,共赴攀登之道

 

余闻空山新雨,洗尽尘埃,天色晚来,秋意渐浓。遥想高山流水,其景何其壮丽,其行何其艰辛。余亦好登山临水,故有感而发,以千字文言,述吾心之所向。

 

夫高山者,巍峨耸立,直插云霄。其上松柏苍翠,云雾缭绕。流水潺潺,穿石而过,溅起水珠如玉。余登此山,虽步履艰辛,然心中欢喜,亦觉不虚此行。

 

登山之初,余怀壮志,意气风发。沿途草木葱茏,花香袭人。余或驻足观赏,或疾步前行,心中充满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然,随着山势渐高,道路愈险,余亦渐感疲惫。此时,余思及古人之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遂鼓起勇气,继续前行。

 

途中,余遇诸多险阻。有峭壁千仞,需攀援而上;有深谷幽长,需跨越而过。余或挥汗如雨,或气喘吁吁,然心中坚定,始终不渝。每遇险阻,余皆以古人之精神为勉,不断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终于,余登至山顶。此时,群山俯伏,云海苍茫。余心旷神怡,顿觉人生之美好。回首来路,虽艰辛万分,然亦收获颇丰。余知,此高山流水之旅,非仅锻炼身体,更磨练意志,提升心境。

 

夫人生在世,亦如登山临水。有时平坦顺畅,有时险阻重重。然无论境遇如何,吾辈皆应怀壮志,勇往直前。以高山流水为鉴,吾辈当知付出之艰辛与收获之喜悦。

 

故曰:高山流水,共赴攀登之道。余愿与诸君共勉之,无论前路如何险阻,皆应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如此,则人生之路虽曲折多舛,亦能收获满满,成就非凡。

 

峭壁奔流,山水之韵

 

夫此山也,峻峭异常,巍峨耸立,直插云霄。观乎水势,知其山高,流水湍急,奔腾而下,哗哗之声,如雷贯耳。山水之间,奔流不息,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峭壁之上,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与山石相映成趣。流水冲刷山体,或急或缓,或深或浅,皆成天然之景。时而激流飞瀑,水花四溅,如玉珠落盘,璀璨夺目;时而溪水潺潺,悠然自得,如丝竹之音,悦耳动听。

 

夫山水之韵,非止于此。观其色也,青翠欲滴,碧绿如玉;闻其声也,潺潺湲湲,如鸣琴瑟。时而风起云涌,山峦叠嶂,水波荡漾,宛如画卷之中;时而日照金鳞,波光粼粼,山体熠熠生辉,似有神灵庇佑。

 

山水之间,亦有生灵栖息。飞鸟翱翔于天际,猿猴嬉戏于林间,草木欣欣向荣,万物共生共荣。此乃天地之造化,自然之神奇,非人力所能及也。

 

夫峭壁奔流之景,实乃天地之精华,自然之瑰宝。其峻峭之势,磅礴之气,皆为人所惊叹。愿诸君皆能亲临其境,领略山水之韵,感悟自然之道,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命运。

 

乃作斯文,以记峭壁奔流之山水之韵。愿诸君共赏之,共悟之,共乐之。此山此水,实乃人间之胜景也。


 图片2

作者简介:徐业君,男,汉族,出生于1958年,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曾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奔流》、《参花》、《散文百家》、《鸭绿江》、《长江文艺》、《速读》等省内外5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作品先后被选入多种经典读本并获奖,或选入全国名地中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湖北省仙桃市作协会员,中国作家文学联盟会员,中国微型小说会员,中国乡村杂志认证作家。文学欣赏杂志副主编。世界华文作家联合会终身理事和终身副主席。代表作中篇小说《苦菜花儿香》获得多项奖。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