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童话
作者:逃之夭夭
“你知道一个女孩被拒绝后会怎么样,她会蜕变成非现实的东西,蜕变成一个梦。”
“我梦见我们的日子被分成了两种,熊的日子和兔子的日子。在熊的日子里,只有熊会说话,在兔子的日子里,只有兔子会说话。但是没有人的日子,所以人不会说话,人只能听动物说话。在一个熊的日子里,我听见一头瞎眼的母熊对我说,‘只有试着活下去一条路’。”——《原路追踪》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照这么说,善与恶都是后来大人先生们搞出来的事情,不关“人之初”的孩子们的事,小朋友不用背这个锅。但是说到童话这个东西,确确实实是大人们强加给孩子的,而且目标明确,是要引导小朋友向往美好、追求光明,扬善除恶的。
随着小朋友们长大了,童话的世界就会一步步破灭,小朋友们发现童话里的故事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存在的,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长翅膀的不一定是天使,也可能是鸟人。种瓜的未必得瓜,种豆得豆的亦有之。走出童话的时候小朋友也会化茧成蝶,长大成人。
长大成人的小朋友们还需要童话吗?其实还是需要的,一方面从小灌输的东西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现实的世界越复杂越险恶,童话里的世界就逾显得美好,但是毕竟都是大人了,不可能再回到讲给小朋友的童话故事里去,于是,就有了写给成人的童话了,就像我手里这一篇《原路追踪》。
《原路追踪》是朱岳的短篇小说集《说部之乱》的第一篇,也是我读完全书后印象最深的一篇,之所以印象深刻,就是因为这是一个成人童话的世界吧。
《原路追踪》的世界里,只有一种植物--仙人掌,只有两种动物--灰熊和棕兔,灰熊吃棕兔,棕兔吃仙人掌。这个世界只有一条回旋向下的路,路的终点是哪里,谁也不知道,有人说终点是一个公用电话亭,也有人说终点是一个溜冰场,还有人说终点就是地狱。
走在路上的,只有一种人——刀客,刀客只能在路上,在路上追踪其他刀客,然后展开搏杀,或生或死,只要活着,就要一直走下去。刀客只有两样装备--一辆轻型卡车、一把狗腿形的尼泊尔弯刀。刀客的能力来自于他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读的作品越好,战斗力就越强;如果说有什么奢侈品,那就是刀客的卡车上有收音机,收音机里有一首歌,这首歌只有一句歌词“这邪恶的城市……这邪恶的城市……这邪恶的城市……”
当然,如果刀客厌倦了在路上,他可以选择退出机制,那就是当巫师,巫师散居在道路边的帐篷里,他们接受刀客奉上的书籍,帮刀客查验尸体上的伤口,分析其他刀客的武功套路(读过的书),说穿了就是当个顾问。
故事的主人公一直在追踪一个叫“摩德万”的刀客,这是一个可怕的对手,他杀掉其他刀客,然后故意把尸体扔在路上,当主人公把他丢弃的三具尸体交到一位巫师的手上时,巫师对“摩德万”的武功分析报告如下:
第一具尸体(只有一处致命伤):“你追踪的目标,起码读过《尤利西斯》前十章的内容,他还熟悉荷马史诗、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穆奇尔、托马斯·曼、苔菲、彼得鲁舍夫斯卡娅以及,挺奇怪,紫式部的作品。他是个强大的对手,非常强大。”
第二具尸体(身体布满伤口,每一处都足以致命):“啊……这是《芬尼根的守灵》,那本传说中的书,需要一千个小时才能读完,需要巫师们忙活三百年才能彻底破解。看啊,他用刀把他对这部书的理解写在了对手身上。除非你对《追忆似水年华》了如指掌,否则你无法与之匹敌。”
第三具尸体(没有任何伤口):“很难说,也许只有一种解释,这家伙死于绝望。对手在他面前演示了一套极高超的刀法,令他绝望而死。人在极度绝望的情况中会突然死去,就是这么回事。”“不知道……很抱歉,这是一本我前所未闻的书,我敢说,我连做梦都没有梦到过它。”
《原路追踪》的作者喜欢哲学,而他的写作思路毋庸说更像是物理或数学家的思路--把纷繁复杂的世界概括为几条简单的公理或定律,他试图把世界概括为一种最节约的模式:一条路、一个终点、一种植物、两种动物、三种人(刀客、巫师和女人)、一种技能(阅读)、一种货币(书籍)以及一句歌词,这怎么说都看着像是一篇童话吧,至少是成人的童话。
来源:Enjoy英卓读书会
https://mp.weixin.qq.com/s/-Cbu3ekDhNlHyg3AeUN2QQ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