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RAP歌王——李小龙
文/宇腾
喜欢他的人,将其奉为至尊;排斥他的人,把他贬低得一无是处。熟悉他,痴迷他的人,再过十年依旧会是他的铁杆粉丝;不知道他,没听过他的歌的人,到任何时候恐怕也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
他,就是李小龙。不是活在人们心中的那个功夫天王,而是正闯荡在21世纪歌坛的李小龙。——中国说唱第一人,RAP歌王。
虽然已经出道多年,但在娱乐圈,他几乎是最边缘,最冷门的人物。不要说绯闻,就是新闻,关于他的报道都太少太少。百度、google,各大搜索引擎,查找“李小龙”,铺天盖地的都是那位逝去的功夫天王的“花边”与“学说”,只有在某个不为人注意的犄角旮旯,才会有与他相关的零星消息,——可以想见也绝不会是什么“时事要闻”。
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有相当一批数量很固定的忠实拥趸。因为,李小龙的歌是一枚魔戒,对于不同的人它有着全然不一样的法力。在大多数人眼里,也许它不过是一个普通物件而已;然而在那些愿意停下脚步一探究竟的人身上,它便有了非同寻常的魔力,使你不由自主的沉迷其中,心甘情愿的“委身”这种魅人的说唱艺术,成为他的死忠。十年,二十年,一旦沾染此“RAP情节”,永永远远都割舍不了。
我相信所有的龙迷是心心相通的,作为一个崇拜了李小龙多年的资深歌迷,我的话是可以代表大家的感受的。因为李小龙这个名字已经与我的血肉长在了一起,成为我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
结缘李小龙,是在1999年,我的高中年代。当时的一档风靡校园的电台音乐节目“今日流行”播出了一首很特别的歌曲《wu-lala》。那是我第一次接触“说唱”,虽然我的朋友们要么不屑,要么嗤之以鼻,然而我却很欣赏这种新颖的音乐形式。我的感觉是很有味道,很好听。最吸引我的是他自己写的歌词,有内容、有层次、有意境,不像某些所谓的流行歌曲那样纯属无病呻吟,不知所云;或者来来回回就那几句,没劲的很。这首歌用简单却生动的句子形象的勾勒出几个时代的特征,歌者的家庭以及成长历程。风趣、幽默又不乏智慧。三分钟的歌曲,从头唱到尾,一遍,结束。一点也不拖泥带水,让人意犹未尽。
正是从那个时候,李小龙,这个名字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心田。我开始期待,期待他带给我下一个惊喜。
他果然没有让喜欢他的人失望。2000年,李小龙推出了另一首单曲《美丽的姑娘》。在歌中,李小龙极尽调侃之能事,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夸张地塑造了一个丑女的形象,内容搞笑,节奏感很强,韵味十足。唱到这里,却又话锋一转,“啊,我最爱你,只有你心地最善良”,接着用大量的篇幅讴歌爱情,真挚、感人。相信无论多丑的女子一旦遭遇这样的爱情,都会变成最“美丽的姑娘”。
同年10月,李小龙出版了他的首张个人专辑《LI SHAO LONG》,一经推出,好评如潮。
“今日流行”的主持人杨樾专门拿出了一整晚的节目时间向他的听众及李小龙的歌迷播放专辑中的歌曲。我是越听越激动,越听越兴奋,星期天便跑遍县城的音像店去买他的磁带。虽然在我们这落后的小城最终只买到一盘“仿正版”,然而那美妙的“龙之说唱”在我耳边一遍遍响起时,我已经真切的感受到什么叫“心满意足”。
这张专辑内容广泛,涉及亲情、爱情、友情及大大小小或好或坏的社会问题。李小龙自己操刀完成了全部的词曲创作。曲风多样化,含括Hip-Hop、Juzz、R&B等各种音乐元素。歌词方面更是充分显现李小龙对于文字的理解力和把握力。字里行间,他的才华展露无遗。
十曲歌里面,除却重金属风格的两首不太合乎我的口味外,其余的我都很喜欢。我的最爱是《凌晨三点》(我相信这也是大多数龙迷相同的选择)。这首歌入木三分的刻画了作者半夜睡不着时的心理活动,那种孤寂感,那种发自肺腑的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与呼唤让听众无不为之动容,产生共鸣。每个人在倾听时都会不自觉地撕掉伪装,还原自己最温情、最柔软的一面。——我一遍遍的听,一次次的感动其中。听到后来,小柯、郑钧、许巍都成了我的朋友,成了我关注的人。再后来,《凌晨三点》是五音不全的我唱出的第一首不跑调的歌。
渐渐地,我又“听”会了《四对男女和一个孩子》、《幸福生活》、《就这样爱吧》,那段时间,这些慢节奏的、我比较偏爱的歌我是张嘴即来,一字不错。
那盘磁带一直被我带在身边,从高中到去济南学医,走到哪带到哪。李小龙的歌好比陈年好酒,越品越有味,越品越上瘾。这就仿佛一个人有了烟瘾,一颗接一颗,抽多少都不会嫌烦,只会离不开它。
在省会读书时,休息日出去玩,我首先想到的事就是到那个盛极一时的音像店去购买李小龙的正版专辑。这种行为的意义,不在于听,而在于藏。——因为爱。
做李小龙的歌迷,唯一的辛苦是他发新唱片的速度太慢。自他的首张专辑面市,至2003年年底我在“民进”毕业,羽泉都出到第四张了,我却始终没有盼来《LI SHAO LONG Ⅱ》。不过这丝毫不能减少我对他的喜爱与牵挂。那两年里我对原创音乐非常关注,因为我太渴望知道任何与李小龙有关的消息。
在这期间,我从一本杂志中读到了一篇写李小龙的文章,里面较为详尽的介绍了他的成长历程,对他的首张唱片做出了精彩点评。读过之后,我如获至宝。第一反应就是将其“复制”下来,永久珍藏。——多少年了,从济南到夏津;从孙庄到家具店,那篇手抄文一直不离我左右。每次翻开看,总是被当年那个狂热的自己所感动。文章中提到了在1996年李小龙与好友出版过一张RAP专辑《盗版》,为了听到小龙更多的歌曲,我曾辗转于各大音像店去淘那张年代久远的唱片。然而最终未能如愿,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2004年,我回到家乡的人民医院实习,就业问题成为我生活的重心。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好医生”,原创歌曲、娱乐资讯统统远离了我的世界,除了《LI SHAO LONG》,我对李小龙的关注几乎为零。
2005年,爱书人音像夏津店开业,我在里面闲逛时无意中瞅见一个封面人物特别像李小龙。我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很想看清楚却又害怕看清楚。等我终于鼓足勇气将其拿在手中仔细端详时,瞬间兴奋不已:果然是李小龙!——他终于出新专辑了!竟然是2004年发行的!我居然不知道!一时间我是又兴奋又惭愧.....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冲进卧室,关上门去享受只有我和小龙的二人世界。打开录音机,久违了的声音像泉水一般流淌出来,我幸福的叹了口气:好听啊!
李小龙第二张专辑《我们的生活就是娱乐》同名主打歌曲对当今滥俗的电视娱乐作秀节目进行了绝妙的讽刺,语言犀利、辛辣。《请你吃饭》则生动形象的描述了各种与“吃饭”有关的现象,幽默诙谐令人捧腹。《哪里还有路》关注的是乱砍乱伐林木的社会问题,从作者和一棵树的对话展开,以树的口吻诉说它们可悲可叹的命运,发人深省。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
后面的歌也都不错,其中《妈》和《祖国》让我着实感动了一番。这是两张温情牌,朴实的文字,真情的表白,李小龙对妈妈和祖国的爱深深的感动着每一个听众,让我们心中的爱和感恩恣意流淌.....
整张专辑带给我的感觉相当之好。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超长版的歌词,辛辣老到的描述,这些无不令我感觉温暖。——好久不见,小龙,你真棒!
我对于它的喜爱自不必多说,因为它实在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唱片。我想,多少年后,它必定会成为李小龙及至中文RAP的经典。经典中的经典。
接下来时钟走到了2007年。我们的家具店置办了电脑后不久,我即在网上查到李小龙在2006年6月推出了他的第三张专辑《我不是Hip Hop MC DJ》。我那个激动啊!握鼠标的手都兴奋的直抖!
李小龙在这张全新大碟中加入了很浓重的国际流行“嘻哈”风格,很炫,很酷,动感十足。在快节奏的音乐背景下,李小龙的“嘴皮子功夫”显得格外帅:语速超快,却是字字发音准确,没有一句含混不清。
只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李小龙“说”的少了,“唱”的多了。伴奏很多,且很频繁,甚至有些嘈杂。这让我有些不太适应。而且歌迷最为熟悉最为欣赏的李小龙招牌式的超长版故事性的歌词并没有这张新专辑中展现并发扬,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各类事件、现象的评说、嘲讽与调侃,有些玩世不恭的意味。不知道对于李小龙,这是创新还是妥协。反正这类东西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当然,总体风格的转型不影响局部的特性,比如《你让我怎么样》就是特别精致的一首歌。它特别细致的描绘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坦然面对现实的勇气。其中的两句歌词我特别喜欢:“我选择方向不代表方向左右去向,我选择生活不代表生活左右理想”。——多洒脱!而主打歌以“Hip -Hop ”的方式讲述形形色色的人与生活,强烈的表达了自己对RAP的执迷,也是值得称道的歌。
听到这些歌不久,我又在网上搜索到了我一度非常渴望的那首《不要让我死于今夜》填词版(在小龙的第二张专辑中收入了这首歌的演奏版。那忧伤迷人的曲子早已吊足了所有龙迷得胃口)。听到之后,我感动的一塌糊涂,久久不能平复自己情绪。这是继《凌晨三点》后,李小龙写的最美、最纯粹的歌。那种对逝去生命的感伤以及对于生与死的感叹真是一击即中,轻而易举就俘获了我的心。我认为,这首歌没有拿到年度最佳原创歌曲绝对是中国乐坛的悲哀!
08、09年没有听到小龙有什么动作。今年,李小龙参演了一部电影。影片讲述的是RAP歌手“李小龙”的遭遇,最初我以为这是哪位欣赏他的制作人为其量身打造的“传记”,但是故事内容却与我的偶像没有多少关联。而且李小龙并没有出演“李小龙”,他扮演的只是一名有着黑色幽默意味的民工。坦率的说,电影不好看。但是由李小龙创作并演唱的主题曲《我的麻袋带少了》却带给了我极大的惊喜。歌曲从电影中的经典台词“麻袋带少了”讲起,然后说到了群众演员的辛酸,直抵人的心坎。——三年了,李小龙的作品比大熊猫还稀少,这首歌真是弥足珍贵!
不过这并不是我在2010年的全部收获。就在前不久,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新版的“酷我音乐盒”中意外的见到了小龙最早写的歌,也就是我曾念念不忘的RAP合辑——《盗版》。
其实在尝到了网络的甜头后,我就花费大量时间去搜寻那张“传说”中的唱片。然而不知为什么,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我打开的网页总无一例外的是与我的那篇宝贝手抄文相关的东西,而《盗版》里面的歌我却是一首也找不到。我不甘心,于是转而搜索那部老电影。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居然真被我找着了。我对日本片没有兴趣,只是用快进键找寻我要的东西。终于我听到了小龙的声音。然而由于是背景音乐,声音很小,再加上日本人在那里哇啦哇啦的叫,我根本听不清小龙在唱些什么。不过在这个网页的相关介绍中我看到了这首歌的名字:《我的那个东西》,我忍不住笑了。我心说:“那个时候的小龙还是太年轻啊。呵呵……”
原本对于那张专辑我已经彻底死心,哪里想到它会自己出现在我面前。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我在第一时间将其打包下载到手机里,兴奋得像捡了个大元宝。四首歌中,《我的那个东西》是最好听的,其实它的歌词很干净,很有文采,很有韵味,编曲也相当棒。只可惜因为内容特殊,所以不适宜大张旗鼓的宣传;《现代城市》反映九十年代北京人的快节奏生活;《面的》演绎出租车司机的辛苦;《今日新闻》则调侃各种大事小事闲事正事新鲜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纵观这些旧日作品,歌词主题明确,内容集中;编曲简单欢快,悠扬动听。这样的陈年佳酿让每一个痴迷小龙的人都酩酊大醉,恍若飘然入了仙境。
…… ……
十年了,这是我的第二场恋爱,丝毫不逊色于我和老婆的第一次。我对小龙的痴迷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这种无可救药有时连老婆都会吃醋。她说:你和李小龙过一辈子去吧!我笑。在我的精神世界,我真的会和李小龙厮守一生。
——真的爱你,小龙!
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每字每言代表我的心!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