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天南地北》评说撷英(六)

《天南地北》评说撷英(六)

 

安玉琦/编选

 

拙作《天南地北》(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后,荣幸得到众多师长、战友、文友等友人的评说,其情也真,其言也善,令愚诚惶诚恐,实在不敢慢待,故撷取几则,以飨诸君。——题记

 

26 张守君:徜徉于《天南地北》中,仿遇生命之辽阔

 

安玉琦的《天南地北》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散文集,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生命对话。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带领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生命的辽阔与深邃。

首先,安玉琦的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深厚的人文关怀。他不仅仅是在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更是在与历史对话、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对话。无论是面对敦煌莫高窟的千年壁画,还是站在黄河岸边聆听滚滚波涛,作者都能从中捕捉到历史的回响与生命的律动。他的文字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自然的赞美,展现出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

其次,安玉琦的散文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他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在他的笔下,山川河流、古迹遗址仿佛都有了生命,能够与读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诗意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

此外,安玉琦的散文还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他常常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对生命、时间、历史的深刻思考。例如,在描写黄河时,他不仅看到了河流的壮阔,更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这种哲理的思考使得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描绘,更是对内在世界的探索。

总之,阅读着《天南地北》,仿佛跟随安玉琦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旅行。在这段旅程中,我们不仅领略了天南地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更感受到了生命的辽阔与深邃。安玉琦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旅行不仅仅是为了看风景,更是为了在风景中遇见自己,遇见生命的真谛。

 

(2025.02.11)

 

作者简介:张守君,山东日照人,曾任市检察院领导,现已退休: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余与君亲密战友,情同手足。】

 

27 徐东明:简述安玉琦所著《天南地北》创作手法

 

这是一部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游记散文集,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赋予自然景观以生命与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感受到景物的外在美,更能体会到其内在的深意。

(一) 象征手法:赋予景物深层意蕴与想象

安玉琦善于通过象征手法,将景物与历史、文化、生命等主题联系起来,赋予其更深层的意蕴。例如,在描写黄河时,他不仅将其视为一条河流,更将其象征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与历史的见证者。黄河的奔腾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顽强,而河岸边的古迹则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这种象征手法使得景物超越了其本身的意义,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载体。

(二)拟人手法:赋予景物生命与情感

在《天南地北》中,安玉琦常常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它们具有生命与情感。例如,在描写敦煌莫高窟时,他将壁画中的佛像拟人化,形容它们“低眉垂目,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与智慧”。这种拟人化的描写不仅让景物显得更加生动,也让读者能够与景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魅力。

(三)比喻手法:增强景物的形象性与感染力

安玉琦的散文中充满了精妙的比喻,这些比喻不仅增强了景物的形象性,也使得描写更加生动感人。例如,在描写沙漠时,他将沙丘比喻为“大海的波浪”,形容它们在风中起伏,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这种比喻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沙漠的壮阔与动态美,也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再如,在描写雪山时,他将山峰比喻为“银色的巨人”,形容它们巍然屹立,仿佛守护着大地的宁静与纯洁。这种比喻手法使得景物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对比手法:突出景物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安玉琦在描写景物时,常常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不同景物的特点,突出其独特性和深刻性。例如,在描写江南水乡与西北荒漠时,他将江南的柔美与西北的粗犷进行对比,形容江南的水乡“如一幅水墨画,温婉而细腻”,而西北的荒漠则“如一首豪放的诗歌,苍凉而壮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两地景物的不同特点,也让读者在对比中感受到自然的多样性与生命的丰富性。 

小结

安玉琦在《天南地北》中通过象征、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描绘得生动而深刻。这些手法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景物的外在美与内在意蕴。通过这些精致的描写与深刻的述说,安玉琦带领读者在字里行间领略了天南地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时间、历史的深刻思考。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使得《天南地北》成为了一部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佳作。

 

(2025.02.11)

 

作者简介:徐东明,山东日照人。交好文友。】

 

28 陈清江: 简评安玉琦所著《天南地北》

 

这是一部具有独特魅力的游记散文集,简评如下:

 

先说优点

(一)内容富有深度:作品内容丰富,既涵盖了对亚洲、欧洲等地的文化寻踪,也有对山东齐鲁大地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歌颂,还有对故乡日照山山水水的细腻描写。通过天南地北的游历见闻,展现出广阔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让读者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的特色与魅力,彰显了作者对世界、祖国和故乡深深的爱。

(二)情感真挚动人:书中情感真挚自然,无论是对异国他乡的感悟,还是对家乡的眷恋,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涌动。这种真情实感的表达,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沉浸在作者的文字世界中,一同感受那份对生活、对世界的热爱。

(三) 语言流畅自然: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语言流畅,叙述条理清晰。在描绘各地风光和讲述故事时,能够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画面和情节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领略天南地北的美景与文化。

 

不足之处

(一)内容平衡问题:由于涉及的地域和文化范围较广,可能在某些内容的阐述上会显得不够深入,存在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的情况。部分章节可能只是点到为止,没有对一些文化现象或历史背景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探讨,对于一些期望深入了解相关知识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二)章节衔接瑕疵:在章节之间的过渡上,可能存在不够自然流畅的问题,导致阅读时的连贯性受到一定影响,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偶尔会有突兀之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体验。                                                                                                                         

 

(2025.02.10)

 

作者简介:陈清江,山东青岛人,现已退休杭州。1970年入伍,从事部队医务工作50余年,直至升为副军级中医师,浙江医学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发表医学科普文章600余篇,合著、主编专著两部约60万字。基于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和近50余年的临床经验,被录入《南京军区卫生人物志》和《现代名医大典》。近年来,撰写了大量中医中药散文,“跨界”成果颇丰。】

 

29 王义军:品读安玉琦《天南地北》有感

 

天南地北任君游,万里河山笔下收。

古迹千年藏岁月,风光一瞬写春秋。(1)

黄河浪涌思无尽,大漠沙飞意未休。

读罢方知天地阔,人生何处不风流。(2)

 

释义:

(1) 诗中,“古迹千年藏岁月,风光一瞬写春秋”巧妙地将历史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时间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2)尾联“读罢方知天地阔,人生何处不风流”则表达了阅读后的豁达与感悟,体现了安玉琦散文的哲理之美。

 

(2025.02.11)

 

作者简介:王义军,山东青岛人。精通格律诗。】

 

30 李绪宽:拜读安玉琦老战友《天南地北》有感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多读则胸中有本,久写则笔下生花。《天南地北》,足以写照:

 

天南地北任君游,海角天涯一望收。(1)

锦绣山河收眼底,神州大地入心头。

奇闻趣事真堪乐,异域风情亦可讴。

读罢君书长见识,胜于上网与观球。(2)

 

释义:

(1)诗中,“天南地北任君游”等句,展现了书中广阔的地域视野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尾联“读罢君书长见识,胜于上网与观球”,则直接抒发了阅读后的收获与喜悦,认为此书胜过网络与娱乐活动,体现了对书籍价值的极高评价。   (2024.12.21)

 

作者简介:李绪宽,山东日照人。老有所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