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与员工
文/张健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
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嘿!
发动了机器轰隆隆地响,举起了铁锤响叮当,
造成了犁锄好生产,造成了枪炮送前方,
哎嘿哎嘿,嘿呀!咱们的脸上发红光,咱们的汗水往下淌。
为什么?为了求解放!为什么?为了求解放!哎嘿哎嘿!为了全中国彻底解放!”
每次听到这首老歌,心中总会有一股浩然之气在激荡。
曾经,在不少工厂的宣传标语与理念中,工人被赋予了“企业主人”这一崇高称谓。这一称呼满载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好似每一位踏入工厂的工人,都掌控着企业航船的方向,肩负着引领其乘风破浪的使命。在那些激情澎湃的话语里,工人为企业的发展毫无保留地奉献,挥洒下的每一滴汗水,都润泽着企业成长的希望之苗。
清晨,每个工人,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哼着轻快的歌走进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在他们耳中犹如激昂奋进的战歌。他们全神贯注地对待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满心想着自己是在为企业添砖加瓦,是在为理想奋力拼搏,为了确保国家重点任务,唱着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一干就是一宿。
后来,时光如梭,工人改叫员工了。此词一变,现实却就同一出荒诞不经的闹剧,将“主人”的美好幻想击得粉碎。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人们逐渐发现,所谓的“主人”身份,更像是一场华丽空洞的修辞。加班成了常态,却没有任何额外的报酬,还被美其名曰“为了企业发展,大家齐心协力”。为赶一批订单,有人连续在车间奋战48小时,走出车间时,双腿发软,眼前的世界都在摇晃。可当提出适当补贴或调休时,得到的回应却是领导的一句:“企业发展好了,大家都有好处,这点苦都吃不了,还怎么做个合格的员工?你要知道,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那一刻,委屈如汹涌的潮水,几乎要将人淹没。不禁让人自问,这哪像主人经营自己的事业,分明是被无情驱使的苦力。
再瞧瞧当下流行的“打工人”一词,其中的自嘲与无奈尽显,却又无比贴切,看看996、007、7117一系列关于工作机制的新词吧,曾经的“主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过着“牛马”般生活的人。每天打卡上班,就像被上了发条的机器,重复着单调乏味的工作。工资微薄,却要承受生活的重重压力,先别奢望还房贷,车贷,就是房租、水电、孩子学费,补课费等日常开销,每一项都像沉重的枷锁。
在这种“牛马”般的生活里,职场规则也变得荒诞离谱。老板高高在上,制定出各种奇葩规定。上班时间不许聊天,哪怕是工作间隙的短暂交流,也会被严厉斥责;上厕所时间被严格限制,仿佛员工不是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有人因肚子突然不舒服,在厕所多待了几分钟,回来就被主管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还扣了当天的绩效。那一刻,尊严被狠狠践踏在脚下,所谓的“打工人”,不过是在老板眼中可以随意拿捏的蝼蚁。
曾经作为“主人”的自豪感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对生活的无奈与疲惫。每次看到工资条上那微薄的数字,再想想自己付出的艰辛劳动,心中便满是苦涩。员工们像牛马一样埋头苦干,却只能换来勉强维持生计的报酬,而企业的管理者们,却在舒适的办公室里享受着员工的劳动成果。
从“企业主人”到“打工人”“牛马”,这不仅仅是称呼的改变,更是对社会现实的辛辣讽刺。员工们在这巨大的职场机器中,被无情碾压,失去了曾经的梦想与尊严。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在挣扎、在沉默中期盼,期待着有朝一日,职场能回归公平与人性,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不再是被随意驱使的“牛马”,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场主人。
作者简介:张健,安徽合肥人。民建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会员,炎黄文化促进会会员。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