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雨蚀千年韵

雨蚀千年韵

 

作者:宏逸

 

春雨漫过青瓷般的苍穹,将二十四节气的珠帘拨动至"雨水"这一阙。这天地间的游丝并非简单的时令刻度,而是东方文明镌刻在年轮里的诗性密码。当湿润的呼吸拂过千年竹简,那些蛰伏在墨香里的情愫便苏醒成瓦档滚落的珠玉,在青石板上敲击出平平仄仄的韵脚。

韩愈的玉笏划过长安九重天,笔尖却洇出江南的烟青色。朱雀大街的宫阙次第褪去金粉,化作宣纸上晕染的墨迹。晨光穿透雨幕,新草在皇城根下织就翠色锦缎,远观似有近看却无的朦胧,恰似少年初见时欲说还休的心事。卖花娘挎着竹篮穿过十二街鼓,沾着雨珠的杏花与进士们绯红的袍角相映,连史书都染上三分春酲。

巴山夜雨在李商隐的砚池里涨成秋池,打湿了寄往长安的薛涛笺。烛花在青铜灯盏中爆出细响,他看见雨丝织就的帘幕那头,妻子正在熨烫他落第时撕裂的青衫。夔州的猿啼混着雨声漫过白帝城,他忽然懂得元稹"唯将终夜长开眼"的苦涩——原来每滴夜雨都是游子未寄出的家书,在驿道积水中写下环环相扣的同心圆。

齐己的芒鞋踩着雨水浸润的田埂,惊起白鹭掠过王维画过的辋川。农人蓑衣上的水珠坠入秧苗间隙,打碎倒映着青山的镜面。诗人弯腰拾起半片沾泥的龟甲,商王求雨的卜辞与今日的墒情竟如此相似。远处社戏的鼓点乘雨而来,他忽然明悟:所谓二十四节气,原是先民写给大地的二十四行情诗,每个韵脚都押着五谷的清香。

陆游在小楼听了一宿春雨。雨脚渐疏时,深巷飘来卖花声,恍若靖康年的血泪都凝作枝头杏蕊。他想起金銮殿上主战派的笏板曾如春笋林立,而今只剩手中这管秃笔还在纸上沙沙作响。晨光中,他看见雨水在《剑南诗稿》上蜿蜒成运河,直通向汴京的州桥明月。卖花女的吴侬软语忽然化作岳将军的《满江红》,震得窗棂上的雨珠簌簌而落。

当现代人用气象卫星测算降水概率时,我们的祖先早已将雨水酿成文化基因里的玉露琼浆。那些落在《诗经》扉页的雨滴,漫过敦煌壁画的雨帘,浸润过《四库全书》的雨气,最终在故宫屋脊的螭吻上聚成水晶般的文化琥珀。此刻春雨正掠过微信对话框,在年轻人发送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表情包上,绽放出跨越千年的文化虹霓。

 

(宏逸原创,欢迎转发)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