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把酒言欢

把酒言欢

 

文/图 罗祖文(贵州)

 

“不出正月都是年,朋友相聚笑开颜,端起酒杯送祝福,2025赚大钱。”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亲情纽带,走亲访友的美德,越来越显得更加重要。

2025年2月15日正月十八,我和家人兴致勃勃走亲访友,到出生于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把河寨(之前把河寨所在的村叫甘塘镇战斗村)、而今在外地工作的莫光发表弟家里,相互传承亲情。

春节期间,无论你是在故乡,还是在他乡,心中的明月总是高悬。故乡,见或者不见,她就在那里。家乡和乡愁永远无法割舍,咱们的家乡有说不完的乡愁。

图片1

图片2

(摄影:罗祖文)

 

把河寨早在2000年列为都匀市实施“稻田养鱼工程”。即“田中种稻,坑中养鱼,田埂种瓜菜养畜禽”,这种模式具体是:在稻田进水口侧开挖出一鱼坑养鱼,坑与稻田间有几个供鱼往来游动的通道。建造鱼坑挖出的土用来加宽坑边的田埂,形成一个占稻田面积不到3%的生态带,用于种植蔬菜、瓜果、牧草或养畜禽,其蔬菜瓜果棚架搭建在鱼坑上。记得2001年2月6日时任战斗村莫启荣村长在向大家说,田中种稻,坑中养鱼,生态带产出的菜叶、牧草和畜禽残余饲料可以喂鱼,鱼可以吃掉田中的杂草、昆虫,鱼粪和畜禽粪便可以肥田、肥水。当时把河寨掀起种养殖业高潮,稻田养鱼、大棚蔬菜等工程项目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引起了全省关注。

而今,把河寨处在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眼前都匀绿茵湖产业园区确定以包含绿色食品、新型纺织、新型建材、特色轻工等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建成近20公里市政道路网络,厂房、公租房、商业配套、学校、医院等生产生活设施,黔桂铁路都匀货场、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都匀市第三幼儿园及外来企业入驻邦水(绿茵湖产业园区)。园区还依托绿茵湖、邦水河、四方滩、螺蛳壳等自然景观,逐步完善配套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乡村公交与产业、旅游、物流融合发展,邦水村的环境也越来越好,知名度越来越高,游客游玩越来越多,村民每天出入于产业园区。2016年以来,园区累计引进企业近百家,横空出现在邦水河的一座钢架桥,贵广快速铁路、厦蓉高速公路、改线后的黔桂铁路穿境而过,标志着邦水进入“高铁旅游”时代。

特别是2024年3月2日都匀市作家协会组织全体人员和特邀嘉宾31人在邦水栗木寨拉开助力乡村振兴采风战幕,参加活动人员堪称卧虎藏龙、大咖云集,都是本地文坛响当当、有影响力、著作加身的人物。第十三组罗祖鹏组长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特邀《黔南日报》社记者,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干部,黔南广播电视台派驻场坝村第一书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授,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党总支书记,黔南州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都匀二中特级教师,都匀三中高级教师,都匀市作家协会主席,都匀市非遗项目水书先生等人士介绍了自已开办“邦水栗木寨传统木甑酒厂”创业和邦水栗木寨乡村振兴、旅游观光和致富打算。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便可让邦水栗木寨人们看到不一样的热闹,共同拥有的美好,迎来的一批春天客人充分领略到传奇栗木寨以及邦水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之美。

这次在表弟家中,我和表弟在谈论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环境变美了,人们的腰包变鼓了,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提高酒量的同时,也畅谈古今饮酒之趣,褒贬不一,特归纳总结,流露一首打油诗《酒》。

 

01

酒,清澈透明

使用粮食酿制的酒

家乡的酒主要取决于

制曲技术,酿造技术

酒吃人情,肉吃味道

酒是生活的调味剂

 

02

酒,非常纯甄

人们把长江水比作酒

酿酒用水,微甜爽口

饮如长江,亦如河流

情感宣泄,都离不开

是人们最忠实伴侣

 

03

酒,醉的是心

心里装着整个世界

饮的是情谊,品的是心境

醉了是风景,不醉是人生

人生苦短,帮我倒满

酒不醉人人自醉

 

04

酒,点到为止

单身不问岁数,饮酒不问度数

合理劝酒可以助兴

饮酒的人眼里是江河

酒后有酒品,酒品如人品

人生如戏,十有八酒

 

说起酒量即胆量,我们谈起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他们几乎人人都爱饮酒,“大口吃肉,大口饮酒”是梁山好汉行为习惯。但酒量各不相同,有能饮的,有不能饮的。

能饮酒的梁山好汉是鲁智深、武松,称梁山的酒仙和酒圣。鲁智深饮酒的作风十分狂野,在五台山的时候,没有酒,没有肉,下山找酒饮,一次脱掉衣服,光着膀子饮掉一桶。武松在景阳冈饮酒,店主说他们家酒后劲很大,饮三碗就要倒下“不过岗”,而武松不信邪连饮十八碗酒,还上了景阳冈,还打死了一头老虎。当然,这还不是他最大的酒量,在快活林的时候,他答应施恩去找蒋门神,帮施恩夺回在快活林的生意,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走路过去,遇到一个酒店就要饮三碗酒,就这样一路走过去,连饮了四十多碗,可见武松酒量之大。

不能饮酒的,如:宋江几杯下肚就会感物伤情,或者诗兴大发,或者手舞足蹈,行为失控,陷入癫狂状态;林冲虽然武功很高,但是酒量却不是很大,每次只能饮一点点酒;张顺不饮酒,但可以推测,作为一名擅长水上活动的好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对他来说至关重要。酒精可能会影响他的这些能力,因此张顺选择了不饮酒。此外,作为一位水军头领,他需要时刻注重自律、保持清醒,以便应对各种突发的水上战斗。

在谈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努力与付出,诉说每个人不仅是从外界了解,关注社会热点,更是从自我出发,去探索、去实践。于现代生活或自己而言,每一杯酒,既是感谢也是祝福,既是沉思也是激励。每一口的滋味,都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百般滋味,苦辣酸甜,尽在其中。饮酒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文化和艺术的深刻表达。不仅是一种饮酒的习惯,还是一门学问,表达敬意、诚意和热情的方式。不仅是一种感官的享受,而且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不仅能够滋养身心,也能映照出人心。不仅是一场饮酒的聚会,更是一场充满人情世故。合理饮酒能助兴添欢,休闲放松,拉近彼此之间距离。特别在放松的状态下,享受饮酒片刻的悠然自得,不经意间流露出最真实的自我,千姿百态,展现无遗,洞见人品。

在谈到酒桌上的规则、礼仪,诉说饮酒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处世智慧,充分展示了人们对饮酒文化的重视和讲究,喜爱和尊重,确乎是人世间不可多得的瑰宝。地位显赫之家讲究“声色之宴”高雅的品酒,专情的听歌赏舞。文人雅士喜爱饮酒觅知音,吟诗作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诸多“酒诗”“酒歌”以及酒令与猜拳(划拳)的游戏,古时的饮酒礼仪也有一些流传下来。

“一献三酬”“拜、祭、啐、卒爵”是古人饮酒的礼仪,可谓细腻而讲究。“一献三酬”指使用不同的酒器进行献酒和酬酒,一次献酒后要三次回敬。“拜、祭、啐、卒爵”是饮酒礼仪的具体步骤。即:“拜”是指长辈赐酒时,晚辈要先站起来行礼,别个意思表达对酒与主人的敬意。“祭”是将杯中酒倒一点在地上,以示敬地,感谢大地的滋养之恩。“啐”是品尝美酒后夸奖东道主,赞赏酒的美妙。“卒爵”是举杯一饮而尽,相当于现代的干杯

“茶满欺人,酒满敬人”即:“茶满欺人”在茶文化中有句俗语“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人情”,寓意茶汤与杯口不保持一定的距离,茶水太满易溢出,洒在客人手和衣服上,这种情况下,客人往往会离开,这种含蓄的送客方式流传至今。“酒满敬人”寓意古代酿造过程复杂且产量有限,酒是一种珍贵饮品,饮酒时必须一滴不剩,以示尊重。将杯子倒满,不仅体现了主人的豪爽大方,也表达了对客人的尊重和信任。

“三爵不识”是古时候酒德礼仪,寓意正人君子饮酒时要适可而止,酒过三爵,表示酒已适量,到此为止,该自觉放下杯子,自动退出酒席,以表文明。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寓意遇到了知己千杯亦觉不够,而与那言语不投之人交谈,半句亦觉多余。

人生如酒,正如饮酒。人生就像一杯酒,有品有度才醇香。

在理念上,新时代酒文化倡导的是一种健康、文明的饮酒风尚。但也诉说饮酒并非百利而无一害,能饮两斤没问题的人,劝别人一样饮,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会无意中伤害到对方,破坏原本美好的友情。“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无酒不成宴席,无色路断人稀”“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饮为尊”“后干为敬”等俗语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持理性、适量饮酒,走进饮酒世界,探寻饮酒境界,让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跃然纸上。

 

2025年2月20日,贵州都匀

 图片3

(摄影:罗宇航)


邦水是个大地名,大盆地,大寨子也比较多。从地形图看四面环山,它位于都匀西北方向,是通向惠水、贵定必经之道。位置不仅在军事上重要,而且在经济上也很重要,距都匀较近的一个大坝子,也是一个重要的产粮区,从绿荫桥到杨家冲,长约9公里,宽约4公里,基本上是自然灌溉。“邦水”系布依语音译,意为水塘。邦水河、邦水村、邦水场坝取名于此。

把河寨属于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邦水河之岸上,邻近有都匀市绿茵湖街道办事处、都匀市公安局交警大队、都匀市绿茵湖产业园区、都匀市绿茵湖农业观光园云湖广场、绿茵湖农业观光生态主题餐厅、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事业单位。

图片4

图片5

(摄影:吴光梅)

作者(右)在莫光发表弟家中,交流感情,共同传递出温馨、团圆的氛围,语言优美且富有创意。

 

作者简介:罗祖文,又名彭应文,布依族,60后,中共党员,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组栗木寨人,1982年7月毕业于都匀民族师范学校,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96年7月贵州广播电视大学(黔南分校)中文(师范)专业业余学习毕业。1999年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工作者,2004年7月1日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优秀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2007年2月被中共黔南州委宣传部评为2006年度黔南州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工作者。曾供职于都匀市墨冲镇墨阳完小、墨冲镇中学、墨冲镇教育辅导站、都匀市第三小学、都匀市创建办(“整脏治乱”办)。2000、2004、2008、2014年,先后被抽调到墨冲镇人民政府“学教”办、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创建科)、都匀市教育局(机关办公室)、中共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编发简报、动态报道,信息采用通报)。曾是政协都匀市第七届会员会委员、墨冲镇教育辅导站语文教研员、墨冲镇教育工会主席、都匀市教育工会宣传委员、都匀市教师阅读写作协会副秘书长、都匀晚报通讯员、都匀市创建办信息科科长、贵州省中等师范函授学校墨冲区中函班主任、贵州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营部书记(预备役中尉军衔)、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在中国民族教育、国家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贵州日报、贵州工人报、贵州教工、贵州省散文微刊、多彩贵州网、贵州文化网、作家网、书香神州、广州文艺、诗艺国际、今日头条、搜狐网以及黔南日报、都匀晚报、今日都匀等国内公开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文章达两千余篇。于2021年2月贵州省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退休。现为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2024年1月28日被贵州省都匀市作家协会授予“2020—2023年年度优秀会员”称号(唯一获奖者)。现居贵州都匀金麒麟财富华庭。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最新作家网图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