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记忆中的一抹清香
作者:安玉琦
春寒料峭,当大地还带着几分冬日的冷峻,荠菜便已悄然探出头来。它们隐匿在田埂边、地头旁,或是墙角的砖缝间,如同春天的使者,悄然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儿时,每至春日,我们小伙伴总会相约一起,挎着小篮,手持小铲子,穿梭在田间地头,寻觅荠菜的身影。每当寻得一棵肥嫩鲜绿的荠菜,那份喜悦如同清泉般自心底汩汩涌出,溢于言表。但有的荠菜藏在麦墩里,很神秘密样子,仿佛要跟我们捉迷藏;还有的刚露出个嫩芽芽,宛如羞涩的少女,谁也不忍心挖她 ,都说再养她几天吧。
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我们额头上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但谁都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不知不觉,篮子里已经装满了嫩绿的荠菜,它们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我们带着沉甸甸的收获,踏上归程。回到家中,母亲熟练地将荠菜的黄叶和根部去除,然后放入清水中清洗。看着那一棵棵鲜嫩的荠菜在水里游泳,我恍惚觉得它们也像我们小伙伴一样可爱、灵动。
荠菜洗净晾干后,母亲操刀将它们切碎、剁细,再揉出涩水,然后加作料、调拌,最终做出一道道诱人的美味佳肴。母亲最擅长烙荠菜煎饼,金黄的外皮包裹着嫩绿的荠菜,咬下去,满口流油,还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令人回味无穷。还有荠菜炒蛋更是一绝,金黄的鸡蛋与翠绿的荠菜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仅是瞧上一眼,就叫你垂涎欲滴,味蕾绽放……
而祖母呢,最拿手的是调馅包饺子。在我记忆中,荠菜饺子堪称天下第一美食。每当挖回一篮子荠菜,自然是先用来包饺子。我尤其喜欢祖母包饺子,因为她总会在包饺子时讲故事。每当这时,我总是争着擀皮。有一次,祖母一边熟练地包着饺子,一边娓娓地讲述着“救军粮”的故事。
那是楚汉相争之时,项羽兵败,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围困在垓下。楚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士兵们饥寒交迫,处境异常艰难。一位士兵饥饿难耐,无奈之下拔野菜充饥。他放入口中慢慢咀嚼,虽略带微苦,却不难下咽。很快,他填饱了肚子,浑身也有了力气。他带着这种野菜去报告首领,首领大喜,这下可有救了!于是下令挖野菜。煮熟后一尝,味道不错,吃了也没有任何不适。当时,这种野菜便成了楚军的主要食物,帮助他们度过了艰难时光。后来,人们得知这种野菜就是荠菜,便纷纷采食。由于荠菜在楚军最艰难的时刻解决了粮荒,所以民间将其称作“救军粮”。
在故事氛围中,我擀出的饺子皮又薄又圆,祖母包的水饺也愈发饱满好看。鲜美喷香的荠菜馅被包裹在厚薄适宜的饺子皮里,宛如翡翠珍藏于元宝之中……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些用荠菜制作的美食,大快朵颐。而荠菜的清香,宛如裹挟着春天的蓬勃气息,依依萦绕在心头,让我们对美好的日子充满憧憬与期待。的确,生活中的美好,或许就隐匿于那些微不足道的细微之处,恰似荠菜,于田间地头默默生长,却能在不经意间为我们带来无尽的惊喜与欢乐。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洞察的慧眼,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便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寻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