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纸
文/杨海军
暴雨漫过石桥时,二蛋突然想起那块水果糖。
糖纸在玻璃柜里淌着黏液,五分钱的甜腻在1983年的蝉鸣里发烫。小果把父亲的烟钱攥成汗湿的团,他把蚕豆倒进我的军用挎包,"咔嚓"掰开糖纸时,糖汁糊了两个黑黢黢的掌心。那年我们八岁,分东西总要掰成两半,像供销社橱窗里的镰刀锤子。
村部公示栏被掀开的刹那,三十年的糖渍突然发霉。雨水漫过小果的名字时,我摸到后腰的钥匙串。铁锈在掌心沁出血丝——三天前串门时,他的皮鞋踩落床底的物件,正是那串浸着锈痕的钥匙。
记忆里的井沿长出青苔。十六岁那年,小果惊惶的眼神钉在我钳子上,钥匙坠落的弧线划破井壁,留下新月般的疤痕。此刻他脖颈的淤青正吻合钳齿的形状,像某种迟来的谶语。
糖纸在暴雨中蜷曲。我看见自己三十年前的倒影,正把半块糖塞进发小嘴里。公示栏上的红章洇成血色,背面铅笔修改的痕迹像蚯蚓般扭动——三千块的差价,足以让糖汁发酵成酸涩的酒。
老槐树轰然倒塌时,浸水的标书飘落如蝴蝶。糖纸般的褶皱里,我听见井水漫过铁锈的声音,还有某个夏日午后,两双小手掰开命运的脆响。
杨海军,作家、诗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蓝V诗人,并且还是经验丰富的管理与营销专家。他的文学作品广泛刊载于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作家网等知名平台,同时也是《世界经理人网》《品牌联盟网》《中国人力开发网》《中国营销传播网》《佳酿网》《博锐管理在线》《销售与市场》等权威媒体的专栏作家。曾先后在各类营销,管理,人力资源,财经,食品等专业期刊杂志发表作品800余篇。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