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夜钓小记

夜钓小记

 

作者:帅娟

 

爱人爱钓鱼。

一天下午,他一时兴起,心痒难耐,想去夜钓。

我们快速收拾妥当,打个“滴滴”,前往一朋友位于汉寿县围堤湖蔬菜种植基地的鱼塘。一路上,只见万亩绿地,一眼望去,不着边际。南瓜地里,藤蔓缠绕,仿佛在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不时有几片小荷塘映入眼帘,田田莲叶,婷婷莲花,经风一吹,摇曳生姿,尽显婀娜……

下午四点多,我们哼着小曲,沿着朋友指示的方向,一路前行。谁知,万亩基地,N条小路纵横交错,左拐右绕,居然迷路了!爱人连忙打电话询问。好不容易瞧见个路人,我亦一路小跑,左右比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终于如愿到达目的地。这时,日薄西山,我俩早已身心俱疲,好在“滴滴”师傅耐性极佳,从头至尾,毫无怨言。

这是一块大约两、三亩的鱼塘,四围里全是南瓜地。鱼塘原本是用来储水浇地之用。前几年,老板抛洒了一些鱼苗,任其自由生长,品种以黄骨、鲫鱼等居多。

一跳下车,只觉脚下热蒸汽袭人,脸上,四肢顿时火灼一般。爱人的倦意荡然无存,赶紧拌料、开杆、支椅,我则在一旁做些增减饵料类的杂活。

待一切准备就绪,西边的天空燃烧着酱紫色的晚霞,或许那就是传说中的“火烧云”吧!我端坐在折叠小椅上,右握鱼竿,屏气凝神地盯着水中的“泡筒”。眨眼功夫,不知啥时飞来一只顽皮的蜻蜓,稳稳地立在“泡筒”之上,正低头“深情”地欣赏自己的美丽“倩影”,让人不忍惊扰其闲情雅致……

顽蜓直立,即便有鱼儿上钩,也不能起钓。我坐不住了,四下张望,全身的的汗纷纷往外挤,拂掉一层,又一层。爱人倒好,明明汗如雨下,却纹丝不动、屏气凝神地静候“愿者”。不一会儿,晚风徐来,莲香四溢。望着不足百米外的荷塘,想到我的家乡也盛产香莲。往年的这月份,爸爸妈妈都会打上蛇皮袋装的香莲,给我们姐弟俩解馋。时值7月,正是吃莲蓬的好时节。我“馋虫”扰心,无心钓鱼,几次跟爱人提及那莲蓬的圆润饱满、莲子的香脆甘甜,都被他以“主人不在,搞不得”为由,拒绝。

我虽心痒,嘴馋,又想起妈妈时常念叨的“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也无可奈何,只得乖乖地“回归”小板凳儿上……

这时,天色已经暗下来,白日的热气和日光渐渐退去,远处的灯火次第亮起来了……

可我俩仍是“烧饼”一个!

更难受的是,飞蚊流窜,左拍右打,我只嫌两只手太少……爱人则身着长衣长裤,依然持杆久立,只不时头摆手招,不见其烦意……

九点多钟,友人魏兄和峰兄携杆就包,兴致勃勃赶来。其中,魏兄钓龄最长,他一来不是拌料、甩杆,而是先烧了几把火。这几把火,可真是我的“救星”。不消片刻,各类蚊虫要么直接倒地,要么落荒而逃……

来了半天,我们还一无所获。我不免灰心,连声叹息,又苦于无处可去。几次凑到爱人身边,一开腔,他就连连摆手:“莫做声,莫作声。”后又借换蚯蚓的功夫,劝慰我:“莫心急,钓鱼要耐心,有鱼,有鱼。”我本就是无耐心之人,嘴上应承,心里直叫屈,索性躺下来,看星罗棋布、群星闪烁,倒也惬意……

正当我百般无聊之时,忽然爱人的杆下萤帽闪烁,其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急速拖曳——果然,一两嘴带刺,身黄肚鼓的黄骨鱼,跃出水面,我俩自然喜不自禁……

不出五分钟,魏兄也有一个头大体扁、手臂长的雄鱼上钩。几个小伙伴连忙丢下手头鱼竿,一起帮忙“悠鱼”。高手就是高手。只见魏兄左牵右绕,来回收放,几经斡旋,眼看就要上岸。岂料,这雄鱼太“狡猾”,最后一刻,竟然用力一跳,蹦出水面半尺,挣脱掉鱼线,衔钩逃窜了……

那晚,峰兄收获黄骨鱼五、六。我这个钓鱼“小白”也钓上来两条一寸来长小鲫鱼,加上爱人的,共计六、七条。

俯看地上莹露欲滴,夜半已过。

我欠伸良久,于是,与爱人撤杆先走。

 

原载于《常德日报》

 

作者简介:帅娟,女,1985年生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分会会员,常德市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常德市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宣教局。作品散见于《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湖南日报》《科教新报》《家庭教育》《湖南教育》《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年轻人》等。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