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编辑,也是作家学者
罗里宁
钟叔河这个名字,年轻一点的读者可能比较陌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担任岳麓书社总编期间,主持出版了一套《走向世界丛书》,展现近代中国走向世界,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过程,之后他又把他在《走向世界丛书》的每种书前面撰写的一篇介绍该书作者生平、写作时代背景和评论该书思想内容的叙论整理成《走向世界》一书,这本书也引起了钱锺书先生的重视,并破例为它作了序,钱先生在序言里说:“我首次看见《读书》里钟叔河同志为《走向世界丛书》写的文章,就感到惊喜,也忆起旧事。差不多四十年前,我用英语写过关于清末我国引进西洋文学的片段, 曾涉猎叔河同志论述的《游记》、《旅行记》、《漫游日录》等等, 当时这一类书早是稀罕而不名贵的冷门东西了。……叔河同志正确地识别了这部分史料的重要,唤起了读者的注意,而且采访发掘,找到了极有价值而久被湮没的著作,辑成《走向世界丛书》,给研究者以便利。这是很大的劳绩。……叔河同志的这一系列文章,中肯扎实,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很能够引导我们提出问题。”——钱先生是我尊敬的一位学者,他为钟叔河《走向世界》一书写的这篇序,也引起我对钟叔河的极大的兴趣,很快就向中华书局邮购这本书,并由此知道钟叔河先生。
钟叔河先生的主业,是为他人编书出书,他自己也善于为文,并且是大家风范,所作文章,不人云亦云,写出来的都是自己的话,言人之不敢言,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个地方,因此时常关注他和他著作出版的消息,还因为这种关注,和他有过一点联系,那是我刚下到一个偏僻的少数民族乡镇工作的时候,有天在自己订的一本与读书有关的杂志上看到一则由他整理、校点的《曾国藩家书三种合编》(教子书、与弟书、与祖父与父与叔书)的书出版的消息,触动到我购买的神经,就到处搜寻求购,许久仍不见有销售的地方,我对于这个出版的信息,不免产生一点疑问,想放弃又不甘心,无奈之下,不得不跟一位认识他的老先生要了他的地址,给他写了一封信,向他求证由他整理、校点的《曾国藩家书三种合编》这本书是不是己经出版。
钟叔河先生在回信中说,他也只是听说已经出版并在某些地方上市了,还没接到出版社的通知,也没看到样书,不知道具体情况,他并建议我直接跟本书的责任编辑联系(随信附上了责任编辑的联系方式),还在信笺顶上的空白处写下一句话,对我身在瑶乡还能坚持搜书寻书,表示了赞赏之意。在他的引导下,我与本书的责任编辑取得了联系,如愿购得《曾国藩家书三种合编》一书——这本书是他以独到的眼光,从曾国藩繁多的家书中选出适合于广大读者阅读的篇章,逐一进行整理、校点,改正了以往版本里存在的一些错别字,为读者提供一个阅读曾国藩家书的选编本,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为普通读者选编的一本书。曾国藩的家书实在太多,一般读者读不完也买不起,出版这本书,“是为了给等不及全集出齐和买不起全集的读者,提供一个比较精简的本子……曾国藩家书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当然要求一个全字,所以建议历史研究者最好去看全集本的家书,这部《曾国藩家书三种合编》只是为想大概了解一下曾国藩的人而编的,只是一个选编本……”——那样一个“选编本”,在当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还不容易买得到。
以后我们还有过一些联系,具体都说了什么,已经不记得,反正都是与书有关。钟叔河先生集编辑、作家、学者于一身,有多种文集问市,他编写的书,除了《走向世界》《曾国藩家书三种合编》之外,我还有他的《知堂谈吃》《知堂回想录》《知堂美文选》《书前书后》《小西门集》《左右左》《念楼随笔》等几种,都是可以摆在书柜显著位置上的著作。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