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散文 > 正文

岁月深处的赶考人

岁月深处的赶考人

 

文/杨海军

 

六月,燥热的风携着蝉鸣掠过记忆的窗棂。街角书店的展台上,《高考必刷题》堆积如山;便利店冰柜里,绿豆冰棒也披上了“加油”的祝福。这座城市,再次被高考的气息浸染,熟悉而令人心悸。

 

回溯二十多年前那个盛夏,同样的蝉鸣,同样的烈日炙烤。我背负沉甸甸的复习资料,在县城逼仄的巷弄间穿梭。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中唯一的电器,是那台吱呀旋转的旧风扇。夜深人静,母亲总会悄无声息地端来一碗清凉的绿豆汤,瓷碗边缘,还缀着几粒未融的冰糖。她不识字,只是静坐一旁,以无言的陪伴,为我驱散疲惫与蚊虫的侵扰。

 

一模考试的挫败,如冷水浇头。我紧握着布满红叉的试卷,在操场一隅失声痛哭。夕阳将影子拉得修长,如同心底无尽的迷茫。班主任王老师悄然出现,递来一颗水果糖,糖纸在余晖中闪着微光。“知道竹子为何能疯长吗?”他指向操场边的竹林,“前四年,它只长三厘米,第五年起,每日却能窜高三十厘米。你此刻的每分努力,都在为未来扎根。”

 

高考日,暴雨如注。我趟过齐踝积水,毅然步入考场。笔尖在试卷上跳跃,与窗外雨声交织成章。终考铃响,抬首望去,雨已停歇,天边悬起一道虹桥。湿润的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仿佛是对所有辛劳的慰藉。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蹲在门槛上,反复摩挲着那封红色信函,眼角闪着泪光——那是我从未见过的柔情与骄傲。他连夜宰杀了养了三年的老母鸡。那顿饭,我们吃得极慢,仿佛要将所有的喜悦与期许,细细咀嚼、吞咽。

 

岁月如梭。工作后的日子,如同被按下快进键。从基层到管理,从青涩到成熟,我在职场的磨砺中成长,但内心深处,那份对知识的渴念与纯粹时光的怀想,从未消散。地铁上、午休时、深夜里,书本成了最亲密的旅伴。

 

与那位大学教授的邂逅,如同命运的馈赠。我们曾为一个农业难题争得面红耳赤,他却突然放下资料,凝视着我:“你对知识的这份热忱,不应被会议室和报表所束缚。” 这句话,像石子投入心湖,激荡起层层涟漪。

 

辞职备考的日子,艰辛而笃定。白日处理交接,夜晚便沉入书海。台灯下,白发悄然爬上鬓角,咖啡成了深夜的盟友。女儿偶尔抱着玩偶进来,稚声问:“爸爸,你这么厉害了,为什么还要学呀?”我将她搂入怀中,指向书架:“知识像天上的星星,永远摘不完。学习,就是一场摘星的旅程。”

 

重返校园的那一刻,恍若隔世重逢。课堂上,我如饥似渴;实验室里,与年轻同窗碰撞思想,激荡出久违的活力。图书馆窗边伏案疾书,那些刊载于期刊的文章,是向知识的致敬,亦是对跋涉足迹的无声确证。

 

如今,立于毕业的门槛回望,愈发深悟:高考,远非一场考试,实为人生一次庄严的修行。它淬炼坚持的意义,昭示着——**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那些书桌前的孤灯、题海里的汗滴,终将化作照亮前路的光。

 

亲爱的同学们,此刻的你们,或许正于题海中鏖战,或偶感迷茫焦虑。请相信,高考并非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无论结果如何,这段为梦想倾尽全力的时光,本身便是最珍贵的馈赠。如同种子终将破土、溪流终将入海,你们的努力,也必将在未来的某刻,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愿你们合上笔盖的刹那,拥有侠客收剑入鞘般的骄傲;愿你们奔赴的下一程山海,永远饱含热爱与期待。因为人生这场大考,永无标准答案——而你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笔下,独一无二、最精彩的篇章!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