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七一!都匀作协师院诗社暖颐园
文:罗祖文(贵州)
这场盛夏里的温暖交响,不仅有党日的深情、文艺的欢歌与文学的激荡,更缘起一方承载着爱与关怀的养老家园。都匀市颐养天年华庭公寓,以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完善的设施规格与贴心的服务,为老人们构筑起幸福港湾,也为此次活动搭建起充满温情的舞台。
党日联情,共绘养老新篇
2025年6月30日,六月末的都匀,晨光与薄雾交织成温柔画卷。位于青云湖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颐养天年华庭公寓,在绿树红瓦间静候一场温暖之约。
上午9时,“庆祝建党104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暨慰问老人联欢会”正式拉开帷幕。活动由黔南师院离退休党总支、都匀市作家协会、都匀文峰诵读社及都匀市颐养天年华庭公寓携手共同举行。由市作协会员李雪,黔南师院离退休教师刘婷婷共同主持。
颐养华庭公寓许铃聆院长致辞时,目光温润,轻轻抚平发言稿边角,语气中满是感慨道:站在这里,总能想起公寓里那些珍藏着党龄徽章的老人们。他们胸前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比任何军功章都重。他们是党的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养老事业发展的亲历者。从当年物资匮乏时“老有所养”的朴素愿望,到如今康养、医养结合的普惠实践,正是在党的引领下,“夕阳红”才真正成为被时代托举的温暖风景。公寓的消防提质、适老化改造工程,体现的是党“为人民服务”宗旨,体现的是国家民生政策。最后,再次热烈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愿大家在今天的活动中收获温暖与感动!
黔南师院离退休党总支书记邓维先说:“我们高校退休党员虽已告别讲台,但育人初心从未褪色。翻看老相册,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运动会上激昂的呐喊,都是镌刻在记忆深处的青春印记。今天来到这里,看到老同志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求、对红色精神的执着坚守,让我倍感亲切。未来,我们计划组织学生将精心编排的红色情景剧、书法绘画展带到公寓,搭建起新老两代交流的桥梁,让青年学子在与老前辈的对话中传承信仰火种,也让老同志们的宝贵经验启迪年轻一代的成长之路。”谈及与华庭公寓的党建养老合作规划,他表示将从三方面发力:深化服务内涵,常态化开展文化娱乐、健康讲座等特色活动,精准对接老人需求,提升服务的温度与精度;强化党建融合,与养老院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党课共学等活动,实现党建资源互通共享,推动党建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扩大参与范围,调动离退休党员、青年师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充实服务队伍力量,为老人提供更丰富的关怀与陪伴。最后,他祝福都匀市颐养天年华庭公寓的全体老人们建党日快乐,健康长寿!
都匀作协主席邓雪灵在授牌仪式上,轻抚手中将要授与颐养天年华庭公寓的“都匀市作家协会采风创作基地”的匾牌,声音饱含温度:“文学源于生活,更要回馈生活。今天站在这里,我看到每一位老人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故事——那些参加土改、支援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值得被永远铭记。我们将把这些岁月沉淀的记忆转化为文学素材,让它们成为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愿各位长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在幸福与安宁中续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文峰诵读诗社社长杨敏端神情庄重而满怀热忱,深情说道:“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庄严时刻,我们满怀感恩之心,向伟大的党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当今世界局势动荡,战火硝烟未散,但我们能安享和平幸福的生活,正是因为有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正如广为传唱的歌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所唱,朴实的歌词道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无限深情与热爱。没有七月一日建党的伟大起点,就没有八月一日建军的坚实根基,更没有十月一日建国的辉煌成就,这是历史的脉络,更是我们信仰的源泉。”她祝福公寓的老人们晚年生活愉快,身体健康,颐养天年!
公寓老人代表王秀银缓缓起身,声音微微颤抖却字字清晰说道,我今天要说的是“感恩党,跟党走”。在党的104岁生日到来之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代表在此发言,我倍感荣幸。回首过去,我亲眼见证党带领国家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小时候,我吃过苦、挨过饿,只有过年才能穿新衣服,过了年又收起来第二年再穿。是党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引领我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几十年来,我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在不同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如今入住都匀华庭公寓一年多,我深深感受到党的关怀——从生活起居到学习娱乐,从健康锻炼到心理慰藉,每一个细节都无微不至。工作人员就像亲人一样,让我们在养老院里安度幸福晚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党用无数心血换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作为共产党员,虽然我们年事已高,但心永远与党紧紧相连。今后,我会继续保持党员本色,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让党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最后,祝愿伟大的党生日快乐,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主题党日”活动的首个环节为微党课。王文珍、郑江义两位同志以《继承对党忠诚的红色基因》为题,通过丰富事例生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先锋品质。
随后,在黔南师院离退休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温学亮同志的带领誓下,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会场。
歌舞诗韵,浸润暮年时光
文艺演出环节,宛如是一曲献给老人们的温暖交响。都匀文峰诵读诗社集体诗朗诵《党旗颂》,铿锵之声诉说着对党的忠诚与热爱;都匀市作家协会钟建红表演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李铁梅唱段《光辉照儿永向前》,经典旋律勾起老人们的往昔回忆;黔南师院老教师们表演的走秀《关关雎鸠》(罗玲、李春华、王丹霞等),在舒缓音乐中展现别样风情。
都匀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尹卫巍表演的配乐诗朗诵《太阳颂》,讲述着中国革命的历程,文字的力量化作温暖的光亮;联欢会上,还表演了男声独唱《苹果香》《天边》蒙古舞《牧野神韵》新疆双人舞《掀起你的盖头来》等节目。公寓老人合唱的《党啊,亲爱的妈妈》《我们走在大路上》《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唱出心中对党和祖国的感恩。在演出在全体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嘹亮歌声推向高潮。张爷爷感慨道:“今天的节目让我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在这儿生活,我很幸福!”每一个节目都是社会关爱的具象表达,让老人们知道自己始终被牵挂。
文思激荡,书写时代温情
上午10:30,都匀市作家协会2025年工作推进会暨会员专集首发式及创作交流会在公寓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活动由尹卫巍、邓雪灵主持。作协主席邓雪灵回顾换届一年来市作家协会的工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工作推进会上,表彰尹卫巍、杨萍、李晓妮、万兆军、王有龙、罗祖文6名优秀队员并宣读颁奖词,倡导会员们向爱表彰的六位积极创作文学作品,取得丰硕成果,乐于为协会工作,做好“传、帮、带”的会员学习。会上聘请李遂生、王克难两位先生为作家写作顾问,新会员陆华碧、罗远道代表新会员作了激情洋溢的感言,展现出作协队伍的蓬勃生机。
都匀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刘书磊,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邓新兰,市文联原党组书记、原主席吴杰,省写作学会副会长郑江义教授,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肖家云,州作家协会原主席班雪纷,市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沈雪,黔南师院文传学院教授余钢、副教授曹源博士,诗词名家李遂生老师、知名作者王克难老师,市颐养华庭公寓院长许铃聆、战斗老英雄秦崇元、义工代表董光勇老师,都匀文峰诵读诗社杨敏端社长等应邀出席会议。市文联参会领导对都匀市作协换届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在队伍建设、协会内部管理、倡导会员创作、发表反映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理顺并各谐与上级协会的工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殷切的期望。
在作品首发式及创作交流会上,尹卫巍、杨萍、李晓妮等老师分享创作心路,黔南师院文传学院教授余钢、副教授曹源博士专家点评切中肯,参会人员热烈讨论,碰撞出思想火花。
余钢教授对尹卫巍《拨弦映秋红》与李晓妮《跟着一滴水爬山》两部散文集作出精彩评鉴。她指出,《拨弦映秋红》以高原茶乡为叙事沃土,作者用细腻笔触勾勒茶园四季变迁与茶农生活图景,通过春日新芽萌发、采茶女指尖律动等鲜活细节,将对土地的深情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熔铸于字里行间,充满浓郁的生活烟火气。而李晓妮的《跟着一滴水爬山》则另辟蹊径,以“水”为哲学载体,通过时空折叠与压缩的创新叙事,在《故乡有座开元塔》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生命中的时光巷》里编织现实与回忆的交织。尤其在《蚩尤之光》中,作者重塑文化符号,探访历史遗迹,让苗族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焕发新生。两部作品分别以情感共鸣与哲学思辨拓展散文边界,为当代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
都匀三中高级教师、都匀作协会员赵荣庄发表了精彩发言。呼吁创作者回归诗歌“言志抒情”的本质,从生活细节与时代脉搏中汲取灵感。针对AI写作热潮,赵荣庄援引莫言的实践经验,强调诗歌创作必须坚守个人独特风格,警惕被技术取代创作主体性。同时,他结合台湾诗人洛夫的创作现象,探讨当下文学生态中创作门槛降低与阅读碎片化的矛盾,提出诗歌“以小见大”的精炼美学主张,鼓励诗人在有限篇幅内实现艺术价值与传播效应的平衡。赵荣庄特别寄语青年诗人,建议他们深入生活,从长者阅历中挖掘创作素材,推动诗歌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这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发言,为诗歌创作指明了新方向,赢得全场热烈反响。
当细雨飘落,为这场活动添上诗意尾声。
庆“七一”之际,黔南师院离退休党总支、都匀市作家协会、都匀文峰诵读诗社及都匀市颐养天年华庭公寓携手奏响的这曲盛夏交响,将党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深深融入老人们的心田,也为文学与养老事业的融合发展,谱写出动人序章。
2025年6月30晚上于贵州都匀
(摄影:王开碧、陆华碧、钟建红、罗祖文)
2025年6月30日上午,暖阳映照下,青云湖森林公园内的贵州都匀市颐养华庭公寓都匀市作家协会、黔南师院离退休党总支、都匀文峰诵读诗社联合举办“庆祝建党104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暨慰问老人联欢会”,并见证“都匀市作家协会2025年工作推进会暨会员作品首发交流会”。现场党旗飘扬、歌舞欢腾,处处洋溢着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
[赏析与点评] 文章紧扣“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主线,将党建引领、文化惠民与养老关怀熔于一炉,为读者奉献一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精神盛宴。开篇以细腻笔触勾勒颐养华庭公寓的生态画卷,奠定温馨基调;主体借鲜活的人物发言、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各方协同共融——从许铃聆院长对养老事业的深情回溯,到邓维先书记的党建养老规划;从作协、诗社的文化赋能构想,到老党员的赤诚感恩,共同谱写“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时代华章。活动中,微党课、文艺演出、文学研讨等多元环节次第展开,实现红色传承与文艺创新的完美交融。作者亲历活动并获优秀会员称号,彰显文学工作者扎根生活、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全文结构谨严,庄严与温情并存,是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纪实佳作。
(摄影:王开碧、陆华碧)
2025年6月30日上午,作者参加“庆祝建党104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暨慰问老人联欢会”“都匀市作家协会2025年工作推进会暨会员作品首发交流会”,被都匀市作家协会授予“2024-2025年度都匀市作家协会优秀会员”称号,都匀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邓新兰为其颁奖。
附:都匀市颐养天年华庭公寓
生态雅境,构筑康养殿堂。都匀市颐养天年华庭公寓,宛如镶嵌在青云湖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一颗明珠,静谧而璀璨。这里毗邻中国(贵州)绿化博览园、剑江河畔,与南州国际小区、星乐城商圈以及黔南州人民医院等紧密相连,既坐拥自然生态的清幽,又尽享城市生活的便捷,堪称得天独厚的康养胜地。
步入公寓,葱郁绿植环绕着整洁院落,亭台轩榭点缀其间,松涛鸟鸣声声入耳,清新空气沁人心脾,仿若置身“天然氧吧”。公寓占地28286平方米,建筑面积13186多平方米,绿化面积达12000平方米,兼具空间的开阔与环境的优美。康复中心、棋牌室、老年配餐中心及餐厅等功能区一应俱全,415个床位涵盖标准单人间、双人房、三人房,更配备豪华套房,24小时热水、独立卫生间、紧急呼叫系统、无障碍通道等设施,从生活照料到安全保障,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无微不至的关怀。
作为都匀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公寓自2014年新建以来,便承载着“全国托老助老、休闲养老、旅游养老、养老康复”的多元使命,在省州市党委政府与民政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成为都匀打造“全国高端康养目的地”、黔南构建“绿博黔南、康养之州”的典范之作,吸引着省内外众多老人慕名而来,在此安享幸福晚年。
作者简介:罗祖文,又名彭应文、彭万文,布依族,60后中共党员,贵州都匀人,大学专科学历。其职业生涯足迹遍布教育、行政与文化宣传领域,曾先后任职于墨阳完小、墨冲区教育办(后为墨冲镇教育辅导站)、都匀三小、都匀市创建办(现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担任过墨冲区教育办语数体教研员、墨冲镇教育工会主席、都匀市创建办信息科科长;同时兼任政协都匀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都匀市教育工会宣传委员、都匀市教师阅读写作协会副秘书长、都匀晚报通讯员、贵州省中等师范函授学校墨冲区中函班主任、贵州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营部书记。2000、2004、2008、2014年,先后借调至墨冲镇人民政府“学教”办(编辑镇情、民歌荟萃)、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编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手册、“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都匀”应知应会手册、创建文明城市纪实、精彩都匀)、都匀市教育局(编辑教育通讯、教育报和匀城烛光、教育撷翠)、中共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简报、动态报道,信息采用通报)。工作期间,他被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授予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先进工作者,获评中国教育学会优秀农村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在《中国民族教育》等纸媒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2000余篇。2021年退休。荣获都匀市作家协会“2020—2023年年度优秀会员”(唯一获奖者)、“2024—2025年年度优秀会员”。现为贵州省散文学会、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都匀金麒麟财富华庭。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