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里的历史纠葛与乡情
文/王广东
前儿刷抖音,冷不丁刷到个博主站在李春芳故居门前。那故居透着古朴,青砖灰瓦,檐角风铃轻晃,似在低诉往昔。博主一开口,像往我心里扔了个小鞭炮——称《西游记》并非吴承恩所写,而是咱江苏兴化的大明宰相李春芳的手笔!
咱兴化,向来顶着“中国小说之乡”“国家文化名城”的名号,要是四大名著都跟咱这儿沾亲带故,那可太有面儿,心里头准乐开了花。
这博主说得头头是道,拿本《话说吴承恩 —〈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做依据。说李春芳号“华阳洞天主人”,与《西游记》金陵世德堂本卷首“华阳洞天主人校”能对上;书里诗句藏着“春芳长者留迹”,像特意留的暗号;又说李春芳对儒释道门儿清,跟《西游记》多元思想契合;连原著方言都和兴化话相似。
可细琢磨,她最关键证据,不过是手稿里李春芳的“留章”——“春芳长者留迹”,这好比用细竹竿撑大屋,忒不牢靠,指不定看错了。
要说正儿八经考证,“吴承恩是《西游记》作者”早有定论。天启《淮安府志》白纸黑字写着,吴承恩在湖北荆宪王府任过职,与世本陈元之《序》里“《西游记》出于藩王府”能对上,《吴承恩诗文集》和《西游记》也相互印证,默契得像老搭档。
吴承恩是淮安山阳人,李春芳是兴化人,两地相距不到200公里 。嘉靖年间,文人爱搞文友聚会,类似如今的沙龙。有一回,李春芳去淮安参加聚会,正巧碰上吴承恩。两人目光交汇,像磁石相吸,被对方才华深深吸引。李春芳拱手:“久闻兄台才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吴承恩回礼:“岂敢岂敢,早闻李兄学富五车,今日有缘相聚,还望多多赐教。”
众人寒暄后,吟诗作画。李春芳才思敏捷,提笔写下“清才奕奕丹霞客,垂柳阴阴梓里亭。”众人赞其意境美,既赞吴承恩才情,又绘出聚会地清幽。吴承恩当即和诗,有“共赏此景情无尽,愿与君交岁月长。”
后来李春芳入朝为官,做到内阁首辅。即便位高权重,也没忘吴承恩,常写信分享京城事,交流文学心得。辞官回兴化老家后,两人见面更方便。兴化的湖荡、菜花、垛田,都留下他俩足迹。漫步其间,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日子惬意。
隆庆六年(1572年),李春芳父母双登八十岁。吴承恩得知后,作《德寿齐荣颂》致贺。颂中“猗欤我翁,含和葆光。早擅才誉,名播胶庠。”赞李春芳父亲早年才华出众,声名远扬学府。“我媪之德,柔嘉维则。内治克修,苹蘩是式。”赞美李春芳母亲品德温柔,遵循礼仪,治家有方。还以“于维二老,眉寿且宁。如冈如陵,永锡遐龄。”祝愿二老如山川长寿安宁。
万历十年,吴承恩在淮安老家贫病缠身,最终离世。李春芳听闻,泪夺眶出,急如热锅蚂蚁,星夜从兴化赶往淮安。到后亲力亲为操持丧葬,从选棺材、布置灵堂到招待吊唁客人,里里外外一手包办,后事料理得妥妥帖帖。
吴承恩在世时,《西游记》未完成、未出版。李春芳深知其价值,为完成老友遗愿煞费苦心。四处搜罗资料,遍访吴承恩故交,如探寻稀世珍宝,一心完善此书。万历二十年,他慷慨解囊,在南京刻印出版《西游记》,让奇书重见天日。
咱兴化与四大名著渊源深厚!《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兴化人,以如椽巨笔勾勒梁山好汉传奇。李春芳与《西游记》关系匪浅,除助力老友成书出版,还有观点认为他是隐身作者“华阳洞天主人”。《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施耐庵高徒,受老师在兴化创作生活熏陶,与兴化也有千丝万缕联系。四大名著竟有三部与兴化相关,凸显兴化文化底蕴深厚。
说起来有趣,奶奶是李春芳家族支族的后人。如今,这支聚居在兴化西城门口石桥附近的李氏族人,皆从同一宗族脉络分衍而来。我们村距西城门口不过两公里,奶奶这一脉便在此落地生根。村里王姓居多,李姓族人几乎都与奶奶同属一个支族。
小时候听舅爷爷讲,家族原本留存着族谱,早年一直由西城门口的长辈妥善保管,他还亲眼见过那泛黄的族谱册页。在西城门口求学时,我结识的不少李姓同学、朋友,与表叔家儿子一样,都属“竹”字辈——这些带着家族印记的缘分,让我对故土的眷恋愈发深厚。
李春芳曾居要职,这层家族关系我视若珍宝。我钟情舞文弄墨,身边不乏兴化文友。若哪天《西游记》作者确凿为李春芳,我怕是忍不住,逢人便炫耀,攀攀这文学亲缘。
今年春节刷抖音,还是那位博主。当时电影《哪吒2》正火,她介绍电影作者陆西星是兴化人。我刷视频大意,把“陆西星”听成“陆星儿”。巧合的是,我正写关于兴化的散文,打算把郑板桥、施耐庵、陆西星等家乡名人写进去。因对《哪吒2》和陆西星了解少,文章出错。发表后才发觉,赶忙查资料修正,心里懊悔,怪自己学识浅,对历史资料把关不严。
咱兴化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是先辈留下的无价宝,容不得亵渎轻慢。兴化不只是座城,更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精神家园。无论是自媒体创作者,还是像我这样热爱家乡文化的普通人,都该把这份历史情怀揣在心里,让兴化的故事在真实的土壤里生长。毕竟,对故土的敬畏,从来都藏在一笔一划的较真里,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讲述中。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