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祸害了谁?
倪章荣
近年,社会上出现在了不少专门辅导文学青年怎样写小说、写散文、当作家的培训班,网络上也有众多这样的视频,据说有些人靠卖“文学课”一年收入几百万。我要强烈呼吁一声:放过文学青年吧!
众所周知,现在写书写文章的作家比读者要多很多,不少省级文学刊物发行量不过一两千册(还有几百册是赠送的)。读者少写作者多,而刊物的稿费却出人意料的高,于是众多文学刊物便成为名家、编辑、关系户的阵地,普通作者很难挤进这个已经饱和的市场。记得本人有个小说被某个文学刊物通知采用,快两年了还没发出来,于是便打电话询问,主编告诉我:刊物通过终审的小说稿件三年都发不完,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数目。我说,既然发不了那么多,为什么要终审要通过那么多?主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想来他也有难言之隐。出版可能更难一些,虽然出版社并不像文学刊物那样圈子化,但它要效益,没有名气哪来发行量?不少名家的书都被出版社拒绝,何况普通作者?除非你的作品非同凡响又有可以预见的市场收获,那样的书又有几部,培训班出来的写作者能做到吗?
所有欲通过培训成为作家的文学青年,除了写作天分欠缺之外,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都特别贫穷。文学青年们或许自己没有自知之明,又或许干啥哈不成,幻想靠写作一夜成名。然而,那些所谓的老师(据说有些培训师还在文学上取得过一定成就)难道不明白,世界上没有几个人是靠培训成为作家的,更不要说成为名作家了。写作是一个完全靠才气和运气以及高度私人化工作才能成就的事业——那些培训师也不可能培训出真正的作家、小说家。一些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却还要肆无忌惮地公开忽悠无知青年和失败者,用卑劣手段榨取他们口袋里所剩无几的纸币,怎么看都缺德,甚至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诈骗行为。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表面上也算个体面人吧,做这样的勾当赚这些人的钱心安吗?
我要大声呼吁:放过文学青年吧,他们已经够惨了!也渴望全社会抵制、揭露这种不道德的行径。
上面的短文写于去年10月,之所以要狗尾续貂,是因为今天清晨6点,我的手机上收到了一条来自某作家的问候,我礼貌性地回了三个字。不料作家马上问我:有不有兴趣参加他的写作计划。我问什么计划?他马上发过来一个陪伴写作计划广告给我。其实,这个计划一年前他便发过我,我拒绝了。就是交钱让他指导你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现在这门生意好像比较红火,近一年来,我在网上看到的写作培训班的视频、广告越来越多了,什么零基础也可以写书,什么半年让你成为作家,什么经验丰富、资源广博……做这门生意的,不仅有文学刊物的编辑、主编,也有自由撰稿人,还有退休教师,有的人还开办了多种类型的培训班,有的一边办培训班,一边将“文学课”卖给三本大学和民办大学。在文学刊物没几个人阅读,连莫言、余华的书也滞销的今天,“文学课”竟然火了,岂不咄咄怪事?
我虽然没写出什么名堂,也写了几十年了,至少在省级及以上文学刊物、报纸副刊上发表过百来万字,不知这位作家如何辅导我?本不想回复作家网友,可始终觉得他的这种行为不那么高尚,于是,给他写了如下一段话:“本不想说什么,还是忍不住。劝兄莫挣文学爱好者尤其是文学青年的钱,他们基本上都是能力有限、收入不高,生活得比较艰难。再说了,现在的文学青年已经不多了。”他回了我一个字“嗯”。
据我了解,现在还热爱文学、想依靠文学改变处境的青年,大多没有其他本事,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写作上了。不说绝大多数文学青年没有太大的写作天赋,就算你有那么一点点写作天赋,在如今这样一个各行各业都奉行“潜规则”,各行各业都“内卷”的大环境下,你写出来谁给你发表、出版?除非是莫言、余华还有文学刊物的主编、编辑给文学青年当老师。就算他们给文学青年当老师,也不可能让出了钱买了课的人,都能够成为作家,最多也就照顾二三个而已。成为作家之后又如何呢?除了少数几个名家,其他作家的生活不一样与滋润无缘?有些作家、文人为了所谓的好生活,还要典当灵魂。现实社会被文学梦坑害的人并不少,他们人过中年一事无成,甚至连温饱都不能解决,连家庭都不健全,有可能他们的一生都毁在了文学梦上。
文人、作家应该有起码的道德、底线,你有本事去骗富人,去骗权力部门,去骗穷困潦倒的文学青年,于心何忍?
作家、文人们卖卖书,带带货,无可厚非;有情操的人,在网上免费聊聊文学,普及普及文学知识,提高大众的鉴赏水平,那将是一件有功有德的事情。
我还是要呼吁:放过文学青年吧!
修改于2025年7月20日
作者简介:倪章荣,笔名楚梦,作家、文史学者。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