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自由诗 > 正文

(21-25)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21-25)   

郭力家(长春)、蔡宁(南京)、凸凹(四川)、呢喃(德国)、陈广德(江苏)
 

 
    全社会聚焦文学和诗歌的80年代早已背影杳然,早已没入如今的网络泡沫的汪洋大海,不会再有靠一篇代表作、成名作啃一辈子的幸运了。然而,新归来诗人群的主体恰恰是从上个世纪的少年青年诗人走过来、走回来的,发表、出版、获奖和聚焦这些属于传播能量的资源,掌握在人为的上帝们手中,当时处于青少年的新归来诗人们未必能获得这些机遇的垂青,而不能够客观、全面地靠文本来说话。我们推出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既是用各自的写作事实来追认作品,也是面对当下表达一份清醒:诗歌是有生命的,处于显隐、开合、主次、优劣和消长的动态中,唯有时间能够整合、完善诗歌的历史传统。我们的联展基于这样的目的:横跨三十年当代诗史,重读代表作;展示新归来诗人创造,确认新价值。——策划人语

————————————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郭力家(21)
————————


郭力家,当代诗人。祖籍湖南湘潭,1958年12月出生于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1984年迄今供职于时代文艺出版社。代表作品:诗歌《特种兵》1985年发表在《关东文学》、《诗选刊》;《远东男子》1986发表在《作家》、选入《共和国五十年诗选》;1987年参加诗刊社第七届“青春诗会”;同年诗歌《再度孤独》、《探监》、《准现实主义》在《诗刊》上发表。是吉林诗坛第三代卓有成就的代表诗人之一。
————————————
【和喜阳之《生活隐喻》】
 
 郭力家/
————————
请说出清晨的不言而喻
博大与辽远着看你
说出夜晚隐瞒了多少童年的双眼
月色出水芙蓉
谁的星辰反复沦陷你的镜子
季节在八月
大地水落石出
天使身不由己
走向大海
大海赤身露体爬上窗前
涛声新鲜
爱的前面我们习惯当孩子
潮汐醒来
蚂蚁忙忙碌碌
从来没找到感情的出路
时间是爹娘的
也是我们这些独门暗器的
归根到底是上帝的
————————————
每一天散步在这著名的朝代
看看谁替我反复献身诗意人生观
上半生盲目长大了
下半生像寻人启事
从早到晚一件事
寻找童年
虚似的祖国
把我彻底落实在一张身份证上
我和兄弟姐妹们动机不明地
一边喝茶
一边对生活上了隐
现在,八月蓝蒿已经用尽了思念
弯下腰
把能接回家的接回家吧
放下剑
做我的秋天
放下如果
做我的从前
放下天空
像八月这样和我相伴
————————————
发表于2013年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生活报》


郭力家《和喜阳之<生活隐喻>》手稿
————————————

【对《和喜阳之<生活隐喻>》的评论】

        这是诗人和喜阳的《生活隐喻》而写的一首佳构。每个人每天都在生活这个圆圈里打转,而诗人却是那个寻求“生活隐喻”的人,上至清晨下至夜晚,乃至上半生与下半生,敞开的、动态的结构呈现出一种人生与人体本质的思考,生活本身是一种充满冲突与困顿的存在,对于诗人来说,挖掘它深层的隐喻,给生命以启示,为不完善的人生提供得以完善的方式才是他的心之所系,因此才有“爱的前面我们习惯当孩子”;“把能接回家的接回家吧”这样的思索;这不仅是心灵与人性的真善,它应当还包括了人生与情感的一些自省的东西,感觉极其可贵,即可激起人们情感的强烈共鸣,又可使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弹性和张力。睿智的构思,质朴的语言,丰富的诗意内涵,都非常值得嚼味。略为忧郁的笔调让走过的生活之路布满起伏不平的气息与内心柔软的透露,特别结尾的三个“放下”不动声色间便抵达生活隐喻的深层。

——宫白云著;选自四川人民出版社《双年诗经》2015年版
———————————
———————————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蔡宁(22)
————————


蔡宁,诗人,画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书画研究所高级创研员,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在《诗刊》、《星星》、《扬子江》、《诗选刊》及香港《当代诗坛》、台湾《葡萄园》、美国《新大陆》等报刊发表诗作800余首。诗集《粉墙的留影》2015年获金陵文学奖。
————————————
【梦见一只白孔雀开屏】

 蔡宁/
———————
夜的深处飘出一片白云
所有的思念渗透夜的骨髓
所有的骨骼倾向一颗星星
————————————
那些云中的线条,噗哧哧地
沿着澄明的弯月编织幽静的梦
一块蓝宝石开始熠熠闪闪地走动
————————————
一袭白衣的生灵,忽然
打开一把银光烁烁的折扇
轻轻地摇了摇嫩芽初上的三月
无形的风,顿时生动春的情境
————————————
我的十指,重重地压在感情的胸口
咕咕咕的心语钻出指缝
一粒绿莹莹的孔雀胆
于子夜悄悄浸入我相思的酒盅
————————————
原载2005年第7期《语文教学与研究》


 蔡宁《梦见一只孔雀开屏》手稿
————————————

【对组诗《梦见一只白孔雀开屏》的评论】
————————
《谁的思念渗透夜的骨髓》

李文/
————————————

    蔡宁的诗歌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情绪与印象入诗,让人在这些细腻的文字里去捕捉诗意。《梦见一只白孔雀开屏》从梦境写相思之情,让读者和诗人一起在梦中见证了那白孔雀绽放时的美丽,那刻骨的思念也像一枚钉子一样深深地盯入了读者的心脏。

    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曾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蔡宁的诗在意象的选择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让自己的梦境变幻莫测。诗歌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在夜的深处,缥缈中一片白云悠悠地飘荡过来,让全诗变得朦胧起来,白云这个意象的选择不管是诗人随手拈来的,还是精心挑选的,带给人的是无穷无尽的想象。继而诗人选择了月这个天空中特有的意象来写自己的思念之情,沿着澄明的弯月编织幽静的梦,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其笔下的月是弯弯的月牙,不由人想到那句诗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弯弯的月牙不就诉说着诗人那无穷无尽的思念吗?

诗人选择云,星星,弯月的意象的出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给下面白孔雀的出现营造意境和氛围,让白孔雀的出场不同凡响,请看白孔雀那动人心魄的开屏:一袭白衣的生灵,忽然/打开一把银光烁烁的折扇/轻轻地摇了摇嫩芽初上的三月/无形的风,顿时生动春的情境。这里用白色来写孔雀,带给人的是圣洁,是肃穆,是淡雅。写孔雀的开屏不是直接去描述,而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那开屏后的孔雀尾巴写成银光烁烁的“折扇”,这样写不仅起到了含蓄的作用,而接下来的两个“摇”字更让诗各有了灵动的美,而“折扇”带来的无形的“风”让顿时春的情境更加的生动起来!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隐喻,此情,此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切尽在不言中。

     人正是因为有了感情才让感情折磨得“死去活来”,因入骨相思,而思极成梦,于是,在一个夜色如水,弯月如钩的夜晚,“一粒绿莹莹的孔雀胆/于子夜悄悄浸入我相思的酒盅 ”,带着一股隐约的伤痛,也带着一份美好的期待与梦想,轻轻地、轻轻地,拥着夜色,和“你”一起入梦。

    全诗只有四个小节,意象选择精心细致,以一种特有的东方式的含蓄和内敛的风格,把一个相思的梦娓娓道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奇效。另外,叠词的使用也增强了诗歌节奏,让诗各在诵读上更朗朗上口。蔡宁还注意了色彩的搭配,白云,蓝宝石,绿莹莹的孔雀胆,这些色彩就像开屏的白孔雀那样绽放的五彩缤纷,绽放的绚丽多彩,绽放的眩目灿烂!
         
——2005年第7期《语文教学与研究》
————————————
————————————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凸凹(23)
————————

 
凸凹,又名成都凸凹,原名魏平。当代诗人、小说家、编剧。祖籍湖北孝感,1962年生于四川都江堰,在大巴山万源县生活、工作二十余年。当过设计员、规划员、编辑记者、公司经理、政府职员等。1980年代中期步入文坛,1998年加入中国作协。有小说见诸《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长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刊。出版有长篇小说《大三线》《甑子场》、诗歌《桃果上的树》、随笔《花蕊中的古驿》、批评札记《字篓里的词屑》等书二十余部。编剧有30集电视连续剧《滚滚血脉》。凸凹作品研究集有《凸凹体白皮书:〈手艺坊〉诗歌美学六十家评》《场域中的小说艺术——〈甑子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现居成都东郊。
————————————
【蚯蚓之舞】
 
凸凹/
_______________
鸟的舞
排开雾
——————————  
鱼的舞
排开水
——————————  
人的舞
排开人
——————————  
没有比蚯蚓
更困难的了
——————————  
蚯蚓的舞
排开土、排开大地
——————————  
蚯蚓的舞
排开地狱,和亡灵
——————————  
为了这天塌地陷的柔柔的一舞
蚯蚓把体内的骨头也排了出去
——————————  
发表于2015年第12期《诗潮》

 
凸凹《蚯蚓之舞》手稿
————————————
【对《蚯蚓之舞》的评论】
———————
     伊沙:有人喜欢揣度我的口味并加以总结——干脆我自己来总结吧:《新诗典》第一喜推“有话要说”、“事实诗意”的口语诗;第二喜推短小精干、美轮美奂的意象诗;第三喜推现代性强、以小见大的抒情诗;杜绝不入流的新诗,不喜十三不靠的杂语诗。本诗当属第二种,我欣赏它隐秘地表达出了表达的艰难。

     徐江:每次看凸凹的作品和名字,我会心一笑——想起有次他在网上问我:“你说的那个“凹凸”是指我吗?”我也非常奇怪,怎么会把名字叫反。凸凹老兄,对不住了。在我看来,《蚯蚓之舞》是一首颇奇的作品。以貌似概括哲理起笔,却止步于富有力度的奇想。作者在微观与宏观、具象与狂想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而构建桥梁的利器,则是诗歌所特有的想象力。这一想象力超越理念和逻辑的限制,把发现的视野变得无限广阔,甚至有一点骇人。现代诗固然以理性见长,但切不可受制于逻辑性,本诗是个很好的范本。

    张小波: 同徐江。

    张新泉:他(凸凹)就是那只把泥土和自已的骨头都排开,左手小说,右手诗歌一一舞得风生水起的蚯蚓。这舞蹈的名字叫——实力!

    侯马:很好,这首诗就像蚯蚓,一气排开。

    喻言: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凸凹对其文本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坚持。今天选的三首诗,分别出自近期、9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可以看出了诗人各个时期的不同创作特点,也反映出诗人贯穿始终的文本特征。三首诗都是明了通畅的语言,每段诗行都有非常清晰的逻辑递进,在最后抖出包袱,回头再看前面文字,更觉意味深长。第一首前面三段以比兴的手法,层层递进,看似到头,突然第四段一转,转到"没有比蚯蚓的舞/更困难的了",然后蚯蚓的舞要排开的从实到虚,从土、大地到地狱和亡灵,平庸的诗人也许到此就打住了,也算一首完整的诗。凸凹的不凡在于没有止步于此,而是续之以"为了这天塌地陷的柔柔的一舞/蚯蚓把体内的骨头也排了出去",这两行才是全诗真正的诗眼,全诗境界至此升华。整首诗,起承转合,结构完美,体现了诗人高深的古典诗学造诣。

    杨秋平:诗人借“舞”这种动作,创造出一种富有哲理的境界。诗歌的每一句,都有十分具体而深刻的含义,而在画面感的营造上,则极富层次。鸟、鱼、人,他们的舞营造出横向的画面感,而蚯蚓之舞,则在横向(土、大地)基础上,具有纵向(地狱、亡灵)画面感,最后两句,则综合横向与纵向,回归到蚯蚓本身。

    蒲小林:这是最软的硬骨头!

    王国平:凸凹兄的诗歌总是在变化中,不断给人意外与惊喜。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来一次诗意的转身,不华丽,但是极其扎实。比如他的《蚯蚓之舞》,这首短制既是小舞,是我们眼里最卑微的动物之舞,但同时又是大舞,是关于人类与自然生存、生活与生命的高蹈。

    印子君:马雅可夫斯基说:为了把一个字安排停当,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同样,要获得一首《蚯蚓之舞》,一个诗人需要具备上百首、数百首乃至上千首诗歌的“演练”过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量诗人,即便具备了这必要的“演练”,却最后“无果”而终。诗写“法则”,就是这么严酷!别以为诗歌没有门槛,谁都可以画几笔,谁都可以舞几行,其实你那分行的东东纯然“无效”,与诗无关。倘若没有这种清醒,无异于自取其辱!《蚯蚓之舞》是独特的,是奇异的,是超拔的,也是唯一的,因而不可复制。它艺术形式上一点不怪诞,甚至很传统,仅仅用对比方式,把鸟、鱼、人的舞,与蚯蚓的舞,做做比较而已。但是,这一比,却比出了意想不到的奇效,诗意空间“轰然”洞开,诗学海拔“轰然”矗立,彻底把读者征服!短短14行,字字精当,字字千钧,其散发的诗性力量,定令无数自以为是的“水货”羞愧难当!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蚯蚓在“舞”,它“为了这天塌地陷的柔柔的一舞”,“把体内的骨头也排了出去”!据此,《蚯蚓之舞》的经典性已不言而喻。
————————————
 
————————————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倪娜 (24)
————————

 
倪娜,笔名呢喃,诗人,作家。北美文心社德国分社副社长、世界华人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作家交流网主编,欧华作家会员。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理事、国际潮人文学艺术协会学术顾问、海外文轩作家协会会员等。现居德国。
———————————
【到了国外以后】

 倪娜/
————————
到了国外,才知道地球有多么大又有多么小,
到了国外,才知道外国的月亮与中国一样圆。
————————————
到了国外,才知道穷国与富国其实不差核弹,
到了国外,才知道穷人与富人其实不差吃饭。
————————————
到了国外,才知道生命尊严本该高高在上,
到了国外,才知道天堂地狱不是一步之遥。
————————————
到了国外,才知道上帝庇护虔诚的子民,
到了国外,才知道天堂大门被大师挤破。
————————————
到了国外,才知道犹大出卖耶稣演绎到今天,
到了国外,才知道原是上帝不小心造错了人。
————————————
到了国外,才知道语言工具的力量和它不可逾越的障碍,
到了国外,才知道一个问题除了是和不是还有其他答案。
————————————
到了国外,才知道宗教的价值取向和民族性的根深蒂固,
到了国外,才知道民族的是永远流行和繁衍下去的色彩。
————————————
到了国外,才知道自己其实那么爱国,
到了国外,才知道胃比心愈加思乡切。
————————————
到了国外,才知道梦中的意境从没有离开过中国的主题,
到了国外,才知道认识从没有离开过固有的世界和价值。
————————————
到了国外,才知道融入和融合远远不只是语言一个问题,
到了国外,才知道其实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逻辑。
————————————
到了国外,才知道什么样的性格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到了国外,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决定什么样的命运。
————————————
到了国外,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不再属于自己,
到了国外,才知道家长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家长。
————————————
到了国外,才知道金钱难填满欲壑,
到了国外,才知道权利从来双边赢。
————————————
到了国外,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还有那么多,
到了国外,才知道工作外度假的幸福含义。
————————————
到了国外,才知道经中文翻译的东西可圈可点,
到了国外,才知道自由想像的尺度跨度有多大。
————————————
到了外国,才知道博士论文原来国际范围流行天下大抄袭,
到了国外,才知道宗教国里同性恋一样任外交部长当市长。
————————————
到了国外,才知道总统不离婚也不结婚照样与女友同进出。
到了国外,才知道坐着轮椅上的德国财政部长那么受敬重。
————————————
到了国外,才知道波涛汹涌性感翘臀那是女人的资本,
到了国外,才知道一个德国机场能够建设那么多年头。
————————————
到了国外,才知道还有许多的佳肴美食没尝过,
到了国外,才知道德国女人有那么多裙子鞋子。
————————————
到了国外,才知道天下还有那么多的地方没去过,
到了国外,才知道还有那么多的新鲜事浪漫事儿。
————————————
到了国外,才知道还有那么多的不知道,
到了国外,才知道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了。
————————————
2011年5月首次在德国《欧洲新报》发表,2012年3月陆续在德国《欧华导报》、美国《侨报》、德国的《德华世界报》刊登,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
 

倪娜《到了国外以后》 在德国《欧州新报》发表
————————————
————————————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陈广德(25)
————————


陈广德,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徐州市作协副主席兼影视委员会主席,一级作家。在《当代》《中国作家》《中国诗歌》《文艺报》等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获《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120余次诗歌大赛奖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著有诗文集10部。
————————————
【梨花】
 陈广德
 
______________
 
开了。纯洁是一朵月光留下的钥匙。
 
点点白,在宣纸上萌芽。
 
让镜子里的光线,水一样漫过
 
曲子里的花蕊,楚楚,生动。
 
————————————
 
所有的柔软都倒伏在婀娜着的
 
枝下,风儿袖手旁观。
 
鸟鸣是写在纸外的配音,
 
声声慢。慢在谁回眸的氤氲里,
 
雪花一样,飘落一些
 
虚拟的冷清。
 
————————————
 
今夜的石头辗转不眠。一瓣瓣
 
要来躲雨的爱情该进哪阙
 
词里?题款不语。墨色的题款
 
仿佛是从白色里分娩的
 
种子,等待一场春天,等待红袖里
 
透露的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载2015年7月18日《都市晨报》

 
陈广德《梨花》手稿
 
————————————
 
【对《梨花》的评论】
————————
梨园的写意与写意的梨园

刘振坤/
 
    自古以来,有关描写梨花的诗句不少,如“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又如“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还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尽管上述诗句中的梨花,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但无不与美丽、纯洁、相思、乃至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有关。由此思之,古人似已将梨花之种种风貌“写尽”,今人若再造次,会不会出力不讨好呢?

    乙未初春,与新沂诗人陈广德先生一起去了趟位于丰县的百年梨园。其时,花尚未绽放,只以花萼之态迎接八方来客。对此,广德先生对众诗友调侃道:黑马不来,梨花不开。令人欣喜的是,经过数月淬炼、凝思,广德先生的《梨花》惊奇地于夏时盛开了。

   “开了。”首句简洁明了,直接破题。

   “纯洁是一朵月光留下的钥匙。”梨花的纯洁自不待言,那种灿若云霞的洁白由月光开启不仅有着最合适的理由,亦符合梨花那种领悟自然的超凡灵性。“点点白,在宣纸上萌芽。”于此,一幅大写意的梨园图渐次展开。

    让镜子里的光线,水一样漫过
    曲子里的花蕊,楚楚,生动。

    到这里,笔锋一转,从虚空的意象世界,变成了现实的镜像世界。所谓镜像,最简单地来说,就是当你的左手面对镜子时,你看的是右手的象形。因此,宣纸上未曾干透的梨花,一经镜子反射,自然有着水墨漫溢的痕迹。至此,不用亲临现场都可以想想到那种“楚楚,生动”的景象。

    所有的柔软都倒伏在婀娜着的
    枝下,风儿袖手旁观。

    这样的描写呈现了诗人一贯的笔法——借喻与替代的叠加运用,使梨花的柔美之态与枝干的婀娜飘逸相得益彰。风自然进不了纸上的梨园,只好能袖手旁观了。和风一样的还有鸟。“鸟鸣是写在纸外的配音,声声慢。”这里可解读出三个信息。一者,画中确实没有鸟的任何只羽片影,但作者却看到了画面以外的真实世界。因为在他看来,现实的梨园是不能也无法缺少最真切的鸟鸣的。二者,或许由于画面十分逼真,以至于鸟儿真假难辨,便不断地鸣叫着想进入画面,这一切,都被诗人看到。三者,画中确实有鸟的影子,由此联想到鸟鸣的曼妙与清脆……不论如何,能够写出如此可以被读者从多维角度解读的文字,在美学的意义上可谓是上品了。

    “慢在谁回眸的氤氲里,”谁的回眸呢?可能是风的,也可能是鸟的,还可能是正走在梨园小径上的某一位少女的。当然,更是梨花自己的……

     雪花一样,飘落一些
     虚拟的冷清。

    这两句,可以视同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缓释版。同为大自然的精灵,雪花亦需要季节的孕育,需要雾雨雷电的叛逆与相互融合。在这里可以大胆想象:作画者似乎深知梨花与雪花的神秘关联,将画面处理的极其高蹈丰富——雪中梨花欲开还羞,梨花丛中雪花随意点缀,就连留白处呈现出的也是雪花、梨花互相纠缠并渐行渐远的虚拟景象。

   《梨花》的最后一段以“今夜的石头辗转不眠”开始。石头,意味着坚强、刚毅,在此可以理解为男性的代名词,与柔软的梨花相对应。那么石头为何会辗转不眠呢?因为他在担心“一瓣瓣要来躲雨的爱情该进哪阙词里?”。紧接着,诗人的思绪迅速转移。“题款不语。墨色的题款仿佛是从白色里分娩的种子,等待一场春天,等待红袖里透露的香气。”
   “题款”是山水、花鸟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通常用以标示作者以及受赠者的信息,有时还会辅以小诗文来丰富作品的内涵。于此,题款的作用不是用于某种证明,而是用于回答问题的。那就是,一切还需要继续等待,等待更加美丽的春天,等待更加美好的爱情。

    著名诗评家孙晓娅近期指出:对于每一位当代诗人来说,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修辞技艺,二是来自自我突破——面对影响的多元与焦虑,如何发出个性的声音,处理好现代性、当下时代和个体生命的关系,如何回应世界诗潮的波涌,在世界艺术的格局中完成对诗歌本体的提升。

    显然,广德先生的这首《梨花》对其本身来说是一个突破。多种技巧的叠加运用,多维度的意涵共建,将古义的梨花以现代性的语句加以重构,这一切形成了该诗最大的艺术特点。
     
——2015年7月18日《都市晨报》
—————————————
————————————
[新归来诗人代表作联展公告]
———————
中国新归来诗人联盟,联手中国艺术家微平台,在多种媒介展示新归来诗人代表作,作品限一首代表作(一般不超过50行,提供word文字稿),需发表过,来稿注明写作年代及发表报刋,并附新个照一张,简介300字内(切勿超),代表作手稿(控制在两页16K纸之内,最好压缩为一页),对代表作的评论摘录(整篇一般不超过两千字,多篇摘录在两千字内,注明评论所登载的报刋)。此专项活动不接受非新归来诗人(1999年以后出道、发表作品者)的稿件,请理解并尊重事实,征稿针对新归来诗人群。投稿信箱ngrp2011@163.com
—————————————
[策划及出品人]:沙克
 [ 顾问 ]:叶延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诗刊》原主编
[联展公证人]严力、翟永明、何言宏、蒋登科、黄梵、张德明、傅元峰
—————————
横跨三十年当代诗史,重读代表作
展示新归来诗人创造,确认新价值
—————————
【主办者】:
中国新归来诗人联盟
总编:沙克,洪烛
中国艺术家微信平台
总编:沙克,阿尼巴尔·罗斯
—————————
【后援者】:
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
秘书长:祁人
诗林杂志
主编:潘红莉
中诗网
主编:周占林
作家网
总编:赵智
现代青年杂志
社长:雁西
—————————————


中国新归来诗人||
中国当代实力诗人集结
中国当代优秀诗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