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自由诗 > 正文

幽林石子童诗五首

【幽林石子童诗五首】
 
踢风儿 

小女孩一蹦一跳地过来了
小脚丫把寒冷的风儿
踢到左边,又踢到右边
踢到了路边的一棵小树上
小树歪着身子看她
假装冻得发抖的样子
还用叶子挠她红扑扑的脸
小女孩咯咯咯地笑起来了
一把拉下风儿
丢到很远的前方
又欢呼着追过去了
  
导读:在孩子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可爱而富有生气的,风也不例外。诗中冬天的寒风似乎成为孩子玩不腻的玩具,可以“踢到左边,踢到右边,踢到路边的小树上”,还可以从树上拉下来,再投到远方”。在寒冷的季节里,孩子的出现让大地温暖起来了,显得生机勃勃。风被孩子踢到树上时,小树也成为了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歪着身子看她,假装冻得发抖,用叶子挠她红扑扑的脸”。整首诗充满童真与乐趣,语言灵动,能充读者的阅读兴趣。

窗口的苗儿认真学习  
 
爸爸妈妈去了更高的天空
孩子们正为想要的季节
认真学习
枝条写下绿叶
在教室的窗口
冥思苦想
 
雨滴轻轻表明来意
绝不打痛严肃的课堂
自己也要在关键时刻
上最好的课
每一阵铃声响起
苗儿们,茁壮成长
还俏皮地用枝叶比试
一张张洁白的试卷

导读:诗题中的“苗儿”实际有两层意思,显性的意思是指教室窗外的小树,隐性的意思是指成长中的孩子。“学习”是孩子与小树成长过程中永不停止的行动。当教室里的孩子认真上课、做作业时,陪伴在窗外的小树也在努力学习,只是小树的学习方式是“用枝条写下绿叶”,老师从高空淅沥沥而下,课堂滴滴答答。两堂课紧紧相依,课上与课后都有枝叶比试一张张洁白的试卷。


 
鱼一出汗
就会涨潮
腥味溜过菊花的眼
偷了秋的梦
 
鱼一翻白眼
目光就挂在网上
蹦蹦跳跳
走完这一生

导读:孩子似的思维常常超出普通成人的想象,此诗的开头很奇妙,鱼在水里为何会发热?且热得大汗淋漓,还让水涨潮。这其实是给流水一个新奇的释义,似乎因某种激情所致。最终潮水溢出堤岸,鱼的腥味也四处蔓延,从岸边菊花的眼前溜过去。只可惜梦想正浓,因为过于火热,水太满,加之渔人的小私心,鱼儿脱离了生活的范围,陷进一张大网,最后“蹦蹦跳跳,走完一生”。

前方破了 
——写给失学儿童
 
宝贝,鞋子破了
可以打补丁
衣服也可以
屋子旧了
有更多的阳光
避雨
你在明亮的破屋里开心笑
 
但是现在
路破了
前方破了
梦里有个洞
眼泪
滴在破洞上
梦想不能缝补
 
导读: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了教育。诗中的第一节以朴实、俏皮的言语表情刻画生活上的贫穷,但这种穷并没有伤及心灵深处,快乐的阳光依然铺满了天真的脸。第二节进入一个大转角,我们先不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转角,或许是天灾,或许是身体残疾,或许是穷困至极,导致孩子失学。一个“破”字引出一长串心灵的刀口,路、梦想、前方依稀听到沉闷的断裂之声。在远离教室的地方,一张张失神的忧伤的脸泪水涟涟。

光芒落到了作业本上
 
是一轮母性的太阳
光芒落到了作业本上
充满智慧的光线
打勾,打叉
仔细修改
 
阳光的笔迹
激活了苗儿们的远大志向
翻向前方的浪潮
从幼儿翻到少年翻到青年翻到
一只手,轻轻合上书页
 
导读:诗歌的“光芒”里有一片母性的温暖,也被师长更多的爱包围。“光线”是一支支热情洋溢的笔,为鲜活的试题“打勾,打叉,仔细修改”。阳光的笔迹悠长,光芒里的智慧与严厉,一天天激活苗儿们的远大志向,从而使生命的浪潮,从幼儿翻到少年,翻到青年,直到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作者简介:石世红,网名幽林石子。鲁迅文学院诗歌班学员,知名音乐诗人,《诗歌周刊》2018年度批评家提名。作品发于国内外各级报刊,入选《中国儿童文学名家名作》《2015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2015中国诗歌排行榜》《2017中国诗歌排行榜》《2012中国当代汉诗年鉴》《2018中国诗歌年选》《双年诗经2017-2018—中国当代诗歌导读暨中国当代诗歌奖获得者作品集》等重要选本。有诗作被译成英语。出版诗集《草木的事业》(“百年诗库.实力诗人”之一,长沙市文艺创作重点扶持作品)。】
 
打开心灵的花园
——评幽林石子诗集《草木的事业》
      
作者:长篙
 

若干年前,在新浪博客里遇见石子,因其诗歌语言质朴、清雅、灵气,富有童心、善意,故留言。认为若能保初心而不受外界影响,再提高境界,加强深度,作品自然会更进一层。

后来石子的变化使我出其不意,她作为女性诗人,其独有的质感、细腻以及敏锐的观察力使作品充满感染力。她还擅长音乐,独特的艺术气质似乎让诗人与读者着迷。我说得也许太过直爽,但在网络中可以隐约感觉得到。我也有孩子样的真诚,我们从初始中来,也将回到初始中去。诗人们都应该敞开自己的后花园,让读者更真实地体会与享受到自己内心奇异的风景。

石子诗集《草木的事业》,让我们看到了一幅风景优雅、和善纯美的生活艺术图画。全书共有六大章节,前五章是诗歌,第六章是散文诗,共160首。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亲切、真诚,并带浓郁的乡土气息,保持着一种执着与纯净。像大自然有涵养的风景,回避化妆术,自然而亲切地淡淡地开放。《草木的事业》满满地把收获呈现出来,阳光、青春、爱情,这种感觉,是内心的向往与喜悦,安抚与被安抚着。这里没有苦涩,也看不到悲伤。更像诗中所描述“坐在月亮叹息中的人,他正给大地点灯”。如“月亮散发出母性的爱与体温/它载着我,载着星星和云朵”“洁净而明亮的梳子/她要梳理星光/也要梳理雨丝的背脊”这样的语言灵动、清新,流露善良与童真,让读者自然回到儿时怀梦时的葱茏,记忆中童年的歌谣也在成年的残缺舞步下回荡。由此看出,石子也有撰写童诗的潜力,我从她一些儿童诗歌中看到了无数少年生活的影子。像这样充满童趣的诗歌还有《前方破了》《窗口的苗儿认真学习》《光芒落到了作业本上》《踢风儿》《海醉了》《雪地》《失去母爱的孩子》《乌云》《荡秋千》等,语言如松鼠登枝,活泼可爱而充满灵气,意象都是取自大自然,这些精美的小诗深受孩子的喜爱。可见石子的思维有成熟的一面,也有天真的一面,她的多边形的性格在诗歌中表现得很强烈。

第二章节是《爱情素描》,这是一组描绘情感生活的诗歌。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简单的黑白素描的画面,但她的诗歌语言并不简单,没有多余的字眼,意象流畅,韵味悠长,行文如流水,看得出,这是一首一气呵成的作品。从诗歌进入作者的心灵内核,石子的经历一定也充满快乐与幸福,有着对人生淡然与安然的神态。难道,生活中没有痛苦?为什么人生如此多彩,又怎么会永远保持这种憧憬呢?如果你觉得生活很累,有苦痛,那么《草木的事业》会告诉你,草木为根,其枝繁叶茂,盛放出美好的理想与快乐人生,这片充满乐感的爱的草原,诗意葱茏而辽阔,并不被季节中的风雨所垄断。她告诫世人,种子无论在哪里安眠都是幸福的,花朵无论在哪里芬芳都是高贵的,土地的家庭永远是那么和谐而辽阔。生活的艺术耕耘着作品艺术,犁铧永远握于作者有力的手中。

诗歌作为文学的顶端语言艺术,其精彩被各大文人所追捧,她所衍生出的流派异彩纷呈。中国新诗百年,西方文化的横向植入远比台湾纪弦那时的情况更复杂,原因是中国的诗人太多,网络的发展使中西方不再产生隔离。这种多元化影响使诗歌空前繁荣,艾略特是反经验之说的,其意义虽然从保守中脱离出来,战胜自我。受博尔赫斯、弗罗斯特、奥登等象征诗人的影响,使国内传统的物化与意境不再感性,具更多的理性、哲思等渗透,使诗人的语言呈多样性,所排生出的流派千差万别,但大多以视其外表,无视其心的表现方式呈现,使自我的作品显的不伦不类,丧失自我,语言特征具有表面象征化、印象化等等。但是,无论哪一种,无论你追求所谓的独有辨识度,但却离不开根本,即本性。人格的本义,审美的观念,以及艺术的效果。周瑟瑟所提出来的“元理论”便是一种本义的延展,真朴的风格,不夸耀、无虚妄。这也符合传统意义上的乡土观念,境界具有作品提升的契机。因此,在这样的土壤里滋生出的花是美妙的、原始而真诚,无疑石子在乡土抒情与人性本真上是盛开的曼妙花朵。

自古以来,文学创作是一种求静的精神艺术,而诗人是队列中勇于让位与退后的一员。他们往往摒弃生活的恶性追求,而沉迷于对艺术的良性追求之中。这种享受美的方式是值得提倡的,本源的对世界的抚慰是温暖而可敬的。本源,是内心力量的源泉,对万物的热爱是建立在仁爱之上。我们从《草木的事业》可以看到,如有些句子“夜空中最美的秋千是月亮”(《荡秋千》),“月亮是你眼睛里最亮的水晶” (《在你的血液里播下一颗种子》);另一种也是表现在认知上,如“在一朵花的坟墓里/我把我的诗儿/养育成四季”(《死亡中的哺乳》)。在此,艺术的形态与人生的苦短相结合,创作手法灵巧而娴熟。而《炼狱生活》却把充满阳光与热情的石子引进了生活的阴郁与艰涩之中,叶子的枯黄、降落,好似人生的歌舞,慢慢结束。叶子被寒风推上季节的刑场,而人生被岁月按上雪亮的屠刀。这是一种最平常但充满悲伤的杀戮,没有鲜血但极其残忍。

由于物质横流,精神空泛,这需要一种良心、信仰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需要摒弃小我,站在另一种高度,展开对社会的关怀与体恤。相对来说,有些诗人过于愤怒,激昂,直观。如对“雾霾”的描写,对生产毒食物,以及被拐儿童等等社会现象。另一种主题则是对灾难、节日的描述。当然,也可能像石子一样热情而自在地生活,可以像诗人苏浅那样抬起一张仰望天空的美丽的脸,纯真地面对世界,她付与我们神话般的承诺。

综上所述,石子有表现出热爱生活与阳光抒情的基础,本性大善与乐观向上的朴素风格,这是优秀诗人必备的良好条件。通常诗人的最初本愿的语言在成功之后是最难保持的,为了更进一层,诗人们便会努力向纵深发展,使语言差异化,本性内敛化,联想抽象化。同样,石子具有语言变化性,视野宽泛,社会主题更丰富的创作能量。她会使自己努力提高对世界的大同观念,培养对人生的思考与冷峻的社会视角,诗歌写作也可以表现得更大胆,让读者体会到不同风格的作品,我们相信与期待石子更多更大的收获。
2017年2月6日
 
作者简介长篙,实名李智明,湖南安乡人,美国“风笛诗社”成员,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丁玲文学奖”。诗作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台湾《秋水诗社》、济南《大家诗歌典藏馆》收藏。诗作发于 《创世纪》、台湾《乾坤诗刊》、美国《新大陆》、澳洲《千千诗页》、越南《越南华文文学》等。出版诗集《小城雨季》《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