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唱诗班彻夜的歌声降低了温度。
小雪,大雪都没有来的雪,开始下
就像花,开在我们认识之后
嬷嬷们吃惊地说,每一块瓦都盖住了
一句“小寒”,就能用声音
画出一个瘦姑娘:
她因为我迟来的温暖
而颤抖
雪,轻柔得像第一次来到你的家乡
世界也不得不重新敞开怀抱
贫贱如我,在茫茫大地
亦有一席。
冰凉,微苦
——记新年危水之行,并致诸友
在向我们打开冬天前,危水
是胜利的、疲倦的产妇。
研学的孩子在照片上奔跑,应和着
茫茫大坝上列队造型的人们
天色难以描述:“南五场”的尖嗓门
让它一亮,又迅速缩回喑哑
柚园与橘园互相说“冷”
水粉画中,饥饿的美有无穷追光
单丛芦花举着不计后果的爱
而白鹭飞临,像一声咳嗽:
突发的沉默有深度互文。
你们雪中的憔悴,多像另一个我而此刻
也是你们:虽有巡山狗
穿针引线,但楝树果坠地无声,
“挣脱时代幻听”的念想终于落空——
亭内亭外,道路扭结,出口难辨。
那么就拥抱吧,低语,接住
从各自微苦肝胆中挤出的甜。
返湾湖
大白鹭盘旋在往事里,搅动
低海拔的江汉平原。
新访者还没察觉自己的融化:
衣袖、头发、眉眼,与草木长成一体。
“这是青头潜鸭,这是酢浆草”
本地蛙鸣纯正,狐尾藻的隐身术
快要成真。
你刚想举例,一朵荷花
就从云梦泽的雾中举起手来
你刚想否认,一只蜻蜓
就轻轻点了一下水
众多呼吸,负责唤醒。
参差荇菜伸向诗经的茫茫水面
看麦娘与狭叶香蒲比着高矮,说起
“当初大家都年少,都在章华台跳舞,都是
楚王要的腰”
而在被节节草一节节
撑起的栈桥,我们终于被流水记了账:
返湾湖347种维管束植物一起合唱
所有的鱼米乡,瞬间获得强光
写实:记一场京剧票友演出
过于现实主义的布景将我们
置于一种空洞:
这庭院,楼阁,绿植,都是刚刚拍下的
照片。
同样写实的是她们,在重彩中
坚持皱纹,眼袋和深深疲倦。
以及他们,生了锈的嗓子,上了锁的腰
锁不住麟囊1。
李少春凑近我,余光紧盯首席操琴:
“乱来,乱来!”
告密者,鄙夷如前朝宫女
目不稍离的专注过于写实,乐谱也不答应——
京胡是条好嗓子,但若没有呼应
它和演员就是孤零零的两件东西。
“这个好懂,我学五笔时老师也不准看键盘
学车时,师傅规定眼睛不准下垂……”
即便来不了拔高的跳跃,弦声
也会改走水路,溅起一两朵浪花
而此刻他们,在如实谢幕:
沉迷于一阵凌乱的掌声而毫不自知
注1:指表演京剧名段《锁麟囊》。
中山公园
红叶李已经飘雪了,杨柳
才摇摇手臂,长出新的指甲。
船划江津湖,涟漪泛起腥味
摆拍群众头一回扮成雕塑:
仙鹤专注舞姿,鹿负责远眺
吼猴一不留神吼出真声。
从铁丝网外撒下的面包屑让
五只火鸡打成一团
孔雀独立秋千架,眼含不忍
我必须道歉,我也有一位这样的朋友
在四月的空气中颤抖,在30年前
预留的这个春游中。
必须有石楠污秽的气味:
一个男人醉于音乐而舞姿过于妖媚
不得不被匆匆路过的长吻鸟叫破。
二人的,三人的小船,从不同方向
画出同心圆
而摇椅上的人们一动不动。
从钟声中漏下来的阳光
把我们照得干干净净
一切都那么星期天
姨婆和大姑
二月头的一个中午,姨婆
用手势说,她必须见一见大姑
从村头到村口,半个小时里,轮椅
一直吱呀着宣告她的到来
与此同时,卧床半年的大姑奇迹般
坐起身。
这次会面移到了屋前的稻场
两个年过九旬的老人
一个聋子,一个哑巴
近一世纪的闺密
开始了热烈交谈:
两双青筋暴露的手紧握
两张沟壑纵横的脸紧挨
一个咿咿呀呀,一个呜啊呜啊
不住点头,高兴拍手
甚至把僵直的胳膊扬起来,背过去
作出飞翔的姿势
甚至试着从轮椅上立起来。
偶尔停下,共同望着远方
疑惑地环视这活了近一个世纪的地方
这风平浪静,又面目全非的村庄。
整整两个小时啊,她们像竹筒倒豆子
把一辈子
无法说出的话都说完
我发誓,她们听懂了对方发出的
每个音节:
这个晌午,阳光泼向两个衰败身体
涂抹出幸福的水彩
而身边的我们,个个泪流满面。
三天后,姨婆无疾而终,隔了两周
大姑安静离世。
这不是结束,我确定
一个哑巴,一个聋子
用她们没有一个词语的深刻交流
用心满意足的、温暖的笑容
让我们坚定地相信:
生命中,存在一些
死亡也夺不走的东西。
轻松之境
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了,终于
从疼痛的捆绑中挣出来
你出人意料的好,笑容回到脸上
没有一点夸张。
你这次,甚至胜过年轻人
两天就下地,七天之后陪老同学
去了一趟危水大坝:
“多年前的绿,还那么耀眼”
七十年来,你积下的痛和苦
已经一人高,再堆这一层
不能抬升,也不能压低你
你不再被打败,作为
英雄,你所担心的,害怕的
都已一一放下。
除了我啊,我——
以你之名,五内俱焚的儿子日日夜夜
仍把自己搁在人民医院十楼手术室前的那个中午:
他捧着你的胆像捧着自己的兄弟。
阳光照在沙拉碗上
临出门时我看到光:
厨房角落,倒扣的沙拉碗上
那篷明亮,安详自足
不像是从窗缝照进来,而是
从清晨长出来:
怀孕一整夜,才这样甘甜
它经由外婆的手
母亲的手
妻子的手
召唤着女儿的手
喊妈
一个八十岁还喊妈的人
一定是熬不下去了,要回到
那个虚空怀中
把近三万天的灰尘
塞进重新年轻的子宫
“妈呀,我该
怎么办?”
他交出选择,老眼中
万物茂盛
都变成生他养他的母亲。
所谓
所谓春水,不过是一条河重返人间
所谓我们,不过是一群人重新醒来
所谓乡音,不过是冬天藏好的粮食刚刚
发酵,就被一声古琴挑走了魂。
所谓反串,不过是男扮女装的人用水袖
分开一条大河时,找回了自己的呼吸
所谓变脸,不过是张牙舞爪的人一层层翻出
曹操,张飞,程咬金,最后揭剩
一声叹息
所谓合唱,不过是一群桃花拥挤时
发出的每个音节都比课堂上响亮
所谓桃花,不过是我依次打开了
自己的耳朵,眼睛,心。
杨章池,男,汉族,1972年3月生。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诗歌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作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长江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荆州市作协副主席、荆州日报社副总编辑。曾出席第四、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第二届北京诗歌节等,鲁迅文学院湖北高研班学员。著有诗集《失去的界限》及《小镇来信》。入选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和湖北省文联优秀中青年人才库。获2019年度长江丛刊诗歌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