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心树
把身体上的漏洞展示给你看
为的是告诉你,风只是取走了火焰
而并非我的命
半生中有两股力量,一直在我的肉体里较劲
一点一点地掏出去
又一点一点地生发出来
这哪里是什么返老还童啊
明明是不依不饶的折磨
却又让人甘于委身,以命相搏
其实生死只是上苍设下的圈套
越拉越紧,直到刑期的限日一到
连根拔起
时光记
时光有纤足,在屋脊上小心翼翼行走
一度让你察觉到它的慢
有时连风,也比它来得突然
它也有翅膀,但喜欢静止
甚至一度在记忆里倒退
有时藏得很深,我们
在寻找时沉溺其中并不自知
更多时候,它徘徊在
生活宽大的刃口之上,将其磨得锋利
但我们都已经学会,并精通了
在刀锋上行走的技艺
炉中煤
先是黑的,像矿井里钻出来的脸
后来是红色,像醉酒的时候
因愤怒射出的目光
可那目光,终如落日
红到极致后,就是暗淡
有时炉膛一声脆响,火花迸裂
像杀人的话在胸腔里炸开
又被酒浇灭,而后打一个无奈的嗝
摇晃着花白的头发,灰烬般
风一吹,所有的爱恨都散了
郑重
明月有心,落花有意
秋风有微词
人间有大如星斗的微蚁
也有小于生死的细光
流水有大去向,红尘滚滚
生活要娓娓道来
你说“不”,子仍在川上不肯离去
你说“舍昼夜”,大去向的下游
涌起微小的火焰
没有什么,能够被时光轻易湮没
譬如朝露,每一滴,都稳坐住一个太阳
月光辞
如何在一张白纸上画下中年的月光
十五的清白,初一的寡淡
还有无边的寂寥正冲破纸质的江山
那水墨的江山啊,三千里长
而笔锋只有一寸,尚不能
稳住内心的摇晃
岁月松弛,月光湍急
抱紧狭窄的土地
抱不住宽阔的生死
你能从时间之隙抓住的月光
有三分薄,半分新愁,半分旧疾
剩下的两分,是那些涣散的中年之惑
无常
浩大的江河也会改道
微小的命运身不由己
世间的人啊,清早醒来感叹无常
你不知道昨夜熟睡之时
这城市的某个角落里发生了什么
多少弱小的动物被捕猎
多少弱小的植物被啃食
多少人,被逼得无奈改道
无奈撒手
但迎着风暗自神伤的那一小群
最让我伤怀
一火车的人也不能使我免于孤独
像收拢雨伞收起自己
一火车的人也不能使我免于孤独
嘈杂的5号车厢,有人昏沉沉地
睡去。我感到冷,是因为冷气
不在意身体的需求;我想念一座山
山顶低低的气温,是因为
我们在旅行——日出时的色彩
照亮了整片草甸,你的眼睛
是九十九个太阳的光与亮
那时,我们是一个人
同频率的呼吸
几乎让我心甘情愿坠落,悬崖
现在,我们是两个人
被一把命运的刀子劈开,
在各自的轨道上。冷或暖
那个山顶上的夜晚
被佛主开过光
醒悟
空调老了,整夜,它都在喊疼
它的呻吟,仿佛一辆陷入泥水中的马达
挺住意味着一切。安慰
像一滴水面对整个村庄
土地撕裂的伤口。寄居在
膝盖里的风湿刚刚醒来,巨大的
轰鸣不断翻弄母亲的安眠
这实质性的苦难
诗治愈不了它的痛
夜阑风静,我在三百公里外
在热水器坏掉三月的地下室写下
安好,勿念!
多少时光已流走
隔着千山万水呼唤你
像骑在马上呼唤山背面的羊群
多少时间已流走
还有多少正在开始这一过程
没有那么一道浅浅的河床
或窄窄的缝隙
供多余的时光缓慢穿行、流淌
它要走就走得决然而匆促
谁也挽留不住:
临岸而泊的轻舟不能,跨河而立的石桥不能
聪明的人不能,善良的人不能
卸下一身重负的远行者
对此偶有所悟,却终也不能
观卧佛
慈悲,有时是木制的虔诚
也是金属的孤独
现在,静卧的佛祖有石质的温暖
如一尾鱼,悠游冥想于敦煌的虚空
不必静坐观心,拈花微笑
世人形形色色拥来,悄悄趋于安静
不必高枕,只需涅盘
让众生失语,信仰空灵
万物如鱼,在你辽阔如海的慈悲里睡去
谁也不必在朝拜中耽溺一生
山水迢遥,明月高悬
人间正在盛世的灯火中醒来
刘山,当代诗人、作家、大学教师、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诗歌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华辞赋家联合会副理事长、甘肃华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四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入选诗刊社第33届青春诗会、甘肃“诗歌八骏”之一。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诗刊》《北京文学》《星星》《上海文学》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和文摘报刊,著有诗集《春风痒》《病中书》《甘肃赋》,中短篇小说选《阳光不锈》等,曾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黄河文学奖、甘肃省杂文评选一等奖(第一名)、全国性诗歌比赛一二等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