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麦大桥(外二首)
作者:史映红
通麦大桥
像记住自己名字一样
记住一座桥
叫通麦大桥
像记住自己籍贯一样
记住三座桥
叫通麦大桥
记住它的历史
位于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
著名通麦天险咽喉之地
第一座通麦大桥1950年修建
2000年4月9日易贡湖大溃堤时冲毁
川藏南线瘫痪
墨脱、波密、林芝3县90个乡与世隔绝
第二座通麦大桥,2013年8月
因铆索脱落致桥垮塌,4人数车失踪
经40天抢修,9月10日通车
2015年1月,因钢架错位中断
第三座通麦大桥,2015年年底通车
为单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
长416米,主跨256米,高60米
设计基准100年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①
三座通麦大桥,70年沧桑岁月
见证一个国家由弱到强
一个民族不屈不挠
无须感动上帝,用执着感动自己
无须取悦别人,用真情浇灌真情
无须哗众取宠,用北京太阳照耀边疆
无须张大其辞,用北京雨露润泽高原
让我们手牵手
不离不弃
向前去,向上去
向着明天幸福去
①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拉日铁路
我整装待发,一路向上
跨过29座隧道
从海拔3700米到4000米
再从4000米到8844米
这是珠穆朗玛的高度
我急不可待,一路向上
太阳是我图腾,我是太阳子民
离太阳最近的铁路
从历史中来,走过3000年
穿过30座桥梁,向地球之巅
我意气风发,一路向上
摁住跃动的胸口
替历祖历宗激动
5000年风雨沧桑,3000年马载牛驮
流星赶月,先辈可曾想过?
我内心悲怆,一路向上
百年前江孜烽烟,宗山失陷
红河谷兵败,数千军民遗体
惨绝人寰
我替56个民族跪拜、铭记
我五味杂陈,一路向上
积贫积弱早已远去
如今雪域豪放
青藏、拉林,拉日铁路
像次吉旺姆阿妈手上的梭子
让雪域
龙腾虎跃
高原蒸蒸日上
像给腾飞以蓝天
发展以翅膀
西藏博物馆
像复原的阿房宫
设计精妙,气势恢宏
像搬至圣城的故宫
错落有致,气贯长空
像传说中的天宫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①
1994年7月,被列入援藏622项工程之一
一期1996年3月动工,1997年10月竣工
国家拨款9625万元
二期1998年4月动工,1999年5月竣工
为适应发展,2017年10月
国家投资6.6亿元,进行扩建
新馆达5.8万平方米
日可接待7千人
我看你火焰般升腾的金顶
与布达拉遥相辉映
我看到熠熠闪烁的金光
与大昭寺遥遥相望
3000年金戈铁马被存放
3000年王朝更迭被浓缩
3000年赞普枭雄被呈现
3000年经文梵音在流淌
申报,奠基,开工
无数精雕细刻
铸成文物文献宝库
把先辈事迹功绩放起来
把先辈希望期望放起来
把先辈遗愿意愿放起来
改建,扩建,完善
多少夜以继日
造就承前启后的灯塔
照亮我前行的路
照亮264万高原人民前行的路
照亮56个民族前行的路
照亮一个国家前行的路
长风破浪
永不迷航
① 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
作者简介:
史映红:男,70后,甘肃省庄浪县人,笔名桑雪,藏族名岗日罗布。在西藏部队服役21年。曾在《文艺报》《诗刊》《解放军报》《青年文学》等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出版诗集《西藏,西藏》等4部,传记文学《吉鸿昌:恨不抗日死》;评论集正在出版中;曾就读鲁迅文学院第19届高研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