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自由诗 > 正文

鲜花的本质

鲜花的本质

 

作者:顾偕

 

以最轻的重量迎来你的渴望

如同歌声的代表跃出鲜艳的身体

芬芳委身于世界的需要

一种美丽的节奏

以强大的温情

固守在苍天的孤寂

和大地的枯燥之间

灵魂在绽放灿烂的火焰

五光十色的活力在平静地旋转

重现着种子的丰饶,和

阳光的初吻

一滴水在你身上散步

一滴水让你在辽阔中

找到了展望的去路

风在你心中舞动着欢畅与方向

你在快速的荣枯岁月

不止一次摇曳起

美也是痛苦的歌声

 

感谢泥土海洋般奔驰的怀抱

让你有机会在原野

伸出霞光的双臂

使你燃烧的眼睛能够吐露万紫千红

也能吐露忧伤的崇高

及对一切爱的不弃

夜晚你睡在星光下,梦见

自己的芳香都已掉落

再也没有激情可以滚动了吗

为什么人们总是看不见

你的死亡或累倒的时刻

莫非陶醉便是最大的疏忽

你以沉默原谅了我们的大意

当水走出了你只有瞬间的篝火

枯叶已不能为自由哀呜

你的末日不在秋天

却在所有

伤痛的记忆

 

但你,仍要以阴影

抹不掉的蓬勃

微笑地面对四季的埋葬

你是漂泊在风中的

无形的美丽使者

也是自己只有一条道路的

风暴中不屈的女孩

你永远长不大的闪耀

有时竟是人类一生在寻找的光明

天空从不曾粉碎渺小的你

对希望一次次的运送

虽然你在大地,会有

许多穿不过的夜晚

但那怕只要能跨入一个黎明

万物就会在沉闷中欢呼

因为鲜艳的到来

便是对时光的不幸

最大的鼓舞

 

时代的眼泪即便不落在

你的花园

相信它们也会,每次

在你的凋零面前

进一步的成熟

 

2020.2.29午后于广州西村

 

  顾偕  中国作协会员、广州市作协副主席、著名诗人

 

  附:

 

  “忧伤的崇高”

  —— 读顾偕《鲜花的本质》

 

  作者:粥样

 

  明白晓畅固然是轻松欣喜之事,常态的欲望依然是隆重的,但太浅的想法直陈之风,毕竟难以注入灵魂迷人的魅力。——顾偕:《保持改变永远是思想的源泉》

 

  《鲜花的本质》于我是顾偕另一篇可解性较强的作品。

 

  起句便不俗。“最轻的重量”这种悖拗概念的提出,诗行独特的艺术想象气韵散发,并将一直持续完一个长句。而这词正与本质上的花若合符节。描述一次次使用通感:实体化成“歌声的代表”,更连听觉都迈过而成为“美丽的节奏”。

 

  “委身”与“固守”将鲜花的处境于对之的寄意栩栩点出。“活力”与“平静”的对比,呼应上面轻与重的并举。

 

  诗人旋即将思路拉开,转焦于花上的“水”。水的散步,水对“辽阔”意象的跨入,撑出了新的天地。

 

  岁月“荣枯”,歌声“美”,补充说明了前面“固守在苍天的孤寂”的必要性,花成为坚守于命运的征象。

 

  “海洋般奔驰的怀抱”重弹前面“辽阔”的调子,却更可感,并进阶到浩瀚。诗笔依旧追随着花,将之“身体化”—— 鲜花拥有了霞光之臂、燃烧之眼,回应了前面歌声、节奏的虚化比拟,更增强了烈度。

 

  赞叹突然急转,突然打来“忧伤的崇高”给读者一个问号。随即引入鲜花梦见自己末日的想象性情境,对于无芳香、无激情的陡变所谓陶醉于花的反映如何。

 

  一旦掩去芳香、激情,花是返本之花,它对人们质问,在字面上像轻轻地,读来重若千钧!

 

  作者对质问之后的想象是—— 原谅。伴随着对花的又一个拟喻精警拟喻“瞬间的篝火”,从“失鲜”的鲜花上,抒情者看到了可贵的包容,并延续联想:短促绽放后,表象的凋零不在于时令,而在“伤痛的记忆”中。比其自然带来的震动,情感变迁的震动要更高一个层级。

 

  花、人逐渐合一。“微笑”面对是一般化的刻画,“漂泊”风中读来更揪心,随后“也是自己只有一条道路的,风暴中不屈的女孩”则是貌似恣睢的好譬。将鲜花比少女是人人心中所有,如此落实到纸面则迹近神来。飘摇之花确然是让人爱疼的女孩模样,而这女孩命定只有谢于风中一条路,但诗笔以显在的“不屈”隐点出:既然只有一条路,那就义无返顾!这才回照前面:“以强大的温情,固守在苍天的孤寂,和大地的枯燥之间”。

 

  一个倔强的女孩,难以磨灭的诗歌形象……

 

  女孩殒灭,所有“永远长不大”,但其闪耀,总括着前面形容的灵魂绽放、霞光的双臂、燃烧的眼睛以及瞬间的篝火,它们都那么弱小、脆弱,却切合着人类的寻求。

 

  以此提示,可会自然联想到林妹妹的《葬花吟》?开句就问“红消香断有谁怜”,《鲜花的本质》可是二百年后成熟异性诗人的解答?“花开易见落难寻”也像有了续篇。全诗核心的“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就此也已得到了隔空诗人的肯定和更为推进的表达。

 

  回本作,对花的弱势一面继续铺陈,“渺小的你”,穿不过夜晚,偶尔的成就—— 跨入黎明—— 是以多少次的不能跨入作映衬的。而偶尔一次跨入了黎明,于花本身又能给予多大起色呢?

 

  但仿佛亲身体验般,诗人接着这般写下:“万物就会在沉闷中欢呼”,小小的对黎明的抵达鼓舞时光的不幸。注意所用的“沉闷”,它提示无花的世界是何等的难以容忍。

 

  诗篇并没有在假设的“大团圆”结束,而是兜转一下回归沉郁的轨道。花按常态凋零了,然而,时代的眼泪,哪怕与花无关的眼泪,因着凋零而成熟。

 

  凋零是小小个体的毁灭,时代为之抽泣,却在局部的“灭”中持续整体的“生”。

 

  全诗读罢,重温时笔者的眼光落在了“忧伤的崇高”这个词。如他另一首作品《爱情总会有波涛汹涌》里写的:“上帝把伟大的美妙奖赏给了忧伤”。多愁善感的诗人啊,为小小的美写下了如此深切的悼词,而收拾起伤怀心境后,终究还是仰头看向了高处。跻身人类一份子,依然是要进取,且脚步不停。

 

  谁说得清楚鲜花有什么本质?把握了鲜花以后所能说出的,则是更要紧的。作者说精神之子“可在平常之事体味出具有神性的想象”(《作为诗歌意义最好的真实状况》),此中深意,可参本诗。

 

  2022.9.16广州家中

 

  粥样 广东省作协会员,著有《朋良无我》(1997年)、《偏见》(1998年)。编有诗集《九行以内》、《当代四川大凉山彝族汉语诗歌专辑》。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

作家网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