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清朝少女(外一首)
——读朱彝尊《高阳台》
作者:徐正喜
一位书生,
玉树临风流虹桥,
一位少女在楼上,
美目盼兮,心中涌动春潮。
这是在苏州同里,
在清朝。
没有红娘,
没有月老,
少女也不能自由把相思红豆抛。
日复一日,
楼上秋波,闺中梦魂,
书生形影缥缈。
初恋的阴云,人生的关隘,
相思的断肠,
如千斤巨石将少女压倒!
奄奄一息中,
忽听书生在榻前哭泣着说:
“芳卿勿忧,仆已来到!”
获得渴望已久的心上人的真情的怜惜,
少女瞑目芳魂杳。
书生叶元礼,
康熙丙辰进士,中书舍人官号。
少女无名亦有名,
中国古代千千万万个悲剧少女的代表。
三百多年似群山迤逦而去,
读朱夫子词,
痛感少女痴情无助绝望的苦恼!
谨献上一曲哀婉的、凄美的歌谣,
哀婉的、凄美的歌谣。
附录:
朱彝尊《高阳台》
注:题记略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簾不卷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 最难禁,倚徧雕阑,梦徧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 。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隄、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
投稿诗情
三十余年,
不曾亲近文学王冠上的宝石,
一旦投稿,
电脑中关山难越。
正文、附件、粘贴……
哪有弹奏、敲击文字舒适?
由此忽然想到,
千百年来诗词题壁——
百代词曲之祖 ,
“平林漠漠烟如织”,“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崔颢 、宋之问大作,
“黄鹤一去不复返”,“海阔天长音信稀”……
似这般文坛瑰宝,
放在今日,无缘识编辑!
高玉宝、王老九、胡万春、李学鳌,
岂能文坛立?
且看历代科考,
有童生须眉如雪!
唐朝尹枢七十三岁芳龄,
独占鳌头历史第一。
建议报刊设立橙色投稿邮箱,
向公交车专座学习。
让夕阳红欢歌幸福曲,或有佳作,
风雨惊、鬼神泣!
(作者,徐正喜 笔名三慈)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