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丝路 文明的脐带 人类的史诗
海上丝路
——献给伟大的中国和伟大的人类
(大型交响史诗文学台本)
作者:丘树宏
序曲 天地开浑沌
幕启。
LED背景:大型动漫《山诗经》贯穿整个序曲。
字幕:中国和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都以不同或相同的文明对人类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令人遗憾和费解的是,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先后在地球上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些历史痕迹。而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却依然保留着她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而且一派青春、生机盎然。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准备了充分的人文条件。
男中音吟唱《天地开浑沌》:
悠悠远古,
苍苍茫茫;
乾坤黯,
水汤汤。
盘古开天地,
女娲止洪荒;
结绳记日月,
龟甲驮阴阳。
大陆兴,
农耕忙;
木舟动,
向海洋。
三皇五帝铸华夏,
泱泱文明起东方!
第一篇章 古之风
第一节 悠悠咸淡水
字幕:中国是江河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海岸线和海域最丰富的国家。江河水是淡水,海水是咸水,两种水结合冲撞融合在一起叫咸淡水;江河水文化是大陆文化,海水文化是海洋文化,两种文化冲撞融合在一起叫咸淡水文化。咸淡水文化孕育出了一种特殊的文明,这种文明是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LED背景:以长江、黄河、珠江为主要形象,中国版图中所有水系与大海交接融合的壮美画面。
男女声二重唱《悠悠咸淡水》(传统咸水歌):
小小的山溪长大后叫河,
小小的河水长大后叫江;
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江水流啊流,
一直流向那浩浩渺渺的太平洋。
淡淡的江水流淌着大山森林的绿意,
咸咸的海水承载着蓝天白云的衷肠;
绿意和衷肠在长长的海岸线冲撞交汇,
融合出日月般的光辉天地蔚蓝的遐想。
悠悠咸淡水,
是大陆不老的传说;
悠悠咸淡水,
是大海永恒的希望。
第二节 大海的呼唤
字幕:中国素称丝绸之国。秦汉时期,中国的丝绸开始从海陆两路输出国外,最早形成的是海上丝绸之路。后来又有了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包括时称大秦的罗马的陆上通道。由于各种原因,海上丝路最终替代了陆上丝路。
LED背景:一派黄沙的大漠,浩瀚无际的蔚蓝色大海……
女高音独唱: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伟哉汉武帝,
英名天下传;
张骞出使千万里,
丝绸之路开新天。
条条道路通罗马,
一条丝路到大秦;
延绵连起中亚欧,
中西交融颂文明。
安史之乱燃烽火,
陆上丝路叹烟尘;
茫茫荒漠何处去?
浩瀚海洋引新程。
第三节 神龙出东方
字幕:中国是龙的国度,龙是中国最重要的图腾。水,包括江河、大海,都是龙的家乡。 是龙,就注定要走向海洋。公元前219年盛夏,秦始皇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从渤海出发去寻找长生不老药。这正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轫。公元前214年,秦又派任嚣、赵佗统一了南越。汉武帝时期,南越王赵佗和辑百越、交往异域,海上丝路肇始。此后,与黄海、东海、南海相连的明州(今宁波)、杭州、苏州、上海、泉州、福州、徐闻、合浦、北海、番禺、广州、香港、澳门等地,都成为了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
LED背景:秦皇岛秦始皇派徐福出海,南海赵佗乘船与异域交往,从北到南各个繁忙的港口……
男声四重唱《神龙出东方》:
你是龙的国度,
龙是你的图腾;
你从渤海出发,
寻找龙的美梦;
三千童男童女,
伴随大海永生。
海上丝路先驱,
赵佗开辟航程;
汉唐宋元明清,
一路滔滔延绵;
徐闻广州泉州,
东海南海繁衍。
郑和七下西洋,
贯通中西人文;
丝绸茶叶陶瓷,
称雄世界千年;
更有四大发明,
创造人类先声。
第四节 驼峰与帆影
字幕:海上丝路稍先于陆上丝路,但陆上丝路却早于海上丝路兴盛,尤其是西汉使者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之后,陆上丝路更是风生水起。随着以骆驼为主要运输工具的不堪重负等原因,尤其是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突破,从唐朝中期开始,海上丝路替代陆上丝路而达至高峰。然而,无论是一片片帆影,还是一列列驼峰,都是丝绸之路最典型的象征。
LED背景:苍茫沙漠中,一列列驼峰,驼铃阵阵;浩渺大海上,一艘艘木船,帆影点点……
男女声领唱、混声合唱,男女双人舞《驼峰与帆影》:
苍茫大漠,
滚滚黄沙,
寂寞驼铃伴驼队,
绘出一幅壮美的画。
飘逸丝绸,
香香美茶,
五彩陶瓷映落日,
走出一个流动的家。
高高的驼峰载不动太多的重负,
无边的沙漠摧残了多少美丽的花;
待回首,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好一片蔚蓝呼唤一片灿烂的红霞。
蓝蓝的大海接过了未来的使命,
大大的船舶承载起历史的重压;
看今朝,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好一列帆影走出一个大写的中华。
第二篇章 春之雨
第五节 Silk•丝来咯
字幕:顾名思义,丝路之名来自丝绸。中国是最早发明丝绸的国家,西方誉称中国为“丝国”。据说,英语单词的“Silk”,是广州话“丝来咯”的音译。丝绸的交流,改变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人民裸体的习惯,还改善了他们的服饰,丰富和美化了生活,欧洲地区甚至将丝绸作为最尊贵的奢侈品,将拥有优质的丝绸为荣。同时,丝绸的贸易,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丝织工业的发展,并由此萌发出资本主义萌芽。
LED背景:古代中国种桑养蚕、丝绸生产、集市贸易情况,从亳地(今河南商丘)最古老的丝绸集市,到明清时期到达蚕桑丝绸高度繁荣时期。陆上丝路、海上丝路丝绸出口交易、欧洲丝绸风尚,马王堆“安乐如意 长寿无极”菱纹绮,英国首届万博会中国“湖丝”获金奖情景……
女高音独唱《Silk•丝来咯》:
“丝来咯,Silk”,
“Silk,丝来咯”,
一束束轻曼柔和的绸缎,
飘逸成一首首七彩的歌。
五千年文明古国,
五千年丝绸繁奢;
繁荣了良渚,繁华了大唐,
霓裳羽衣舞出中华盛世风格。
一串串驼铃传扬着你惊世的美名,
一只只帆影抚平了你时空的坎坷;
有了你,世界从此多梦想,
有了你,人类天天添秀色。
啊,Silk,丝来咯,
你这美丽的使者;
啊,丝来咯,Silk,
你这永远的使者。
第六节 Tea•Cha•茶
字幕: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陆羽著《茶经》,孙中山先生有“茶为国饮”一说。中国的茶叶随着丝绸之路传到海外,一时风靡,奉为时尚,以至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茶、可可、咖啡之首。因此丝绸之路也叫“茶叶之路”。茶的英语单词,最早是“Cha”,后来为“Tea”,均为中国语言的音译。
LED背景:云南万绿茶山,悠悠茶马古道,英国下午茶,“茶为国饮”书法;陆上丝路、海上丝路上飘逸的茶叶……
男中音独唱《Tea•Cha•茶》:
南方有嘉木,
雅名叫做茶;
始于神农氏,
陆羽育奇葩。
融合儒释道,
植物亦文化。
驼峰重,风帆满,
一路悠悠到欧亚;
平民爱,贵族迷,
蔚为风气人人夸;
今天称为“Tea”,
最初也叫“Cha”。
尊为国饮领时尚,
千年源源还是她。
一饮满口生香,
又饮精神焕发,
再饮生命升华;
小小一片绿叶,
成就中西神话。
第七节 瓷器•中国•China
字幕: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许多国家尊称中国为“瓷国”。中国的瓷器由丝绸之路特别是由海上丝路大量传到日本、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等,成为输入国重要的生活用具和重要的艺术品。瓷器的英语单词是“china”,其中第一个字母”c”小写时是瓷器的意思,大写时则是中国的意思。丝绸之路也叫“瓷器之路”。
LED背景:河北瓷州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福建德化窑等古代瓷器古镇;欧洲收藏中国陶瓷、仿造中国陶瓷风尚……
男女声二重唱《瓷器•中国•China》,古风舞《青花瓷》:
好特别的一个单词——
China,china,
小写是瓷器,
大写是中国。
泥做出身躯,
笔画出精神,
火烧出魂魄。
南方的青花瓷,
烧出了清新优雅,
烧出了繁星闪烁;
北方的唐三彩,
烧出了厚重惊艳,
烧出了旭日喷薄。
梦幻的光彩,
映照着华夏熊熊薪火;
典雅的神韵,
征服了欧亚宫廷普罗。
好迷人的东方魅力——
China,china,
好美的瓷器,
好美的中国。
第八节 芬芳的航程
字幕:丝绸之路除了将中国的产品带去海外,同时也将世界各地的产品带回中国,其中最大量和最重要的是香料,海上丝路也成为香料在中、非、欧大陆交流贸易的重要通道。因此,这条将香料从东南亚诸岛运往欧洲市场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香料之路”。香料大量的多地域交流和贸易,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和美容文化的发展。
LED背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香料,以及中西交流贸易和生活热烈场面……
女声小组唱《芬芳的航程》(以《好一朵茉莉花》为主旋律):
西去,带满了东方的七彩,
东归,载满了异域的芬芳;
一路上风吹浪打,
水手总在放声歌唱。
天竺的胡椒沉香,
大秦的水仙木香,
伊朗的茉莉非洲的丁香,
还有阿拉伯的花露水,
香满了舟船香满了海洋,
香醉了神州香醉了家乡,
香透了人间的美食,
香透了姑娘的美妆。
神奇的香料是月亮,
将回家的归程照得亮堂堂;
神奇的香料是太阳,
让思乡的心情充满了光芒。
第三篇章 夏之阳
第九节 蔚蓝的梦幻
字幕:1987年,考古人员在广东阳江市南海海域发现一艘沉船,于2009年底整体打捞出水。这艘被命名为“南海1号”的沉船,船体长30.4米,宽9.8米,高8米,排水量达600吨。经专家考证是一艘中国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而失事沉没的古船。目前该船已经被整体保护并建设成海上丝路博物馆。
LED背景:“南海1号”航行、沉没,打捞、展览场景……
女声独唱《蔚蓝的梦幻》:
满船装着大宋瑰宝,
季风鼓起片片风帆;
出泉州,过东海,
蓝天绿水彩云间。
心中常想故乡嘱托,
双眼凝望远方期盼;
风暴狂,浪滔天,
海上丝路成梦幻。
沉舟侧畔万船飘过,
一梦醒来百年千年;
重抖擞,再启航,
云帆高挂写蔚蓝。
第十节 郑和下西洋
字幕:中国明成祖朱棣主政期间,大张旗鼓地开展海外邦交活动。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诏令三宝太监郑和率二万七千余人,驾着最大长44丈、宽18长的数十艘宝船出发,开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行。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其规模之庞大、航迹至之广远,称雄于古,蜚声至今,成为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为世界文明与和平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LED背景:郑和七下西洋场景,世界各地与郑和有关的文物历史遗存……
男声小组唱《郑和下西洋》:
东北信风来苏州,
郑和启锚刘家港;
宝船威武列方阵,
五虎门外下西洋。
千船齐进发,
万军同起航;
出了东海过南海,
太平洋接印度洋;
东南通婚嫁,
中东会经商;
红海和为贵,
麦加亲交往;
美洲澳洲新大陆,
万国朝贺追汉唐。
三十年,三十国,
七下西洋成绝唱。
一曲郑和颂,
青史永流芳。
第十一节 永远的海仙
字幕:丝绸之路,也是“名人之路”。陆上丝路最著名的有张骞、班超这样的杰出使者,有唐玄奘这样的伟大僧侣,有为国远嫁的文成公主,还有艺术家、诗人和探险家……而海上丝路,更是各类名人一串串,他们伟大的生命奉献给了人类,奉献给了蔚蓝,成为万世景仰的海仙;他们的生命永远不老,他们的灵魂永远辉照大海。
LED背景:按照本节字幕和歌词的内容设计制作。
男女声二重唱《永远的海仙》:
有一种蔚蓝叫海,
有一种海叫蔚蓝;
有一种海仙叫纪念,
有一种纪念叫海仙。
我们纪念徐福,
纪念公元前二百年;
寻找不老药的道士啊,
是海上丝路最早的海仙。
我们纪念孙权,
纪念公元二二九年;
承先启后的汉帝啊,
是海上丝路最大的海仙。
我们纪念鉴真,
纪念公元七五三年;
沧桑东渡的大师啊,
是海上丝路最苦的海仙。
我们纪念妈祖,
纪念公元九八七年;
普度众生的圣女啊,
是海上丝路最美的海仙。
让我们感恩大海,
感恩大海的蔚蓝;
让我们永远纪念,
纪念永远的海仙。
第十二节 文明与和平
字幕:丝绸之路尤其是海上丝路,无私地将中国的四大发明带给了世界,对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经领先世界文明几千年的经济强国,其强大丝绸之路的队伍,给世界送去的是美丽而实用的丝绸、茶叶和瓷器,送去的是先进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制造术,送去的是文明与和平。所有这些,大大促进了输入国的发展进步。然而,西方列强却反而利用中华民族这些成果做成枪炮,疯狂地侵略欺辱中国人民,使中国长期沦为他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LED背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西方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掠场景……
女声合唱《文明与和平》,民乐现场伴奏:
两千年风风浪浪,
一路上传播的都是文明;
千万里路云和月,
一路上不变的都是和平。
小小的指南针,
给世界送去了明亮的眼睛;
神奇的造纸术,
让世界的文字翅膀般飞行;
印刷改变了世界的命运,
世界从此多了聪明的毕升;
火药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世界从此多了动力的源泉。
啊,中国,中国,
你的名字叫文明,
你的名字叫和平。
第四篇章 地之光
第十三节 异域风情画
字幕:海上丝绸之路,贯穿亚洲、非洲、欧洲,以至澳洲、美洲,路线如此深远,幅员如此广大,堪称人类奇迹。如果说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是舞台,舞台上不断上演各种风格和特色的戏剧,那么海上丝路就是一条线,就是将舞台和戏剧串联起来的脐带。这是一条人类文明的脐带,它从中国引发,贯穿了异域的风情、异域的历史、异域的文化、异域的梦幻。
LED背景:按照本节字幕和歌词的内容设计制作。
男女声四重唱《异域风情画》(诙谐曲):
一方方蔚蓝的海,
耕耘出一个个动人的神话;
一条条蔚蓝的路,
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彩画。
跳起求爱舞蹈,
来到槟榔树下,
我多么留恋东南亚;
请出神圣的佛陀,
给心爱的女人点上吉祥痣,
我一生一世都爱她;
中东的朋友最友好,
一个月的开斋节,
都让我住在他的家;
穿上红衣服戴上红帽子,
扮起可爱的圣诞老人,
最难忘美丽罗马;
我记下了波斯的传说,
带回了玛雅文化。
啦啦啦,啦啦啦,
一路的风光多神妙,
一路的风情好繁华。
第十四节 有朋远自西方来
字幕:海上丝路不仅仅是一条中国向海外的单向的路,它是双向、多向的。中国除了输出,同时还在输入。除了中国走出去,外国人也在不断的走到中国来。有商人、探险家,还有僧侣、传道士,他们成为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桥梁和纽带,也为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海上丝路也是友谊之路、使者之路。
LED背景:马可波罗的中国之旅,唐代万国来朝盛景,随同郑和来访中国的外国人……
女声小组唱《有朋远自西方来》:
凤也来,凰也来,
有朋远自西方来。
三年探险到大都,
马可波罗来朝拜,
敦煌海疆大游记,
颂扬中国好风采。
风雨兼程利玛窦,
澳门肇庆展头盖;
孜孜不倦传教士,
几何原本数理开。
德国来了汤若望,
经历明清两朝代;
耶稣儒家同研讨,
光禄大夫头上戴。
哥德堡号来远航,
三次来回到南海;
神庙烧起大高香,
康乾盛世历历在。
来来来,一起来,
有朋远自海上来,
有朋远自西方来。
第十五节 海禁酿国殇
字幕:海上丝路见证了中国的繁荣和强大,两三千年来,尤其是唐宋时期,中国如日中天,傲视全球。海上丝路的开放,就是强大的表现。海上丝路也促进了开放,增强了国力。海上丝路也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和耻辱,明代实行了长达200年的海禁,清代更是实行广州一口通商,夜郎自大、腐朽无能、鸦片侵入,海上丝路戛然而止,赫赫中国走向沦丧。
LED背景:明清两代海禁场景,西方侵略者肆虐中国,腐败没落的中国王朝……
男中音独唱《海禁酿国殇》:
因为害怕豺狼,
你关闭了自己的门窗;
因为害怕瘟疫,
你拒绝了清风和海浪。
自足千年的繁盛,
自傲千年的辉煌;
夜夜笙歌麻醉了心志,
灯红酒绿暗淡了目光;
朝廷乱了政纲,
官兵不擦刀枪;
海上丝路运来的鸦片,
带来了毒药,引来了列强。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
走进百年耻辱,
走进百年国殇。
第十六节 中国梦•大交响
字幕:清末,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911年,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创建了共和,但因窃国大盗袁世凯,使中国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状态。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结束了内战,中国进入和平统一时期;但十年“文革”的再一次封闭和混乱,又使中国停滞不前。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东方巨龙终于醒来,中国终于凤凰涅槃,重焕生机、再次崛起。一个春天的故事,唤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LED背景:辛亥革命,新中国建立的天安门,改革开放的深圳……
混声合唱《中国梦•大交响》,歌舞(融入《春天的故事》主旋律):
还是那个可爱的国家,
还是那条蔚蓝的丝路;
一个风光明媚的春天,
阳光驱散了重重迷雾。
关闭的门窗重新打开,
麻木的双脚重新迈步;
发锈的轮船重新启锚,
沉睡的风帆重新起舞。
醒来的龙狮威风凛凛,
春天的故事奇迹处处;
千万条丝路海陆并发,
崛起的中国大展宏图。
喊出的口号振兴中华,
走过的道路弯弯曲曲;
中国梦经过苦难辉煌,
新时代走向灿烂通途。
尾 声 天下向蔚蓝
LED背景:大型动漫《大宇宙》、大型歌舞贯穿整个尾声:
人们说:21世纪是海洋世纪;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拥有了世界。中国离海洋是那样的近: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海洋强国:两三千年前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曾经创造多少辉煌,它不愧是人类的史诗。然而,中国离海洋又是那么的远:中国的海疆保护、海洋开发、海洋利用能力,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中国需要海洋崛起,中国梦呼唤重振海上丝路雄风!于是,中国发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啊,新时代的中国,请与世界一起,走向蔚蓝!
领唱、混声合唱《天下向蔚蓝》,大型舞蹈:
走出了森林,
我们才知道山外有山;
走出了大洋,
我们才知道海外有海;
走出了苍穹,
我们才知道天外有天。
山外是蔚蓝,
海外是蔚蓝,
天外是蔚蓝。
蔚蓝是自然的原色,
蔚蓝是人类的家园。
蔚蓝的辽阔走着远大的理想,
蔚蓝的高深托起不老的梦幻;
蔚蓝的风浪响起生命的歌唱,
蔚蓝的阳光铺就永恒的彼岸。
海上丝路山海生,
海上丝路天地连;
山海天地向未来,
啊,天下向蔚蓝!
最后的LED视频:从陆上丝路,到海上丝路,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画面。
幕闭。
2012-7-5早——8早于北戴河初稿
2012.12.3 五稿
2022.11.6六稿
2022.11.20七稿
附录:
中国的丝路•文明的脐带•人类的史诗
——《海上丝路》创作札记
丘树宏
似乎从来没有想到,又似乎在情理之中,2012年个人最重要的文学计划,竟然是创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海上丝路》的歌词台本。从今年3月开始酝酿,到7月上旬完成初稿,没有想到时间竟那么短,进展那么顺利。后来一想,今年是龙年,水生龙,龙生水——写海上丝路,原来是风成水就的事情。近期以来,某些国家居心叵测、虎视眈眈,企图浑水摸鱼、占我蔚蓝,因此,创作《海上丝路》就更有了特殊的意义。
一、丝绸之路:中国人和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中国有两条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一条是陆上的丝绸之路,一条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陆路的丝绸之路人们比较了解,但海上丝绸之路了解的人却不多。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它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起点包括徐闻、合浦、临海、广州和泉州等等。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徐闻古港,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漳州月港兴起;清代实行一口通商,广州成为唯一。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海道交通大动脉。自汉朝开始,中国与马来半岛就已有接触,尤其是唐代之后,来往更加密切。作为往来的途径,最方便的当然是航海,而中西贸易也利用此航道作交易之道,这就是我们称为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叫“海上茶叶之路”、“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
海上丝路不仅是物质贸易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是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脐带。她不仅将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传至世界各地,也传入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世界各民族相互兼容、兼收并蓄,丰富和发展了各自文化的内涵,对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无可估量。不管是陆地的丝绸之路,还是海上的丝绸之路,都是中国人和全人类创造的奇迹,都是中国和全世界共同的重要的文化遗产。
二、写国内外第一部全时空表现海上丝路的史诗。
陆上的丝绸之路,由于1979年大型民族歌舞《丝路花雨》的公演而闻名遐迩。海上丝绸之路一直鲜为人知,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象《丝路花雨》这样的文艺作品,特别是缺乏舞台、影视类作品的形象性推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蓬勃兴起,海上丝路也开始成为研究和利用的热门话题,文艺作品的创作也跟了上来。比如广西合浦的歌舞《碧海丝路》、福建泉州的大型歌舞《海上丝绸之路》、广西防城港的大型歌舞《印象•北部湾》、广东阳江的大型组歌《美丽“船”说》,宁波、杭州、徐闻等地也有类似的节目。日本早在1988年也出现了《海上丝路》三部曲。
然而,迄今为止,真正从历史和人文的时空上全面表现包括陆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艺作品 ,尤其是舞台作品,却仍然是一个空白。即使是既有的舞台作品,都存在三个共同的弱点:一是多数是歌舞;二是多数是简单的爱情故事;三是仅仅以一个小区域为点,很少涉及丝绸之路的线和面。日本的《海上丝路》更仅仅是纯音乐作品。就连最近开机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女帝•海上丝路》,也只是涉及唐代时期,而且也一样是以一个区域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这些作品,当然可以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但总是难以体现时间延续两三千年、空间达至五大洲的海陆丝绸之路这一旷世奇迹。
非常感谢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顾作义副部长。因为这些年创作策划长诗《共和国之恋》、大型多媒体交响音诗《孙中山》等重点文化项目获得成功的缘故,今年2月份,顾作义同志建议我创作一部大型舞台作品《海上丝路》的台本。这正合我的想法,我也正在考虑今年的创作计划。
近二十年来,我与海上丝路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是缘份颇深的。最早是在1992年我在珠海市平沙区挂职的时候,与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联合召开了一次珠江文化研讨会,这是我首次正式接触海上丝路。1999年初,我到珠海市香洲区担任区委书记,开始更多地接触海上丝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自己的名片上就有了这样两句话:“香洲——100年前,中国从大陆经济大陆文化走向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缩影;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封闭经济封闭文化走向开放经济开放文化的窗口”,只是香洲后来先后改为珠海和香山。我根据这两句话写了一篇散文《走进百年珠海》发表在《南方日报》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2004年,我调中山市工作,与海上丝路的联系就更多了。2006年7月18日,瑞士的“哥德堡号”仿制船首航番禺,我在南方日报发表了诗歌《261年的爱情》,回忆了哥德堡号与中国、与海上丝路的历史情缘。然而,这些联系,以及我个人对海上丝路的了解和认知还是十分零碎的,更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要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自觉距离还很远。
于是,今年2月底,我购买了十多本有关丝绸之路的著作,开始着手创作的准备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快速的浏览阅读和初步思考,于3月8日草拟了一个简略的提纲,但因为刚刚到市政协新任主席,工作千头万绪,所以一直没有集中的时间开始正式的创作。恰好4月份全国政协和省政协发来通知,说今年6月和8月在青岛和北戴河各有一个为期半个月的政协主席培训班。我不假思索地报名并选择了北戴河,一是争取这个机会尽快学习掌握政协业务,二是借机搞创作。由于一直工作忙,接到正式通知后没有很多的时间考虑培训班的事情,6月26日到达培训点住下后,才想起秦皇岛是2231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19年的夏天,秦始皇入海求仙、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地方,这正是海上丝路最早的起肇点!此时也正是盛夏。这是机缘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真是不可思议!
遥望着浩浩渺渺的渤海,头枕着北戴河动听的海涛,五千年中华文明一页页在胸中激荡,五大洲异域风情一幅幅在眼前演绎,三千年丝路浪涛一波波在笔下翻滚。半个月来,边学习、边记要,边思考、边写作,8天时间通读了十多部有关海上丝路的专著,确定了详细的写作提纲,确定了创作的原则。7月5日凌晨,开始进入正式创作,一发而不可收。7月8日,当第一缕晨曦照进我的窗台的时候,《海上丝路》初稿成功面世。这离21012年7月11日中国航海日(郑和第一次下西洋607周年的纪念日)仅仅三天时间。从3月8日初步提纲拟出,到今天刚好整整4个月的时间。更有意义的是,7月8日恰好是妻子的生日,这是献给她最好的生日礼物了。诗稿从洪荒远古、三皇五帝,到海陆丝路两路并发、环绕世界,再到改革开放、走向蔚蓝,上下五千年,纵横五大洲,全篇加上序和尾声,一共十八个章节,500余行。
感恩海上丝路,感恩秦皇岛!
三、写一部属于广东、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作品。
根据已有的舞台作品的情况,经过思考分析,我在创作《海上丝路》时制定并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总的原则是:
这应该是国内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海上丝路史诗。
这应该是一部属于广东的、中国的、全世界的史诗。
(二)具体原则是:
1、“大丝路”概念:从陆地丝路到海上丝路;从起源到今天、以至明天;大处入手、细节串联,时与空结合,点线面结合。
2、 “大地域”概念:涵盖大广东(南越)、大中国(黄海、东海、南海)、大世界(亚洲、非洲、欧洲、澳洲、美洲)。
3、“大历史”概念:即海上丝路自古至今“史”的概念——包括缘起、过程、结果、趋向,是海上丝路完全意义上的“史诗”。
4、“大情感”概念:是沧桑之路、美丽之路、友谊之路、伟大之路、永恒之路。
5、“大舞台”概念:利用歌曲、舞蹈、交响、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虚与实结合,中与外相结合,台上下相结合等手段。
总之,这应该是一部可以在全中国各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的大型舞台作品。
这正是: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全人类共同的壮丽史诗。
2012-7-9—11日(中国航海日)早于北戴河
2012-7-15阅秋阁二稿
2012-7-19中山 三稿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