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华的诗歌(组诗)
作者:谢新华(山东)
晒在戈壁滩上的辣椒
辣椒晒在戈壁滩上
晒在新疆巴州戈壁滩上
在天边铺成火烧云
红艳的色强硬地植入脑海
染红思绪挥之不去
向导说这种晒在戈壁滩上的辣椒
专门用来做女人的口红
辣椒红在女人唇上点燃
爆出火辣辣的性感
诱惑男人自焚
我计算着这片晒在戈壁滩辣椒
要做多少支口红笔
会在多少女人的唇间像男人的舌头游走
涂抹着愉悦或阴谋的前戏
沦陷一代又一代好色王朝
我是一块带着牛粪味的土坷垃
如果你有机会看到我的额头
你会发现有一块晒疤
还没褪尽,没进城的时候
这块晒疤像上玄月牙
几乎长满整个额头
在窦刘庄的西大洼北大洼
在属于我的一亩三分地里
夏天的窦刘庄用烧红的烙铁
在我额头狠狠烙下这块
无法脱逃的发配烙印
刚进城的时候
我特意留了长长的头发
我试图用长长的额发
遮掩这块月牙形的晒疤
城市优越的灯火里
这块晒疤让我活的像一块
带着牛粪味的坷垃
我不知道这是一次逃离
还是背叛或者
是一次自我救赎
如果你有机会看到我的额头
你会发现有一块晒疤还没褪尽
我特意留了短短的头发
很骄傲地展示这块晒疤
我知道,这块晒疤
是我与窦刘庄魂牵梦绕的密码
凭这个密码,那里的一亩三分地
就可以安放我流浪的灵魂
让我这块带着牛粪味的坷垃
重新长出喂养饥饿的庄稼
春天的细节
只有老庄稼把式
才会注意到春天的细节
久旱的松土,在一场透雨
或者是一遍透水中
轰然塌陷,麦苗挺立
广袤的田野因为猝不及防
而满目春光
没有人能准确描述
土壤紧握麦子
引诱根须怎样扎向深处
但土壤塌陷,声若滚雷
麦子在又一次浸泡中
返青,拔节
即便是倒春寒
也不能阻止麦子生长
只有老庄稼把式
才会注意到春天的细节
我曾经试图准确描述这个季节
但我“地头”的春天
麦子已变成一粒石头
“案头”的春天
少了一只充饥的馒头
其实就是阳光的轻轻一洒
其实就是阳光的轻轻一洒
冰雪融化,就连因命犯桃花的枷锁
也为了一朵腊梅而匆匆卸下
眼神的秋波,泛着春水
像一颗子弹,短或者长距离
射入心脏,再砸数记楔钉锤
重而急促,卸枷
因为时时还望断秋水,并不轻松
其实就是阳光的轻轻一洒
万物复苏,像农场主撒向火鸡的粮食
力量,因饥饿而聚集生长
新一轮折腾,在天地间起起伏伏
脱水。浸泡。毁灭。重生。
人世间的所有
其实就是阳光的轻轻一洒
生机勃勃,着袍披甲
洙水之秋
两岸芦苇白发苍苍
洙水,已给不出更多春色
但颜色依然多彩而生动
红叶石楠的红,在绿意之上
铺排一层靓丽的火
紫叶李的紫,早已历练成
季节的隐喻
还有两岸茂密的蒲草
紧夹一河秋水,波光涟涟
行道楸树以挺拔的方式
打开这个茵茵润润的
小千世界
银杏叶沉淀皇家的黄
散发着贵族的忧郁
狗牙根匍匐成平凡的草坪
在一次次踩踏后,尖利
仍可万箭齐发
顶起晨露,一夜的重量
阳光被分割
我听到水珠滑落
雷霆之势的声音
几十种鸟鸣中
麻雀和喜鹊
依然说着鲁西南方言
假山太假,隆起的高度
积郁仍可吼出畅快
这个世界,并不因为弱小
而失去呐喊
岸柳万丝,柔媚而耿直
岔开五指,梳理这片土地
长出的特有气质
喜欢秋天,有这些理由就足够了
所以,我每天用一万步
去丈量6公里的秋之洙水
不为溯源,只想探底
东北纪事·火山石
舞象之年,我去了东北
我对自己的少年赋予这个雅称
是因为我去东北是去舞动砖头
是因为当时去舞动砖头也需要
和进工厂当工人一样,托关系找门路
为了我去东北
大哥托了一位战友
许大哥是万丰乡建筑队的头
我去东北,是跟着大哥另一位战友冯大哥
去镜泊湖建筑工地当学徒打石头
但当时,我连打石头的錾子都没摸过
更不知道怎么让锤头精准打击錾子
打出棱角分明方方正正的石头
因为,我自己还是一块未经敲打的石头
在东北建筑工地
我并没有当上打石头的学徒
在巨野火车站爬上火车
我就与冯大哥走散了
到哈尔滨下车没找到
到牡丹江转车没找到
一直过了尚志市东京城宁安县
抵达镜泊湖美术工地
才知道我当石匠的冯大哥去了山庄工地
但我并不是举目无亲
工地上举目都是山东巨野人
其实,美术工地也有要打的石头
但打石头是技术工种
没熟人关系工头不会安排我去打石头
直到现在
我还不知道敲打镜泊湖火山石
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我只能与这些蜂窝状的黑色石头对视
我能感觉到,火山石每一个蜂眼
都透出沉寂和无奈
当初的破体喷发,炙热奔流
亿万年后,千孔百疮,任人敲打
很庆幸,当时我还是一块
没有一个孔眼的石头
只有女贞子才能解释深秋之美
只有女贞树的果实女贞子
才能准确标识这个季节的资深
黄白色披头散发静立的芦苇
只能在岸边呆呆地
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
喃喃诉说一个怨妇的苍凉
葡萄的紫 颜色并不够深
没有女贞子迷人的黑
女贞子没有葡萄意象的饱满水灵
但也并不干瘪 硬硬的
喂养白头鹎喂养蜡嘴喂养燕雀
滋补羸弱的小鸟 扑棱着翅膀
灵魂出窍般 飞向云端
这个灿烂消退的秋天
残渣与鱼一起深沉潜底
秋水净如肌肤
像季节的柔滑干爽
女贞子由紫变黑 黑黑的
如久违的,你的眸子
【作者简介】谢新华,男,笔名四哥,山东省巨野人。平面媒体编辑,报纸文学副刊主编。
主编:任 立
编辑部主任:任重
秘书 长:任 真
投稿邮箱:手机:15589030966(微信)
编者按:《诗歌高地》源于2013年,我做山东省作协《时代文学》(双月上)执行主编时在刊物设立的一个栏目。这个栏目上,我推发了50,60,70,80,90后的建国以后各个时代的诗歌精英:黄亚洲、车延高、于坚、李元胜,胡弦、马新朝(已经去世)、霍俊明、刘川、桑恒昌、任先青、唐诗、李见心、李轻松、殷常青、非马、伊沙、沈浩波、安琪、西娃、潞潞,李成恩、王立世、玉上烟、娜仁其其格、周瑟瑟、宇向、刘年、王单单、离离、马行、弓车、黄旭升、唐江波、丫丫、吴开展、曹谁、庄凌、葛小明、月亮、兆艮、,包容冰、张元等等几乎整个中国当代一线诗人。现在,这些诗人应该说都是当下中国诗歌之栋梁。
我的诗歌求索之路也是一个历史偶然。我在1979受家父任文浩【1955年考入华岗先生任校长的山东大学(当时校区在青岛)中文系本科、后因家庭落魄,转入山东师范大学(免费吃住)的中文系本科生、精通俄文、英文】订阅的《俄苏文学》《外国文学》等书籍启蒙,爱上诗歌艺术。诗歌深受普希金、歌德、莎士比亚、但丁、泰戈尔等诗歌大师的影响,开始写诗,后来又研习《诗经》、唐诗、宋词等中国古典诗文。我的诗歌的精神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买古今中外的经典诗集,读诗,写诗,发表诗。2009年,我的恩师,当时的《时代文学》常务副主编黄强先生(已去世)让我去编辑诗歌,后来社长有病,就让我接手《时代文学》(双月上)。我就想,我是从一家国企一路走来的基层诗人,所以,我理解作者发表作品的渴望和心情,我尽全力为作者着想,我无私、公正、公平,实实在在地做实实在在的真实好事,为文朋诗友服务。我坦坦荡荡,鄙视戚戚小人,不会拉帮结伙。以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品质,好诗歌永远属于人民的诗歌理念。我对中国诗歌发展有一句名言:文学的建设与发展,是靠全民族的热情和参与。正是这样的公心,我无怨无悔,一天天做着有益于中国诗歌的实实在在的真实好事。直到现在,我在老家服侍年老的父母,闲暇之余,主编《诗歌高地》公众号,更是没有任何个人利益任何诗歌界各种的偏见和成见,只是用个人的编辑经验和长期积累的诗歌艺术的鉴赏力,无私、公正、公平,实实在在地做着中国诗歌的好事情。
记得那是2014年初冬,我和原济南军区《前卫文学》主编张乡林到东营采风,站在黄河的入海口,我对陪同我们采风的胜利油田作协秘书长、我的宗亲大哥、著名诗人任真说:我们一起做一个《诗歌高地》公众号,弥补充实纸质媒体的短板,注册费用我们各一半,我推荐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你具体排编。这样,我们注册认证成功后。从第一期在2015年2月6日推发了著名诗人李轻松的诗开始,接着每天推发一位著名诗人。后来任真兄广泛组稿,推发了不仅有国内优秀诗人,也推发了好多国外著名大诗人的诗歌以及诗歌理论。《诗歌高地》在国内外的诗歌界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真正为中国诗歌和诗人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2017年1月,《诗歌高地》在国家商标局成功注册。现在,著名诗人任重先生也无私地参与我们的编辑小组。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旗帜,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肩负担当中国诗歌重任和使命,更加完美做好《诗歌高地》公众号的中国诗歌和诗人传播和推广。《诗歌高地》公众号所有发表作品文责作者自负,版权受法律保护。
作者:谢新华(山东)
来源:诗歌高地
https://mp.weixin.qq.com/s/wWFrjRFJk0p66cswGoicMQ
注:本文由任立推荐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