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自由诗 > 正文

徐必常诗选(之二)

徐必常诗选(之二)

 

作者:徐必常

 

风吹草低(组诗)

 

风吹草低。草低的时候

一窝小鸟露出了嫩黄的小嘴

此时我正好看到西下的太阳

它那张嘴也是嫩黄的

 

小鸟把嫩黄的大嘴压得比小草还低

偶尔抬抬头,和风就送它满嘴的鸟鸣

此时,我看见一对大鸟从天上俯冲下来

风吹草低,我在一个鸟窝里

看见了幸福与温暖

 

春来了,妈妈

 

春来了,妈妈

你看到了坟上的小草的绿没有

你看到为你唱歌的蟋蟀欢蹦乱跳没有

你看到坟前的麦穗举着的锋芒没有

还有那金黄金黄的油茶花

 

春来了,妈妈

鹭丝不再伸长脖子等

它一会儿飞翔,一会儿在田里捉它爱吃的小鱼

青蛙活跃起来,它就是要替我为你唱整夜的歌

太阳说热就热,月亮送来凉爽的风

妈妈,你那另一个世界

是否也像我讲述的春天

 

清明我不能回家,妈妈

可云朵替我回了

那一天为你遮阳的那朵云,为你躲雨的那朵云

是你儿子的兄弟

你一定要把它认作儿子。妈妈

 

柿树

 

金秋,它和成片的稻谷站在一起

稻谷忙着赶路,它为稻谷

举起满树的红灯笼

鸟们自在地飞

金秋的太阳用一缕缕温暖

轻轻地触碰它

 

谁那么幸运,那么多红灯笼

把通往未来的路都提前装点了

一对喜鹊,先一片稻谷开口

它们在旷野上,叫喳喳,叫喳喳

像是要把亲口尝到的甜

用唱的方式

让我也吃上一口

 

水声汩汩

 

秋已经很深了,落叶像谁的灵魂

有气无力地在水上飘

我从中看到一棵大树的无奈,一片叶子的随波逐流

水声汩汩,像是谁的脚步声

 

秋风把几株干草吹成绳

成了绳的干草们还是冷

它们一个劲地在原野上哆嗦

水声汩汩,像是谁在咳嗽

 

河里的水已经瘦成了一把骨头

像村头曾经风光一时的刘老汉

水草却借机小人得势

但它们没有想到,唇亡齿寒的真正含义

 

水声汩汩。礁石和卵石都哑口无言了

有几尾煎熬着的小鱼,点亮了我的眼睛

水鸟又饿又瘦,一个季节的无奈是所有生灵的无奈

水声汩汩,我听到了一个又一个向前迈动的脚步声

 

清晨,看着窗外下雨

 

我想看一只飞翔的鸟,却看不到

我特别是想看那起得最早的麻雀

它那细小的翅膀和土得掉渣的羽毛

却看到窗外不停地下雨

 

我想到麻雀先是想到老家

想到老家时,就想起抢水打田的亲人

其实我们都是麻雀变的

却没有一个下雨时,像麻雀一样安适的福分

 

雨从窗外下下来,一扇玻璃窗

就这样隔绝了一座小城和一个乡村的距离

雨水一滴一滴地往下落,那么多

我又想起家乡,那一群群挨着地面飞翔的麻雀

 

而我现在不能永远地看下去

我得借助一把伞,把雨

像撩窗帘一样撩开

我先是闻到潮湿的空气,再就是

和泥土一样潮湿的足迹

 

好久没有听见鸟自由地叫了

 

好久没有听见鸟自由地叫了

现在我在一棵榕树的身旁,鸟儿声音的脚下

它的翅膀不用再飞,现在它只飞翔声音

把一个清晨叫得宁静而又清脆

 

是好久没有听见鸟自由地叫了

包括我的心

在一个小县城的喧嚣中

人心的烦躁和整个世界没有两样

而就在这个清晨

是小鸟的声音牵着我的手

 

绕过无数的欲望的鼾声

和幸福的榕树叶子一样

借助一棵榕树的博大

听一只鸟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梅花未开,我却独自开了

 

寒冬是从一片枯草开始的

梅花未开,我却独自开了

当时我就站在枯草丛中,与枯草为伍

枯草挤干了最后的水分,它想一把火

把自己点燃

它看了看身边的我

像是要借一把力气

而此时我正和寒冬对阵

它舞弄着干涩的尖刀,我却面若桃花

我身边的梅花,我再给它鼓鼓劲

它却把头掉到一边,学着掩耳盗铃

 

梅花未开,我却独自开了

我张开嘴巴,使劲地朝这个寒冬呵气

我发现站在我身边的枯草

它们集体为我,先是捏一把汗,再是咬紧牙关

 

赞美(组诗)

 

雨水

 

雨水今晨点了点头,就变成朝露

被草含在嘴里

阳光透过云层,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一眼就看出了草的心思

草之所以这么执着

就是怕含在嘴里的雨水

一不小心化掉了

 

多么美妙。就如我们含在嘴里的爱情

那么多给我们滋润的雨水

多么像我们那些亲戚朋友

然而就是含在嘴里的那一颗

我认定了死理

那就是爱人哩

你看她那么透明

就像一颗爱着的心

一尘不染

在阳光下

还怒放出金绿宝石般的十字星光

 

一朵小花静静地开

 

是她们的季节,海棠和月季花没命地红

就像那些走好运的大腕和政客

一朵小花甚至吸引不住一只蜜蜂的眼睛

就算是拼命

别人也会把它的花香

记在别的花名下

 

一朵小花静静地开,她的痛苦

是眼看着另一朵心爱的小花近在咫尺

却不能深深地亲上一口

 

飞过眼前的蜜蜂又飞走了

他们有更远的目标和天空

有更大的欲望让他们跋涉

 

一朵小花静悄悄地开

她改变不了自己作为一朵小花的命运

但她就这样执着地开着

直到和日子一样结出小小的果实

 

风与火

 

风与火,一对情人,老是一起忙碌

起风时,火就张扬,伸出他蛇信子般的爱

我看到他张开嘴时,就连心都掏出来了

一窜一窜的,给风以招摇

 

我也看到他们散架的样子

那是一个无奈的时候,是雨占了上风

我看到被雨打过的风和火

就瘁死在他们燃烧的地方

即使万念俱灰,仍然保持一个燃烧的姿势

 

夜晚,在大海边看星星

 

你不要看我仰着的头

用不了多久

我会俯下身子看大海

 

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海里的星星眨得更厉害

 

唉,你就猜猜

在星星的海洋里

我最爱的是哪一颗

 

我最爱的是钻进鱼肚子里的那一颗

它拖着火狐般的爱

一头就钻进鱼的心窝里面去

 

其实,鱼的心窝是蛮大的

即使有一百个大海,它也装得下

 

但它永远也不要和我比

即使再大,永远也比不过我的指甲尖

 

盆景

 

这些矮小的花木,我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心

它们外表谦卑,骨子里却装着天大的欲望

它们就用几张绿叶,几朵小花

像那些灯红酒绿中的娼妓,搔首弄姿

就能把一个个响当当的人物,变成裙下臣

一个又一个人过来,抱着盆景

左一句宝贝,右一句心肝

我知道他们的心就只能装下这些

装下世间的小,变态,弱不禁风

 

赞美

 

我曾经在一首诗中写过:

天蓝得像我女儿,她的眼睛忽闪忽闪

我却忘了写一写白云,那是她的笑

是俯看大地时在她脸上泛起的红晕

我现在把视线回到身边

脚下有一丛草,我就注视这一丛草

这是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丛草把细微的果实高高举起

它们的果实太细微了,细微得微不足道

但谁有它们那样举着果实的勇气

为了草的尊严,把果实和衰败一并高举

举着那些手,那些骨头,那些作为小草最后的坚持

 

和风吹送(组诗)

 

早晨

 

总觉得黑夜为时尚早

刚刚把它抛在脑后,它一定找不到北

早晨阳光明媚,晨辉像及了梦中情人

还有鸟语,还有比鸟语飞得更高的欲望

早晨在时光里,看奔跑着的风四处碰壁

聪明人用智慧垒起的城池

让自由的风变成无头苍蝇

而在城里如鱼得水的人们

并不在乎早晨或是深夜

我却在乎。在萤光灯下生长的草木

终究不属于我。而我并不是

想把早晨抓住不放,只是不想

让时光虚度。想让每一寸光阴

都留下脚印,或者直接打上

早晨的烙印

 

勇敢的人

 

他从不站在锋口和浪尖

做一个剪径的强盗

他也从不躲在一张帘子后面

做一个机关算尽的人

他更不会在舞台或街头哗众取宠

他只生活在尘世里

渺小得如一粒尘埃

风吹草低他的勇敢是敢于去承受

承受得了的和承受不了的他都选择

在他眼里没有承受不了的生活

比如爱恨,荣辱,生和死……

那些在我们眼里的千钧之重

他从来没有和我谈论过重量

 

他有江河一样多的眼泪

洒起泪来也从不含糊

泪能承载的和挥去的

生活中的轻与重啊

生活中的存在与虚无……

 

他有半瓶子醋不是用来喝的

他时常取出几滴来疗伤

生活中的的酸甜苦辣涩咸

也只有酸,让硬着的骨头变软

他想,凡是能软化骨头的事物

八成都有爱的成色

 

一个勇敢的人,必然是大爱的人

没有大爱,很难想像选择坚持

那些一直把牙关咬紧的人

他的肩膀只是承载的脊梁

他的脚只是承载着走下去

他的智慧只是承载着支持

唯有心中的爱,是永恒的动力

 

阴历六月的清凉

 

阴历六月的清凉有的人会用金钱买得

和风吹送,那些迎奸卖笑的和风

在笑脸的背后藏着钩子

生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你越想舒心

越不能舒心

 

掩耳盗铃有时会成为智慧和生存哲学

比如心静自然凉。我不只看过心静

而看过太多的心死,我还看到过

一颗颗心死烂的过程,它们先是

冷,如死灰的冷,再就是澎涨

先是慢,再是快,再是及不可待地

腐烂和发臭

 

这一切永远不会过去

除了金钱的力量,和风也能让六月的清凉

就在今晨,我在一坐名叫水城的地方听鸟鸣

那是一对恩爱了一夜的鸟,它们选择在清晨

比翼双飞。我透过宾馆房间的窗户

投去一天的第一个羨慕

鸟鸣却逃得飞快

我愣在那里

 

我终于明白,一切美好,得具备一副

娇健的翅膀,或者一双飞毛腿

生活太锋利了,随时随地都有伤人的本事

谁的奔跑娇健如风,我站在风口

突然觉得生活变了样子

我的心不静,热血正在沸腾

生活却破天荒地在六月的伏天里

送给我短暂的清凉,送给我这

看得见摸不着的鸟儿们的恩爱

我选择陶醉

 

清晨读诗

 

好久没有想过诗意的生活

就连光阴都无暇虚度

人说让生活慢下来

说话的是人

而我却视同为牛马

我忙于奔命,马不停蹄

脚下踩着的全是感叹号的点子

而引号,冒号,逗号,顿号全被省略

这自然不是想要或者不想要的生活

今晨我突然发现

在我的脚下同样有着慢与悠然

也有着乐曲的点子

即便是车轮疯跑,它也只能跑出

身外的世界

而我身内随时都可以选择宁静

 

和风吹送

 

疲备和劳累,躺下和放倒自已

在一个傍晚,在黄昏后

酒店。江边。一场行为艺术

走秀。酒杯托起的精神和不精神

和风吹送。在慑氏24度的和风中

夜就如一个人37度的体温

那些狰狞的人和事,心怀鬼胎的人

我决定把他们抛在脑后

躺在租来的床上,听河水的响动和风的脚步声

今夜没有星星,更看不懂飘遥的白云

一个小镇的灯红酒绿,我爱恨交加

我爱着一切勃勃生长的事物

也爱着一切转瞬即逝的离愁别恨

 

鸟语

 

遛鸟人,一大清早

就把鸟语撒在路上

无数车轮麻木地碾过

无数奔前程的风

挤了又挤

他从哪里来的闲散

硬是把鸟语搬上了路

我自然听不懂鸟语

但凭猜,鸟鸣绝不是赞歌

就如街上那些小商小贩

操方言时总让人警觉

他为什么不对鸟语警觉

难道他能控制世界

一声鸟鸣过后,接着是气笛声

谁都想发出有力道的声音

我敢肯定

每一个声音后面

都站着一个人的欲望

和承受者的痛

 

简简单单

 

清早出门,你问我带上什么

简简单单

 

晚上回家,你问我带回什么

简简单单

 

轻风从春吹到秋,它长出新叶

也吹走落叶

冬天简单而又朴素

 

那些放下的元素,本该到此休息

就如晚上入眠一样必要

身心都在老去,能放下一些事物

就会赢得时间

时间再简单不过

 

早起的人

 

最早起的人近乎于迟归

在夜的肚子里

一条条游走的蛔虫

朝着各自选择的方向

我躺在床上静听风声

从深夜十二点钟或凌晨开始

总有人从我窗外的大街走过

我记住了那些大呼小叫的人

却时常忘却那些低调的急行者

生活啊,我实在无法判断

谁是早的人起谁是夜不归宿的人

每一条道路注定得有脚步声陪伴

就如此时的我

心里总得有人陪着

即使那人并不知情

是他或她陪着我走在归在不归的路上

或为第一缕晨光和目标所累

或用一身疲惫迎来朝霞

 

题同学相聚相册

 

就让它躺在床头,爱人

它是我的宝贝,我一边爱你

一边爱着住在里面的老师和同学

你可以拂去积在封面上的灰尘

像珍爱着我的脸

 

就这样把头靠在我肩上

让我来告诉你,他是谁,他又是谁?

他来自哪里,他现在的天空又在哪里?

他是什么样的性格,曾经有什么趣事?

如今人到中年,儿女又在何处奋飞?

 

他们可全都是亲人,谁都能叫出我的名字

三十二年来,谁都能包容我这怪异的性格

他们来自大江南北

如果把各自的家乡联起来

就是一个完整的中国

 

爱人,就这样翻翻,信手翻翻

一早一晚,像同学时代温习功课

虽然对每一张笑脸早已烂熟于心

还是怕稍有不慎,弄出差错

 

每天清晨我百般忙碌

 

每天清晨我百般忙碌

好像这世界就等着我去沧桑巨变

有时还听到沿途的鸟儿放声歌唱

轻风总是拂面,这是多大的排场

 

我总是沉湎于自已的梦中

花呀草呀,都在迎接接我

我交的朋友都差不多和我一副德性

我们走在同一条道上

 

有一天,一个朋友比我起得更早

他选择拼命,结果

花呀朵呀都向他敞开胸怀,结果

火葬场災尸炉胸怀比花朵们还大

 

我肯定也会有这一天的,我尽量躲

我太喜欢朝阳和天边的落日

我太喜欢无边的大海和高山仰止

如果这些都喜欢不上,就选择去看落日的路上

 

当又一个夏天来临

 

当又一个夏天来临

北方的柳絮不再是雪花

脚下的草如果放在南方

它们会有一场生机勃勃的命运

 

满嘴的风沙

咬着就是一嘴的干涩

土里的血液都去了哪里

草在这个季节选择逆生长

 

我似乎命定会遇上一场雨

但那场雨却被风吹跑了

有两滴落在门牙上

啊,我一阵感叹

 

当又一个夏天来临

我得回去。四海为家

我的家不属于四海

我的命运得山水相依

 

春将至

 

夏天炎热,我在电脑上敲下:春将至

办公室的窗户和门被我全部打开

空调绝对关闭

我不畏惧窗外涌来的热浪

更不畏惧内心的燥热

我更不习惯于睁着眼睛说瞎话

我在一群烧焦的人心上发现了生机

有人万念俱灰,我看到了隐藏在灰里的能量

春将至,这些死灰在春雨里

一部分会溶解成肥料,一部分会变成泥

还有部分,会留给时间来说话

春将至,我爱着的种子

必将会在这些死灰里

迎来生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作者简介:徐必常,1967年生,男,土家族,贵州思南人,工程师,一级文学创作。198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创作涉及诗歌、小说、记实文学、评论等。出版诗集3部,长诗2部,长篇纪实文学1部。曾获中国土家族文学奖,贵州省专业文艺奖等奖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贵州文学院。

 

本文由史映红推荐发布

 

作家网图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