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自由诗 > 正文

海明路,我们不曾忘记......

海明路,我们不曾忘记......

 

作者:孟丽华

 

这是一条不平凡的路,

这是一条英雄的路,

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它光明,灿烂;

它繁华,美丽;

它庄严,神圣;

它壮阔,雄奇。

走在曾经的“中央大路”如今被白城人誉为“黄金走廊”上,

走在那个曾经叫中央大路(旧称回通路)后来

被辽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海明路”的路基……

多少尘封的记忆,萦绕脑际,风云涌起;

多少英雄的故事,令人缅怀,令人啜泣......

 

这是一条闪烁着英雄光辉名字的路;

这是一条用烈士的鲜血铺就而成的路。

刘海明——嫩江军分区独立骑兵团团政委,

一个伟大的灵魂,一个不朽的名字,

将永远永远不会从我们白城人的记忆中抹去!

他的英雄形象永远像山一样在我们的心头屹立;

他的伟大壮举永远载入共和国的史册让世代铭记。

海明路,这个用烈士的名字命名的路,

让我们不曾忘记啊!不曾忘记:

 

1945年12月31日,长春国民党纠集七县土匪

组成“光复军”,与叛军里应外合,以大我

六倍的一万兵力,联合向白城发动了猖狂攻击。

妄图把我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扼杀在摇篮里......

敌匪钻进我军内部煽动策反,抓住我军几名指战员,

妄图从他们口中获得作战计划,军事秘密。

他们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手段毒辣,用尽心机。

但是我们被捕的官兵英勇无畏,宁死不屈......

最终惨死在敌人的手里。

烈士的名字叫:吴振东(一中队指导员)、

李长桐(二中队指导员)、周排长(警卫通讯排排长)。

在敌人面前,他们宁愿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

但高贵的头颅誓死没有低。

敌匪残忍的杀害了他们后仍不死心,他们丧心病狂,

阵前喊话;气焰嚣张,猖狂至极;

蛊惑军心,用尽奸计......

 

敌众我寡,情况危急。

为了保护党政军干部安全转移,

我军仅以1/6的兵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击。

一时间,短兵相接,刀光剑影,你死我活;

硝烟弥漫,血雨腥风,充满杀气。

我军官兵,赴汤蹈火,浴血奋战,奋勇反击,力战群敌。

他们一次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舍身忘死,前仆后继……

经过三个昼夜的激战,终于寡不敌众,伤亡惨重,

战士们一个个倒在血泊中……

临时指挥部就摆放着十几具战士的遗体。

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越来越小了……

他们大兵压境,把我军逼进了现在的“海明路”

过去叫中央大路也叫“回通路”的区域。

在这紧要关头,临时指挥部决定让刘海明担任前卫指挥,

指挥部队杀出一条血路保护党政军干部继续突围,快速转移……

 

不曾忘记啊!不曾忘记!

当敌我双方激战了三天三夜,次日凌晨,

1946年1月3日,那个飘雪的晨曦。

在黎明前的黑暗时刻,为了保存实力。

骑兵团团政委刘海明正在指挥部队突围转移,

不幸被埋伏在暗处的土匪冷枪击中,英勇就义。

殷殷鲜血染红了中央大路“回通路”,

为了保卫白城,刘海明被一颗罪恶的子弹打中了身体。

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回通路”的皑皑白雪,寒凝大地。

高山俯首默哀啊!江河在悲泣

千山万壑啊!在呼唤你的名字,

白城的父老乡亲在悲哀的哭泣。

刘海明啊!我们不曾忘记啊!不曾忘记……

 

当政权稳固后,1947年中共洮安县委,县政府召开

隆重的追悼大会纪念刘海明烈士,

并用刘海明的名字命名街道、学校、医院、社区......

以表达全县各族人民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把烈士不朽英名和英雄事迹铭记。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

时间一晃已过去半个多世纪。

曾几何时:800延长米约35米宽的海明路,

那汉白玉雕塑的“海上生明月”的

起始路标,蕴意着多少深刻含义?

也曾记得,中间路段那头黄牛“犁”的巨型雕塑,

里面包含着白城人继往开来、奋力开拓的多少希冀。

 

如今走在长1500米,宽16米的白城市主街海明东路

步行街上,看到的是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海明路:

流光溢彩,美丽神奇;

店铺商厦,鳞次栉比;

雕塑小品,令人新奇;

牌匾灯饰;登峰造极;

天桥楼宇,气势威仪;

休闲娱乐,融为一体;

人潮涌动,川流不息;

商贾云集,充满生机;

癸卯兔年二百多万白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向着宏伟目标正千帆竞发,乘胜奋击……

 

追今抚昔,

我们要时刻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是无数像刘海明这样的革命先烈用宝贵的生命

和满腔热血才换来今天这五彩缤纷的新天地……

啊! 海明路,

我们不曾忘记啊!不曾忘记……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