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 群贤毕至(组诗之二)
作者:蓝帆
前言
昨夜 在似睡非睡的缝隙间,一个国度耸立我梦魇;有客前来,举杯问盏自不必说;这一切你可以看作自言自语,更可以看作梦魇奇缘。
1.石头寨的语言
石头寨 前世我没看见
但我听得懂石头的语言
它们讲述人类祖先
从茹毛饮血 到现代文明数千年
石头寨凝固布依族人的智慧
石头房屋野兽望洋兴叹
夏天 厚厚的石头隔离了燃烧的紫外线
石墙石瓦石阶石板路
古堡古井古树参天
神仙一把石头
先人找到了生存的宝典
细磨击打 直立劳动告别古人猿
石头啊,明清两代回击敌寇的武器
祖先的历史凝固石上
狩猎防身 高荡村的记载
贵州啊 岩画 古黔青铜器
寺庙雕刻 刺绣蜡染
遵义光荣 红色的诗篇
都被石头刻成记不磨灭的箴言
2.我与神仙同入梦
你住在高高的黔山上
面对苍天
梦魇在雄浑中寂寥
我住在贵州百里花海 花冠酒店
隔窗遥望
创世英雄 在星月下显像
壮士开天辟地
即使长眠 也守着家乡
我一觉醒来 但见洗绿江山千古愁
英雄的身躯 威武阳刚
五官明朗 鼻宽口阔
意愿出口 成群的风借互联网传送
斗转星移 沧海桑田
高贵的土地 风情万种
多彩的贵州 花事风流
群山举起骚客的自豪
诗歌的光耀 媲美天堂
洁白的诗章 在湛蓝的宣纸上缥缈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起步高 乾坤浩荡
一览众山小
3.贵州 我想留下来
你好 贵州我来了
贵州 你何止州贵
福地 你何止有钱
你孤绝冷艳 高高在上
最矮之地 有海拔千米的阵仗
我曾为海拔1米73的身高悲伤
我曾为穿上高跟鞋长1米8的海拔骄傲
可当你向我发出邀请
我却因为太矮而心慌
……
从前 旬子曾对我说——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是 我想留下来
我从今天起 站在高地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善假于物 瞬间长高
今生我已无法再作新娘
只要离天很近 我情愿孤独终老
4.黄果树瀑布醉翁之意不在果
N多年前 我知道了有一种果儿叫黄果
黄果一定长在黄果树上
而黄果成熟了纷纷落下
像瀑布 一泻千里
万千银龙 势如破竹
于是 就有黄果树瀑布
后来 我知道
黄果 不是果
不但没有果 也没有树!
没有树 就一定没有果!
可黄果树瀑布却有
这是千真万确
醉翁之意不在果!在瀑布!
黄果树不瀑则已
一瀑 就成就了中华第一瀑
黄果树瀑布 在布依族的怀抱
多情的白水河上 昼夜歌唱
瀑布携百川 聚万涓
涌入大河 追风赶月
虚怀若谷 从不停歇
流水潺潺 云朵般绵软
一旦崛起 披挂山巅
飞流直下 珠玉如烟
如豹敏捷 群舞如仙
化作冰晶 也是透明的诗篇
水滴穿石 积水成渊
即使没有笔直的通途
也不畏惧九曲十八湾
黄果树瀑布啊 祖先给你的
只是发端于青藏高原的一个逗号
你的子宫多么了不起
孕育出时空的奇迹
高高耸立 银练万匹
俯跳如神 迅雷不及眼耳
你的基因只是水
你的生命 却千姿百态
躺下 是巨大的洋琴 旋律绽放蔚蓝
站起 有飞流直下的壮观
冲刺的银狐 无以阻拦
黄果树瀑布 把身段放低
演讲哲学箴言
山在高处 风光自然无限
水向低处 前程未必暗淡
居高可以骄傲 在下不乏美好
不招自来 世人虔诚朝拜
黄果树英姿 空灵美艳
丝光耀眼的水流
是贵州惊世骇俗的诗眼
5.峰峦起伏先民家园
山峰连绵 白云叆靆
云里雾里 身影隐现
正是旧石器时代的祖先
房屋建制 高入云端
三黄五帝 治水驱灾
茹毛饮血 磨石劳作
峰峦层叠 先人定居
勾连绵延 城廓错落
炊烟袅袅 香气四散
时空轮转 沧海桑田
喀斯特地貌 先民的石雕画
石林簇簇 是先民部落
他们在苍穹高蹈
伸手可触太阳
河汉星光闪烁
是他们敲打石器迸出的火星信号
子孙繁衍 先民乡愁不散
就在山峰中安身立命
守望后世家园
作者简介:
蓝帆:四川传媒学院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散文学会等会员、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普通话一级甲等);中国文化促进会语文艺术委员会、当代文艺工作委员会等学会会员;当代文艺工作者委员会指导专家、华语诗歌春晚朗诵艺术顾问;CCTV全球爱华诗歌春晚艺术顾问;2022年受邀为夏威夷作家与朗诵者艺术团艺术总监。
诸多省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诗歌创作与朗诵指导专家;连续七届受邀请华语诗歌春晚等在四川、北京、青海、山东、辽宁等地的春晚舞台表演诵读。四川文艺传播促进会文艺研究院副院长、女散文创作中心副主任、人人文学副总编、《名家典藏》副总编、
数十次获得海内外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征文评奖特等奖、金奖、一等奖。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华儿女》《经济日报》《解放军报》《诗刊》《星星》《鸭绿江》《解放军报》《西藏文学》《四川文学》《诗探索》《中国诗界》《扬子江》《岷州文学》《诗林》《绿风》《诗潮》《中国诗人》《大河》《诗选刊》及《香港文艺报》《香港文坛》《女也》《澳门月刊》等海内外知名报刊;作品传入美国、日本、新西兰、泰国等百余种报刊;屡获海内外诗歌散文报告评论等征文特等奖、金奖、一等奖、最佳诗人奖、当代诗歌奖、百年新诗百创作最具活力奖、诗歌创作、朗诵特等奖。已出版个人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六部(因特殊原因不想再出书)……作品入编诸多典籍。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