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自由诗 > 正文

日子(组诗十一首)

日子(组诗十一首)

 

作者:觅石

 

日子

多么简单的两个字

几乎所有人都不陌生

但又是知道而不太明白

 

日子既是生活

生活就是日子

 

人生一世

就被锁在日子里

过好日子就是

 

要风有风,欲雨来雨

一辈子吃穿不愁

功名利禄一样不落……

 

春风得意,一生

荣华富贵十之有八

但有二层不尽人意

 

好日子和孬日子同步

或者好胜于孬

日子一般也不输眼

 

顺心事掰指头数得过来

一生一世坎坎坷坷

遭心日子如胶似膝……

 

……

 

无论什么人

都是日子里的员工

接受日子的安排和驱使

日子让谁好,谁就好……

 

珍惜好日子

时时刻刻要和好日子握手

尽心竭力地让它陪伴自己

 

2023年10月27日

 

一个常把人品挂在嘴边的人

 

一个常把人品挂在嘴边的人

应该是德艺双馨温暖阳光的人

尤其是挂了胡白了眉的有岁数的人

 

我曾在一个群里时常听到

"……人品好怎样……人品不好又怎样……"

反复不断的声音竟出自一胡须花白的作家之口

"文学没有作家,文学完了;作家没有人品,作家完了!"

不乏一些青年作者附应点赞……当然

首次听到,我也很敬佩

但声音把耳膜震破时也就见惯不惯了

 

喊人品哑了喉咙的大家自己人品又是如何

利用头冠的光威把写出垃圾说不是垃圾的垃圾武断地向外倒

完全不怕弄脏了别人的环境和衣衫

脸比地厚地还到处招摇撞骗

上下通吃地能够捧回垃圾换来的光环和金钱

面对满天飞来的贺喜和媚眼全盘受纳

 

对于称爹认父的小年青

假腥腥谎言欲栽培百般呵护

一转脸就变相地收取重金拜师钱

对于不会阿谀奉承的老实人

既便你真才实学是个人才

他也会一脚踢出老死不与往来

偶有才高八斗学贯东西的大才

他将百般阻挠,不予推荐

并横石擋死你前行的路

人前背后蝇狗嗡咬……

 

一个人尤其是手里握权柄的人

如何言行于世,放正自己

看似简单,实乃深奥

文明上下五千年

这个似乎明眼人一看就透的谜

始终破解不了

这,不能不说不是尘世的悲哀

 

2023年10月28日

 

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是多么的可悲和可恨

 

年纪青青

一身正气地做事

才不辱大写的人字

 

你想喝墨水,游文海

就大大方方不卑不亢地去喝

毅力加勇气地去游

工夫不没有心人

终究你会喝到非常可口的墨水

达到畅游文海的高度

倘若你天生不是吃这碗饭的

不必遗憾,去寻找该吃的饭就是了

 

天堂有路你不走……

屈膝得像狗一样摇尾乞怜

喊"主子"亲爹亲娘

不惜把头将地磕倒换取欢心

文海里的鳖精"主子"

假腥腥挤出个笑眼

从此就形影不离

"主子"把黑说成白,你立刻

伸出拇指点赞👍

 

你在鳖精搅浑的文海里蛮撞

到头来不是被鳖精吃掉

就是碰得头破血流

 

走出泥潭

一个没有自我的你

除了满身泥污

什么也没落下

一一何苦呢

 

2023年10月29日

 

愤怒出诗人

 

愤怒出诗人

遍布圆滑沙石的海滩上

只有咆哮的海浪卷来

圆滑才被淹埋

 

愤怒出诗人

在谄媚污浊的世尘里

不与合污的傲骨仰天大笑

这笑声里出现了"离骚"和"天问"

這笑声里诞生了李白

和岳飞的"满江红"……

 

愤怒出诗人

不纠结它是否是真理

但不怀疑是真话

 

一一愤怒出诗人

 

2023年10月29日

 

真诗人注定一辈子是孤独的

 

真诗人注定一辈子是孤独的

虽然不能一概而论

 

诗是灵魂深处的东西

拿出来阳光都嫌它不够好玩

滚滚红尘更视它为另类

深不见底的寰海格格不入

 

戴着面具的尘世

你好我也好的男女戏子

行头一个比一个戴的牢靠

包装起来的风光就谐调

 

一个披头散发甚至光着脚的人出现

那场面该是多么的尴尬

一定会众眼一处地说他(她)是"疯子"

但"疯子"才是真实的不折不扣的人

 

曾看戏剧电视剧上朝拜时

面对高高在上的皇帝

众人一声地山呼"万岁万万岁”

如果谁站出来说皇帝是"百岁"

麻烦可就大了……

而担麻烦的人说的才是真话

 

做真人说真话许多时会撞墙

真诗人首先就是说真话的人

说真话的人是不怕撞墙的

 

不敢做真人的人永远不会成为大诗人

充其量是舞文弄墨的伪君子伪诗人罢了

当然,真诗人注定一辈子走的是孤独命

甚至是穷困潦倒的命

 

2023年10月30日

 

锦上添花和雪上加霜

 

一  锦上添花

 

好看的花朵着实博人眼球

爱美之心天地皆有之

 

茫茫人海

不乏其人也无可厚非

万事皆有度

超了问题就来了

 

有些人眼贼嗅敏好听力

看到满身戴花头裹光环的人

嗅到和听到光鲜照人的气息和名声

反常态地巴结卖好和卖乖

不惜重金地撷来更美更艳的花蕊

谄媚皮笑地锦上添花……

 

那些与花无缘的脊梁弯曲

面朝黄土的工人农民……

既便是兄弟姐妹左邻右舍

唯恐避得不够远,闻着了汗腥味

 

二  雪上加霜

 

雨雪中蹒跚爬行的困难人

着实遭人怜悯和心痛

如果谁能伸出救援相助的手

一定是佛祖降世菩萨慈悲……

 

世间之大不是人人良善

一定会有落井下石和雪上加霜的人

 

人家有难你有能力不帮也无可厚非

因为你并不欠谁什么

 

倘若你把溺水者不拉又往深处推一把

把雨雪中羸弱颤抖者头上再加一层霜

那你就真正缺了八辈子德了

 

2023年11月1日

 

农民和粮食

 

农民有姓就姓土

土的儿子是粮食

农民和粮食是父子

亲密无间命运是一体

 

粮食土中长农民养育

成熟后的恩报就是回馈

回馈投入一一血汗的,经济的……

回馈光照一一太阳的,人们心里的……

 

小麦,玉米,花生和大豆……

和土地农民完全是过命的交情

土地农民燃烧心血予它

它终将把生命还给农民土地

供农民生活

 

农民和土地和粮食

是鱼水不能分离

人世间无人不晓的道理

 

总有人在这里作文章

一一物价不稳

跌落大得时常惊人

吃亏严重的农民苦不堪言

这种异常是对粮食的亵渎

是对农民的残忍和对土地的不敬

 

尤其是秋粮目前太过下跌

玉米花生等一定在无声地骂人

骂操纵者对农民的不公是多么可恶

 

2023年11月2日

 

李四和庄稼

 

古稀之年的李四仍然是庄稼的一把好手

身子骨明显的不如当年但还秒杀不少小年青

泥土里泡了大半辈子早已和土地一个姓

几顿饭不吃可以一天不见庄稼就心慌

有人说,庄稼是他爹是他娘一一他笑

有人说,庄稼是他儿是他孙一一他仍笑

 

一杆祖传的饱含泥土味的烟袋经常不离手

浓浓的烟缭绕的是庄稼清香的气息

吐纳的是日夜洒在泥土上的汗香味

庄稼一一小麦,玉米,大豆……

见到李四就摇曳就点头那怕没有半丝风

阳光,雨水每每和李四缠绵都会分外柔和

柔和是对庄稼的最好沐浴和青睐

 

春夏秋冬,长在季节里的庄稼

每时每刻都没忘记阳光和雨露

没有忘记李四的汗水浇灌和烟袋里装满的情谊

回馈的心随着季节的变更和庄稼的成熟越来越强烈

 

和庄稼同吃同住共呼息的李四

从来不知疲惫是何物的笑在庄稼里长住

他是多么地懂得庄稼,理解庄稼

庄稼的心思又何尝不是他予庄稼的心思

 

2023年11月3日

 

爱心无处不在

 

大浪淘沙。

难免些微的泥沙俱下,

但也不乏金石闪光耀目。

何谓金石,爱心就是金石。

 

爱心就是晴空万里的太阳,

无处不在。间或片云,

难掩它的光芒。

 

汶川地震,汶川人蒙难。

爱心来至四面八方一一

抢救生命的一双双温暖的手;

赈灾的医疗,器械,帳蓬,粮食……;

无数充满爱心的志愿者……。

 

新冠病毒横行……

冲在前面和病毒抗争的,

是爱心的白衣天使;

爱心的无私志愿者和爱心的中国人民。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爱心的力量无处不在。

曾记得一次乘车旅途中,

上了一位耄耋老人。

车上坐无虚位。

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很快站起,

扶老人坐位上,自已站在一边。

只见他面部黯淡,消瘦。

旁边知情人说,老李胃癌晚期。

刚从医院出来。

 

灯油欲尽的老李坐车让位的佳话,

一时间传遍了整个市区。

爱心的力量唤醒了更多缺少爱心的人。

 

2023年11月4日

 

许多医校医院何以雕塑白求恩像

 

许多医校医院何以雕塑白求恩像

因为白求恩活在人民心中

一一永远地活着

 

一个高明的医生

外国人

战火纷飞的年代

为了抗击日寇魔鬼般的侵略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一颗菩萨爱心和同仇敌忾的良心

一把饱含精谌医技的手术刀

在腥风血雨里救死扶伤

无数个被魔鬼噬坏的生命得以生还

……

 

爱心和良心是无敌的

白求恩始终战斗在驱魔的最前线

为了挽救成千上万的生命

他夜以继日地忙碌着

用爱心良心的法宝

战胜频繁袭来的疲惫

几天几夜不休息成了家常便饭

 

爱心和良心是无敌的

白大夫高度工作的同时

没有忘记传帮带的千秋重任

他把毕生所学毫不保留地

传给同事们和弟子们

他的战火救治中的倾心传教

是多少个专科学校做不到的

 

爱心和良心是无疆的

白求恩的爱心和中国人民的心

融化在一起一一发光发热

光能够把黑夜照亮

热亦可烧焦魔鬼让其毕露原形

 

天明了,魔鬼已成灰烬

而伟大的白求恩一腔热血

却洒在了民族大业的中国土地上

时刻看着他的同事和千干万万的弟子

拿着他曾用过的手术刀救死扶伤

他的爱心代代相传

他的光辉在中国的热土上永远闪光

 

2023年11月5日

 

作者简介:觅石,(本名张保权),河南人。诗人。1954年生。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文化人才库入库诗人。曾任省刊《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漯河主席等。自幼酷爱文学创作,在人民日报等报和诗刊、鸭绿江、特区文学等数十刊物发表诗歌2000多首,小说散文多篇。出版《觅石波澜捻笔姊妹集》等诗集六部。获省市级以上文学奖项数十次。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作家网新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