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保强诗歌精选小辑
作者: 黄保强
黄 河
正午,那些划羊皮筏子的人
仍搅动脚下之水
他们嘴里的“尕妹妹”在冗长的歌词中开始含糊
他们应该在赎罪
草方格沙障也不能抵挡
五十多岁,黄河浪中起伏
他们曾手刃乳羊,剥皮制衣
从河东到河西
如同黑色的钟槌
在腾格里脖子上敲敲打打
豁口上掉落下来
天地之间,这最小的沙才是归根
华灯初上
像取暖挨近,一点点把火种消弭在夜海中
风卷着黄叶
夕阳,炊烟,千家万户的灯火如同约定
如同省略,三点连成一线
可溯流而上——
宋代官军的火把闪烁
围着的院子角门逃离的脚步匆匆
付之一炬,女子的朱砂痣和书中方字
辉映深闺,风和呐喊
都升腾成史
换了河山,温暖从你的后脑勺
降落旋即升起,分野并不显著
假以外力的孤单被光和水慢慢填补
大雪压境
无关冷空气
我的第一场雪来自史书
马蹄轻轻,一条河川鳞次栉比
不要惊动即将见到的炊烟
我有十万雄兵枕戈待旦
严寒中点起篝火温起酒
北方,战前需要煽动,需要热血沸腾
用兵如神
从天而降,三千里江山
一一装点
北方,每个人都需要练习拥抱长剑,竹简
和一片片厚积却始终温柔的雪
石 刻
一座碑石生生地断开一个朝代
见字如面
匠心好比占卜师
锤子和凿子,敲敲打打
不如一笔一画
或罗织罪名,或歌功颂德
驴子自遥远的地方来
每一次的蹄动
都仿佛吵醒那沉睡的碑刻
铁索是惯用的乐器,多少红颜坠入凡尘
一片废墟犹如内心旁白
公元后假假真真,松树长情陪伴
发青的石料,更愿意成为先贤仁人的头骨
历史是一个假面
我们微笑它冷峻
不然,一千多年前,匠人总会遇到熟悉的人和话
荒原上的寺庙
和干枯的野草同根
所以少香火和桐油
突兀地在一道沙梁上
偶尔的过路者在这里歇脚续水吃干粮
他们和菩萨一样质朴
几个修复塑像的匠人正描摹眼睛和耳朵
希望画得大一点
让慈悲看得更远,听得更远
此刻
两岁半的儿子对着荒芜大喊
你好
回声中,似乎木鱼和金钵也响了一声
致故乡
我用所有的办法热爱
悲哀的,高尚的,卑鄙的
如同一株隶属于百合科的植物
让所有遇见都幸运地发生在春天
你所不知道的,弯曲的路
荒芜的盐碱地,映天的沙涛
低矮的老屋,陈旧的九宫格窗
都是我在一封介绍信中欺瞒外界的字符
十九岁那年,你把所有心事摇落
却没有眼见为实的丰收
多年后,我和你都习惯听“回来了”招呼语
听说下雨的异乡会飘洒童年的味道
即使心中供养僧道
也数不过来究竟哪天该让信鸽送信
当傍晚倦鸟归林
当提起故乡,我们仿佛水手
这一年年受风受潮的伤疤
又开始隐隐作痛
我且画一柱高过屋顶的烟囱吧
再给一道熟悉的菜命上陌生的名字
盗火者
风再次吹干海水浸润的岩石
如同烹饪
从最简素的角度寻找灵感
这古老的记忆和你的反抗格格不入
一副镣铐就是铺洒在你身上的藤蔓
天生的书画家啊
你迷恋火的色彩重于宫廷的尊严
你偷了薪火相传的希望
偷了酒和整个春天
任你的帽子变成老鹰驻进心脏
你用手纹交织成网
先收纳落日,剑和盾
还有美和智慧
这个夜晚,你只想和无数浅草沉醉一场
和黑暗中的低矮眼神在一起
等一声又一声号子响起
桐木和楠木尚在沉睡
你从十天埋伏中突围
长成整个烟火人间一株不闻外事的高粱
一座城就是一个春天
曼陀罗花照样盛开
一座城,甘做一世樵夫
以一座廊桥画舫
垂涎所有白墙灰瓦后的暗角
我以莫大的同情
向只开花不结果的腊梅
索要过冬的粮食
我也学会在这陌生的水乡
播撒火种,嘘寒问暖
雨水的节气
多像一个逃逸者隐藏了关于水所有的秘密
我不会吐露我对一座城,园林,林中的花式不一的窗
一览无余的爱或恨
阳光下,即使一万年
他们也在走向死亡
我只是委婉地让你知道
所有辩解春天后的借口
包括水上渔火,是我无法拜月后留下的印信
诗人黄保强
黄保强简介,黄保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文散见《诗刊》《山东文学》《散文诗》《长江丛刊》等报刊,获选多种作品集。曾获 “青年之声”青少年诗歌创作征集活动铜奖(诗刊社主办)、第十届湖北产(行)业文艺楚天奖(展览、文学类)入围奖、湖北省职工主题征文活动一等奖、“美在荆楚”诗文征集大赛三等奖等奖项。已于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诗集《夕阳下这土地》。
(本文由作者授权作家网发布,供稿:见诗如面)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