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粽叶飘香中抚今追昔
作者: 罗祖文(贵州)
好天气带来好心情,让大家更加珍惜当下的拥有,来之不易的幸福。
2024年6月6日星期四,这是一个六六大顺的日子。当天上午,地处贵州省“高原桥城”的都匀市,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17℃。因天空露出阳光,出门人比往日更加热闹。作为退休人的我,也大老早在街上走走,看卖粽子以及杨梅、荔枝,琳琅满目,自然而然知道端午节,铭记历史、传承文化、感受情感的时刻将至。回到家中,休息片刻,淋浴冲澡,烧水泡茶,吃上午饭,喝上一碗酒,顿感诗意,拙作一首《在粽叶飘香中抚今追昔》。
端午,
吃粽子,门插艾,划龙舟,诗朗诵,展才艺,
毋庸质疑,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端午节不是属于粽子的,而是纪念屈原,
爱国精神,民本精神,求索精神,斗争精神!
屈原多次向楚王进谏,引起统治者的忌恨。
人们说,每年端午节,太阳会为他升起,
划龙舟,为纪念他,
每一个粽子里,包进对他的纪念。
我们记住屈原,勇于开拓的求索精神,
端午节临近,我们深刻怀念。
屈原,
是每个中国人记得的名字,
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
主张政治改革,遭到排挤和流放,
面对楚国京都郢城被秦军攻破,悲愤交加,
抱着一块大石头在农历五月初五,
跳进湖南长沙附近的汨罗江,以身殉国!
把自己的生命交给江水,
人们把树叶子包的饭团、鸡蛋以及雄黄酒,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
历史,
记住心忧家国的爱国精神,
《离骚》《天问》《九歌》的声名,如雷贯耳,
历史上世人纪念的屈原,与众不同,
文学颇有造诣,爱国体现淋漓尽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是《离骚》中传诵千古的名句。
《世说新语》中王孝伯言:
“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
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独醒
无论曹鹅,还是屈原,
总归是弘扬一种值得纪念的精神,
端午节迎“端午水”节后雨量渐增,
艾叶包粽子,友情满心间。
回忆过往,身边满满,
我不由得想起曾经在一起相处的同学,
黎国海,罗刚辉,王开焕,刘延书,
徐忠富,李家贵,罗义景,蔡玉书,
陈秀忠,李涛,罗时春,王付勇,王定俊,
喝酒,猜拳,唱歌,一张张笑脸!
(文/图罗祖文)
2024年6月6日 都匀
怀念酒桌上“酒司令”及猜拳喝酒时代不亦乐乎!
作者近影
【作者简介】罗祖文(又名彭应文),布依族,60后,贵州省都匀市绿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组栗木寨人,1982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中文师范专科)。曾供职于墨冲镇墨阳完小、墨冲镇中学、墨冲镇教育辅导站、都匀市第三小学、都匀市创建办。期间,借调于墨冲镇人民政府、都匀市教育局、中共都匀市委宣传部、中共黔南州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曾是政协都匀市第七届会员会委员、墨冲镇教育辅导站语文教研员、墨冲镇教育工会主席、都匀市教育工会宣传委员、都匀市教师阅读写作协会副秘书长、都匀晚报通讯员、都匀市创建办信息科科长、贵州省中等师范函授学校墨冲区中函班主任、贵州都匀陆军预备役步兵师工兵营营部书记(预备役中尉军衔)、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在中国民族教育、国家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贵州日报、贵州工人报、贵州教工、贵州省散文微刊、贵州文化网、作家网、书香神州、广州文艺、今日头条、搜狐网以及黔南日报、都匀晚报、今日都匀等国内公开纸媒和网络平台发表文章达两千余篇。于2021年2月贵州省都匀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心退休。现为都匀市作家协会会员。2024年1月28日被贵州省都匀市作家协会授予“2020一2023年年度优秀会员”称号(唯一获奖者)。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