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桂西北路壮剧
(长诗)
作者:庞霄云
题记:北路壮剧,就是我们壮族人民所创造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戏剧品种。她发源于广西田林县旧州镇那度村、央白村。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她是通过广西西北部地方壮族语言与民歌的说唱和台词的对白、具有独特的唱腔和舞台表演形式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流派,是我们壮族文艺园地的一朵奇葩,已有几百年的传承演绎过程,在桂云黔三省区中愿远流长。2007年4月,田林县委、政府在田林县城乐里镇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北路壮剧文艺活动节”,达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2010年5月又举办了“首届中国北路壮剧展演艺术节”,“树立文化品牌,推展田林形象”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极大重视和倾心感叹,打出了田林民间壮文化艺术的独特品牌——“壮哉,我们的北路壮剧,”践行了“三个代表”和“新文化自信”的理论,弘扬传承了壮族民族文化瑰宝和品牌形象,成为我们大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个精神财富……此作以诗歌形式来赞颂和表达叙说这一深厚博大精美、充满地方文化特色的赞叹戏剧的长篇叙事作品。作品分别由:1【序歌】2【壮哉】3【源流】4【师传】5【剧目】6【曲牌】7【表演】8【寄 托】9【后记】千多行文字组成,意念人心,值得赏阅思索回味和赞叹。
【注:北路壮剧已经获得“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序歌】
深厚的红土地,叠韵中美妙的乐章
在一道道大小的痕旅里
孕育成一颗颗,不,是一行行
蕴藏着心声的文化经典旋律
在阳光和流水的交媾中
在花草和色彩的相互点缀里
在勤劳和奔波的过程中
思索着那真善美丑恶的形态
捧来了人心深处所欲念的美好心愿
走来了历史所赋予的追求目标
在我和你的一次次的追溯当中
打开那些古老的门窗和心扉
啊,痕旅了共同的风景
——盘古的心愿,在山水之间
捧出了天地间最美好的事物和景象
在龙的儿女和子孙心目当中
都在挥手着一个个春秋
都在疼痛和感悟了
生命和精神物质的那一点滴甘露
情有独钟了荡气回肠的乐园
布骆驼的理念,在他的子孙们身上
创造出了许多令人惊奇的东西
走出了一个个的妈勒访天涯的故事
走来了一个个农智高探亲的传说
走来了一位位瓦氏夫人的情怀
走来了崭新的文龙与肖尼
走出了使人震惊的西林教案和村姑壮举
……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是的,在那一本天书里面
注释了每一个姓氏和物种的源流
叠影着南蛮土地的许多风情
昭示了生活的最基本原貌
在那些封闭与开放了的山水之间
让我们热血沸腾,思绪万千
紧握犁耙和锋利的镰刀
高高举起饱满的谷物
在用心血装潢着那一部预言和史书
因为和所以,举杯庆典
充实了所有心灵的那一个空间
装点着每一天的阳光和风雨
感奋着你我他的那些艰辛和努力
民间的土壤,是那样的丰厚
与坦荡,无私了许多奉献
把太阳和月亮装进我们的心里吧
四季长青,温馨与和睦
天地的造物,在我和你的
心目中,栩栩地舞蹈着
太阳和月亮所给予的那些情怀
仔细地讲述着我们共同的
心声,预祝我们的生活社会的和谐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万家团圆,生活美好
惩恶扬善,劫富济贫
道德说教,为人师表
保家为国,启迪教育
在一声声的歌唱和人生的展望中
在一场场独到的表演里面
叙说了这一方山水的诗情画意
托盘了美丽家园的神气和生机
诞生了我们壮家儿女的梦寐以求
和生生不息,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
啊,你听,你看——
他和她那些发自内心的对白演唱
我和你的那一次次心灵的感动
在桂西北的这一片土地上
传承和生动地演绎了
一个壮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奇葩
——北路壮剧。壮哉
神韵,无穷无尽了那些原汁原味的艺术
演说斗唱,生活的哲思和语言
向我们展现了斑痕着风雨的
那一条充满着希望和梦想的路途
落地生根了美丽的春秋
和一群群壮家儿女的理想追求
还有生命的诗歌、舞蹈和音乐……
【壮哉】
是啊,壮哉,我们的北路壮剧
就如那一朵朵艳丽的山花
开放在我们壮乡的山野田园之间
迷人了一个个美好的岁月
伴随着五色糯的清香
飘香着生命所拥有的那些景色
感动了你我的那些春华秋实
在充满着希望和肥沃的大地上
共同收获着生活的风情
和一页页最美丽的生活画卷
装点着我们华夏戏剧舞台上的形象
留下了一行行美妙的足影
力量着你和我的那一次次追求
在土地的怀抱里燃烧情感
是的,壮哉,我们的北路壮剧
就是一缕缕清澈透明的山泉
无私着这一方憨厚的家园
更是喂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儿女
以最诚实的努力与耕耘
栩栩着每一种生命的风情和饥寒
肝胆相照在每一片土地的怀中
向所有的风雨叙说了
来自大山和泥土深处的渴望
也许中,捧起了点点滴滴的真情
我只能对着那些流莹说道
——你,就是我生命中的细胞
——你,就是我骨髓里的血液
没有你,我就感到多么的空虚
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枯萎……
是呀,壮哉,我们的北路壮剧
你就是一杯充满阳光的烈酒
流动着大山和土地的那一份激情
在每一个儿女的心目中
交响着一阵阵的轰然与人生的鼓动
抵达成追逐阳光与月亮的步伐
在那些充旋着青春的心地上
握住了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日子
在感情与感情的交流当中
无话不说了那些生活的恩怨情仇
在朴素着死去活来的光景里
让爱潜入了许多种梦想的心胸
让恨变成了最有力的抒怀
毕竟了他和她、我和你的最初
在寒冷的冬天里火热了怀念的衷肠
是的,壮哉,我们的北路壮剧
你就是那一颗颗金黄的山楂
在母树的枝头上展现着丰硕与成熟
沉思中,酸甜苦辣涩了
温饱和喜怒所给予的真实意境
在每一个儿女的想象与苦苦追寻当中
含笑着万家灯火与熊熊篝火
凝重了阳光的养分和大地的血素
每一个音律和说唱,都
捧出了心与心所创作的绝唱
还有无私春秋所给予的风华正茂
在一个个的因为和所以之中
告别了往事和那些曾经的惆怅
告别了那些使人难以理解的创痛
又在一个个来年的风雨中喜结硕果
崭新着生命风景里的生活哲理
豪情满怀了山光水色的一个个惊叹
是啊,壮哉,我们的北路壮剧
你就是一部永远都读不尽的
我们壮乡民间民族文化艺术的史册
特色着壮家儿女的的文明与灿烂
昂扬了那些唢呐、铜鼓舞
响亮和悠扬了那些马骨胡和歌谣
在阳光风雨的哺育与交媾之中
就如那一片片鲜艳吐绿的花草一样
在你和我、他和她的心目中
年年岁岁不断地装点着山情与水梦
春华秋实了我们的美好心愿
还有我们壮家儿女子孙的理念……
【源流】
我们,沿着那条远古曲折的道路
走进了刀耕火种的时光
走进了千手观音所抚慰的山水
走进了我们祖先的那些蓬勃的思想领地
从生命的角度和骚动过程
每一寸土地的热情洋溢
都在每一根骨头所敲响的节奏里
留痕着那些硝烟的噪音主题
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就在女娲造人的那一瞬间
生死情仇,恩怨是非和荣辱冷暖
都围绕在人们的心身
心灵之中的五线谱,积淀了
高山流水和酸甜苦辣涩的铿锵旋律
在花草与风雨交媾的丛林之中
沦陷在祖先的那些故事里
点燃那一支香火吧——
远离那些刀光剑影,是的
我们的心地上坦然的是灵魂的抒怀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那些赤裸裸的身心
和舞蹈着每一个春秋的疼痛
面对着那些痕影的一道道痕旅
在一次次的弯曲疼感中
任凭阳光和风雨的抚摸与洗礼
任凭流水的冲击和色彩的包裹
用双手抚慰着那片泥土
第一次感受到了
血雨腥风所给予的那些颜色的浓重
和万物的芬芳,苦笑春秋
物欲横流了许多思想与信念
在他和她的心地上构筑了许多憧憬
用最纯朴的言行举起那幅版画
于是,我和你就自豪地说道
——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伟大啊
我们的壮剧历史是那样的值得骄傲
是的,在壮乡的山水之间
集贸和繁华了我们的风调雨顺
因为,那就是祖先的庇护保佑
在一个个的预想之中
点燃那一支支油桐和薪火
照亮了他和她那疲惫了的脸庞
精神的空洞与压抑,啊,
唱出了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感人歌谣
在一屡屡色彩和风尘里面
共同分享着时光的美好和生活的苦乐
和着那些浪漫的追叙与翩跹
在用心灵交流着那些岁月的苦辣酸甜
牢牢地记住了天地的叮咛与嘱托
在八仙的祝寿词语里喜庆佳节
于是,就在风流里形成了
心情相同的一个个“八音班”演奏
于是,就在光和水里感动了
那一群相约着生活热情的“八音坐唱”
于是,就在每一个院落里
“板凳坐唱”了心与心的梦想追求
于是,在每一个收获时节中
“门口戏”谈着那些来自温饱的心愿
于是,在山水的热情景象里
“地台戏”唱交流着民间的思想理念
于是,和着村与屯之间的情感
“游院戏”演了共同的祝福与喜庆
于是,在所有的永不满足中
就在天地的怀抱里“搭台演戏”了
我们辛劳所应该得到的那些生活享受
在他和她,我和你的大眼里
和表情变化当中,拥抱着
喜怒哀乐愁所给予的感奋和思索
——北路壮剧,终于诞生了
在一个个平凡和伟大的岁月光景中
团聚了我们的每个壮家儿女……
每一样的遗产,都在大地的怀抱里
涌动着时光与风雨的沉淀
在他和她的也许中,升入了天堂
在人们的心目中注释着季节
是啊,我和你在一次次的剪彩中
注目和凝视着布骆驼的身影
有多少的艰辛,顿然了
我们兄弟姐妹的梦境和精神世界
民族的灵魂所在就在于总结与光大
人士的不屈就在于不甘心落后
是那些鼓声,是那些二胡调子
是那些木叶抒唱,是那震撼的铜锣
唤醒了我们的家园,是的
在你和我的膜拜里面
举起了“北路壮剧”的旗帜
我们始祖的微笑,是那样的亲切
引领着那一位位艺师的灵感
在一个个生活与生命的剧目里
感化了这个天地和七彩纷呈的人们……
【师传】
在我和你打开那一部灿烂的史册的
时候,每一页都包罗了
那些被阳光所凝重了的血和泪
那些颔首着春秋故事的激情
还有一辫辫花絮所包裹的班驳化石
在阳光之下是那样的闪闪发光
都诚实了所有苦难所给予的思索
所有的美丽和苦难都缀串成册
所有的追求与梦想都接受风雨磨难
所有的感悟和思想都注入了
那些有声有色的壮剧演技
和表现形式,都在创造与发展中弘扬
都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完善丰富
于是,共同沿着那一条斑痕的道路
走来了我们北路壮剧的师爷们
走来了他们为发展壮剧的卓越贡献
就在那一个乾隆二十五年间
民间歌手扬六练在生活的磨难之中
外出一边生意,一边学习
采纳结合四川等地方戏曲的精华
在苦苦学艺和领悟的过程里
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就倡议和主持了两个“龙城戏班”
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表演方式
在旧州搭起了一个大戏台
自己亲自上台去表演《农家保铁》
在一句句壮言的台词唱腔里
在一个个不同姿势的步态之间
形成了自己那独特的风格
台下响彻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深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
从此,就掀起了拜师学习壮戏的热潮
壮剧就在他的指导下形成了
大家都尊称他为壮剧的“台师”
就是劳动创造了一切,在他们
——岑如和岑宗的心目中
北路壮剧的表演就是一种精神上的
安慰和宣泄,就是一种
对生活的赞颂和叙说,于是
他们就在台师的表演基础上
在壮剧的“平调”上进行了改革
由一曲的四句改为上下两句
起落两板的曲调形式
更加的婉转和悠扬动听
使壮剧走出了自己的一个新天地
独具了壮剧的那一份曲调
这两位老师被后人称为“歌师”
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实践中
得到发展与更新,于是
就在嘉庆初年间,壮剧中的
“梳妆调”又在岑秀龙和岑明会的
表演之中得到了改变,充实了
最实际的表演路数,就是
在北路壮剧的演唱过程中
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必须要做到
“多做戏,少表演”
注重演技,绝不能够乱耍花调
使北路壮剧在西南的村寨里
有了立足之地,逐渐走向了成熟
这两位艺人被称为壮剧“原师”
道光年间,壮剧已经走上了成熟
基本得到了这个剧种的定型
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在“正调”上的
发现与创新。壮剧的演奏
就是改变乐器伴奏原来只拉“正线”
发展成拉“正、反线的曲调
“卜牙调”正式地搬上了舞台
作为壮剧老旦和杂角的唱腔
这样以来,壮剧就更加充满感情了
表演的形式和唱腔上得到发展
情寄了壮族人民的那一份情调
在云南、贵州等地广为流传
艺师的代表黄从善就被定位“先师”
壮剧的广泛流传,和学艺的人们的
不断增多,演技也在实践中
更进一步地在演艺上推陈出新
好多东西也有所创新改变,充实了
许多新剧目,就在同治年间
有位艺师代表在表演《木兰从军》的
剧本时,就大胆地加进去了
新颖的“杀鸡调”唱腔
使“大过场”、“正调”、“梳妆调”
“杀鸡调”、“卜牙调”、“八仙调”
和“升堂调”与“山歌调”等八个
腔调方面,都得到了定型
丰富了舞台上的壮剧表演形式
艺师代表廖法轮被尊为壮剧“祖师”
壮剧的一路走来,得到了群众的
认可和喜闻,也给剧团演员们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有的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
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地耍起了
所谓的“明星”架势
台上还没有演出结束,就过早地
退场离去,有的甚至还大耍不良的
台风,极大地影响壮剧的纯扑
于是,艺人的代表扬连
就特别强调壮剧要注重“台符”
讲究戏台的“台规”,纪律严明
他被壮剧的后人们称为“宗师”
我们的壮剧就这样如雨后春笋
在壮乡的山水里蓬勃发展
栩栩着我们壮族儿女的美好情怀
就在光绪年间,壮剧又
在学习邕剧参进了戏剧的武打动作
使原来的武打更上一层楼
台步也得到了调整,借鉴邕剧
创作出了“喊板”“怒调”“大王调”
恢复唢呐,加进了扬琴、大鼓和大锣
新鲜与耳目一新了壮剧的唱腔
乐调,演出的效果锦上添花
壮剧《农智高》在梧久常演不衰
使之名声大震,深受欢迎
奠定了壮剧艺术的常青之树
这位代表就是壮剧“全师”黄永贵
岁月在我们的视野里,更加的
充满着阳光和芬芳,丰硕了
壮剧这一朵民间艺术奇葩
光绪末期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北路壮剧得到了大师们的鼎立扶助
与创新发展,处于全盛时期
剧目繁多齐全得到了定型
个方面的演艺和戏剧的特点突出
剧目就有180多部,唱腔就由
原来的13个加进了“正调慢板”
和“丑角调”。乐器增加了马骨胡
从“半反线”发展到了“大反线”的
演奏形式。北路壮剧程式定型
行当齐全,风靡了西北地区
这位当代壮剧“老师”就是黄福祥
北路壮剧的轰烈,都离不开
那些辛勤思索而艰苦努力的艺人
从民国到解放后期间
壮剧在画中幕和表演丑角上
又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补充
由原来很少有的画幕被张挂上舞台
演丑角的说话动作也多了起来
在丰富与完善的基础上
使壮剧的诙谐幽默更加引人入胜
幕景更加的完善,充满气息
他就是现代壮剧的“继师”黄芳声
解放后一至今天,北路壮剧
得到了发扬光大,形成了
我们北路壮家人民的一个特色文化
每逢喜庆佳节,都搭台演唱
尽管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但是,热爱献身北路壮剧的人们
用自己的心身去保护这个剧种
第十一代“新师”闭克坚就是这样
执着热爱这个民族文化艺术瑰宝
历尽坎坷和吃尽苦头痴心不改
把传播传授表演北路壮剧为己任
在被批被斗被禁演被禁锢的岁月里
他不畏所惧,收藏剧本
利用圩日传唱表演心爱的北路壮剧
他不要报酬和不辞辛劳
深入下到了周边县份,贵州和云南
等地的村屯去教授壮剧的演技
去发展组织北路壮剧戏班子
他,已经被定为“非物质民间文化传人”
给我们壮乡带来了文化的最高格式
使北路壮剧在新的历史时期里
得到了传承与光大,付出了心血……
【剧目】
有多少事物就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的
手中得到发扬和创造的
又有多少的东西在我们先辈的
灵感里得到充实和发展壮大
北路壮剧,在壮族人民的心目中
是那样的纯洁和优美
在歌颂和褒扬以及那些贬低的剧目
表演过程中,继承和创作了
我们国度的那些精神文化遗产
因为,我们的北路壮剧
就在在这么一片丰厚的山水间
吸取营养和素材演义过来的
让我和你在风雨着聆听那些演唱
倾听那些天籁的悲欢之声
昂扬了许多种生活的梦想与现实景象
是的,北路壮剧已经
不属于所谓的单纯民族文化了
她是属于我们壮族大家庭的源流
属于一个民族文化艺术领域的宝库
记得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
——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
所以,它有它的根基土壤
所以它有他的创作源泉与借鉴的
手法,绝不单仅是这一个地域的东西
它已经走出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走进我们民族共荣的大舞台
它有它的发展思路与步调
在所走过的那一条坎坷路途上
形成了自己的独到之处
在壮族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
传统和移植,可以媲美了许多剧种
是啊,让我们的心存一片空间
在晴空的舞台上,演义着
南国的风情和壮民族的悲欢离合
仔细地阅读着那一部部北路壮剧剧目
丰碑了我们壮文化的宝库
有一百多部是属于自编自有的作品
这,就是我们壮剧的精魂
就是我们壮家儿女的共同心声
有一百五十多个剧目是移植过来的
这,就是我们壮剧的推陈出新
百花齐放了这一方山水的景色
让我们来分享这些北路壮剧的篇目
所具有的无穷魅力吧——
《八仙贺寿》了一个个《四代同堂》
记住了《五子拜寿》到《观音堂会母》
《农家宝铁》着《牛郎织女》的
真挚感情,捧着《宝葫芦》唱《春牛》
啊,《那由姑娘》,在《百兽衣》里
《龙凤救驾》,让那些《瞒官上任》
到《火烧青华楼》之后《大闹澄碧河》
从《卜牙对歌》到《农智高起义》
《征剿百郎山》《包工斩王爷》
一切都在《七姐妹奇缘》中《人月圆》
《碟吒》和《文龙与肖尼》走出了
《五月重阳》到《山村探婿》《女秀才》
有多少的《送郎应征》和《全家光荣》
《大战渭洛》了那一个《金珠塔》
和着《八仙鼓》在风雨中《弄假成真》
真实了《西林教案》和《百衣鸟》
感人肺腑着《鲤鱼姑娘》《太平春》
在《一双布鞋》里走上了《喜事》光景……
壮话了我们的每一个春秋佳节
在他和她,我和你的精神世界里
寄托了生活和社会发展所给予的
突飞猛进,剪彩着五彩缤纷的万家灯火
声情并茂了平凡伟大的人和事
你追我赶了时代所给予的美好景象
是啊,从那些娱神到娱人的传说
从古代到现代的许多感人的情节
从小说的故事到提纲式的戏目
从那些传统戏剧到现代的创作篇选
失眠和感奋着这个民族的精魂
都在一部部的手抄剧本里倾注心愿
都在一页页的剧本内容中贯穿爱恨
都在那些石印版本中,渗透了
壮汉文化所带来的人伦道德风情
和思想意识所铸就的那些水准
所有的忠贞与反叛,都
孝义、爱国和团圆了社会发展的主题
在生活的内容里,丰满了
你和我,他和她的思想意识
特色了生活发展的那些故事
把一个个的为什么和最原始的问答
都渗透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细胞
和愿远流长的内容,真的
相互交融着我们大民族的文化艺术
老艺人们就是这样,把
发展壮大和提高北路壮剧的责任
当作自己毕生的努力与奋斗
追求的境界是那样的高尚
做人的品格又是那样的令人的崇敬
啊,北路壮剧沁入了我的心地
在许多共同与不同的剧目里
演绎着这个社会生活的苦乐风情
和生生不息追求的青春和生命……
【曲牌】
北路壮剧的创造、发展与改革
都在一个个大师们的心血中
得到了实践和运用,继承与光大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形成了一个具有壮族特色的遗产
剧种,广为流传,表演不衰
当我们每每在舞台上看到或者听到
北路壮剧的声音和旋律的时候
就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和染目
因为,在我们的细胞中
就流动着壮族民间文化艺术的血液
把天地的情怀注入了心地
把阳光和月亮的絮语装进了庭院
用满怀的精力沐浴着神灵的教诲
在共同的语言中,捧出了
我们生活的那一次次春花秋月
抒发着你和我的那一回爱恨情缘
在一出出的剧目中,生动地
向我们亮出了心与心的许多梦想
在每一寸土地的裂缝中
播种和生长了精神世界的波浪
我们赞叹,我们喜悦,我们骄傲
因为,我们也能够有了自己的艺术
品牌,有了我们的精神食粮
拉开那一张北路壮剧的帷幕
悠扬的演唱和那些婉转的曲调
旋转定格了我和你的目光
时间的演化,岁月的沧桑
心血的铸就,实践的成果
在一个个北路壮剧的师承之中
曲牌了三十多种调子
而主打特色的就是“大过场”
和“正调”,把山歌的韵味全都融化
到一板一眼的唱腔和动作中去
精致了戏剧行当的每一个细节里
就是那些“板类”组成
慢板、中速、快速、散板、歌舞了
北路壮剧的最基本路数
就是从那些戏剧的用途来分类
便形成了大过场、二过场、梳妆调
和杀鸡调、八仙调以及夜摸调
曲调优美和朴实烘托了
整个戏台的气氛,渲染情怀
在他和她的唱腔里,更加迷人了
二十多种曲调的悠扬旋律
在不同的表演形式里运用自如
就如我和你在舞台上
面对着所有的人们以最真切的
形式来叙说苦乐的心事
要言行突破了属于自己的原有风格
也打破了那些古板的形式摸样
让那些音乐、舞蹈和形态
在他和她的心灵中焕发出绿洲彩虹
在充满阳光和风雨的天地里
交流着生生不息的生活噪音
让所有的一切得失,都在
“大过场”与“正调”之中升华
马骨胡,小竹胡,土胡和葫芦胡
交替地演奏了正反的乐调
向人们交代点明了共同奢望
闹场,开篇,奠定了
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传说剧目
在不同的声部弦调里
顺心如意了每一部北路壮剧的
那些长短不一音律共同的主旋律
在每一句唱腔里抒情叙说了
戏剧内容情节发展的每一条脉路
还有那些曲折跌宕着生活痕旅
让观众在喜怒哀乐愁中
得到心灵的陶冶和深刻的思索
道德的传承,人性的感悟
贯穿了北路壮剧的一个个片段
仿佛,如那缕缕阳光一样
浸透着一片片干涸的心地与山野
潜移默化了生活中的人品德性
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
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弘扬的版本
在歌唱着五谷丰登的季节里
捧来了热情所倾注的基调
一部部透明着五彩缤纷的文化财产
在一个个人生舞台上淋漓尽致……
【表演】
我们和所有的人们一起,披着
那一张张兽皮走在无私的土地上
在原始和现代的夹缝中
寻找着光和水所浸泡了的思想观念
肩负那些杂草和荆棘
脚踏实地着篝火和一朵朵云彩
是一道道斑痕的土地裂缝
同孕育着惊魂的流水空气
承受着我和你那些疲惫的身影
和心思,沉重了许多欲望
伸出双手,把酒问青天
在真实地打捞着那些风和雨
往事,就这样在你和我的想象中
冻伤了我在美丽曲子里的那些灯笼
一只只小鸟在枝头上歌唱
迎风起舞了许多天真的本性
让风和雨在许多俗事里面成熟
让心与心的碰撞提取真善美丑恶
在生命的甘琼里哺育青春
人和事的风流在链接着
布骆驼和女娲所造就的诗情画意
在一个个独特魅力的眼神中
向这一个世界展示了
唐宗宋祖所描述的那些风花雪夜
我和你的一次次已经
骑着那一匹白马扬鞭挥手着
在北路壮剧的平地舞台上
在那些村屯的临时地台,城镇的
固定万年舞台上,奠祭春秋
一路花香一路企求一路梦想的蓬勃
所有的成果都在一次次的表演中
得到更加完美的体现,于是
你和我,就在沟壑与平地院落中
共同阅览祖先的那些浮光掠影
去寻求生命蓬勃信息的感动
我和你,在阳光和彩灯的色泽里
真实地凝视着那一个个角色
从中发现了最平凡的意境
和它所包罗最纯净的青铜内容
一支支美丽的曲子,典雅而生动
一个个不同的人物,丰满和忐忑
一件件事情的发生,感人深沉
从那一串串稻麦的芬芳中
从那一个个芳香的果树林里
从那一片片荡漾着喜讯的原野上
从那一座座包含着悲欢离合的院落里
走来了扮演男女老少和仙姑
走来了那些官员丫鬟和狰狞的强盗
走来了各种各样嘴脸的市侩商贾
正直、美丑、善恶相互交汇
残酷、善良与智慧,都在
一次次的唱、做、念、打当中
都通过手、眼、身、步、扇的方法
变幻着那一张张彩旗(扇)和棍枪
在不同形状的道具里
挥舞成了生活所教会的那些姿态
造型了生活形象所给予的那些标本
我和你都知道,每一次上场
都舞扇地走着“之”步
就如生活所设定的那一道道坎途
相坐舞台上叙说和对唱了
人世间的那些苦辣酸甜涩与悲欢
也许中,和那些蚕虫一道分享
一派平和的天地,狼和羊的预言
就这样,突破和泅渡经历了
火山爆发所涂炭生灵的那些景象
在荒山野岭上抚育了
这一群拥抱阳光击节而歌的民族
用最初最原始的歌谣耕种心愿
苦苦经营着这一片万类霜天的大地
在那一面旗帜上舒展民族风情
就是在那些不同舞台上的表演,都
倾注了我们壮民族的生活气息
都在一次次的追求精神世界里
大写和记录着梦与梦的那些形象
有多少的毕竟,栩栩入声
在黑色的夜雾里光芒了神灵的恩赐
芳草依依着这一片土地的厚重
香火缭绕的空间里,浓重了
舞台上一声声、一句句的对白唱腔
在开天辟地的顶礼膜拜当中
和着那一阵阵锣鼓和炮竹的昂扬
预示了光临大地的丰收
在广袤的地平线上,永远着
壮家儿女子孙祈福所带来的风调雨顺
和各个民族所带来的福音捷报
因为和所以,所以和因为
都变成了每一次演唱的最初许愿
典梦酬谢着神灵的恩典
希望与祈祷,期待与勤劳
都变成了北路壮剧舞台中的咒语
在牌位的火光里面国泰民安
在喜悦的眼睛里浸透了山情水梦
我想,有多少的事情和东西
已经伴随着那些时光飘然而逝了
而我们的北路壮剧还留存在世上
就在我们的有意和无意之中
理解疼痛,感召和携梦着
生活与社会的传奇,高山流水……
【寄托】
大地的真情,包罗着许多人心的寄托
寄托着我们的朴实品德和风流
寄托着来自大地心地上的那一份激情
在光和水的意境里,赋予了
许多生动和流彩的形态
变成了音乐和那些行走的特色品种剧目
在他和她的每一个目光与唱腔
寄予了爱的叙说与叮嘱
变成来自天地人心的最真实的
感应和心灵的同感与风华
在最珍贵的分秒时光里,倾听来自
那些鸟语花香,所有的景象都在诗情画意
打开心灵的窗门,点滴的滋润与感受
融化在飘然而至的雨水,真实感叹
所有的思想都在春天里得到更新
在那一句谚语里得到升华
张扬标新着古老的故事与现代的传说
已经在那些光点里闪烁精华
吁吁地轰然筑梦成了
地球引力所腾空而出的心思话语
在那些痕旅中思索捧出了经典
狰狞了一个个无限的面目
在狂风暴雨的呼啸中缩小在平台上
融化在没一颗颗潜移默化的曲调
是啊,没有一点的隐瞒和遮盖
大地的每一块石头与花草
舞台上的那一道道班驳痕影
大山上的每一条道路与风景线
田园当中的那一些裂痕中
都在你和我的思想链条里形成了爱痕
悲欢离合,清唱着千古人心的那些伦理故事
和道德系列作品,在朴素的山涧舞台上
标新立异,传承人心,教派后代
让我们,感激那些火山和耕作过程
感谢那些先辈创作者的灵感和生活的阅历
呼啸着云层和浩渺的宇宙影象
以及人心所表现的那一个个行为
叠印着人世间的复制品
挥洒成了银河的溢光流彩
成熟了每一位仰止而惊叹的子孙
和永远都在奋发的壮家儿女美好心声
天地间的感觉,已经被那些崭新的
空气所注册加入,无悔的选择
我和你,还有他和她在选择的过程中
行走在那一条时钟所展创新的曲折的漫长道路
真实精致一种心愿,生活的偶像
古朴的歌谣与原始舞姿
用它来哺育与包装青春生命的
纯朴、壮美、丰盈与厚实
深刻、达意、风采和意念
还有那些博大、精深、豪迈的命题
啊,共同聆听风雨滋润万物的蓬勃心曲
听色彩喧闹着生活豪情的美妙韵律
听飞鸟创作幸福的嘹歌和相互寄寓的惬怀
听二胡独奏情怀所刻骨铭心的相思
听木叶声声所吹响的新生和人心的滋味
拔开硝烟迷雾所笼罩的美丑真善
才知道爱所包罗的情深意切
让我们共同去注目和分享陶醉吧
每一个动作的意念和她所倾心的做派
每一句台词所涵盖表达的意识
每一曲调所悠扬深沉的心思乐章
是啊,歌德巴赫的猜想和许多疑难问题
已经被中国人所演算证实和解决
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变成了
每一个支流所释放来的气流和波浪江河
蜿蜒的山脉和那无私的家园
默默在抚育着一场场充满特色的
文化韵味和美妙的区域喜闻乐见的剧目
一个个的聪明和才智与智慧
倾注在一块块碑文和那些剧本之中
夹紧了兽皮的腰裙,感念部落驮的血脉
用一根根骨头敲响着锣鼓和大地
梳理着每一片土地和荒山所拥有的财富
披着乌黑透亮的蓑衣和崭新服装
赤着大脚板舞梦,走在
那一条洒满着风和雨的道路
走在充满时代特色新文化自信的快车道上
耕耘一个个让人心恸和传情的新理念
以及谱惠民心儿女的新传统行为
还有新的童话故事,还有那深入人心的
壮家子孙开创大业,从一个眼神到另一个的
问候祝愿希望,把握住神灵所恩赐的
几千年的教诲与人生的爱恨奋斗
点滴在光水中,相互追寻着
爱与恨的根基,以及那些共同的理念
标准目标,以百米的速度奔跑
不,以创新的行为和共同团结的意识
不断追逐和竞争,和谐供应
是啊,抒写着壮乡儿女的
那一个个来自色彩笼罩舞台上的美梦
一台台渲染着阳光风雨心思的壮举
【后记】
在这么一个民族民间文化的领域里
唱响了许多无辜的秘密和隐私
真实美妙了许多爱和痕的故事
大地、蓝天,村落,山野
全都珍藏和释放出
浓厚、精美、充满哲韵的心思惬怀
招扬着名不经传的文化色彩
在五颜六色里风流万千,为此
我和你他和她,已经穿过了
风雨所交媾的那一条坎坷道路
已经在不曾有过的苦乐之中抖擞灵魂
多少人的追求与奋斗
最终,在那一幅生活的画卷上
注入了最不值得或者最难以忘怀的
记忆,或许中我只能说道
——最平凡的东西或事物
都在许多次的辉煌与低落过程中
得到了实践印证,北路壮剧
充满了劳累的尊严和心灵的等级
在许多想象的界限里
遍布了自由与自由的相互叙说
在每一双渴望的眼神中
摇曳和补偿了那些梦幻的情怀
超越自己的一次次选择春华秋实
背负永恒的希翼和道德的负担
依恋着无穷无尽的家园,举杯爱恨
披着那一件祖先的沉重蓑衣
跋涉着童话与传说所留给的曲路
每一步都在花朵与花朵的
叹息中,引领着子孙们去感激天地
去仰望和膜拜那一尊生命的化石
我们想,在一个个的如何之中
接力了那一根长跑的棒子
继承与发展,弘扬与创新
成果与收获,都成为一个严峻的
问题挑战,他和她的意愿
不在是我们之间的恩怨和戏梦
不再是生活所留下的那一点辉煌
被拍卖的物品在流行色里长叹
在美丽的光环里感激不尽
那些物质在一次次的粉饰包装之后
已经赤裸裸了最原始和时髦的梦想
在他和她的价码中出卖
所有的奇迹,就在我们的心目中
设伏着一个个美丽的景象风流
每一项事业的成就传承
都在毕竟和经历了许多风霜雪雨
都在许多绝处逢生的境地里星火燎原
成败就是一种人生的财富
就是一杯杯浓酽的水酒
警醒和陶醉了许多冷暖的目光
为此,让我们都在反省自己
我们在这么一个你追我赶的时代里
到底做了什么,又是怎么做
得失就是我们生活的最基本道理
所有的口号和那些美丽的词汇腔调
不知湮灭了多少新鲜的事物
也造就了许多充满新奇的东西
北路壮剧的坎途,造就了
我们每一个人的意志和品格
也突发奇想了最朴实的创造意境
从那生活的每行足迹里
采集到了一点点的灵性和感悟
在阳光和风雨的孵孕之下
赤裸裸地点明了精神的壮美和依托
共同搜罗词语,无限的超自然力
让每一句悼词都在阳光演变成品质的硬度
划破贴润在我心壁上的那面镜子
狰狞了许多无奈与多彩
不同的叙说方式,早就被他和她
所沿袭运用,习以为常了那些情怀
许多欲望,剥落了稻草上的春天
在每一道的伤痕上交媾心境
多少春花秋月,在翘首着爱的希冀
也留下很的根基。是啊
打开新的窗门,感受呼吸清晨
所飘荡的鸟语花香,以及激荡人心的空气
让色彩融入了脉搏,牢记
那一句句坚定的誓言和新词语
关于冷暖荣辱是非的叙说,
就在秋天的落叶上得到解惑
赤诚豪迈着青春的舞蹈。
我和你,他和她都有思想和意念
都站在时间的苍穹之下奔波
有形和无形的精神支柱
在民间和群众的心目中招展着
把一个个的能够或者也许重新思索
不,是重新地刻写在那片心地上
那么,北路壮剧的精品
就能够在奄奄一息的步态之中
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力量与伟大所在
就会知道她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
就会使我们更加地珍惜和护佑
更加地明白了先进文化所充满的内涵
精神和物质的发展关系,永远着
我们人生与社会的最基本原理
因为,我们都是一个戏剧里的角色
都在生活的舞台里奔走演戏
都在不同路数曲调的台词里演说
都在不同基调和韵味的乐曲之中演唱……
尾声: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北路壮剧在经过了几百年的风雨与坎坷之后,在丁亥年的秋天的艺术节活动中,得到了政府和上级领导的极大重视,上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也得到了批准,使这么一个民间艺术得到了国家机关的认可和备案,使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艺术之星……在此,县人民政府就宣布成立了培养后继人才的“北路壮剧艺术学校”,由北路壮剧的第十一代传人闭克坚担任名誉校长,从此,就开始了一个培养一代又一代壮剧新人的活动工作,使我们的北路壮剧有了更大的希望,带来了春天。但还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百倍的努力和弘扬光大……
【作者简介:原名:庞霄云[桂西老庞],男,壮族,退休人员。广西文艺家协会,广西文学创作协会作家诗人,百色市文联[协]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有千多首作品在区内外报刊上发表,有80多件作品获得各项征文大赛等级奖和优秀奖。出版过专集文集。在网络上发表了万多篇文学作品。】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