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自由诗 > 正文

把自己活成一片云

把自己活成一片云

——与王维跨越时空对话

 

作者:王晓波

 

案头《辋川集》翻到第三页时

墨色突然活了——

是终南山的雾漫过宋版书的折痕

你挟着松烟墨的清苦,从“空山”里走出来

竹杖点地的轻响,惊起

砚池中沉潜千年的月

 

“右丞先生的诗,总像未干的画”

我指给你看平板电脑里的动态《雪溪图》

雪落溪石的轨迹,在像素里

复现你当年挥毫的节奏

你抚须而笑,指节沾着

辋川别业的苔痕:“老朽不过

把山风叠进平仄,将松涛

揉进墨团”

 

话题落在“才华”二字时

窗外的玉兰正抖落晨露

你说十九岁写《桃源行》

笔锋挑开桃花的刹那

连蝴蝶都惊得停在句读间

“那时总怕才尽——”

你望向案头未干的《送元二使安西》

水纹在宣纸上洇开,“可后来懂了

才华原是天地借我手中的笔

写它未写完的诗”

 

我想起你画《袁安卧雪图》

雪压竹枝,却偏生一枝红梅

破雪而出,像句突兀的感叹

“世人说我诗中有画”

你指尖轻点平板,动画里的雪

正从终南山巅飘向汴梁、临安、纽约

“可画中亦有诗啊——

那幅《雪中芭蕉》,有人骂我

‘失画理’,却不知

我偏要芭蕉替雪,说尽

天地不言的痴”

 

我们说起“天才”的重量

你说当年在长安,应诏作乐鉴赏

《霓裳羽衣曲》终了时

玄宗说“此曲只应天上有”

你却望着檐角铜铃轻摇头:

“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

把晨钟暮鼓听进骨头里

把春山秋水,酿成

舌尖的月光”

 

手机在此时弹出文友消息:

“您的《论王维诗画交融》

被收入《唐诗研究年度报告》”

你凑近些,老花镜滑到鼻尖

看屏幕里自己的名字

在学术术语里浮浮沉沉

忽然轻拍我手背:“莫慌着

给才华贴标签——

当年我写‘行到水穷处’

不过是跟着溪水走了步

哪知道,这一步

竟跨进了千年后的课堂”

 

风掀起你的《辋川图》手卷

画中鹿柴的炊烟,正与我

电脑里播放的《鸟鸣涧》古筝曲

缠成一缕。你说:

“真正的才华,该是

山不觉得自己高,水不觉得自己深

我只是个传声筒——

把松针上的露,写成诗

把溪涧的石,画成画

把月出惊鸟的刹那

谱成曲”

 

此时阳光漫过《王右丞集》扉页

你的影子与我重叠在

“诗佛”二字上。我忽然明白

所谓才华横溢,原不是

刻意要成为山,成为海

不过是

把自己活成一片云

自在舒卷时

恰好托住了

天地的月光

 

松针上闪烁的光芒开始凝结

像枚琥珀,封存着

两个身影:一个执卷,一个抚琴

中间流淌的,是

一千三百年的风,和

从未褪色的,山河的心跳

 

原载:《中山日报》2025年7月4日《作品》副刊,责编:方嘉雯。

 

※创作感言 : 写诗致敬王维,字少诗短,便难以达意。《把自己活成一片云》是首90多行的小长诗,写成初稿时,只突出王维的诗歌才华,重点写了重阳节,孤独,思念兄弟之情。没有写出“诗佛”王维,诗、画和音乐的惊世奇才。不满意初稿,考虑再三,重起炉灶,现写成了此首拙诗《把自己活成一片云——与王维跨越时空对话》。“纵向”致敬先贤诗人,余光中写活了“诗仙”李白,洛夫写活了“诗鬼”李贺,而“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少有诗人写诗致敬?自幼习诗,喜欢王维的恬静、宽阔和禅意。感谢《中山日报》不惜版面刊发拙诗。存念。

 

※王晓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诗歌学会第二、三届主席,中山市作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山市文联主席团成员,2015年12月主持创办大型诗歌季刊《香山诗刊》。著有《山河壮阔》《骑着月亮飞行》《雨殇》《银色的月光下》等5部;主编《那一树花开》《诗“歌”中山》《中山现代诗选》等13部;曾获人民日报作品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中山市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中山文艺奖、香山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其诗学评论《吹掉泡沫  还诗歌以亮丽》(载《人民日报》2002年6月11日)和《不敢苟同的错误诗学》(载《作品与争鸣》2003年7月)曾受到广泛关注;诗歌作品载《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青年文摘》《诗选刊》等刊物;入选《中国诗歌选》《中国诗歌年度选》《中国新诗日历》《中国爱情诗精选》等选本。


图片1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