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自由诗 > 正文

所有的火焰都朝向一个目标

所有的火焰都朝向一个目标

——献给2025年火把节

 

作者:郁东

 

阳火,阴火;地火,天火。

光明的火,阴谋的火;大火,小火;柴火,煤火。

生前,心中的火。

死后,坟前磷火。

和气的人,有一团和气的火。

卑鄙的人,有一股杀气的火。

花谢后,芬芳的火。

叶落后,青烟的火。

春草隐匿着秋天的野火。

大树埋藏着雷电的天火。

一年一次,广场的火,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烈火。

一年一支,火把的火,把粉碎的松香腾空的火。

一年一回,把痛苦和幸福一起干掉的苞谷酒火。

 

看吧,所有的火都朝向一个方向,它将一切腐朽和死亡燃烧成灰烬,重新回归大地。

看吧,所有的春天都将绽放生机,让草木化腐朽为神奇。

我的草是青草,我的花是鲜花,我的树是常青树。

我的未知是昨天的未知,我的不幸是未来的不幸。

火,请给我一个理由,为什么人间鬼火总是燃烧。

火,请给我一个回答,为什么人间善良总是无辜。

 

让所有的火,都朝向一个方向吧,燃烧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虚伪。

让所有的火,都变成一把利剑吧,斩杀那些躲在人间的阴谋和权术。

 

请相信吧,今天被不明之火灼伤的人,明天将是映照朗朗乾坤的熊熊烈火。

请相信吧,人间所有正义的火,那怕再微小,终将汇成世界不灭的永生火。

 

2025年5月20日

 

附:评论

 

信念的颂歌 正义的力量

——郁东《所有的火焰都朝向一个目标》简论

 

杨迪斯

 

《所有的火焰都朝向一个目标》,这首诗展现出诗人激昂、批判和哲思的一面,充满了火一般的能量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意象密集、充满战斗精神和终极关怀的抒情诗。诗人以“火”为核心意象,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象征体系,涵盖了自然、生命、人性、社会、历史、政治等多个维度。全诗情感炽烈,语言锐利如刀锋,节奏铿锵有力,具有强烈的宣言性质和预言色彩,表达了诗人对腐朽、虚伪、阴谋的猛烈抨击,以及对光明、新生、正义的热切呼唤和坚定信念。

 

一是“火”的宏大交响与多元象征。

 

1.开篇铺陈: 诗人以极其精炼的排比句式(“阳火,阴火;地火,天火。/光明的火,阴谋的火;大火,小火;柴火,煤火。”)瞬间打开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火”的宇宙。这些火不仅是物理现象,更是生命能量、情感状态、人性本质和社会现象的象征。

2.贯穿生死与善恶:“生前,心中的火。/死后,坟前磷火。/和气的人,有一团和气的火。/卑鄙的人,有一股杀气的火。”火成为生命内在驱动力(心火)、死后痕迹(磷火)以及人格善恶(和气火/杀气火)的直接隐喻。

3.自然界的循环与潜能:“花谢后,芬芳的火。/叶落后,青烟的火。/春草隐匿着秋天的野火。/大树埋藏着雷电的天火。”火在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能量转化(芬芳、青烟)、毁灭与再生的潜能(野火)、以及蕴藏的巨大爆发力(天火)。

4.社会与集体仪式:“一年一次,广场的火,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烈火。/一年一支,火把的火,把粉碎的松香腾空的火。/一年一回,把痛苦和幸福一起干掉的苞谷酒火。”这三句极具分量,分别指向了集体主义象征(广场烈火)、带有抗争或净化意味的仪式(火把点燃松香)、以及民间用烈酒(苞谷酒火)宣泄和融合复杂情感的生存智慧。这些“火”是社会性、文化性和集体无意识的体现。

 

二是核心命题与战斗檄文。

 

1.朝向一个目标: 诗题和核心句“看吧,所有的火都朝向一个方向”点明了主旨。这个“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是“将一切腐朽和死亡燃烧成灰烬,重新回归大地”,是“让草木化腐朽为神奇”,是“燃烧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虚伪”,是“斩杀那些躲在人间的阴谋和权术”。这是一种彻底的、毁灭性的净化与新生力量的总动员。

2.批判锋芒:诗歌的批判对象极其明确且尖锐:“腐朽和死亡”、“冠冕堂皇的理由和虚伪”、“阴谋和权术”。这些词语指向了社会中的不公、欺骗、权力滥用和道德沦丧。诗人呼吁所有的“火”(即各种形态的正义力量、生命能量、反抗精神)集中起来,烧毁这一切。

3.武器的隐喻:“让所有的火,都变成一把利剑吧”将火的毁灭/净化力量进一步具象化为战斗的武器,强化了抗争的意象。

 

三是个人立场与终极信念。

 

1.生命的宣言:“我的草是青草,我的花是鲜花,我的树是常青树。”这是在混乱和批判中,诗人对自身生命状态和价值的坚定宣告,象征着纯洁、生机和永恒的生命力。

2.对未知与不幸的坦然:“我的未知是昨天的未知,我的不幸是未来的不幸。”承认命运的无常,带有一种存在主义的清醒和悲壮。

3.深刻的诘问:“火,请给我一个理由,为什么人间鬼火总是燃烧。/火,请给我一个回答,为什么人间善良总是无辜。”这是全诗情感和思想的一个爆发点。对“鬼火”(邪恶、阴谋)的持续燃烧和“善良”的无辜受害,发出了痛苦而愤怒的质问,直指人性与社会结构的深层黑暗。这质问既是控诉,也是对“火”(真理、正义)的呼唤。

4.预言与信念:“请相信吧,今天被不明之火灼伤的人,明天将是映照朗朗乾坤的熊熊烈火。/请相信吧,人间所有正义的火,那怕再微小,终将汇成世界不灭的永生火。”这是全诗最震撼和充满力量的诗句。它预言了受压迫者、受伤害者终将觉醒、壮大,成为改变世界、带来光明的决定性力量。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和历史辩证法思想。

 

四是语言、节奏与风格。

 

1.磅礴气势:大量排比句、重复结构(“所有的火”、“看吧”、“让所有的火”、“火,请给我...”)、以及短促有力的分句,营造出排山倒海般的磅礴气势和不容置疑的宣言感。

2.意象密集:意象高度浓缩且转换迅速,从自然到社会,从具象到抽象,信息量巨大,冲击力强。

3.口语与书面语结合:既有“众人拾柴火焰高”、“干掉(苞谷酒)”这样的俗语/口语化表达,也有“冠冕堂皇”、“腐朽”、“朗朗乾坤”等书面化词汇,形成独特的张力。

4.强烈的抒情性:尽管充满批判和思辨,但整首诗的情感喷薄而出,是饱含激情的抒情。

通过以上解读,《所有的火焰都朝向一个目标》是郁东一首极具爆发力和思想深度的力作。它超越了个人生活的细腻描摹,将视野投向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人类生存的根本困境。诗人以“火”为枢纽,构建了一个宏大而精妙的象征体系,将自然能量、生命体验、人性善恶、社会矛盾熔于一炉。这首诗是一篇战斗的檄文,对腐朽、虚伪和强权发出了最猛烈的抨击;它也是一首信念的颂歌,坚信正义的力量终将汇聚、受难者终将觉醒,并化作涤荡黑暗、照亮世界的“熊熊烈火”。其情感的炽烈、思想的锋芒、语言的力度和意象的密度,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现了诗人作为时代观察者和批判者的强烈责任感与澎湃诗情。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