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去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第三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前一晚,我躺在床上七想八想着。我想自1996年在泰国曼谷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后,各国各地区的微型小说作家、评论家以及有志于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的学者已三年没相聚了,这次吉隆坡会议实在是一次难得的碰面机会,是不是该抓住这次机会做点什么实事呢?我忽然想起,今年五月份我在上海参加的一个国际学术活动,发起单位之一是国际儒商学会,另外还有世界诗人协会的负责人到会。于是我想到了策划成立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的念头,但只是个初步的想法而已。正巧,那晚佛山大学的姚朝文来了个电话,他也是应邀代表之一,我就在电话里与他谈起了这个设想,他听后表示全力支持,并说韩英也很想为推进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发展做点事,我们就相约在吉隆坡碰面后再具体商量。
上海虹桥机场到吉隆坡国际机场要飞行五小时,飞机上我一直在思考这问题,包括一些具体的步骤、细节。
下榻吉隆坡洲际大酒店后,我又把筹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的设想与凌焕新教授、韩英、姚朝文谈了,他们都觉得是个很有意义的动议,并补充了一些建议,把这个设想更完整化了。但这个设想毕竟是我们几个中国微型小说作家、评论家的一厢情愿,其他各国各地区的与会代表是否支持这个动议呢?一切还都是未知数。但不知为什么,我当时信心百倍。
研讨会仅开三天,安排了六场研讨会,活动排得满满的,如不抓住机遇,三天一晃就过去了。谁出面去做征求意见,以及联络等具体事宜呢?大家公推由我出面。理由是我是中国作家中唯一连续三届参加会议的代表,而且我人头最熟,各国各地区的作家我认识最多,关系也最密切。既然动议是我提出的,联络工作我自然义不容辞。
因为我们考虑到在中国成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社团申批麻烦多多,故很希望新加坡方面来出面。我首先与新加坡作协名誉会长黄孟文博士谈了我们的设想,他也觉得是个好主意,表示了支持的态度。这一来,我心里踏实多了,我又先后找泰国华文作协主席司马攻、马来西亚华文作协会长云里风、副会长陈政欣,菲律宾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吴新钿、澳洲的心水、印尼的冯世才、汶莱的王昭英、香港的东瑞通了气,竟得到各国各地区与会代表一致赞同。正巧,在我们到达吉隆坡的第三天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秘书长徐如麒也赶到了会场,我们把有关情况向他作了汇报,取得了他的支持。
因为筹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不属大会的议程。我们的座谈会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根据会议安排,唯一有可能的时间就是11月28日晚上。那晚是吃西餐,两个人一桌或四个人一桌,分得很散,我顾不得吃西餐,一一通知了有关人员七点到601房间碰个头,具体商量一下。谁知洲际大酒店的西餐是吃了一道再上一道的,七点钟时才吃了一半。那顿晚餐再好的西菜西点我也没味了,只希望早点结束,千万别误了我们的座谈会。
大约到八点半才结束了这顿晚餐,好在姚朝文也是热心人,我们两个把黄孟文等引到电梯里,陪他们去601房间,去后一点人数,还缺泰国的司马攻与中国的徐如麒,我与姚朝文赶紧分头去找。谢天谢地,除了香港的东瑞有事请假,其他各国的代表都到了。计有中国的凌焕新、凌鼎年、韩英、姚朝文、徐如麒、新加坡的黄孟文、泰国的司马攻、马来西亚的云里风、菲律宾的吴新钿、印尼的冯世才、澳洲的心水、汶莱的王昭英等八个国家的12个代表。香港东瑞虽有事未参加座谈会,但表示关于筹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的事情他都举手赞成。
座谈会先由凌焕新教授谈了动议筹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的宗旨,无非是为了促进华文微型小说的创作、评论、理论、翻译以及它的传播,推进这种文体在世界范围内的繁荣。
凌鼎年就一些具体的设想作了补充,并回答了菲律宾华文作协会长吴新钿等人提出的一些问题。
最后大家以举手表决的形式,一致推举黄孟文为筹委会主任。在座各国代表均为发起国之一,及筹委会成员。座谈会达成共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在新加坡申请注册。一旦获得批准,黄孟文博士就是会长的最佳人选,秘书长人选也由新加坡微型小说作家出任。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长江曾培被推选为名誉会长人选。
座谈会作了录音,并由姚朝文作了记录。再由凌鼎年、姚朝文整理出《筹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座谈会纪要》,然后分寄各国各地区的筹委会成员,以便立此存照。
如果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在新加坡批准注册,那么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有望在2000年正式成立。研究会成立后,将有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开展,诸如评选“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特出贡献奖”;组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中心;出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年鉴;发起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征文;出版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经典名篇;成立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基金会;举办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协调、促进各国各地区微型小说的翻译,传播等等。总之,要做的事很多很多,现在仅仅是个开端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