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网

首页 > 文化旅游中国行动态 > 正文

“南水北调东线行”中国作家采访采风活动启动

创作与伟大工程相呼应的伟大作品

——“南水北调东线行”中国作家采访采风活动启动

11
22

  今年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的第十个年头,而此时距离1952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这一设想已经过去了60年。眼下,这项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已进入决战的关键时刻,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入倒计时阶段。

  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南水北调东线行”中国作家采访采风活动4月16日在京启动,这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的第二次合作。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书记、主任鄂竟平讲话并为采访采风团授旗。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蒋旭光出席会议并讲话。黄传会、梅洁、李春雷、徐迅、铁流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鄂竟平向此次采访采风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并向作家们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2011年中国作协组织作家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水源地移民搬迁现场采访采风,作家们创作出的一批优秀文学作品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切实起到了宣传南水北调工程的效果。十年来,几代人为这一工程付出了心血,贡献了力量,这个值得一写的题材一定能让作家们大有收获。

  何建明代表中国作协党组和作家们向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表示感谢,同时也向所有参与工程的建设者们表达了敬意。他指出,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受益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部分工程已建成并发挥效益。这是一座值得挖掘的文学富矿,其中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文学资源,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展现这一伟大工程,弘扬南水北调精神,讴歌广大干部群众的贡献既是作家们的责任,也是作家们的幸运。为此,中国作协连续两年组织采访采风活动,希望为更多对这一工程感兴趣的作家提供深入生活、贴近现实的机会。

  何建明总结道,去年作家们深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实地采访调研,真切感悟到国家水资源战略的宏阔与伟大,了解到移民干部工作的艰难与可敬,体会到移民群众的奉献与付出,为后续创作积累了丰富生动的素材。采访结束后,作家们创作出一批反映南水北调工程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诗歌10首、散文随笔11篇、报告文学3部(含1部长篇报告文学)、中篇小说3篇、影视剧本2部,字数达数十万字。这些作品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历程和深远意义,为南水北调工程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谈到今年的采访采风活动,何建明向作家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他强调,作家们首先要从历史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工程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这次活动。要通过此次采风,进一步了解工程的重要意义、进展情况和建设成效。把这次活动作为一次深入了解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的绝好途径,紧紧围绕推动文学繁荣、服务科学发展这一主线,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其次,要努力贴近工程,贴近建设者。体验、感受工程建设的宏伟气势,接触、访问创造奇迹的工程建设者,积累创作素材,寻找创作灵感,增加情感体验,避免走马观花和形式主义。第三,希望大家精心创作,有所贡献。通过报告文学、散文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巨大效益,倾情讴歌广大建设者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创作出与这一伟大工程相呼应的文学作品。

  李春雷代表参加采访采风的作家发言,他说,“作家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是时代精神的挖掘者,南水北调工程凝结着千万建设者的心血。这项滋润北方、惠及国家的工程,也将给中华民族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会真正走入工程深处,认真采访思考,用手、用脚、用心去感受,挖掘南水北调精神,塑造感动中国的人物,把一幕幕惊天动地的画面真实、生动、全面地呈献给民族和国家。

  蒋旭光向大家介绍了此次活动的行程安排及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情况。据悉,作家们将在8天的时间里走访江苏、山东两省的南京、江都、淮安、徐州、枣庄、济宁、济南、德州等近10个城市,实地考察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各级泵站、污水治理工程、生态湿地及古运河改造工程等